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腫瘤需病證結合,佐以對症

2020-12-24 騰訊網

中醫治癌應以辨病為先,遵循先辨病、後辨症、再辨症的法則,就是堅持以病為本,以證為綱,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同時,再佐以對症的治療思路。

武漢國粹館中醫腫瘤名家龍青峰主任說,許多人對中醫有個誤解,認為中醫只辨證、不辨病,但從中國醫學史中我們不難可以看出,中醫治病自古就是既講辨病也講辨證的。中醫對疾病的認識,最早是確定病種並賦予病名,辨病早於辨證。遠在商周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以部位命病名的描述,如疾首、疾目、疾腹、齲,以及其他中醫典籍中所記載的癭瘤、痺、痔、疥、瘧、癲疾、骨疽等多種疾病。

腫瘤治療的辨病,就是辨別患者得的是哪種癌症,是肝癌、肺癌,還是胃癌、腎癌?中醫認識腫瘤採用的是望、聞、問、切的「四診合參」和司外揣內的方法,其特點是從宏觀角度對疾病進行辨識,與西醫的微觀診斷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主觀性,所以現代中醫腫瘤的辨病,應結合當代醫學科技進行,比如影像學檢查、細胞病理學檢查等。

中醫腫瘤辨病論治是在確定病位、病名的基礎上,使用中醫方藥進行對症治療,比如如果診斷的是肝癌,就使用對肝癌有效的中藥進行治療。辨病論治不僅解決了中醫中藥臨床應用的準確性,而且可避免誤診誤治。

而辨證就是通過四診(問、聞、望、切)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對病情進行分析辨別,分辨寒熱(病性)、虛實(病機)、表裡臟腑(病位)以及機體內正邪雙方博弈情況等等。武漢國粹認為,中醫腫瘤雖然應以辨病為先,但在臨床治療上卻要以辨證施治為主。辨證施治就是使用扶正培本藥物進行整體性的調理,通過糾正陰陽氣血失衡改造腫瘤生長的土壤,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康復能力的基礎上,實現正足邪自去之目標。

武漢國粹觀察到癌症患者大多以元氣大虧為本,其根源是在正虛上,所以在辨證施治時強調以補虛培本為主,使患者正氣恢復,免疫功能獲得提高,以遏制腫瘤細胞的轉移與復發。當然辨證與辨病是相輔相成的,不能一味強調辨證培本而忘記了腫瘤治療的終極目標是祛除癌毒,這樣容易延誤病情,加速腫瘤進展。

中醫腫瘤治療辨病與辨證的有機結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狀,提高治療效果。但武漢國粹認為,僅僅這樣還是不夠的,因為中晚期癌症患者會出現各種呼吸道或是胃腸道的併發症,如咳嗽、噁心、嘔吐、出血,或是黃疸、腹水、疼痛等等,此時臨床上應首先解決這些急症,否則患者就會面臨著生命危險。就是在方藥中加入針對性的中藥,比如咳嗽的,就要加入治咳嗽的藥;食欲不振的,就要加入利於脾胃的藥;噁心、嘔吐、咳血、便血的,也要加入相應的中草藥。這種對症用藥治療,就是中醫的辨證施治。

臨床實踐表明,準確把握病、證、症關係,遵循辨病、辨證、辨症的「三辨療法」,可以抑制腫瘤的復發與轉移,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存周期,實現帶瘤生存的目的。

