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功揭秘:究竟什麼是「關閉唱法」

2021-02-19 唱功大學

關閉唱法,

近十幾年以來,

風靡於中國流行聲樂世界。

有人認為它是突破高音的利器,

有人覺得它是保護嗓音的法寶,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地了解它吧!

雖然許多朋友喜歡將關閉與唱法聯繫起來,不過,嚴格來說,關閉並不屬於一種唱法,而是一個獨立的發聲機能技術。

這裡我們就需要說一說什麼是唱法。

廣義而言,任何一種唱法的構成,必須包括多種發聲機能,以及多種裝飾音,相互融合、穿插,最終呈現出來的聲音面貌,方才稱得上是一種唱法。

狹義而言,聲樂家簡單直接地根據演唱者演唱時的共鳴方向差異,將唱法劃分為美聲唱法、流行唱法、民族唱法、戲曲唱法四類。

然而關閉這個術語,不論是從廣義上來說,還是從狹義上來說,均不能夠滿足一種唱法所蘊含的整體性。所以,關閉不是唱法,而是構成唱法這個整體的其中一項單元。

坦率地說,關閉這個術語,它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令許多同學產生排斥。畢竟,任何唱法,任何歌唱體系都強調自然地歌唱,輕鬆地歌唱。然而,關閉這個術語,流露出來的人為感、閉塞感,實在很難不令人將它視為自然與輕鬆的反面。

其實,關閉這個術語,來源於義大利傳統美聲唱法。在義大利語中,叫做「coperto」,直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掩蓋」。那麼,為什麼國內這麼多聲樂研究者,不將coperto叫作掩蓋,而是叫做關閉呢?醬醬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掩蓋這個詞語,不足以表達coperto的聲樂表現力。並且,掩蓋很容易令人覺得它的意思,就是美聲唱法之中共鳴掩蓋基音,國內許多朋友確實就是這樣子理解掩蓋的。

因此,在翻譯上我們不得不做這樣子的考量。「掩蓋」確實是coperto的直譯,「關閉」卻更符合coperto的意譯。

那麼,究竟什麼是關閉,coperto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呢?

在國內許多聲樂研究者看來,關閉,就是我們的音色,面對高音區時,相對於中低音區「開放」的粗,變得「狹窄」的細。這裡所說的狹窄,自然對應著關閉。

從物理層面上來說,音域從低到高的過程,就是音色從粗到細的過程。而要讓這個過程平滑順暢,自然無斷層,我們就必須逐漸地將元音變得狹窄起來。

具體的操作,其實還是通過將聲帶拉緊變薄,氣孔縮小,振動面積逐漸趨於邊緣。如果我們通過喉鏡進行觀測,便會發現,我們聲帶拉緊變薄,氣孔縮小的畫面,確實就是一個關閉的畫面。

所以,使用關閉這個術語來形容「coperto」,確實是要比掩蓋更為形象的。它的形象之處,既體現在聽覺上(元音變窄),也體現在視覺上(聲帶拉緊變薄)。

說到這裡,細心的同學想必早已恍然大悟,所謂的關閉,不就是我們常說的壓縮、邊緣化、發聲點變小麼?

既然說起了「關閉」,就不得不再聊到「打開」。

打開這個詞語,也是我們在聲樂論述中,隨處可見的一個術語。包括我們觀看許多聲樂老師的教學視頻,也總是能夠看到他們不停高呼著:聲音再打開一點,聲音再打開一點。

這也就使得許多同學徹底懵逼了,一會兒要求關閉,一會兒要求打開,到底是關還是開?學個唱歌,怎麼搞得都快人格分裂了。

其實,並不是聲樂老師的要求無理,而是我們沒有搞清楚關閉應該關閉哪些地方,打開又應該打開哪些地方。

簡單來說,關閉是針對聲帶而言,要求聲帶的關閉;打開則是針對腔體而言,要求腔體的打開。

當然,類似的道理,其實許多聲樂老師都已經解釋過。然而,大家還是覺得非常複雜,還是覺得難以通過實際的聲音來思考關閉與打開並存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所以,醬醬一直希望能夠使用更為直接的方法,來讓大家了解關閉與打開並存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其實真的不難以理解,我們普通人正常說話時的聲音,正是關閉與打開協調得最好的聲音。這個聲音,我們不會覺得聲帶閉合得不夠緊緻而聲音虛弱,也不會覺得腔體的反射不夠而音量微小,就是這麼一個人人都習以為常的聲音,其實就很好地兼顧了關閉與打開。

