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王」楊鎖18歲不會洗衣做飯釀成悲劇,殺手型父母有多可怕?

2020-12-22 小Z老師扎馬尾

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一個人文化課學得再好,思想道德不過關,體育、美育、勞育缺失,同樣是一個不健全的人,早晚會被社會所淘汰。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叫楊鎖,他是河南信陽人士,家裡唯一的男丁。在父母的舊觀念中,這個男孩子就是家裡的天,全家全部的希望。

有父母庇佑的楊鎖一表人才

所以從出生起,楊鎖就被父母捧在手掌心裡,生怕凍著了餓著了。

儘管他們家並不富有,可是楊鎖卻能頓頓吃肉,他的父母只能白米就鹹菜度日。

更為荒唐的是,楊鎖的父母害怕孩子在農村的土路上走不穩,擔心土路高低不平讓孩子摔跤,他們就一直抱著孩子,導致楊鎖兩歲的時候還不會走路,八歲才開始真正下地自己走路。

據說楊鎖特別愛吃糖,他的父母寧願把農活撂下也要到集市上給寶貝兒子買糖,生怕委屈了他。

在農村八歲是孩子們上學的年紀,楊鎖本該和同齡人一起走進學堂接受義務教育,結果他在家裡被寵得無法無天,到了學校怎能受得了那種約束?

只在學校待了一天,楊鎖就回家不上了,他的父母也沒有進行勸誡,而是任由其輟學在家。他父母的說辭是,這個孩子就不是個讀書的料,就在家閒著吧長大了出去打工賺錢。

我能說這對父母太無知嗎?他們怎麼就不想想,打工也是需要基本技能的,像他們的兒子那樣整天在家嬌生慣養,不學無術,連基本的生存技能都不不具備,又何談打工?

不出意料,楊鎖長大後仍然兩手空空,什麼也不會幹,就連小工都做不了。

如果他的父母都健康長壽,這個孩子也許能大半輩子靠父母養著衣食無憂,但是不幸的是,在楊鎖13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因病去世了。他的母親並沒有驚醒,而是獨自承擔起養「巨嬰」兒子的重擔。

生怕寶貝兒子有什麼閃失,儘管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母親依然把他視作寶貝疙瘩。有好吃的先讓兒子吃,家務活一點都不捨得讓他做。

就這樣,楊鎖又被母親養了五年。可是在他18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也因病離世了。

這一變故對楊鎖簡直是個致命的打擊,他從此失去了依靠。他母親臨終前求親戚們照顧他,一開始楊鎖的表哥收留了他,可是表哥結婚後就把他送回了自己家。

失去雙親獨自生活的楊鎖徹底成了一個流浪兒,已經18歲的他不會洗衣做飯,也沒有賴以生存的技能,只能靠乞討度日。

鄰居們可憐他,不時給他施捨一些食物蔬菜,可是「懶王」習性已然形成,楊鎖不會做飯,也不願意打理自己,渾身散發著惡臭,2009年冬天,他被人們發現凍死在自己家中。

懶王走向死亡,似乎是人們意料之中的事情,沒有人對此感到驚訝,大家都對楊鎖父母的教育方式深惡痛絕。

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在楊鎖身上得到最鮮活的驗證。

如果楊鎖的父母能像其他正常的父母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該管教就管教,正常養育,也許這個孩子長大後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青年。

即便是他很普通,但是如果能生活在正常的環境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沒有違背教育規律,那麼他的人生也不至於成為這樣一個悲劇。

現代家庭大多都是一兩個孩子,父母疼愛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愛是有底線的,不是無條件的溺愛和縱容,更不是培養「巨嬰」。

畸形的愛,偏離了正常的軌道,會讓孩子徹徹底底和社會脫節,變成一個廢物。

小時候奶奶給我講過一個故事,至今記憶猶新:

一個懶人一動都不想動,他老婆下地前給他烙了一張餅,可是他不想動手拿著吃,於是他把餅鑽了個大洞掛在自己脖子上,吃的時候只要轉圈扭動脖子就可以了。

這個故事常常被大人拿來警告偷懶的小孩子,我們都以此為戒,嘲笑這個人懶出了新高度。故事的結局是這個人最後懶死了,所以小孩子都很害怕,都不敢太偷懶。

楊鎖的父母認為,不讓兒子幹任何活就是愛兒子,殊不知這樣只會把兒子變成一個廢物。

嬌子如殺子,父母無底線的溺愛只會讓孩子喪失一切能力,失去學習的機會,成為一個無用之人。

溫室的花朵永遠經不起風雨,溺愛之下的孩子又怎能適應社會的洗禮?