相關焦點

  • 中醫治癌三大要點:扶正、祛邪、對症治療是關鍵!
    腫瘤的發生、發展與機體的免疫 功能失調有密切關係。人人體內都有 原癌基因,絕對不是人人體內都有癌 細胞。原癌基因主管細胞分裂、增殖, 人的生長需要它。為了「管束」它,人 體裡還有一種「抑癌基因」。平時,原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維持著平衡。各種 原因引起的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在致 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會變 大,而抑癌基因卻變得較弱。
  • 中醫治慢病,真優勢還是假概念?
    面對艱巨的慢病防治任務,政府高度重視發展中醫藥,堅持「中西醫並重」,將中醫藥納入「大健康」戰略之中,使其成為慢病時代的「中國方案」。近年來,中醫治慢病備受關注,但也頗受爭議,口碑兩極分化嚴重,支持者往往以身說法、推崇備至,反對者則認為中醫沒有標準化,但凡西醫治不了的,人們才會病急亂投醫,求諸中醫進行治療。
  • 中醫楊傑博士:中醫治腫瘤,扶正和祛邪治法
    中醫治腫瘤,扶正與祛邪二者是緊密聯繫、辯證統一的。中醫的扶正治療,雖不能徹底治癒腫瘤,但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促進病情穩定或好轉,還可以為放療、化療、手術等治療創造有利條件。治療惡性腫瘤應「權衡邪正,活用攻補」,常根據腫瘤分期、機體狀態以及西醫治療手段等選擇用藥。腫瘤患者早期正氣尚強,支持手術治療。而圍手術期配合中藥調理可明顯改善症狀。
  • 蘇州御生堂中醫治腫瘤靠譜嗎?百年傳承抗癌防轉移抗復發值得信賴
    「蘇州御生堂中醫治腫瘤靠譜嗎?」很多不了解蘇州御生堂中醫館的人,都會有這種疑問。蘇州御生堂中醫館到底怎麼樣呢?其實到蘇州御生堂中醫館現場看一下,就會有個初步的答案。蘇州御生堂中醫館大廳,前來尋醫問診的患者絡繹不絕,有奔名老專家來的,有奔他的百年歷史來的,百年歷史中醫館絕對經得住患者考驗。
  • 瘀毒為病四法抗癌-鄭偉達中醫腫瘤學術思想
    認為癌症的主要病因是「瘀」證加「毒」證成為「瘀毒」證,也就是說,瘀毒互結是「瘀毒」的本質。鄭偉達指出,通常瘀症是指有形的病症,可看得見或可觸及,例如良性腫瘤或臨界瘤,其病變只是在人體的局部,手術治療後不會復發,完全可以治癒。而此處的瘀毒證是指惡性腫瘤,是全身性的疾病,手術治療後一般並未完全治癒,還會復發、轉移。運用瘀毒理論認識、研究癌症的病因病理,並以此理論指導辨證施治,多獲良效。
  • 中醫治腫瘤,用好"三個寶"
    隨著中醫腫瘤學的發展,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上的獨特優勢越來越受到關注,那麼中醫怎樣治腫瘤才能獲得預期效果?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會員、南京太乙堂中醫院腫瘤名家戴春海主任認為,中醫腫瘤治療,要用好攻、補、調這"三個寶"。
  • 成都中醫腫瘤研究院:正規中醫腫瘤醫院,多年老品牌傳承經典
    成都中醫腫瘤研究院/成都海大中醫腫瘤醫院專家團隊由趙春天主任領銜,以吳安成、陳曦、段心好、胡漢泉、宋何芳、王南飛、張玉葉等資深名老醫師組成,致力於打造出一支強有力的中醫腫瘤專家團。專家們博採眾長,嚴格秉承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結合現代腫瘤技術特點,融會貫通中醫抗癌古方、名方、驗方,師古而不泥古,辨證論治,注重變通,在原有基礎上加以改良、完善,提升,為廣大患者帶來生命曙光。
  • 聽聽工作30年的腫瘤科醫生怎麼說,很中肯
    目前還存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缺乏規範,像我們西醫看病積累的經驗會去總結驗證,然後以論文發表的形式傳達給所有的同事,然後由領域的大佬根據這些總結循證總結,編寫權威教科書或者診療指南,我們看病就以這個為根據,能夠更有效更科學。
  • 【學會專稿】國醫大師葛琳儀:中醫治未病與體質辨識
    會上,國醫大師葛琳儀做了《中醫治未病與體質辨識》專題講座,現將其講課文稿整理推送,以供大家學習、分享。一、學術觀點中醫臨證思路的要點,主張辨體、辨病、辨證為一體的多元思辨模式,所謂「辨病」就是對「病」的個性判斷,而「辨證」則是對中醫「證」的共性綜合。
  • 中醫典籍中對腫瘤病因病機的論述
    腫瘤的發病原因並不十分明了,長期大量的臨床實踐和實驗研究發現,許多因素與惡性腫瘤的發病密切相關。不論是現代醫學還是中醫,對腫瘤的致病因素歸納起來都不外內因和外因兩大類。中醫學對腫瘤病因、病機以及證治方藥的記載分散於歷代各家醫書之中,根據中醫學理論和臨證經驗,腫瘤發生的病機主要為氣血不和、痰溼不化、毒邪為患和臟腑虛損。一、氣血不和氣血不和是指氣血不調和。中醫學認為,氣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
