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載收藏,他是「中國楹聯第一人」,今天他的中國唯一楹聯書法博物...

2020-11-17 鳳凰遼寧站

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開幕現場, 盤錦市委書記付忠偉(右)與著名收藏家劉益謙(左)共同為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揭匾

2020年10月21日10時28分,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在遼寧盤錦正式開館。該館位於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是中國唯一一家以楹聯書法墨跡為收藏、展示主題的博物館群,館舍為11棟,面積21568平方米。

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由興隆臺區攜手盤錦老祖文化商廈共同打造,是興隆臺區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又一精品力作,也成為盤錦市的一道靚麗風景和發展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館藏數千幅楹聯書法墨跡,均是盤錦老祖書屋主人祖繼東先生,20餘年以來,活躍於國際國內各大拍賣會收藏的明末清初至民國名人楹聯書法真跡。

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開幕式現場

開幕儀式現場熱鬧非凡,盤錦市各級領導和全國知名收藏家、書畫家、藝術品拍賣機構負責人應邀出席活動。

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館長、收藏家祖繼東致辭

著名收藏家劉益謙致辭

著名鑑定家、學者劉新惠致辭

北京泓茂國際拍賣公司總經理易蘇昊致辭

著名收藏家蔣再鳴致辭

中國嘉德副總裁、中國書畫總負責人郭彤致辭

盤錦市委書記付忠偉致辭

嘉賓雲集 現場開館盛況

從藏家到美術館群

中國楹聯第一人的藝術理想與情懷

「宇宙的盡頭是盤錦」,20日的收藏圈分外的熱鬧,不僅齊刷刷的曬出「盤錦」這一關鍵詞,還有一眾收藏大佬集中現身盤錦為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開館祝賀,足見祖繼東在收藏圈之好人緣。

在商業領域,祖繼東曾經創造出盤錦圖書市場的奇蹟。從改革開放後他辭去國企固定工作,大力開拓圖書市場以來,老祖書屋走過29年的發展歷程,作為盤錦市首家大型圖書私營企業,累計營業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這裡集書刊、文化用品、辦公用品、美術用品等銷售為一體,擺脫了圖書營銷的單一格局,實現了文化經營的多元化發展;同時還先後成立了盤山分店和大窪分店,成為遼西地區最大的民營獨資書店。

祖繼東

而在藝術收藏領域,他與夫人史影步入楹聯書法藝術品收藏領域亦有近20年,本著以藏養藏的原則,他們以明清名家楹聯為收藏主題,先後收藏康熙、鹹豐、李鴻章、曾國藩、康有為、鄧石如、趙之謙、吳昌碩、張大千等名家楹聯5000餘幅。

楹聯藏品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均超過了國內各大博物館,其高端質量與豐富程度,令人嘆為觀止。因其為私人收藏廣泛與系統性,被譽為「中國楹聯收藏第一人」。

祖繼東中國楹聯書法專項收藏的文化價值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憑藉著藏品實力及本人在業界的影響力,形成強大的品牌價值,先後有上海、深圳等多地向祖繼東伸出橄欖枝,邀請他共建楹聯博物館。不過,在他看來,將自己的收藏成果回報給家鄉,才是他最應該也是最願意做的事情。

談及建設博物館的初衷,祖繼東說:「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坐擁天時、地利、人和——他與夫人史影女士成長、生活在盤錦,他們的事業在盤錦;博物館乘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東風,理所當然選址於盤錦;從博物館最初的設計、建設到裝陳、布展,再到開館前期的籌備,得到了遼寧省文化廳和盤錦市委、市政府的全程關懷,也得到各界朋友的無私助力。」

中國唯一一家楹聯博物館群

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

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按國家級標準裝修設計,內部設施齊備,功能先進,博物館集收藏、展示、交流、拍賣、學術創作等多功能於一體,並有會議室、學術報告廳、保險庫房等綜合性配套設施。採光、照明和安防等設施均按照國內最高標準配備,博物館具備舉辦各種大型美術展覽的能力。

主館的整個展廳以現代簡約的氛圍為基調,並融入傳統印章元素,讓現代風格與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完美統一。展廳整體色彩基調為灰色清水泥材質,色彩以灰藍色和灰黃色為主。

