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出有因
2019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接著就有消息說,美國司法部已向加拿大方面提出,要引渡孟晚舟到美國去,加拿大方面則稱,必須經過法院審訊才行。
美國和加拿大相當會演戲,演的跟真的一樣。
逮捕孟晚舟是美國方面的要求,加拿大警方採取的行動,如果說引渡需要經過加拿大法院的批准,逮捕的時候為什麼不經過加拿大法院的批准?既然美國有能力跳過加拿大的司法系統抓人,就有能力把人直接弄走,這個道理很簡單。
孟晚舟不會被引渡到美國去,大家放心好了。美國政府不是傻子,真要把她弄過去了,是很難收場的,因為請神容易送神難。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美國沒打算真的引渡孟晚舟,為什麼要抓她呢?這是美國用來操縱輿論的一個工具。
孟晚舟事件到現在整整一年了。在這一年時間裡,每當中美談判出現了關鍵節點,孟晚舟那邊就會爆出新聞。
孟晚舟被抓的時候,川普正在跟中國領導人見面,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G20峰會上。中美雙方達成一致,通過談判解決貿易問題。
貿易摩擦是川普挑起來的。他最初的想法是,通過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把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降下來。可折騰了一年之後,川普發現,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一點都沒有減少,貿易順差也更大了。
2018年,中美兩國的貿易總額達到6335.2億美元,同比增長8.5%,中國的貿易順差是3233.2億美元,同比擴大17.2%。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儘管川普給中國產品加了關稅,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還是增長了,貿易順差還是擴大了。川普搞事搞虧了!
再這麼搞下去,絕對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川普只好要求談判。但是,主動求和是很丟臉的事情,如何挽回臉面呢?
美國就安排加拿大警方把孟晚舟抓了。孟晚舟被抓以後,很多中國人感覺非常屈辱,認為美國很厲害,惹不起,川普在中美貿易摩擦當中讓步的事情就沒人關注了。
2、深度綁定
美國抓住中國人的這個心態以後,孟晚舟事件就跟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情況完全綁定了:
中美談判開始之後,川普當即作出讓步,延期90天上調中國產品關稅,為談判創造良好的氛圍。當時的中國人,都在關注孟晚舟事件,沒人關心川普的這個讓步。
2019年3月1日是川普讓步之後上調關稅的最後時間,但是,2月28日沒有談出結果來。
為了能夠談判成功,川普再次作出讓步,延期60天對中國商品上調關稅。為了示好,FBI還向中國移交了361件價值連城的流失文物。
不過呢,加拿大司法部長在3月1日宣布,授權加拿大法庭就美方引渡孟晚舟的要求進行司法審理。
消息一出,中國輿論譁然,不僅川普的讓步沒人關心了,中國收回的那361件價值連城的流失文物也沒人在意了。
3月6日,孟晚舟出席庭審,時間僅有17分鐘。庭審結果宣布,下一次聽證會將在5月8日進行。
為什麼是5月8日?
這是川普對中美談判時間的忍耐極限。在這之前,他已經做出過兩次讓步:第一次,90天,第二次,60天。
4月30日,中美兩國還是沒有談成。川普決定再做最後一次讓步,8天,但是,依然沒有談成。
5月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從10%提升到25%。就在同一天,孟晚舟第二次出席庭審。很快,川普又籤發了「華為禁令」,中美貿易摩擦再起硝煙。
9月20日,美國媒體捅出了「電話門」事件,接著川普就被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彈劾了。
為了挽回民意,提高支持率,不被佩洛西搞下臺去,川普開始緩和中美貿易關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免除了三批437項中國產品的關稅,包括各類儀器設備零部件、有機合成材料、日用品、化學製品、紡織品、機電設備、化工製品、鋼鐵製品等。
川普很清楚,結束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可以為他緩解來自國內的壓力。
9月23日,孟晚舟案再次開庭。
這一次的情況與以往有所不同,就是她的律師團隊開始指控加拿大政府和美國。孟晚舟準備反守為攻了!這種做法符合任正非的風格。看來老任看明白了,他的女兒沒有危險。
但是,這種情況不利於美國引導輿論,怎麼辦好呢?
