近日《林中小屋》這部韓國綜藝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節目以「自發性與世隔絕紀錄片」為主題,展現了「實驗對象A」樸信惠與「實驗對象B」蘇志燮兩位韓國人氣演員各自在森林小屋裡的極簡生活。
節目沒有爆笑的遊戲環節,也沒有驚天逆轉的劇情,節目拍攝節奏非常緩慢,日常生活大多是做飯、讀書、睡覺。
連導演在開拍前都擔心,這麼安靜的節目,自己都覺得可能會無趣,更不知道有沒有收視率。即便如此依然有兩位重量級嘉賓同意出演。
一個是魅力男神蘇志燮
一個是男神收割機樸信惠。
「斷網」/「除去真的一定需要的物品」/「與太陽一起睜眼」/「只用聲音去傳達一切」/「一人食」/「自給自足」……
1. 遠離網絡
《林中小屋》的節目主旨為現在正熱的議題「Off Grid」(離網),兩位出演者樸信惠與蘇志燮分別被帶到濟州島中兩個偏僻的林間小屋,遠離電子設備。
二人的林間小屋空間都不大,家具也很簡陋。屋子裡只有供洗漱做飯的塑料桶裝水和一塊太陽能發電板。唯一的先進設備是一臺筆記本電腦,以供兩位實驗對象接受「實驗指令」。
2. 體驗極簡生活
在第一集節目中,樸信惠從家中帶了好幾個行李箱,包括各式功能的衣物,以及一大箱食材,而蘇志燮只帶了一套衣服(為了兩天一夜的生活),襪子和內衣全都沒帶」,為了保護自然環境,他連牙膏都沒有用,而是用鹽來刷牙。
大多數人對此應該深有體會,衣服一直買買買,但真正要穿的還是那幾件,其他都淪為衣櫃裡的展示品。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裡,隨之而來的就是無數的壓力和焦慮。
我們總覺得什麼都缺,似乎只有通過買買買才能感受到幸福,我們要不斷去得到,才能感受到安全感。
我們認為,只有獲得,才能幸福。
其實「除去真的一定需要的物品」一般每人大約持有10000件左右的物品。而其中實際被使用的只有20%。
《林中小屋》提出了第一個疑問:
拋掉不必要的東西或事情,人生也會變得簡單吧?
3.接受「小確幸」實驗
兩位實驗對象會接受來自「幸福促進委員會」發來的各種生活實驗。實驗包括「拋棄掉不必要的物品」、「以剛蒸好的米飯搭配一種小菜進行就餐」、「跟太陽一起睜眼吧」以及「記錄下溪水流動的聲音」等等。
人生有時候應該做減法,有時候捨棄也可以獲得幸福。
"吃飯只配一個菜",這對吃貨來講簡直是噩夢啊。
那麼專注於一種食物,集中體會一種食物的味道、香味、口感。這樣是否會收穫更多的幸福?
一個接一個的幸福實驗,都直擊都市人的痛點。
這一次,導演將「慢」屬性擴大到極致。
最令小編印象深刻的是他讓我們感受一下下雨的聲音,之後鏡頭就真的定格住了,長達小一分鐘裡鏡頭沒有作任何切換。
除了極簡主義,節目還勸我們放棄用眼睛觀看這個世界,改為用耳朵去感知大自然的聲音。小屋裡蘿蔔湯沸騰的聲音。
小屋裡蘿蔔湯沸騰的聲音
小屋外雨滴的聲音
鋼筆在紙上沙沙作響的聲音
早晨山間溪水的潺潺聲
每一種聲音我們都不陌生,但對上一次你聽到這些聲音是什麼時候呢?
而你又有多久沒有放空自己了。
什麼叫歲月靜好,這就是。
在這裡沒有人和人的關係,只有人和物、人和天地、人和自己。
可以讓人卸下一天的疲憊和偽裝
被大自然重新抱在懷裡
又變成了那個最柔軟最真實的「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