不難理解楊鎖在父母雙亡以後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因為他沒有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別說求生了,連把自己整理乾淨的能力都沒有。

毫不誇張地說,楊鎖是被他的父母親手給廢了。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但錯誤的愛會殺死孩子。

真正的愛是有底線的,是合理的關心和正確的教育。父母只有教給孩子生存的基本技能,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給孩子提供接受教育的環境和條件,才是真正為孩子著想。

不要再做「殺手型」父母來戕害自己的孩子了,愛孩子就從好好教育孩子做起!希望楊鎖的悲劇不再發生!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懶」楊鎖,18歲失去父母,不會洗衣做飯,現狀如何?
    而現在大多數家庭裡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可謂是百般寵愛。從小更是一點家務活都不讓他們幹。其實一味的寵愛對孩子們未嘗是一件好事,過度的溺愛只會將他們變成溫室裡的花朵,將來他們在為人處事當中會吃很多苦頭。甚至於當年在河南羅山竟然有一位叫做楊鎖的青年,從小被父母各種溺愛,以至於父母去世後自己連洗衣做飯都不會,那麼他後來過得怎麼樣了?
  • 河南巨嬰楊鎖:18歲父母雙亡,不會洗衣做飯,23歲餓死家中
    天底下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總是將所有自己未完成的期盼都寄託於孩子之上,並因此對其過於寵愛。從小到大事事都替孩子包辦了,可是他們卻忘記了,他們可以幫孩子洗衣做飯,可以幫他料理一切,可是他們沒有教會孩子去生活,當孩子有一天終於要獨當一面的時候,習慣了籠中歌唱的金絲雀又如何面對這陌生的世界去展翅飛翔?
  • 被父母寵壞的懶王楊鎖,不捨得讓他走路,吃飯靠餵,如今怎樣了?
    還別說,直到看到河南羅山縣朱棠鄉的楊鎖時,這才知道,原來這個故事還真有原型。老來得子,父母寵溺捧殺1986年,楊鎖出生了,父母老來得子,非常高興,特給他取名鎖,意為寶貝的意思。從小到大,父母都特別寵愛他,真正的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 河南巨嬰楊鎖,18歲成為孤兒,不會洗衣做飯的他,後來結局如何
    楊鎖從小就被他的父母捧在手心裡,這也養成了楊鎖跋扈的性格,欺負同村的小朋友還不夠,到學校裡,還經常欺負同學,儼然就是一個小霸王。老師多次向楊鎖父母反映這些問題,但是楊鎖父母並沒有採取什麼行動來管教楊鎖。這樣也就導致了楊鎖在學校內更加猖狂,欺負同學,辱罵老師,逃課逃學,後來乾脆就不去上學,整天在外面閒逛。
  • 楊鎖23歲因太懶餓死家中,是父母鎖住了他,還是自己畫地為牢?
    俗話說:"三歲看老",這個時候的楊鎖依然如同稚子一般懵懂無知。這時候鄉下的孩子普遍都比較早熟,年紀不大就懂得幫家裡的人幹活,但楊鎖的父母心疼孩子從來不會讓他幫家裡的人幹活。楊鎖的父母每次做完活回家都要準時做飯給他吃,母親更是親自餵給楊鎖吃。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被父母「寵物化」養18年,終因懶惰活活凍死
    要不是有真實的記載,很多人都難以想像真存在這樣的懶人。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凍死1986年楊鎖出生於河南的一個小鄉村,他是家中的獨子,又是男孩,因此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父母對其非常溺愛。
  • 河南巨嬰楊鎖懶得去廁所屋裡就地方便,23歲將自己活活餓死家中
    母愛溫柔體貼,父愛嚴厲厚重,因為有父母共同的守護,我們的人生才能順風順水。母親的精彩極了,父親的糟糕透了,在我們受到鼓勵洋洋自得時,總會有一盆冷水澆下及時清醒,不會在人生的航線裡迷失。他們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但共同的出發點都是源於對我們的愛,一旦父母的愛太過偏頗,孩子也會在過度的保護下,或者在過度的苛責中迷失了方向,要麼成為目空一切的紈絝子弟,要麼成為了自哀自怨的自卑者。
  • 23歲懶人楊鎖餓死家中,父母給了他最好的生活,卻奪走他的一生
    ,沒有父母陪伴、照顧的粗糙生活,最後就會像天下第一懶人楊鎖一樣,面對活活餓死的結局。楊鎖出生於農村,本來不應該養成懶惰的毛病,但是因為他父母的培養,讓他早早地成為了一個社會的廢人,平常他上學,想不認真聽課就不認真聽課,連書包都可以不用帶,絕對不會有媽媽的命令或老師的打擾。
  • 第一個懶漢楊鎖:他一生從不工作,23歲父母去世後,他在家餓
    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中國第一個懶漢楊鎖:他一生從不工作,當他父母在23歲去世時,他在家餓死。他出生於朱堂鎮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雖然家境一般,但因為是家裡的獨生子,他的父母從小就很喜歡他。握在手裡怕掉下來,嘴裡怕融化。一般說來,貧困家庭的孩子很早就管好了家庭,但在楊鎖家庭卻就不是這樣了,父母給他起名也有特殊意義,他們想把兒子一直關在他身邊。
  • 號稱「中國頭號懶人」的楊鎖究竟有多懶?連「飯」都懶得吃!