這可難不倒美國人。中國人很快看到了刺痛眼睛的一幕——孟晚舟出庭的時候,腳上戴著電子腳銬!
這一幕讓無數中國人再次感到了屈辱,美國主動讓步免除537項中國產品關稅的事情沒人關注了,孟晚舟反守為攻的事情也沒人關注了。
孟晚舟戴上電子腳銬真是中國人的恥辱嗎?
當然不是,這是美國的恥辱。有本事就把她弄到美國去嘛,加拿大政府巴不得呢。由於替美國把孟大小姐扣在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已經被中國修理過好幾次了,加拿大政府只能忍著。如果美國把她弄走了,中國就不會再找加拿大要人了,加拿大政府不就解脫了嗎?
要是美國真的把孟晚舟引渡過去了,就什麼都好辦了。中國可以直接提條件:先放人,再談判,不放就不談。美國應該怎麼辦,放還是不放呢?如果不放,就不要談了;如果放,當初抓她又算怎麼回事呢?為了避免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出現,美國只能讓加拿大做肉盾。
不過呢,這又引伸出一個問題,加拿大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嗎?如果不是,加拿大人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和人權嗎?
3、司法程序
2019年1月9日,商務部宣布,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將於下周籤署;
與此同時,加拿大方面傳出消息,有法律專家呼籲司法部長終結孟晚舟案。
1月15日,中美兩國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與此同時,加拿大方面傳出消息,1月20日將再次舉行聽證會,討論孟晚舟的「雙重犯罪」問題。如果法官認為,美國對孟晚舟的刑事指控在加拿大不算是犯罪行為,她可以隨時離開加拿大。
但是,情況很快發生變化,討論「雙重犯罪」問題的聽證會沒有舉行。
1月17日,加拿大法院作出安排,從2020年1月到11月,將會安排四次庭審。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站在川普的角度看,美國參議院由共和黨把控著,如果他能保持足夠的支持率,佩洛西把彈劾議案提交到參議院投票,肯定得不到理想的結果。而這個協議,能夠幫助川普把支持率穩定在比較高的水平上。
如果第二階段中美談判開始了,第一階段協議就算是生米煮成熟飯了;可如果第二階段談判沒有開始,中美兩國由於某些原因鬧翻了,第一階段協議就有可能作廢。一旦這個協議作廢了,川普的支持率肯定會往下掉,佩洛西呢,又可以趁機彈劾川普了。
所以,川普希望馬上開始第二階段談判。但是,川普忘了一件事——你能讓我們的孟大小姐不舒服,能讓中國的老百姓不痛快,中國能讓你好受嗎?
1月14日,在外交部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向發言人提問:美國副總統彭斯表示,中美已經開始第二階段經貿磋商。你能否證實?如果屬實,雙方在哪個工作層開展磋商?又會討論哪些議題?
發言人說:中美已經籤署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當務之急,是雙方共同努力,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則,嚴格遵守協議約定,照顧彼此核心關切,努力落實好第一階段協議,這對未來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至於你提到的具體問題,建議你向主管部門詢問。
想開始第二階段談判?不著急,先把第一階段協議的內容落實了再說。中國早就有言在先,在第一階段協議中,美國必須取消50%的現有關稅,可到目前為止,美國並沒有完全做到。第一階段協議沒有得到全面地執行,有必要開始第二階段談判嗎?
川普的處境自然逃不過佩洛西的火眼金眼,於是佩洛西喊出話來,川普會被彈劾終身!