主館內部分為兩層,一層主要為門廳展示區、楹聯展覽區、多媒體播放區、中廳展示區,二層為楹聯展覽區和辦公會客區等。

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1號館「清代、民國名人楹聯墨跡」展覽現場

已經完成展陳的1號館展出「清代、民國名人楹聯墨跡」,當代館一二樓展廳展出「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開館賀聯展」,4號館展出「當代名家聯墨」,5號、6號館展出「關東名人楹聯墨跡」,11號館(老祖書屋)展出「楹聯家聯墨」。

當代館一二樓展廳展出「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開館賀聯展」,4號館展出「當代名家聯墨」

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5號、6號館「關東名人楹聯墨跡」展覽現場

分館的五號、六號館的門廳採用中國傳統元素「竹簡」。竹簡也被稱為「簡牘」,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用竹簡這種中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來體現楹聯,使楹聯更具有歷史傳承感。

遼河楹聯書法博物館內景

主館與分館是興隆臺區發展楹聯文化的一期工程,主要進行室內展示。二期工程將在螃蟹溝兩岸,打造「室外楹聯碑刻博物館」,使室外碑林與室內展館相互呼應、相映成趣。

館藏珍品

書法家、畫家曾熙隸書八言聯句

吳昌碩石鼓文七言聯句

于右任草書八言聯句

曾國藩(武英殿大學士)行書七言聯句

民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愛國將領吳佩孚草書八言聯句

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美食家譚延闓顏楷七言聯句

張大千行書11言聯句,上款人是蔣鼎文,字銘三,蔣介石五虎上將之一,與張大千相交甚好。

黃賓虹篆書七言聯句

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蔡元培行書七言聯句

梅蘭芳行書七言聯句

李叔同魏碑五言聯句(集魏張猛龍碑)

戊戌變法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思想家、文學家、新法家代表梁啓超楷書七言聯句

「高文大冊書鴻烈,冰壺玉衡懸清秋」館藏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的行書七言聯句

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左宗棠行書七言聯句

晚清名臣,文華殿大學士,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李鴻章,上款聽鴻是餘聽鴻,晚清著名中醫,有餘仙人之稱。

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翁同龢行書七言聯句,上款聽鴻是餘聽鴻,晚清著名中醫,有餘仙人之稱。