    還是懶得收拾房間、懶得做飯、只點外賣?實際上,生活當中的大多數人都有「懶」這一特性,不過,從某種角度上說,偶爾的「懶」無傷大雅,只要別懶得跟楊鎖那般就可以了。說起楊鎖,他簡直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頭號懶人,因為他的懶,甚至將自己送上了絕路。圖片:點外賣劇照客觀而言,懶並不是天性,而是後天養成的,這與父母的教養有著很大的關係。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一輩子沒幹過活,23歲時父母去世後餓死在家中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一輩子沒幹過活,23歲時父母去世後餓死在家中。 別的孩子早在一兩歲的時候就學會了走路,但是楊鎖一直到8歲都懶得走路,出門還要父母用擔子挑著。
  • 第一懶人楊鎖:懶到都不想吃飯,父母離世後,23歲餓死家中
    比窮更可怕的就是懶,相信大家都聽過懶人吃大餅的故事,脖子上掛著大餅,卻因為懶得吃而活活餓死,故事中的懶人我們無從查證,或許只是個虛擬出來的角色,但是現實中卻真的有一位這樣的懶人,據說是被自己活活懶死在了家中,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 有種懶是楊鎖,父母雙亡後活活把自己餓死,網友:懶的最高境界
    過了幾天男人回來後,卻發現妻子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活脫脫個餓死了,原來懶媳婦只吃了嘴邊的大餅,寧願餓死也不願意低頭吃下面的大餅,聽到這裡,我們不由得感嘆,這個媳婦得有多懶呀,連低頭都不願意動,或者連轉一轉大餅也懶得動,真是懶出了新高度。
  • 23歲被「懶死」的楊鎖:8歲前腳不沾地,父母離世後討飯都嫌累
    父母寵愛孩子,無可厚非,但是,寵愛也是要有限度的。 當寵愛變成"溺愛",便不再是愛,而是一種"害"。 素聞,河南信陽23歲的小夥子楊鎖,在一個冬天死在家中。到底是為何而死,原因有點啼笑皆非,是被"懶死"的。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到大不幹活,父母去世後在23歲餓死家中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到大不幹活,父母去世後在23歲餓死家中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進入了小康家庭,每個家庭在衣食住行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物質也隨著上漲不少。就是這樣的現狀,也讓很多年輕父母止步二胎,孩子們也成為了家中老人們的心肝寶貝,很多爺爺奶奶也順應著 孫子孫女們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而在我國有一位懶人,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出門不下地走路,吃飯讓人喂,23歲時被凍死家中。
  • 被稱為「中國第一懶」的楊鎖,父母相繼去世後,23歲餓死家中
    命運有時就是這麼奇妙,楊鎖擁有家人最無私的愛,這是幸運,可也是他最不幸的開始。 在父母無限的愛的包圍下,他習慣了放縱和舒適,從有意識地學習、勞動,到不勞而獲成為理所當然,他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 天下第一懶人,河南巨嬰楊鎖:18歲成為孤兒,不願勞動餓死自己
    不曾想生活中真的有這麼一位懶得餓死的人,他就是巨嬰楊鎖。這個23歲的小夥子,不殘疾不智障,什麼事都不想幹,掙不到錢,就這麼活活被自己的懶惰,餓死在空空如也的家裡。老師被楊鎖的父母搞怕了,也不怎麼太管教他了,楊鎖越發肆無忌憚,我行我素。父親去世就這樣楊鎖長到了十幾歲,父親有一天查出了肝癌。楊鎖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情緒波動。不過讓人驚奇的是,他居然獨自一個人跑到幾百公裡的地方,替父親進了貨。
  • 懶漢的最高境界丨看23小夥子楊鎖,是如何活活把「自己餓死」的
    2009年12月,河南省羅山縣一名23歲小夥楊鎖,居然被活活餓死在自己家裡。據說他神志正常、四肢健全、身體健康,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怎麼會被活活餓死呢?而通過了解楊鎖的鄰居們都說,一句話:「他不是餓死的,而是懶死的」。事情變成這個結果,必然是有原因的。
  • 22歲「巨嬰」楊鎖被活活餓死:父母的殘忍,就是不教會孩子獨立
    知乎上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問題:「殘忍的父母,會做些什麼?」網友們議論紛呈,但是其中一條得到非常高的點讚量:「殘忍的父母,不教會孩子獨立,就讓他對子面對這個冷酷的社會。」所以楊鎖是在百般呵護中成長起來的。但是父母只能陪伴孩子一程。在楊鎖的爸爸媽媽都去世了以後,楊鎖完全沒有獨立的能力。已經18歲的他,只能靠著表哥的接濟才能生存下去。
  • 刷屏的喜憨兒洗車中心背後:真正有格局的人,看的都是未來
    在這裡,有16位心智障礙者經過培訓獲得了這份工作,他們中最小的18歲,最大的52歲。這原本是一家慈善單位,而現在,憑藉著他們的努力,他們已經可以實現自負盈虧了。除去成本工資等,還有剩餘收益投入其他喜憨兒的職業培訓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