1999年,對柯林頓的彈劾審理時間是5周;1868年,對詹森的彈劾審理時間是3個月。
如果佩洛西能夠利用彈劾總統的司法程序多算計川普幾個月,川普就能享受到孟晚舟的待遇了——她是被加拿大法院利用司法程序絆在加拿大走不了的。
如果這種情況出現了,雖然孟晚舟什麼事都沒做,她所起的作用,在某些方面也相當於佩洛西了。佩洛西是個處在全球權力巔峰的女人,默克爾也不比她厲害多少,孟晚舟不虧。
4、轉移視線
通過孟晚舟事件,美國在輿論上佔據了主動權。美國的這種小伎倆,已經用過很多年了,一直很有效果。
小布希當總統的時候,有一個笑話,是這麼說的:
有一天,小布希對著記者們宣布,我準備殺死30萬伊拉克人和一隻鴿子。
一個記者馬上站起來問,為什麼要殺死一隻鴿子?
小布希轉過身去,對著自己的幕僚說,看到沒有?我早就說了,沒有人在意30萬伊拉克人的死活。
中美貿易談判是全球矚目的大事,美國卻能用一個根本就算不上案子的孟晚舟事件,把所有中國人的目光都吸引過去了,厲害吧?
這種方法叫做轉移視線,年輕的家長們哄孩子的時候經常會用到。
在集市裡,三歲的孩子相中了貨攤上的布娃娃,非常想要,家長一看,好貴,就不想買,孩子就開始哭鬧,怎麼辦好呢?
家長靈機一動,指著遠處的天空說,快看,飛機!孩子一聽,馬上就不哭了,瞪著眼睛滿天空找飛機,家長順勢就把孩子帶走了,一邊走還一邊說,飛機好不好看呀?飛得快不快呀?
飛機飛得當然快,刷的一下就把布娃娃帶走了。
21年前,柯林頓被彈劾,理由是什麼呢?不誠實,做偽證,不承認跟萊溫斯基發生過關係。
當時的美國媒體,天天都在宣傳,在美國當總統不誠實是多麼大的罪過。那時候的我還在上學,感覺美國人真了不起,這麼講究誠信。
現在再看這件事,這不是扯淡嗎?
2019年8月12日,《華盛頓郵報》報導稱,截止到8月5日,川普就任的第928天,一共說了12019次謊,或者帶有誤導成分的言論,平均每天吹牛13次,高峰時期多達20次。
如果誠信真有這麼重要,川普一天會被彈劾10次。
現在的川普,在美國還有45%的支持率,這就說明,總統撒謊在美國人眼裡根本就不叫事。柯林頓被彈劾的真正原因,是他的某些做法得罪了幕後的財團,這也直接導致歐巴馬、而不是她的妻子希拉蕊,在2008年被提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在彈劾柯林頓一案中,誠實就是那隻鴿子。
2020年1月8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用飛彈襲擊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事後美國方面馬上調動媒體洗白,說這是在跟伊朗唱雙簧,美軍沒有傷亡。
就算只是衝擊軍營,也是犯罪行為,可以直接擊斃,用飛彈攻擊軍事基地是戰爭行為,比衝擊軍營嚴重一百倍,美軍沒有任何理由不反擊。
1月16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改口,說有11名美國軍人在伊朗的飛彈襲擊中受傷,都是爆炸導致的腦震蕩;
1月19日,科威特《火炬報》報導,伊朗的襲擊造成16名美國軍人重傷,有的是嚴重燒傷,有的是彈片傷,都在重症監護室裡。
這些軍人到底受的什麼傷,是腦震蕩?還是燒傷、彈片傷?
雙簧,零傷亡,就是那隻鴿子。
5、要有信心
在這個世界上,哪個國家的航天技術最高?
99%的人脫口而出的,都是美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SpaceX公司每天都在製造新聞,一會兒回收火箭,一會兒發射重殲獵鷹,一會兒搞星鏈,一會兒又在規劃太空旅行,看得人眼花繚亂。
航天事業分為兩大塊,無人探測和載人航天。無人探測只能讓人類知道,載人航天卻能讓人類做到。無人探測是為載人航天打基礎的。
美國搞的火星探測和中國的「玉兔」月球車,都是無人探測,這些技術都很厲害,但都不是目的,目的是登陸火星和載人登月。人上不去,一切都是空的;人上去了,才能真正有所收穫。就像看網紅直播,不管看得多麼投入,感覺多麼真實,都只是在自我陶醉,一根手指頭你都沒摸著。
美國的載人航天技術水平如何呢?
