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5萬人在大雨中送別,第一家誠品書店關門!

2021-02-07 日本設計小站

Hello~大家好,我是日站君。5月31日,誠品書店敦南店迎來了正式謝幕的時刻。

作為誠品書店的第一家店和唯一一家24小時書店,從1999年開始,敦南誠品的燈光就一直不曾熄滅過。

30多年的時光裡,敦南誠品一直是臺北最獨特的標誌和風景,也是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家園和避風港。

無論你是誰、擁有什麼身份、過著怎樣的生活,只要你願意,這裡總有會有一盞燈為你亮著,總會有一個位置為你保留。店內依然一切如常,書友們各自擺好舒服的姿勢,各自在角落安靜地閱讀著書籍,好像完全沒有明天要關門的感覺。店外人潮洶湧,無數年輕人與大樓合影,他們在大雨中熄燈倒數,與敦南說著:「再見」。對於他們而言,逝去的不只是敦南誠品,更是自己的青春和回憶。

 誠品敦南店關門

一場持續了24小時的告別 

5月31日的凌晨4點30分,臺北的天色已經開始發白,誠品書店敦南店依然如往日一樣燈火通明。

為了與書店的最後一夜好好道別,誠品書店特意舉辦了「誠品敦南531一起說再見」。

這24小時裡,包括18小時「馬拉松講座」和6小時的「星空下的Live騷動」。

其實20多年前,老誠品從仁愛路搬到敦南的時候,最後一天的24小時也是這樣度過的。

「常去的書店關門了,喜歡的歌手、明星,一個一個過世了,擔任報社編輯時負責的作家,也一個一個都離開了。」64歲的詹宏志在「18小時不間斷馬拉松講座」上分享了30年來他在臺北讀書生活的經歷。

這位80年代臺灣新電影的領軍人物,如今已經不像年輕時一樣精力充沛,極少熬夜和閒逛。但為了敦南誠品,他還是特意來了。

天色由暗轉明,講座依然在繼續,而書店門口的敦化南路上,已經排起了500米長的隊伍。 

從去年11月敦南店宣布閉店的消息傳出後,讀者們便一直絡繹不絕,人數每天都在增長。

這些讀者來自四面八方,身份也各不相同:有臺北本地的學生,有從臺東專程趕來的白領,還有從內地旅行至此的背包客。

白髮蒼蒼的老人,曾在這裡讀書讀了20多年;帶著兩個孩子的中年人,將這裡作為一家人的回憶。

還有一位年輕的媽媽,第一次來這裡是和男友的首次約會,而如今,他們早已結婚多年了。

在這個特別的晚上,他們最後一次站在敦南店裡,如同往日一樣,或坐在角落裡讀書、或拍照留念、或選購書籍。

但貼滿牆面的標籤紙上,卻寫滿了他們對敦南店的不舍和懷念。「要換個地方約會了」「謝謝誠品帶給我的青春」「再見,會再見」。

長久以來,讀者們習慣了誠品敦南不分晝夜的陪伴。直到失去這一天才突然發現,原來它是如此珍貴而難得。

或許正像創始人吳清友的女兒、如今的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說的那樣,「許多人事物是在逝去後經過歲月沉澱,才知道對你的影響力。」傍晚7點,「星空下的Live騷動」開始了。在近千名觀眾的注視下,四分衛、旺福、脆樂團、昆蟲白的輪番登場,氣氛很快變得活躍起來。

20年前的搬家,四分衛也參加了誠品告別的Live演出。底下的年輕人隨著音樂擺動,一同告別仁愛店。

也是這場從晚上到凌晨長達18小時的倒計時活動,讓誠品意外發現夜間人流量也能爆棚。從那次開始,書店的燈再也沒有關上。

而由此推出的24小時不熄燈概念,也讓他們真正成為當時全球書店文化風潮的引領者。

▸1999年,《喜新戀舊 移館別戀--今夜不打烊》現場
在同樣的夏夜,四分衛來到敦南店門口演出。這一次,他們再次唱起了當年的歌。
臺下的歌迷早已不像當年那樣年輕,但依然握緊了拳頭,大聲地唱著。最後登場的陳昇迅速引燃了全場。甚至將同時舉辦的五月天演唱會的觀眾都吸引了過來。聽著熟悉的歌聲,那一刻,不知有多少人默默地紅了眼眶。

時間接近零點,像是某種奇妙的呼應一般,現場突然下起了雨。

在雨中,吳旻潔和場內的上千名觀眾,齊聲對著誠品敦南店,說出了最後一句道別語:「敦南誠品,晚安。」
30年來,誠品敦南店的燈光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熄滅了。

在無數個24小時不熄燈的深夜,它為形形色色的人點亮:來自遠方的旅客,來這裡排遣獨在異鄉的寂寞;值夜班的護理師,到這裡查找專業書籍;思念初戀的年輕人,來這裡追憶逝去的時光。

