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晨:新穎的韓式唱腔女歌手 | 唱功技術分析

2021-03-03 唱功大學

這是 唱功醬 第 801 篇關於歌唱的文章

談論張碧晨的唱功,就不得不提起「韓式唱腔」。

自從2014年,張碧晨參加《中國好聲音》以來,「韓式唱腔」這四個字,便成為了許多聽眾冠以張碧晨的一個標籤。

關於這個標籤是褒是貶,眾說紛紜:喜歡的朋友覺得韓範,有氣質,令人耳目一新;不喜歡的朋友覺得造作,不自然。

醬醬自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許多朋友容易將韓式唱腔,與韓式唱法相互混淆,認為張碧晨的演唱方法,各個技術環節,都是韓國獨有的。

其實,嚴格意義來說,並不存在韓式唱法這一概念。因為,唱法的構成,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技術系統建設。所謂的韓式唱法,發聲方式也好,共鳴方式也好,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流行聲樂教育之中,都是有跡可循的。關於這點,不妨回顧醬醬兩年前的舊文《唱功揭秘:什麼是韓式唱法?》。

所以,從發聲方式來看,張碧晨當然屬於主流的流行聲樂範疇,我們千萬不要將流行聲樂技術的普世意義按照民族來進行劃分。

真正使得張碧晨的演唱,有別於許多華語歌手的元素,則是她獨具一格的唱腔。唱腔是唱法之中的一個技術分支,主要是調整口腔共鳴的變化,從而形成豐富多彩的演唱語感。

韓國聲樂界,對於唱腔的提煉實在充滿了特色。他們極為注重氣聲在歌曲演唱之中的運用,以及咬字時大量的元輔音濁化,這些略微劍走偏鋒的語感方式,形成了韓國流行演唱極具辨識度的表達方式。

而在韓國工業體系之下打磨多年的張碧晨,當然深詣此道,她的中文演唱,同樣充滿了大量氣聲,以及元輔音濁化,跟許多華語歌手氣聲裝飾,字正腔圓的表達截然不同,也難怪許多朋友會覺得張碧晨的演唱這麼韓式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華語樂壇去往韓國打磨學習的歌手遠不止張碧晨一人。每年的偶像練習生幾乎都要去韓國鍍一層金。尤其是如今最為當紅的幾位愛豆,甚至還在韓國發表過作品。然而,一說起韓國歸來的張碧晨,大家便會覺得唱得很韓式;一說起韓國歸來的其他愛豆,大家只會覺得長得很韓式,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些愛豆非常努力,大量氣聲使用,元輔音濁化等等韓式唱腔的獨特手段,他們都有吸收,並且希望能夠結合在中文演唱之中。而真正使得他們唱得絲毫不韓式,和張碧晨形成絕對差距的東西,恰恰是韓式唱腔以外,那些聲樂之中最為本質而又普世的技術運用。

比如胸聲與聲線,一個為氣聲提供支撐,一個為元輔音濁化提供基礎清晰度。然而很多人空有韓式唱腔這一層皮囊,最為核心的發聲技術卻涉獵淺薄,所以,他們的演唱,氣聲變成了漏氣,元輔音濁化變成了咬字不清。

這也同時反襯了張碧晨作為歌手真正優秀的地方。所謂的韓式唱腔,對於她來說,是一層華麗的裝飾。即便擁有了這些華麗的裝飾,那些歌唱之中最為本質的核心,仍然一點不含糊。

首先就是她對於胸聲的使用,進一步深化出來的對於胸腔共鳴的使用。聽張碧晨唱歌,我們能夠非常明顯地感覺到「寬厚」,這份寬厚,既是音色的豐滿度,也是聲道通暢的空間感。

這層寬厚的音色為她的氣聲提供著紮實的支撐。不過,其中作用卻遠遠不止於此。更為令人讚嘆的,還是最終凝聚出來的低位置的色彩,對於女歌手來說,真是一個猶如空曠山谷般的聲音。

但是,相比許多音色同樣寬厚的女歌手,張碧晨並沒有像她們那樣,去走「力量型」的路子,反而試圖令胸聲、低位置、寬厚音色,這些在許多人印象之中與「柔美」截然相反的技術,變得柔美起來。

事實證明,她完成得相當不錯。縱觀張碧晨的演唱,相比「力量型」的女歌手,張碧晨顯得輕盈;相比「柔美型」的女歌手,張碧晨顯得寬厚。那麼,她究竟是怎麼做讓二者並存的呢?