  • 對於腫瘤治療,中醫是這樣做的!
    要麼堅信腫瘤只能西醫治療,只需手術、放化療治療,中醫治療完全沒有用 要麼認為西醫治療又費錢,又痛苦,還不如中醫治療 因此導致很多患者的病情遲遲不見改善,而且會出現病急亂投醫,導致延誤病情或者加重的情況
  • 蘇州御生堂首席老中醫許其興:中醫治療腫瘤,重燃生命之火
    「蘇州御生堂中醫治腫瘤靠譜嗎?」很多不了解蘇州御生堂中醫館的人,都會有這種疑問。蘇州御生堂中醫館到底怎麼樣呢?其實到蘇州御生堂中醫館現場看一下,就會有個初步的答案。蘇州御生堂中醫館大廳,前來尋醫問診的患者絡繹不絕,有奔名老專家來的,有奔他的百年歷史來的,百年歷史中醫館絕對經得住患者考驗。
  • 冬病夏治三伏貼:弘揚中醫藥文化,助力健康陝西行動
    )等症實行三伏貼對症治療。鎮安縣中醫醫院的中醫醫師還現場為群眾進行了中醫體質辨識,講解了夏季中醫治未病相關知識及自製中藥香囊和茶飲的功效。「三伏貼」早早便開始預約登記,為方便患者對症就診,醫院就「三伏貼」的相關知識提前為患者進行普及宣傳。
  • 對腫瘤患者的康復,中醫治療的關鍵是扶正祛邪——以乳腺癌患者為例
    這時就需要根據不同症狀採用不同的中藥來協同對症治療,來解決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同時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防止復發和轉移,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中國教育部碩博士特邀評審專家,主持浙江省中醫藥學會金濤教授中醫循證膏方工作室,杭州市首屆十大人氣養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電視臺養生類欄目邀請專家。
  • 腫瘤患者化療期間,應用中醫藥有4大好處
    兼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醫腫瘤 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癌症姑息治療研究理事 會副會長、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腫瘤科學術帶頭人、中國中 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 縮陰藥的原理是什麼 見證對症治療的重要性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見證對症治療的重要性。科學原理是在大量觀察、實踐的基礎上,經過歸納、概括而得出的。而真正能夠縮陰的縮陰藥的原理自然也是立足於陰道鬆弛根源,遵循女性生殖發育規律而得出的。「世間無不可醫之病,倘能對症下藥,豈有不瘳之理。」——清無名氏《病玉緣·閨怨》。通過這句話大家應該可以看出對症對症治療的重要性。
  • 癌症免疫療法再升級:可完全消退腫瘤
    例如多數接受抗PD藥物的患者並沒有獲得完全緩解,只有少數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會達到腫瘤持久消退的效果。 近日,美國醫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免疫刺激抗體偶聯物,升級了傳統的免疫療法,將抗體靶向腫瘤的精確性與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殺傷潛力結合到單個藥物中。目前臨床試驗表明,升級版的癌症免疫療法在多種腫瘤模型中實現了腫瘤完全消退,達到了持久的抗腫瘤免疫效果。
  • 2020年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考核:水腫的中醫治法方藥
    「2020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水腫的中醫治法方藥」的內容很多人都想知道,詳情如下: (1)風水相搏證 風水相搏證,若風寒偏盛,去石膏,加蘇葉、桂枝、防風祛風散寒;若風熱偏盛,可加連翹、桔梗、板藍根、鮮蘆根,以清熱利咽,解毒散結;若咳喘較甚,可加杏仁、前胡,以降氣定喘;如見汗出惡風,衛陽已虛,則用防己黃芪湯加減,以益氣行水;若表證漸解,身重而水腫不退者,可按水溼浸漬證論治。
  • 中西醫到底怎麼結合?難道就是看了中醫看西醫?
    只有那种放在一個治療框架體系下,相互協作治療的中西藥搭配,才可以叫做中西醫結合。  2、中西醫結合,中醫中藥永遠是輔助地位?  說這句話的人,顯然是不了解中醫學,或者是沒有找到能夠治病救人的好中醫郎中。有些時候、有些人的病,中醫中藥是輔助地位;但有些時候、有些人的病,中醫中藥治療才是決定性和根本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