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鴻評論】從孟晚舟事件看美國是如何操縱輿論的

2021-02-07 金鴻一席話

1、事出有因

 

 

2019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接著就有消息說,美國司法部已向加拿大方面提出,要引渡孟晚舟到美國去,加拿大方面則稱,必須經過法院審訊才行。

美國和加拿大相當會演戲,演的跟真的一樣。

逮捕孟晚舟是美國方面的要求,加拿大警方採取的行動,如果說引渡需要經過加拿大法院的批准,逮捕的時候為什麼不經過加拿大法院的批准?既然美國有能力跳過加拿大的司法系統抓人,就有能力把人直接弄走,這個道理很簡單。

孟晚舟不會被引渡到美國去,大家放心好了。美國政府不是傻子,真要把她弄過去了,是很難收場的,因為請神容易送神難。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美國沒打算真的引渡孟晚舟,為什麼要抓她呢?這是美國用來操縱輿論的一個工具。

孟晚舟事件到現在整整一年了。在這一年時間裡,每當中美談判出現了關鍵節點,孟晚舟那邊就會爆出新聞。

孟晚舟被抓的時候,川普正在跟中國領導人見面,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G20峰會上。中美雙方達成一致,通過談判解決貿易問題。

貿易摩擦是川普挑起來的。他最初的想法是,通過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把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降下來。可折騰了一年之後,川普發現,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一點都沒有減少,貿易順差也更大了。

2018年,中美兩國的貿易總額達到6335.2億美元,同比增長8.5%,中國的貿易順差是3233.2億美元,同比擴大17.2%。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儘管川普給中國產品加了關稅,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還是增長了,貿易順差還是擴大了。川普搞事搞虧了!

再這麼搞下去,絕對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川普只好要求談判。但是,主動求和是很丟臉的事情,如何挽回臉面呢?

美國就安排加拿大警方把孟晚舟抓了。孟晚舟被抓以後,很多中國人感覺非常屈辱,認為美國很厲害,惹不起,川普在中美貿易摩擦當中讓步的事情就沒人關注了。

 

 

2、深度綁定

 

 

美國抓住中國人的這個心態以後,孟晚舟事件就跟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情況完全綁定了:

 

 

中美談判開始之後,川普當即作出讓步,延期90天上調中國產品關稅,為談判創造良好的氛圍。當時的中國人,都在關注孟晚舟事件,沒人關心川普的這個讓步。

2019年3月1日是川普讓步之後上調關稅的最後時間,但是,2月28日沒有談出結果來。

為了能夠談判成功,川普再次作出讓步,延期60天對中國商品上調關稅。為了示好,FBI還向中國移交了361件價值連城的流失文物。

不過呢,加拿大司法部長在3月1日宣布,授權加拿大法庭就美方引渡孟晚舟的要求進行司法審理。

消息一出,中國輿論譁然,不僅川普的讓步沒人關心了,中國收回的那361件價值連城的流失文物也沒人在意了。

 

 

3月6日,孟晚舟出席庭審,時間僅有17分鐘。庭審結果宣布,下一次聽證會將在5月8日進行。

為什麼是5月8日?

這是川普對中美談判時間的忍耐極限。在這之前,他已經做出過兩次讓步:第一次,90天,第二次,60天。

4月30日,中美兩國還是沒有談成。川普決定再做最後一次讓步,8天,但是,依然沒有談成。

5月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從10%提升到25%。就在同一天,孟晚舟第二次出席庭審。很快,川普又籤發了「華為禁令」,中美貿易摩擦再起硝煙。

 

 

9月20日,美國媒體捅出了「電話門」事件,接著川普就被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彈劾了。

為了挽回民意,提高支持率,不被佩洛西搞下臺去,川普開始緩和中美貿易關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免除了三批437項中國產品的關稅,包括各類儀器設備零部件、有機合成材料、日用品、化學製品、紡織品、機電設備、化工製品、鋼鐵製品等。

川普很清楚,結束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可以為他緩解來自國內的壓力。

 

 

9月23日,孟晚舟案再次開庭。

這一次的情況與以往有所不同,就是她的律師團隊開始指控加拿大政府和美國。孟晚舟準備反守為攻了!這種做法符合任正非的風格。看來老任看明白了,他的女兒沒有危險。

但是,這種情況不利於美國引導輿論,怎麼辦好呢?