答案就是在加強低位置共鳴,擴寬傳聲道的同時,卻又不讓聲帶大面積振動。

力量型女歌手往往低位置共鳴充足,傳聲道寬闊,與此同時,聲帶還要大面積振動,從而形成力度。

柔美型女歌手,則是除了減少聲帶振動面積以外,低位置共鳴以及傳聲道的伸展也一併減少。

不難發現,力量型女歌手也好,柔美型女歌手也好,她們的所有技術點都是朝著一個方向在進行的,「一味增多」與「一味減少」。

張碧晨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她能夠「增多」與「減少」同時並存,想要增多的地方就增多(胸腔共鳴),想要減少的地方就減少(聲帶振動面積),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她超越獨特唱腔的獨特音質。

所以,聽張碧晨唱歌,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那空曠山谷般的胸腔共鳴,也能夠感受到那蜻蜓點水的頭腔共鳴。充滿彈性的混聲使用,始終擁有厚度的漸強漸弱,其中美感,遠不是韓式唱腔就能夠形容得了的,更像是一副大自然的畫卷。

當然,聲樂始終是一門講究「平衡」的學科,張碧晨的聲音呈現,雖然美輪美奐,但是,將所有的意識全部用以協調「胸腔共鳴的多」與「聲帶振動面積的少」,也就使得她無暇再顧及聲帶本身的壓縮了。

因此,張碧晨的高音能力,其實是比較有限的,就算只是稍微高一些的換聲區,比如D5、Eb5、E5這幾個音,張碧晨也不太能夠唱得出來充滿金屬芯的集中的聲音,往往顯得發撐發衝。

但是,在聲樂技術性上,張碧晨對於「增多」與「減少」這兩個相反概念的統一,實在堪稱傑出,甚至說是貢獻也不為過。所以,張碧晨無愧於技術一流的女歌手。

最後,醬醬還想要再說一說美學性,從而回到文章開頭,關於張碧晨的韓式唱腔褒貶不一的問題。

其實,在醬醬往期的許多文章之中,便多次向大家介紹過醬醬對於唱腔,對於中文咬字的看法。大體來說,目前的中文咬字,分為三個流派:以李健林志炫這類歌手為代表的充滿文人氣息的中國化流派;以陶喆王力宏這類歌手為代表的充滿嬉皮感的西方化流派(也稱ABC唱腔);以林俊傑這類歌手為代表的充滿現代都市情結的中西結合流派。

這些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唱腔處理,不同的咬字方式,豐富著華語流行音樂的多樣性,它們彼此不分高下,各有千秋。

然而,這三種流派長期存在於中文歌曲之中,也使得流行演唱的中文咬字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沒有革命性的突破。

終於,張碧晨的出現,讓醬醬看到了突破的曙光。她的咬字方式,不同於上文所述的任何一種流派,而是前所未有地將韓文咬字與中文咬字的精髓,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為流行演唱的中文咬字,開闢出來了第四種可能性。

太了不起了!

所以,醬醬認為,張碧晨的唱腔、咬字早已超越了聽眾們喜歡或不喜歡的這個範疇。任何新鮮的元素,對於普通人來說,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適應與接收。但是,對於醬醬這樣致力於聲音研究的人來說,一定要第一時間向大家分享它的價值所在。

如果一定要讓醬醬給張碧晨的唱功進行一個精準定位的話,醬醬覺得,就技術深度而言,她無愧於優秀,但是也很難算得上最為頂尖的那一批歌手。

不過,張碧晨的演唱,所呈現出來的聲樂意義,卻是遠遠高於這些數據化的定位的。技術性方面,張碧晨實現了「增多」與「減少」的統一;美學性方面,張碧晨豐富了中文咬字的多樣性。

如果讓醬醬來書寫中國的流行聲樂史,張碧晨一定會是無比重要的那一頁。

拓展閱讀:

相關焦點

  • 張碧晨不再吃香?「韓式唱腔」遭葉炫清碾壓,網友:地位不保
    相信不少人都跟小編一樣,首當其衝都會想到張碧晨,話說張碧晨在衛冕《中國好聲音》總冠軍後,因其獨特的「韓式唱腔」在中國流行樂壇也火了好多年了。「涼涼夜色為你思念成河」,一首《涼涼》,成為了多少人的KTV必點曲目。
  • 張杰:全音域歌手 | 唱功技術分析
    毫無疑問,如今,張杰是快樂男聲13強選手之中,在音樂上發展最好的一位,這與他優秀的唱功不可分割。 自從張杰參加《快樂男聲》脫穎而出以來,已經有將近十三年的時間。這十三年,一個又一個紮實有力的現場,使得普通聽眾越來越意識到,這是一位演唱能力相當出類拔萃的優秀歌手。 接下來,就讓我們以唱功技術的視角,一起來探討張杰的聲音能力吧。
  • 曹格:歐美唱法極大成者|唱功技術分析
    篇關於歌唱的文章之前的唱功技術分析正因如此,華語歌手之中,發聲機能極佳的歌手,往往不是西方化語感的路數;西方化語感充沛的歌手,往往發聲機能又經不起推敲,顯得油膩。所以,能夠兼顧發聲機能與西方化語感的華語歌手,便顯得尤為珍貴了。醬醬之前分析過的陶喆、王力宏,都屬於將發聲機能與西方化語感兼顧得非常標緻的歌手。不過,在醬醬看來,這兩位歌手在發聲機能的開發上還可以更為完美。
  • 每日一星丨張碧晨:《中國好聲音》史上第一位女冠軍
    張碧晨的唱法也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認為「唱法很先進」,也有人認為「唱什麼都有一股韓國味」,尤其是在終極考核階段,她演唱了一首三語的《My destiny》,讓爭議達到了最高潮。  樂評人木子坦言,對唱法的喜好本身就是見仁見智,「張碧晨的唱功是系統的,一聽就能聽出她是在韓國受過專門的訓練,而不是自己模仿的」。
  • Naul:韓國最強的靈魂系歌手| 唱功技術分析
    這是 唱功醬 第 682 篇關於歌唱的文章醬醬已經做過許多韓國歌手的唱功分析,從The One,到樸孝信,再到河鉉雨。但是,作為與這幾位頂級歌手實力相當的Naul,卻一直沒有分析,於是,許多同學不斷催促著醬醬。大家或許不知道,Naul其實也是醬醬最喜歡的韓國男歌手,令人無奈的是,他的低調程度,竟然甚於「飯拍大神」樸孝信。
  • 【原創】現有最強技術帖!我是歌手4第七期歌手綜合唱功分析~
    十次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這個是前無古人的。下面開始本期的技術分析       之前一直都是說偶像聲門動作不規則,演唱的方式容易引起嗓音受損。本次從綜合的方面解析一下張信哲的發聲技術,在硬體方面有穩定的氣息支持聲音的平衡度,出色的高位置共鳴形成清澈透亮的色彩,尾音一般用細緻的顫音修飾,讓人感覺所有的字句都唱得十分精美,功底是非常紮實的。
  • 《蒙面唱將猜猜猜》」進擊的女帝「揭曉 張碧晨驚豔
    在最新一期節目中,眾說紛紜的實力唱將「進擊的女帝」最終華麗揭面,她竟是張碧晨!一出場就自帶王者風範,驚豔四座,張碧晨用霸氣的歌聲與精緻華麗的造型徵服現場所有觀眾。《蒙面唱將猜猜猜》」進擊的女帝「揭曉 張碧晨驚豔張碧晨自帶王者風範與瞿穎合作《滾滾紅塵》驚豔四座《蒙面唱將猜猜猜》強勢來襲,觀眾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歌手身份實在太難猜
  • 我們的歌 八位歌手發聲技術分析,誰的唱功最強?
    有一年多沒寫純發聲技術分析了,也是為了讓我少花筆換鍵盤的錢。就通過這期節目,來分析一下每個歌手的發聲技術。李玟如果你認為李玟的強項只有「馬達臀」,那你真的是被扮豬吃老虎的李玟騙得挺慘的。可以說華語樂壇技術全民性能達到李玟這種水平的歌手屈指可數。你能明顯聽出來,她在自己能唱的音域裡,聲音裡的芯穩定而統一,邊緣化很足,質感極強。
  • 《我們的歌 第二季》精彩現場賞析 | 唱功技術分析
    譚詠麟不愧為唱片時代的代表歌手,即便如今已經七十歲高齡,當他演唱者自己最為熟悉的粵語的時候,依然令我們感慨寶刀未老。聲音的金屬感非常強,音質鋥亮,滿含光澤,源於聲帶的標緻壓縮。儘管細節之處的處理略顯粗糙,然而,這般不拘一格的演唱反而使得譚詠麟的聲音宛如當年浪子般豪邁。李健作為譚詠麟的歌迷,在與譚詠麟合唱的時候,不難發現,唱腔處理上,李健有意識地向著譚詠麟傾靠。
  • 《乘風破浪的姐姐》沒有張碧晨?我不同意!
    《歌手》2017鑽石歌者!OST女王!鑽石音色!全能vocal——我們張碧晨必須有姓名! 出色的唱功、姣好的容貌、具有辨析度的韓式唱腔、還有完美的身材,這麼具有獨特的魅力,不去《乘風破浪的姐姐》「興風作浪」一把,說是節目的損失沒有人反對吧?