相關焦點

  • 周慧珺杯 · 上海市楹聯大賽優秀作品江浙巡迴展之南通站即將開幕
    「周慧珺杯—上海市楹聯書法大賽」作品展在上海順利完成首展後,主辦方於9月中旬在浙江平湖啟動了第一站巡展——翰墨筆墨抒情寫平湖。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9月22日,我們將前往江浙巡迴展第二站:江蘇南通,在南通博物苑舉辦為期十天的「風從海上來——周慧珺杯 · 上海市楹聯書法大賽優秀作品展」,展訊預告如下~01指導單位 :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02主辦單位
  • 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研究會廣西會員 建群義賣捐防「疫」
    玉林市工商聯執委、陸川縣工商聯副主席、東莞市陸川商會黨支部書記陳偉國,陸川縣政協原副主席、縣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何健華,陸川縣社保局原局長姚培新,中國書畫院高級院士劉增玲等廣西陸川籍的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研究會會員李勇元、
  • 書齋廟堂 | 鮑賢倫楹聯書法
    抱甕荷鋤、參禪學佛雖然不是我們所必須要做的事,卻也應是我們有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當代學人所要傳承的人生態度。鮑老師的書法長期浸染漢碑,古雅厚重的金石碑版氣息傳遞著秦漢人偉大的人文精神,他又以蔥鬱靈動的書寫性解讀秦漢簡牘不可抗拒古豔之美。
  • 李敬偉楹聯書法欣賞
    斧鑿之魅   珠聯璧合——李敬偉楹聯書法欣賞阿 迪 楹聯書法是由書法和對聯相結合的藝術,把平面的對聯語言形象生動、立體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形神兼備,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一幅好的楹聯書法作品,既要有好聯語的內涵支撐,又要有好書法的外觀表現。
  • 紀錄片《楹聯裡的中國》帶您從楹聯中品百味人生
    紀錄片《楹聯裡的中國》講述了中國獨有且全民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楹聯的前世今生,全片既有歷史、典故、軼事,也有現實、風物、人情;尤其注重與當下的共鳴和聯繫。按劍川人的習慣,家裡的各個房間門口,都要貼上婚聯。每副婚聯的內容,都要和每間屋子的功用一一對應。無論是請人書寫的婚聯,還是親朋好友贈送的賀聯,那些真誠的祝願,美好的期盼,將成為新人們共同的記憶。
  • 紀錄片丨《楹聯裡的中國》合集
    讓我們一起,行大江南北,品鑑各式各樣的巧對妙聯;溯時間長河,追尋中國楹聯的前世今生。 第一集《辭舊楹新》 每到春節,天南海北,千家萬戶都在寫春聯、貼春聯。 在楹聯的大家庭裡,春聯始終是最為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
  • 沭陽被授予「江蘇省楹聯文化縣」稱號
    中國江蘇網12月16日宿遷訊(通訊員 呂述謖 樊星辰 何驍 記者 薛惠芹)陽光織錦,兩行詩味;沭水流芳,千載人文。省楹聯研究會會長週遊為「江蘇省楹聯文化縣」授牌在「江蘇省楹聯文化縣」授牌儀式活動中,中國楹聯學會會長李培雋,中國楹聯學會名譽會長蔣有泉,《對聯》雜誌社影視部負責人姚正,省楹聯研究會會長週遊,省楹聯研究會副會長劉雲虎,省楹聯研究會常務理事周金陵等領導和專家以及「印鹹書局」杯徵聯大賽獲獎者代表、詩詞楹聯愛好者齊聚沭陽,共同感受楹聯文化的魅力
  • 廣州從化第二中學楹聯書法班專家見面會開辦
    2020年12月24日,廣州市從化區第二中學邀請省市和區文藝界的藝術家們前來指導工作,為二中楹聯書法班的同學們迎來文化藝術的盛宴。當天下午,前來指導的藝術家有:北京大學數字研究院智能大數據聯合試驗室顧問、省社科院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副秘書長、市文聯廣州中華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客座教授劉付雲,區書協主席、省書協會員、市書協理事申國星,區楹聯學會顧問、中國楹聯學會會員陸桂昌及潘志民,區楹聯學會副會長、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李法深,區楹聯學會副會長陳廣吉,區作協主席、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文學院前院長劉向陽,區書協副主席
  • 「牛運當頭」辛丑楹聯書法作品邀請展(新年版)(第三期)
    為了喚回我們每個人對楹聯創作的美好記憶,在新時代新的一年裡,以傳統文化的亮光照耀我們每個人在辛丑年的新期待,引領我們追求美好的理想與信念。我們發起組織了這次「牛運當頭」辛丑楹聯書法邀請展,以楹聯這種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向新年祝福,向傳統文化致敬!
  • 中國楹聯學會增補趙金華為《聯墨藝術報》理事
    2020年5月28日,鑑於趙金華先生的藝術造詣及在書畫界的影響力,經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研究會決定: 增補趙金華為《聯墨藝術報》理事,任期一年、書法理論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聯墨藝術報》理事,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研究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首屆崛起新絲路、中國2015文藝創新人物,文化部中國大眾文化學會書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道教協會書畫院顧問、藝術委員,中國詩詞書法研究會會員,北京市房山區美術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現代管理大學藝術顧問、教授等。