然而歌唱要求高音,要求我們在一個完全不習慣的音域進行發聲,這也就使得我們必須在原有關閉的基礎上進一步關閉,原有打開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開,這才是歌唱的難點所在,也正是需要長期練習來逐漸磨合的地方所在。

我們必須將概念理解透徹,減少了理解難度,才能夠降低學習難度。關閉與打開彼此兼容,並非不可想像,它就是我們正常說話時,力量的延伸而已。

許多朋友對於關閉的誤區,其實還是在於錯誤理解了關閉的字面意思。

不錯,關閉確實很形象地描述了元音變窄的過程,以及聲帶拉緊變薄的過程。但是,想要感受這樣子的描述,必須對於聲樂具備一定深度的理解。

對於絕大多數初學者甚至業餘愛好者來說,他們對於關閉的理解,很容易聯想到喉外肌肉內縮,強行繃緊聲帶。這樣子的情況對於許多宣稱學習關閉唱法的朋友來說,實在佔據了極大多數。

這也是非常難以避免的一種認知偏差,畢竟,相比正確的元音變窄以及聲帶拉緊變薄,想要理解關閉,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怎麼可能比喉外肌內收,將聲音憋死來得直觀呢?

是啊,喉外肌內收,聲音憋死就是最直接的一種關閉形態,徹底關死了。

近些年以來,醬醬也正是深感關閉這個術語所施予聲樂愛好者的各種認知混亂,才越來越多地使用「壓縮」一詞來描述聲帶拉緊變薄的過程。從長遠來看,壓縮無疑是比關閉更為進步的。

十年以前,中國流行聲樂還處於萌芽時期。關閉這個概念,確實引領了一股風潮,高音不再神秘,人人都能夠擁有。

然而,在信息如此流通的今天,我們再來審核關閉這個術語,不得不說,它所承載的負面意義實在要比它的正面意義來得更多。比如令學習者將它理解為憋死的聲音,比如令教育者將憋死的聲音進行教學還振振有詞。

我們並不否認關閉這個概念在它所屬的紙媒時代是多麼超前,多麼具有革命性。然而,面對如今這個信息高速流動的時代,它也確實顯得陳舊、落伍了起來。

當然,這篇文字並非是在批判關閉,而是醬醬認為,任何聲樂概念都應該聯繫它所屬的時代逐漸更正。比如在最初那個時代,關閉替代掩蓋是一種進步;在如今這個時代,壓縮替代關閉未嘗不也是一種進步。