  • 貓貓音樂推薦,張碧晨《紅玫瑰》,這個翻唱版很好聽你覺得呢?!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首張碧晨的《紅玫瑰》,這首歌是歌神陳奕迅的經典曲目,這個翻唱版本非常很好聽,聽慣了陳奕迅的,在聽這個真的很不錯,很少聽過女生版本的這首歌。這首歌呢,由李焯雄填詞,梁翹柏編曲。其實我聽歌是有個很大毛病的,先看歌名,歌名不好直接切掉,一開始就因為《紅玫瑰》這首歌歌名太俗氣,導致很長一段時間,才開始聽這首好聽的歌曲,當我再給別人分享的時候,只能換來一句這麼經典的歌你才聽到?!
  • 「我是歌手」孫楠唱功分析(Vocal/技術向)
    我是歌手第三季號稱【最強陣容】 很大程度上便是因為孫楠、韓紅二位唱將的加盟今天編者為朋友們簡析「內地一哥」孫楠的唱功(所有素材依據均取自參賽時期)唱功評價標準音域 音色 突出技術 節奏感 情感把握 現場能力(決賽Live) 氣息等
  • 張碧晨重回「好聲音」舞臺唱《生命之河》,選秀出身的她是如何紅到...
    實力派歌手張碧晨就是《中國好聲音》中發光發亮的選手,她獨特的嗓音,用著韓式、歐美式的唱法,詮釋了許多著名的影視歌曲。 近日,張碧晨作為特別嘉賓,「回歸」《中國好聲音》的舞臺,磁性渾厚的嗓音,帶著最強殺傷力唱功,「雨中」唱《生命之河》。
  • 李健:獨特的聲音美學 | 唱功技術分析
    這是 唱功醬 第 604 篇關於歌唱的文章在上一篇關於林志炫的唱功分析之中,醬醬談到,學習唱歌以前,有兩位歌手曾讓醬醬不由感慨:高音還可以這樣唱!一位是林志炫,一位是李健。在全面地論述了林志炫強大非凡的唱功以後,今天,我們終於可以接著聊一聊李健啦!第一次聽到李健的演唱,是在2010年。
  • 技術分析《我是歌手4》首發八位歌手唱功優劣
    每一季開播前,首發歌手陣容都吊足人胃口,《我是歌手》第四季(以下簡稱《歌手4》)亦是如此。就已曝光的陣容來看,《歌手4》還是有不少值得期待的地方。▲《我是歌手4》現場李玟、李克勤、趙傳、蘇見信、徐佳瑩、關喆、HAYA樂團和黃致列,這八位歌手將參加第一場首發搶位戰。他們歌手實力如何?哪位歌手會笑到最後?下面來分析下他們唱功的優劣勢。
  • 【原創】現有最強技術帖!我是歌手4第三期歌手綜合唱功分析~
    發聲技術對比——李克勤 勝       兩個人的技術都是十分完善的,無論是真聲,混聲,還是海豚音都能順暢連結。李克勤在第一場《霧之戀》中最後的一句「有我」就使用了這個技術。黃致列在第三場《一路上有你》中最高的那個假音到了降a3,用了這個技術。
  • 唱功分析 | 搖滾音樂的文化性是否蓋過了音樂性?
    然而搖滾樂迷倒是也絲毫不辯解,他們覺得喊叫與怒吼,才是搖滾音樂的精髓所在,唱功技術反而玷汙了搖滾音樂的聖潔性。久而久之,搖滾歌手,在許多普通聽眾的刻板印象之中,也就成為了沒有唱功的代名詞。我們不能否認,從整體來看,搖滾歌手的唱功技術水平,確實是強差人意的,尤其是在中國。但是,以此認為搖滾歌手沒有唱功,甚至不需要唱功,這是絕對荒謬的。
  • 《歌手·當打之年》總決賽 唱功技術分析
    但是,面對更為考驗功力的換聲區,高音區的時候,由於蕭敬騰壓縮技術與共鳴技術之間的矛盾性並未解決,使得他的持續輸出能力始終不夠淋漓盡致。然而林俊傑,恰恰又是華語樂壇將這種矛盾性平衡得最好的歌手之一。因此,技術上的差距也就漸漸顯露了出來。
  • 港媒評內地四大女唱將 張靚穎譚維維張碧晨等入選
    ,就是有「內地四大實力超女唱將」之稱的張靚穎、譚維維、吉克雋逸、及張碧晨!第一位海豚歌姬張靚穎現年34歲,推出單曲超過70首的張靚穎憑《超級女聲》一鳴驚人,入行第二年已推出首張專輯《The One》,即獲同行推崇的中國金唱片獎通俗類女演員獎。以海豚音稱霸的她,紅遍中外,不單曾在美國開個唱,更成為首位亮相格萊美頒獎禮的華人歌手,並在香港金像獎獲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
  • 隨和自然,大氣直爽而又自信的張碧晨,是個難得一見的歌手
    作為一個音色控,鄙人認為,張碧晨是如今我尋覓到的越聽越有味道型選手,這種選手在男歌手中的代表是陳奕迅,特質是聲音醇厚有磁感,這來源於兇猛的胸腔共鳴。男歌手還好,華語樂壇女歌手中,真的是少之又少,蔡琴算?但聲線似乎不夠時尚,現在也算邊緣化的歌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