這可難不倒美國人。中國人很快看到了刺痛眼睛的一幕——孟晚舟出庭的時候,腳上戴著電子腳銬!

這一幕讓無數中國人再次感到了屈辱,美國主動讓步免除537項中國產品關稅的事情沒人關注了,孟晚舟反守為攻的事情也沒人關注了。

 

 

孟晚舟戴上電子腳銬真是中國人的恥辱嗎?

當然不是,這是美國的恥辱。有本事就把她弄到美國去嘛,加拿大政府巴不得呢。由於替美國把孟大小姐扣在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已經被中國修理過好幾次了,加拿大政府只能忍著。如果美國把她弄走了,中國就不會再找加拿大要人了,加拿大政府不就解脫了嗎?

要是美國真的把孟晚舟引渡過去了,就什麼都好辦了。中國可以直接提條件:先放人,再談判,不放就不談。美國應該怎麼辦,放還是不放呢?如果不放,就不要談了;如果放,當初抓她又算怎麼回事呢?為了避免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出現,美國只能讓加拿大做肉盾。

不過呢,這又引伸出一個問題,加拿大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嗎?如果不是,加拿大人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和人權嗎?

 

 

3、司法程序

 

 

2019年1月9日,商務部宣布,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將於下周籤署;

與此同時,加拿大方面傳出消息,有法律專家呼籲司法部長終結孟晚舟案。

1月15日,中美兩國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與此同時,加拿大方面傳出消息,1月20日將再次舉行聽證會,討論孟晚舟的「雙重犯罪」問題。如果法官認為,美國對孟晚舟的刑事指控在加拿大不算是犯罪行為,她可以隨時離開加拿大。

但是,情況很快發生變化,討論「雙重犯罪」問題的聽證會沒有舉行。

1月17日,加拿大法院作出安排,從2020年1月到11月,將會安排四次庭審。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站在川普的角度看,美國參議院由共和黨把控著,如果他能保持足夠的支持率,佩洛西把彈劾議案提交到參議院投票,肯定得不到理想的結果。而這個協議,能夠幫助川普把支持率穩定在比較高的水平上。

如果第二階段中美談判開始了,第一階段協議就算是生米煮成熟飯了;可如果第二階段談判沒有開始,中美兩國由於某些原因鬧翻了,第一階段協議就有可能作廢。一旦這個協議作廢了,川普的支持率肯定會往下掉,佩洛西呢,又可以趁機彈劾川普了。

所以,川普希望馬上開始第二階段談判。但是,川普忘了一件事——你能讓我們的孟大小姐不舒服,能讓中國的老百姓不痛快,中國能讓你好受嗎?

 

 

1月14日,在外交部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向發言人提問:美國副總統彭斯表示,中美已經開始第二階段經貿磋商。你能否證實?如果屬實,雙方在哪個工作層開展磋商?又會討論哪些議題?

發言人說:中美已經籤署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當務之急,是雙方共同努力,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則,嚴格遵守協議約定,照顧彼此核心關切,努力落實好第一階段協議,這對未來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至於你提到的具體問題,建議你向主管部門詢問。

 

 

想開始第二階段談判?不著急,先把第一階段協議的內容落實了再說。中國早就有言在先,在第一階段協議中,美國必須取消50%的現有關稅,可到目前為止,美國並沒有完全做到。第一階段協議沒有得到全面地執行,有必要開始第二階段談判嗎?

川普的處境自然逃不過佩洛西的火眼金眼,於是佩洛西喊出話來,川普會被彈劾終身!

1999年,對柯林頓的彈劾審理時間是5周;1868年,對詹森的彈劾審理時間是3個月。

如果佩洛西能夠利用彈劾總統的司法程序多算計川普幾個月,川普就能享受到孟晚舟的待遇了——她是被加拿大法院利用司法程序絆在加拿大走不了的。

如果這種情況出現了,雖然孟晚舟什麼事都沒做,她所起的作用,在某些方面也相當於佩洛西了。佩洛西是個處在全球權力巔峰的女人,默克爾也不比她厲害多少,孟晚舟不虧。

 

 

4、轉移視線

 

 

通過孟晚舟事件,美國在輿論上佔據了主動權。美國的這種小伎倆,已經用過很多年了,一直很有效果。

 

 

小布希當總統的時候,有一個笑話,是這麼說的:

有一天,小布希對著記者們宣布,我準備殺死30萬伊拉克人和一隻鴿子。

一個記者馬上站起來問,為什麼要殺死一隻鴿子?