拓展閱讀: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關閉唱法?
    關閉唱法,簡單地說,就是在中聲區的發音基礎上,唱到高聲區時,加強胸部的呼吸支持,降低喉頭,打開會厭,擴大喉腔,使聲音得到豐富的高泛音,這也就是所謂的「頭腔共鳴」。「coperto」一詞為「掩蓋」或「蒙蓋」之意,所以這一唱法又稱為「掩蓋唱法」。「關閉」一詞是與男聲在中聲區聲音的「開放」狀態相對而言的。19世紀之前的聲樂作品對高音並不要求宏大的音量。男聲在唱高聲區時仍沿著中聲區的唱法,開放著唱上去,唱到一定的高度就改用假聲。19世紀初,義大利和法國出現了表現英雄激情的歌劇作品,這類作品要求演唱者用宏大的聲音來表現音樂的情緒和人物的性格。
  • 如何練習關閉唱法
    如果你已經初步學會了關閉唱法,那麼你就可以輕鬆的唱《死了都要愛》了,練會關閉唱法以後,本人激動的不瞌睡了,第二天下午堅持著和朋友去KTV,我用關閉唱法唱了幾首王力宏的歌,最後又唱了兩遍《死了都要愛》,本來根本不敢想的歌很輕鬆就上去了,關鍵就是這種唱法不費嗓子,不用把嗓子憋起來喊高音。
  • 【關閉唱法應該如何練習?】
    摘要:關閉唱法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唱歌技巧,學習該唱法前必須有一定的聲樂基礎,至少唱歌節奏對,不跑調,今天學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閉唱法的練習方法。大家都知道通俗唱法的歌星中,王力宏,沙寶亮,信樂團的阿信能唱的非常非常高,王力宏的《我完全沒有任何理由理你》最高音是e3,信樂團的《死了都要愛》最高音是d3。
  • 唱歌技巧之關閉唱法
    唱高音時嗓子總是壓得很緊.越往高走就越緊.關閉唱法實質是縮短和壓縮聲帶 簡潔點說讓聲帶變薄且壓縮來減少振動面積這樣聲帶振動的頻率就會提高。練習關閉唱法的經驗 肺活量練習,不管你用啥子法,打籃球,跑步……什麼都可以,只要能讓肺活量增加就去練,這是基礎,很重要。 2:練腹肌,等小腹有力了,唱歌用氣會很方便。
  • 關閉唱法和咽音唱法的區別
    關閉唱法和咽音唱法的區別  所以不同流派對同一個名詞的定義不同,完全可能。一個唱法用不同的流派來解釋,給出的名詞不同,也是正常的。這時候互相討論很容易出現驢唇不對馬嘴的情況。所以,這些名詞用來自家教學即可,互相之間交流沒必要。  關閉唱法是一種複合到閉合狀態上的動作,可以直接用於演唱所以稱之為唱法沒有問題。
  • 唱歌技巧,關閉唱法和咽音唱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摘要:關閉唱法和咽音唱法其實都是聲樂教學中的概念而已。不同流派的聲樂老師,會發明一些自己才用的聲樂概念,這是為了教學方便。
  • 如何正確理解關閉唱法
    關閉到底是什麼?關閉哪兒?如何關閉?這一系列的問題困擾著聲樂愛好者。那麼關閉的真正含義是什麼?看來有必要探討探討。 隨著科學的發展,聲帶的兩種特殊性能被發現———聲帶的局部振動和邊緣振動。 關閉唱法是一種比較高級的發聲方式,學習該唱法前必須有一定的聲樂基礎,至少唱歌節奏對,不跑調,現在大家細來看看。  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類說話發音的本能是喉嚨緊聲帶緊,而關閉唱法則是必須喉嚨放鬆,練習關閉唱法就是要克服你說話發音的本能。
  • 【教你學唱歌】唱歌技巧之關閉唱法
    唱高音時嗓子總是壓得很緊.越往高走就越緊.關閉唱法實質是縮短和壓縮聲帶 簡潔點說讓聲帶變薄且壓縮來減少振動面積這樣聲帶振動的頻率就會提高。練習關閉唱法的經驗 肺活量練習,不管你用啥子法,打籃球,跑步……什麼都可以,只要能讓肺活量增加就去練,這是基礎,很重要。 2:練腹肌,等小腹有力了,唱歌用氣會很方便。
  • 聲樂培訓:流行唱法麥可傑克遜唱功技術分析(上)
    談論麥可傑克遜的唱功,「聲樂培訓」的內心是相當忐忑的。面對這樣一位在流行音樂世界,各個領域都做到了極致,並給予後人無數啟發,改變了一個時代的傳奇人物,「歌手」這個身份恐怕已經遠遠無法襯託出他的偉大。縱觀麥可傑克遜的一生,涉獵領域包括作詞、作曲、演唱、舞蹈,而這些領域所融匯起來散發出的無限光芒,才是麥可傑克遜最大的價值所在,因此,談論麥可傑克遜,僅從唱功角度入手,未免太狹隘了。正如上文所述,麥可傑克遜的身份,絕不是簡單的「歌手」一詞能夠概括。
  • 關閉唱法是什麼?四招教你輕鬆突破高音
    關閉唱法呢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唱歌技巧:這種唱法的特點是聲音的音色比較的明亮,集中且容易獲得頭聲,音量較大有比較強的穿透力,同事吐字也是較為方便的,學習這種唱法前必須要有一定的聲樂基礎,至少唱歌時的節奏是對的,不會跑掉之類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閉唱法的練習方法吧。
  • 唱功揭秘:什麼是金屬芯 | 最棒的聲音形容詞