美國現在沒有能力把人送出地球。哪怕是最近的國際空間站,美國太空人都得乘坐俄羅斯的飛船。有人做過統計,最近8年裡,為了把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美國一共向俄羅斯支付了39億美元的運輸費用,人均5100萬美元。普京宰美國人挺狠的。
也許有人會說,美國50年前不就登上月球了嗎?
我也想不明白。當年美國搞「阿波羅計劃」,從項目啟動到成功登月只用了8年時間。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人每年登月兩次,全部成功。有前面6次成功登月的基礎在,第7次登月需要準備幾年呢?
2004年1月,美國總統小布希宣布,最早在2015年重返月球,為登陸火星作準備。接著,以登月為目標「星座計劃」開始啟動;
2010年1月,美國白宮宣布,「星座計劃」終結;
2017年12月,川普籤署《太空政策1號指示》,要求NASA在2028年把太空人送往月球,並將火星作為未來的目標;
2019年3月,美國副總統彭斯調整了登月計劃,要求在2024年重返月球;
2019年6月,川普改口說,我們50年前就登上月球了,現在的目標應該是火星。但是,NASA局長布裡登斯汀認為,月球是未來載人火星任務的關鍵中轉站。
不先登陸月球,去不了火星。
「星座計劃」搞了五年,川普上臺以後,登月項目又搞了兩年多,兩次加起來,時間跟「阿波羅計劃」差不多了,美國人還是沒能登上月球,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今年1月19日,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進行了載人龍飛船逃生系統測試。消息傳出,全球轟動。
進行試驗之前,馬斯克剛剛說過,Space X計劃在2030年把1000個人送上火星,到2050年把100萬人送上火星。
目標極為宏偉。那麼,Space X目前的水平,跟中國相比又如何呢?
「神舟」飛船第一次逃逸系統試驗成功的時間是1998年10月13日。
馬斯科在測試成功之後說,「龍」飛船的首次載人飛行可能在2020年第二季度進行。
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的時間是2003年10月15日,距離第一次逃逸系統試驗成功隔了5年。
逃逸試驗成功一次就敢載人上天?馬斯科不是要送太空人上天,是送太空人上西天。
太空人個個都是寶貝,NASA怎麼敢讓馬斯科這麼糟蹋?所以,在得知馬斯科準備在2020年載人飛行以後,NASA局長布裡登斯汀說,美國打算繼續用俄羅斯的飛船運送太空人。
雖說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宰人相當狠,可他們能讓美國的太空人活著回來,這比什麼都強。
馬斯科有幾斤幾兩,NASA最清楚。2014年,NASA給了Space X和波音公司68億美元,讓它們分別建造載人「龍」飛船和「星際客機」載人飛船,這兩艘飛船的首飛時間都是2017年。現在已經2020年了,馬斯科剛剛做完逃逸系統試驗。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就對「龍」飛船有意見,「星際客機」的進度更慢。
從1998年神舟飛船逃逸系統試驗成功到現在整整21年了,中國航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中國人沒能登上月球,馬斯科卻說,要在10年內把1000個人送上火星,可能嗎?
現在,能把人送上空間站的國家,只有中國和俄羅斯;
一直在扎紮實扎地為登月甚至登陸火星做準備的國家,只有中國;
SpaceX放出的新聞,就是那隻鴿子。
明天就過年了,在這裡,我祝願意各位朋友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家庭和睦,萬事如意!今天開一下打賞,收點過年紅包,哈哈。方面打賞的,就打賞一下,不方便的,就幫忙轉發一下,我都非常感謝!
下面是兩篇廣受好評的文章:
【金鴻評論】洞朗對峙事件的真相
【金鴻評論】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