小布希轉過身去,對著自己的幕僚說,看到沒有?我早就說了,沒有人在意30萬伊拉克人的死活。

中美貿易談判是全球矚目的大事,美國卻能用一個根本就算不上案子的孟晚舟事件,把所有中國人的目光都吸引過去了,厲害吧?

 

 

這種方法叫做轉移視線,年輕的家長們哄孩子的時候經常會用到。

在集市裡,三歲的孩子相中了貨攤上的布娃娃,非常想要,家長一看,好貴,就不想買,孩子就開始哭鬧,怎麼辦好呢?

家長靈機一動,指著遠處的天空說,快看,飛機!孩子一聽,馬上就不哭了,瞪著眼睛滿天空找飛機,家長順勢就把孩子帶走了,一邊走還一邊說,飛機好不好看呀?飛得快不快呀?

飛機飛得當然快,刷的一下就把布娃娃帶走了。

 

 

21年前,柯林頓被彈劾,理由是什麼呢?不誠實,做偽證,不承認跟萊溫斯基發生過關係。

當時的美國媒體,天天都在宣傳,在美國當總統不誠實是多麼大的罪過。那時候的我還在上學,感覺美國人真了不起,這麼講究誠信。

現在再看這件事,這不是扯淡嗎?

2019年8月12日,《華盛頓郵報》報導稱,截止到8月5日,川普就任的第928天,一共說了12019次謊,或者帶有誤導成分的言論,平均每天吹牛13次,高峰時期多達20次。

如果誠信真有這麼重要,川普一天會被彈劾10次。

現在的川普,在美國還有45%的支持率,這就說明,總統撒謊在美國人眼裡根本就不叫事。柯林頓被彈劾的真正原因,是他的某些做法得罪了幕後的財團,這也直接導致歐巴馬、而不是她的妻子希拉蕊,在2008年被提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在彈劾柯林頓一案中,誠實就是那隻鴿子。

 

 

2020年1月8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用飛彈襲擊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事後美國方面馬上調動媒體洗白,說這是在跟伊朗唱雙簧,美軍沒有傷亡。

就算只是衝擊軍營,也是犯罪行為,可以直接擊斃,用飛彈攻擊軍事基地是戰爭行為,比衝擊軍營嚴重一百倍,美軍沒有任何理由不反擊。

1月16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改口,說有11名美國軍人在伊朗的飛彈襲擊中受傷,都是爆炸導致的腦震蕩;

1月19日,科威特《火炬報》報導,伊朗的襲擊造成16名美國軍人重傷,有的是嚴重燒傷,有的是彈片傷,都在重症監護室裡。

這些軍人到底受的什麼傷,是腦震蕩?還是燒傷、彈片傷?

雙簧,零傷亡,就是那隻鴿子。

5、要有信心

 

 

在這個世界上,哪個國家的航天技術最高?

99%的人脫口而出的,都是美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SpaceX公司每天都在製造新聞,一會兒回收火箭,一會兒發射重殲獵鷹,一會兒搞星鏈,一會兒又在規劃太空旅行,看得人眼花繚亂。

航天事業分為兩大塊,無人探測和載人航天。無人探測只能讓人類知道,載人航天卻能讓人類做到。無人探測是為載人航天打基礎的。

美國搞的火星探測和中國的「玉兔」月球車,都是無人探測,這些技術都很厲害,但都不是目的,目的是登陸火星和載人登月。人上不去,一切都是空的;人上去了,才能真正有所收穫。就像看網紅直播,不管看得多麼投入,感覺多麼真實,都只是在自我陶醉,一根手指頭你都沒摸著。

 

 

美國的載人航天技術水平如何呢?

美國現在沒有能力把人送出地球。哪怕是最近的國際空間站,美國太空人都得乘坐俄羅斯的飛船。有人做過統計,最近8年裡,為了把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美國一共向俄羅斯支付了39億美元的運輸費用,人均5100萬美元。普京宰美國人挺狠的。

也許有人會說,美國50年前不就登上月球了嗎?