    這是 唱功醬 第 605 篇關於歌唱的文章喜歡唱歌的你,一定從各個渠道上,了解過「金屬芯」這個術語吧,那麼究竟什麼樣的聲音,才算得上具備金屬芯呢?今天咱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吧!讓我們開門見山,直接向大家介紹什麼是金屬芯。
  • 關閉唱法的最好解釋聽聽看吧也許有用
    用關閉唱法唱出來的真聲,可以大幅突破原有的真音音域,不止提高一兩個key。關閉唱法呢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唱歌技巧:這種唱法的特點是聲音的音色比較的明亮,集中且容易獲得頭聲,音量較大有比較強的穿透力,同事吐字也是較為方便的,學習這種唱法前必須要有一定的聲樂基礎,至少唱歌時的節奏是對的,不會跑掉之類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閉唱法的練習方法吧。
  • 曹格:歐美唱法極大成者|唱功技術分析
    這是 唱功醬篇關於歌唱的文章之前的唱功技術分析那麼,究竟有沒有這樣一位歌手,使用中文演唱,呈現西方化語感,發聲機能還能表現得夠淋漓盡致呢?有的,他就是來自於馬來西亞的男歌手,曹格。要了解曹格將發聲機能與西方化語感,結合到了什麼地步,我們首先就要搞清楚,中文演唱,東方化語感與西方化語感的區別。簡單來說,東方化語感代表「典雅與規律」,西方化語感代表「自由與靈活」。
  • JJ林俊傑唱功有多強?解密唱法完美進化論
    對於JJ的喜愛,大部分粉絲都能追溯到很小的時候包括自己在內,可能源於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江南》,也可能沉迷於他獨特的嗓音聲線中無法自拔,在現在的樂壇中林俊傑更是有著「行走的CD」的稱號,完美的唱功獨特的嗓音無數首爆火的歌曲那麼這麼多年我們發現林俊傑的唱功始終在進步
  • 「腦後音」和「關閉」唱法以及共鳴腔的不同運用
    1什麼是腦後音腦後音是京劇唱高音的一種技巧,是一種主要振動在咽腔的最上、最後部的頭腔共鳴。其實它也是一種聲樂上所講的「後通道」唱法。其原理與美聲唱法中的「關閉」相類似,即對高音的演唱,來用「母音變形」,適量加入假聲的一種歌唱手段。其音色不是脆亮,而是貝有一種圓潤、厚實,且具有一定悶暗感。對於京劇的腦後音,沈湘教授認為: 「中國京劇的「腦後音」太了不起了!方法和義大利的「關閉」唱法感覺是一致的就是說法不一樣……。」
  • 陳奕迅的唱功究竟如何?他真的有資格被稱為「歌神」嗎?
    是否陳奕迅的唱功不夠好呢?其實不是,陳奕迅的唱功絕對是頂級的,至少在華語樂壇是屬於妥妥的第一梯隊的人物,我們來看看他的唱功到底有多好。1、厚嗓弱混陳奕迅的嗓音是偏厚沉的,這種聲音條件練強混比較容易,但是要練出高質量的弱混比較困難,但是他在第一第二換聲點區間的弱混非常出色,他的弱混整體共鳴感非常強,所以聽起來有一種舉重若輕的感覺。
  • 什麼是混聲唱法?
    混聲唱法什麼是混聲唱法?混聲是指歌唱時,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的混合運用。單有頭聲共鳴則聲音明亮有餘而渾厚不足;單有胸腔共鳴則聲音渾厚而不明亮。只有把兩種共鳴混合起來應用,聲音才會均勻、明亮、甜美、通暢。混聲唱法就是要避免發低音時用真聲(指胸聲),發高音時用假聲(指頭聲)這種把真聲和假聲截然分開的做法,從發聲生理機能的角度是指喉頭的位置和淹腔打開後的長短、寬窄和收縮的比例調節到恰到好處的意思。從聲音訓練的角度是指發任何一個音(高音或低音)都是混聲的效果。絕不允許低音單純用真聲,而高音單純用假聲這種上下兩截,音色不統一的唱法。
  • 「咽聲唱法」第三講:什麼是咽聲唱法?
    咽音學校咽聲唱法嗓音的三大機能分別是真聲機能、咽聲機能、假聲機能。從技能角度上劃分就有三種唱法:真聲唱法、咽聲唱法、假聲唱法。咽音學校咽聲唱法音頻示範附後:咽聲唱法超低音呼麥的練習;咽聲唱法嗨c的練習;咽聲唱法超高音海豚音的練習。
  • 唱功揭秘:什麼是「裝飾音」
    這是 唱功醬 第 726 篇關於歌唱的文章經常閱讀醬醬文章的你,一定會發現,醬醬經常提到一個詞語,那就是裝飾音,那麼,這個不常出現在聲樂理論的詞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於我們實際的演唱,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 張碧晨:新穎的韓式唱腔女歌手 | 唱功技術分析
    這是 唱功醬首先,許多朋友容易將韓式唱腔,與韓式唱法相互混淆,認為張碧晨的演唱方法,各個技術環節,都是韓國獨有的。其實,嚴格意義來說,並不存在韓式唱法這一概念。因為,唱法的構成,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技術系統建設。所謂的韓式唱法,發聲方式也好,共鳴方式也好,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流行聲樂教育之中,都是有跡可循的。關於這點,不妨回顧醬醬兩年前的舊文《唱功揭秘:什麼是韓式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