  • CCTV賀春視頻:《楹聯裡的中國》
    楹聯是對聯的雅稱,是中國文學藝術的集大成體現,也是普通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俗本片將解讀千年來流傳的巧對妙聯,尋訪現實中各種有特色的對聯,和由對聯引出的中國故事。 第一集《辭舊楹新》 每到春節,天南海北,千家萬戶都在寫春聯、貼春聯。 在楹聯的大家庭裡,春聯始終是最為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
  • 英都人洪凱當選中國楹聯學會理事
    本報訊(記者周海文)近日,中國楹聯學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河南三門峽市召開。大會選舉李培雋為中國楹聯學會第八屆理事會會長,並選舉產生78名常務理事,218名理事。其中,南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長洪凱當選為理事。    「我來自英都,家鄉的文化氛圍濃厚,上學時就喜歡研究楹聯。」
  • 中國楹聯學會與景德鎮陶瓷大學共建中國楹聯館
    8月13日上午,中國楹聯學會與景德鎮陶瓷大學共建中國楹聯館籤約儀式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湘湖校區舉行。中國楹聯學會會長李培雋、名譽會長蔣有泉、常務副會長劉太品、會長助理兼辦公室主任林向陽,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書記梅仕燦、黨委副書記胡林榮,副校長王海波、馮浩,校黨委委員、黨委宣傳部長曾德生等出席籤約儀式。
  • 唐風晉韻添春意,濃墨輕毫繪大吉——楹聯書法作品邀請網絡展(二)
    聽雨閣~雲鶴抖音號愚人碼頭美篇號前言值此辛丑牛年新春佳節期間,墨臺方硯特舉辦「書家、愛好者攜手揮毫慶新春」楹聯書法作品邀請網絡展,以展個人才藝,彰顯魅力風採,承傳書法文化。承蒙殊遇,幸受諸位老師鼎力支持,此次展覽匯集了25位老師創作的楹聯書法作品。感謝老師們對墨臺方硯的厚愛和信任,對清和在臘月廿八老師們百忙之中冒昧叨擾的容忍和包涵!感謝盧宇老師的多方引薦和真誠策劃指導!感謝王強老師賜撰展名對聯!感謝孤桐的默默付出和全力支持!感謝墨臺方硯一起製圖到凌晨的貼心陪伴!本次楹聯書法作品邀請網絡展分兩輯推出。
  • 中華楹聯2020年度入選作者作品選登(11—15)
    贊勞動節勤耕沃野,管他昨日寒、今日暑;笑看豐年,待我瓜田綠、稻田黃。春燕身輕飛萬家,大道簡中求,銜一串湖山故事;義重越千裡,浮生勤處悟,裁三春花柳文章。12.曾宜華,江西泰和人,現居上海閔行。謝衛明,湖南長沙人,祖籍嶽陽,書法協會會員,記者,媒體廣告人。自幼愛好詩詞書畫。虛心學習、創作些楹聯作品,部分入圍並獲優。題草聖張旭時稱三絕,眾曰張顛,處處隨心卻用心,百年杯酒醉長史;師起二王,世尊草聖,行行有法亦無法,千古書壇贊大家。
  • 王建國向市政府捐贈百副書法楹聯作品
    王建國向市政府捐贈百副書法楹聯作品  鄭福田 牛俊雁 斯琴畢力格出席  書畫言志,筆墨傳情。10月26日,「王建國百副書法楹聯作品捐贈儀式」在市群眾藝術館舉行,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王建國向市人民政府捐贈百副書法楹聯作品。  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鄭福田,市委書記牛俊雁,市委副書記、市長斯琴畢力格,市委常委、秘書長史良,市委常委、副市長劉曉峰,副市長劉建勳,中國書法家協會及內蒙古書法家協會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捐贈儀式。
  • 吳傑:楹聯「群英會」/丁學文:兩副楹聯
    「六一」兒童節的下午,接到原五十九團老兵,我的同鄉戰友徐學才的微信:他的老家山東省滕州市東郭鎮秦林村,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準備在進村的大路上,建造一座石坊牌樓,一高一低、左右對稱的四個玉柱,需要鐫刻兩副九言和七言楹聯。村裡鄉親考慮到老徐在市裡政府機關工作過,算是個文化人,讓他寫兩副楹聯。隨後,老徐寫了兩副,用微信發給我,徵求我的意見。
  • 中國楹聯學會參訪團蒞臨鹹水沽鎮考察指導
    中國楹聯學會參訪團蒞臨鹹水沽鎮考察指導 2020-11-16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旅遊文學|名勝楹聯概說與欣賞/高亮
    楹聯是藉助漢字的字形和語音特點用對偶句組成的,一種既有社交實用價值又有欣賞價值的民族藝術形式。詩文、小說、戲劇,各國都有;唯有對聯是中國特產。對聯採詩、詞、曲、賦、駢文之精華,窮平仄、對仗、虛實之變化,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裁,包含了傳統文化的基因,盡顯漢字丰采,可謂中華瑰寶,國學明珠。
  • 上海博古齋2015秋拍 書法楹聯 · 文房雅玩 · 中國書畫 專場掇英(三)
    我國著名的古書畫收藏鑑賞家、詩詞學家,曾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 鈐印:白石翁說明:齊白石,湖南湘潭人,20世紀國畫藝術大師,20世紀十大書法家、畫家之一。 :畢澗飛珍藏印說明:畢瀧,字澗飛,號竹痴,乾隆、嘉慶年太倉鎮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