我也想不明白。當年美國搞「阿波羅計劃」,從項目啟動到成功登月只用了8年時間。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人每年登月兩次,全部成功。有前面6次成功登月的基礎在,第7次登月需要準備幾年呢?

 

 

2004年1月,美國總統小布希宣布,最早在2015年重返月球,為登陸火星作準備。接著,以登月為目標「星座計劃」開始啟動;

2010年1月,美國白宮宣布,「星座計劃」終結;

2017年12月,川普籤署《太空政策1號指示》,要求NASA在2028年把太空人送往月球,並將火星作為未來的目標;

2019年3月,美國副總統彭斯調整了登月計劃,要求在2024年重返月球;

2019年6月,川普改口說,我們50年前就登上月球了,現在的目標應該是火星。但是,NASA局長布裡登斯汀認為,月球是未來載人火星任務的關鍵中轉站。

不先登陸月球,去不了火星。

「星座計劃」搞了五年,川普上臺以後,登月項目又搞了兩年多,兩次加起來,時間跟「阿波羅計劃」差不多了,美國人還是沒能登上月球,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今年1月19日,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進行了載人龍飛船逃生系統測試。消息傳出,全球轟動。

進行試驗之前,馬斯克剛剛說過,Space X計劃在2030年把1000個人送上火星,到2050年把100萬人送上火星。

目標極為宏偉。那麼,Space X目前的水平,跟中國相比又如何呢?

「神舟」飛船第一次逃逸系統試驗成功的時間是1998年10月13日。

馬斯科在測試成功之後說,「龍」飛船的首次載人飛行可能在2020年第二季度進行。

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的時間是2003年10月15日,距離第一次逃逸系統試驗成功隔了5年。

逃逸試驗成功一次就敢載人上天?馬斯科不是要送太空人上天,是送太空人上西天。

太空人個個都是寶貝,NASA怎麼敢讓馬斯科這麼糟蹋?所以,在得知馬斯科準備在2020年載人飛行以後,NASA局長布裡登斯汀說,美國打算繼續用俄羅斯的飛船運送太空人。

雖說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宰人相當狠,可他們能讓美國的太空人活著回來,這比什麼都強。

馬斯科有幾斤幾兩,NASA最清楚。2014年,NASA給了Space X和波音公司68億美元,讓它們分別建造載人「龍」飛船和「星際客機」載人飛船,這兩艘飛船的首飛時間都是2017年。現在已經2020年了,馬斯科剛剛做完逃逸系統試驗。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就對「龍」飛船有意見,「星際客機」的進度更慢。

從1998年神舟飛船逃逸系統試驗成功到現在整整21年了,中國航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中國人沒能登上月球,馬斯科卻說,要在10年內把1000個人送上火星,可能嗎?

現在,能把人送上空間站的國家,只有中國和俄羅斯;

一直在扎紮實扎地為登月甚至登陸火星做準備的國家,只有中國;

SpaceX放出的新聞,就是那隻鴿子。

明天就過年了,在這裡,我祝願意各位朋友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家庭和睦,萬事如意!今天開一下打賞,收點過年紅包,哈哈。方面打賞的,就打賞一下,不方便的,就幫忙轉發一下,我都非常感謝!

下面是兩篇廣受好評的文章:

【金鴻評論】洞朗對峙事件的真相

【金鴻評論】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相關焦點

  • 孟晚舟事件的20個事實(下)
    美國人在中興身上小試牛刀後,決定正式啟動對中國巨型企業的訛詐工程。關於孟晚舟事件,包含著如下20個事實。川普曾經明確表示,如果對美國有利他就會幹涉孟晚舟事件,這明擺著是政治操弄。從特魯多多次要求川普幫他向中國施壓,釋放兩位加拿大罪犯,這種向美要人,就可以看出是雙方策劃了孟晚舟事件。第10個事實:引渡孟晚舟不符合雙罪條款。
  • 中方:孟晚舟事件是徹頭徹尾的嚴重政治事件
    趙立堅:孟晚舟事件是徹頭徹尾的嚴重政治事件 加拿大扮演美方幫兇角色中新網北京6月15日電 (記者 張蔚然)針對加拿大法院近日披露涉孟晚舟事件相關文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有關文件再次表明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徹頭徹尾的嚴重政治事件
  • 孟晚舟事件顛覆了世界以往對美國的認知
    這一點,美國司法部長說的赤裸裸。換言之,無論 N 年後的最終裁決如何,美國的目的已經達成:讓任正非在事實上失去孟晚舟。這一切都是政治:• 美國總統川普曾言:「美國方面會視貿易協定談判的結果,決定是否放棄對孟晚舟的引渡請求」。• 嚴重且卑劣的程序違法:加拿大執法部門在逮捕孟晚舟過程中,違背本國法院命令,故意延後3個小時拘捕孟晚舟。
  • 外交部: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
    問:據報導,27日,孟晚舟律師在加拿大法院聽證會上要求公布加情報部門有關完整版文件,稱這些文件將證明美加當局間的陰謀。在正式逮捕孟前,加海關人員在未說明逮捕原因的情況下,在機場審問孟3小時,孟受到誤導和欺騙。加檢方律師則反對公布上述文件,否認與美國聯邦調查局之間有任何陰謀。加外交部官員本月曾對法院稱,完整公布上述文件或加劇加中關係緊張,令加公民陷入險境。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孟晚舟是哪國國籍發生了什麼事 孟晚舟事件的來龍去脈最新進展
    「美國申請引渡孟晚舟」案件最新結果如何?在孟晚舟案件上,大家知道孟晚舟當初在加拿大為何被捕嗎?此外,美國又為什麼要引渡孟晚舟呢?在過去的幾天,加拿大那邊有不少媒體稱孟晚舟是美國國籍,此事件傳到中國後,不少中國網友疑問「孟晚舟難道真是美國人?」其實這些天針對孟晚舟的不實傳言特別多,「孟晚舟是美籍」這件事情也是假的。
  • 外交部再談孟晚舟事件:徹頭徹尾的嚴重政治事件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2020年8月20日,趙立堅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近日,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製作的新聞調查節目《孟晚舟案背後隱情》還原了孟晚舟被捕緣由,引發廣泛關注。
  • 美國惡行被抓了個正著,孟晚舟事件,中方再次表明態度與立場!
    由於美國在5G領域發展的落後,因此其也不停地阻止了華為的發展,希望以此來拖延中國發展5G等相關技術的速度,而為了配合美國限制華為,加拿大方面也是扣留了在加拿大轉機的華為CFO孟晚舟,然而隨著加拿大相關法院披露孟晚舟案的證據,美國的惡行也被抓了個正著。
  • 孟晚舟是誰?有啥事件
    孟晚舟加拿大被捕事件 孟晚舟事件一般指孟晚舟加拿大被捕事件 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警方應美國政府司法互助要求逮捕了在溫哥華轉機的中國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
  • 孟晚舟事件再生變數!避免引渡可能性只有1%?
    孟晚舟引渡案預定1月20日在加拿大開庭,美媒分析,孟晚舟避免引渡到美國的可能性僅有1%。1月17日,孟晚舟現身卑詩省最高法院,她穿著橙色大褸,左腳踝上依舊帶著全球定位系統GPS跟蹤器,目前正接受全天24小時監視。孟晚舟表情嚴肅,沒有回應在場記者的提問。
  • 美國用孟晚舟事件談條件,中方強勢發聲
    美國用孟晚舟事件談條件,中方強勢發聲據美聯社報導,美國總是在擔心中國會強勢崛起,然後影響到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實際上,美國從二戰之後一直都在限制著其他大國的發展,不允許其他國家超越自己,否則就會進行各種的打壓。現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了,尤其在疫情期間做得相當好,經濟復甦非常快。
  • 孟晚舟案加方關鍵證人拒絕出庭作證,外交部:欲蓋彌彰
    問:據報導,當地時間11月16日,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再次舉行孟晚舟案聽證會,涉嫌把孟晚舟電子設備密碼提供給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加拿大皇家騎警退休警官拒絕出庭作證。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我們注意到了有關的報導。加方這種欲蓋彌彰的做法只會讓更多人心生疑慮,同時也更加清醒地看到孟晚舟事件的政治本質。
  • 美國給孟晚舟下套,加拿大則忙著刪除證詞
    中國一開始就給「孟晚舟事件」定了性,這是一起「政治事件」,而不是什麼法律問題。美國和加拿大處心積慮地構陷一位無辜女子,兩年來,它們所使用的種種醜惡手法,證明中國對事件定性是非常準確的。加拿大「司法獨立」遮羞布已徹底撕掉,乾脆裸奔,由於不斷出現的新證據、新證言令加拿大控方處於不利地位。
  • 美國一手炮製:孟晚舟案唯一關鍵證據是給滙豐講的一個PPT
    根據美國的制裁法,類似「自己參與洗錢活動」的銀行高管故意行為,將面臨刑事重罰。有媒體評論,19億美元「僅相當於滙豐5個星期的利潤」,最終沒有人被起訴任何罪名,滙豐才算逃過大劫。正是從2012年起,滙豐一步一步設置陷阱,目標鎖定孟晚舟。指名約見孟晚舟,派出人員卻不對等。
  • 加拿大政府同意孟晚舟家人探望,時長兩年多的孟晚舟事件迎來轉機
    一.事件的起因與各種疑點 2018年12月,加拿大稱應美方要求,將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機場無故無證據扣押。 2019年1月,美國對孟晚舟提起『對銀行欺詐』指控, 並聲稱要引渡孟晚舟。
  • 特魯多揚言「不後悔逮捕孟晚舟」,中方嚴正表態
    孟晚舟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在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準備乘坐飛機前往墨西哥參加商務會談,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她在加拿大轉機的時候卻被當地的執法人員扣下,他們給孟晚舟編織了一個商業欺詐的罪名,將其送上法庭,而這場官司一打就是兩年之久。
  • 孟晚舟事件 中方最新表態!
    聲明駁斥加方協助美國打壓華為,聲明要求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華為也發表聲明:對判決表示失望,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將繼續支持孟女士尋求公正判決和自由。聲明駁斥加方協助美國打壓華為,聲明要求,我們再次敦促加方認真對待中方的嚴正立場以及關切,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
  • 譚松韻母親車禍身亡:到底是有人操縱司法還是有人操縱輿論?
    但事態的轉折總是讓人猝不及防,譚松韻的粉絲後援團緊接著給這次熱度未消的事件添了一把大火。直播結束的當晚八點,譚松韻的後援團發布了一條火藥味十足的微博,痛陳公開庭審的「十宗罪」。庭審公開網上馬明弘涉嫌交通肇事案的播放量高達1000多萬,但這1000多萬看過直播庭審的人卻在荒誕的謠言面前消音。直到9月2日,闢謠和真相才引起人們注意。
  • 知名評論人石述思訪談:「中美脫鉤」輿論場下的美國留學展望
    我的關注點在美國留學,和學生家長的交流中,我接受到了大量的疑慮、擔心和何去何從的猶豫。對於很多家庭而言,美國留學是重要的一個選項。在此前,無論時局如何變化,這條路是堅定不移的。而在當下,這條路意味著太多的不確定性。藉此機會,我邀請石述思老師做一次公益訪談,請他就「中美脫鉤輿論場下的美國留學展望」話題,給大家一些解讀和指引,希望能幫助到一些學生和家長們,以制定適合自己的升學方案。
  • 「法國版孟晚舟事件」親歷者為你解讀 「美國陷阱」 |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欄目近日邀請法國阿爾斯通前高管、被外界稱作「法國版孟晚舟事件」的《美國陷阱》一書的作者富朗德裡克·皮耶魯齊先生做客演播室,與我們分享他的故事以及他對「華為孟晚舟被捕事件」的看法。《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欄目近日邀請法國阿爾斯通前高管、被外界稱作「法國版孟晚舟事件」的《美國陷阱》一書的作者富朗德裡克·皮耶魯齊先生做客演播室,與我們分享他的故事以及他對「華為孟晚舟被捕事件」的看法。
  • 與美國無關!律師文件中寫得清清楚楚,孟晚舟回國的腳步近了
    現在一切都已經很清楚了,我們相信孟晚舟回國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即使現在很多證據鏈都顯示美國沒有幹涉到孟晚舟回國,但事實上我們都清楚美國一直在暗中幹涉著孟晚舟事件的發展,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國家想要對孟晚舟這位外國公民採取這樣的懲罰行為,也引起了國內外高度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