人們從投入的閱讀中回過神來,才發現天光已經漸漸亮起,無人的街道重新變得熙熙攘攘,那種充實而放鬆的感覺,是誠品的深夜讀者專屬的快樂。滅燈之後,現場的雙層巴士緩緩啟動,載著讀者前往新的24小時書店:誠品信義店。
接棒敦南店的誠品信義店,已經於6月1日進行業態升級,正式接棒敦南書店。這裡不僅將誠品精神繼續延續下去,還在原來的基礎上嘗試了更多業態的生活場景。它就像是一個再自在不過的地方,比家還要像家,比馬路還像馬路,你可以隨意在任何一個區域穿梭和走動。

在這家全新概念的書店裡,人們可以進行深度閱讀,與三五好友喝酒聽live演出,甚至離開前還能在深夜2點,打包一份海鮮和蔬菜帶回家。

這裡有著高聳的臺灣101大廈和數不清的全球百貨。當夜晚的霓虹燈點亮的時候,年輕人們左手抱著爆米花,右手揣著購物後的戰利品,一同沿著人行橫道走向還在營業的深夜書店。三層樓組成的書店,比老店敦南的空間還要大、書籍種類和業態都要更多元化。
信義店的三樓首次推出了外文專區,涵蓋了比敦南店多1.8倍,超過17萬種類的書籍。在每個季度,這裡還會聯手海外國際出版社進行多種不同主題的策展活動。

在昨日的開業活動日,信義店便聯合德國出版社舉辦了「TASCHEN 40 周年特展」。

他們展示了塞尚、高更等數十位印象派大師的作品系列,還包括了大衛‧霍克尼的巨型作品集。展覽時間會持續到6月14日。而「藝術專區」的設計品種類還要豐富,它有超過六千種的當代設計藝術品,比如巴黎 Image Republic畫報、紐約現代藝術美術館MoMA設計品等周邊。
往前走一點,會看到全臺灣規模最大,也是首家24小時的黑膠館。

這裡提供古典、爵士、流行、搖滾等多種音樂風格的唱片,但凡感興趣,都可以在黑膠館現場進行試聽和體驗。

未來,這裡會舉辦深夜live演出,不定時有歌手和DJ參與進來,組織音樂沙龍的分享。除了24小時開放的讀書空間,信義店還推出了從上午8點營業到凌晨1點的深夜酒吧,供都市男女們在汲取完精神養分後可以與閨蜜好友們喝一杯。
他們在酒吧裡提供以蘇格蘭純麥百富威士忌和亨利爵士琴酒為基底的限定調酒。其中還融合了臺灣當地的茶葉和咖啡豆。讀一本鍾意的書再喝上一杯酒之餘,還可以到三樓的生鮮超市「誠品知味市集」挑選幾樣有機蔬果帶回家。

「知味」按照生鮮、 調料、有機食品區和生活用品分為4個部分。在市集的一邊,還有一小塊食材地圖區域,掛著一幅小展板,上面寫著24節氣呷對時(臺語:吃對時間)。

它會根據24節氣來告訴你當季最新鮮的水果的是什麼,它的產地大多來自哪裡,口感如何,怎麼吃比較好。
11403天,超過18萬個小時的陪伴,誠品敦南店同臺北人一起走過了漫長的時光。它在人們心中的意義,早就超越了閱讀,融入到了細水長流的生活中。

未來,誠品信義店除了繼續代表敦南將24小時不關門的理念延續下去,還會加入更多順應時代的變化。

今年9月和12月,他們推出新會員制度和APP,甚至是全新的電商平臺。

人們通過手機和電腦下單,就能24小時內快速收到最新上架的書籍和雜誌。這個革命性的改變,顛覆了誠品對自己的定義,讓它成為了更完整的綜合業態。

而這樣的決定,其實早在今年上半年,誠品陸續將臺東店、士林店、臺南平安店關閉,就能看出端倪。

這些藏在街角和百貨公司樓層的分店,有些是因為租約到期而熄燈,有些則是因為營運方式過於單一,被迫選擇停業。

而書店的運營狀況,從今年年初受到疫情影響開始,一直都不是很理想。相比去年的整體業績,今年一至五月的營業額下跌了20%。

一直專注於經營實體空間的誠品,並沒有把很多精力放在線上。

「看到各大平臺比上新速度、價格和數量時,我們也曾掙扎過,是否要擁抱電商時代?」

「如果不發展線上,我就越來越沒辦法滿足線下客人的需求」。在曾經接受採訪時,誠品書店集團董事長憂慮的提到過這個問題。

從北京老書蟲三裡屯關門、讀庫甩賣書籍、單向街呼籲書友們眾籌,到誠品敦南店關閉,圍繞在實體書店式微的話題,這幾年一直都被不斷熱議。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人們閱讀的方式越來越趨向於碎片化和快餐式,甚至連逛實體書店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雖然有關於國泰敦南大樓的記憶都將成為永恆,但這絕對不是終結了與一代書迷的回憶。

延續24小時理念也好,或是開發線上平臺,其實誠品書店依然是在用「書」去打動所有人,告訴大家:書店,不僅僅是賣書的地方,更是讀書者的生活方式,如呼吸一般,成為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無論時代會如何變遷、閱讀方式會怎樣變換,只要還有人對讀書充滿熱愛,那麼,這樣的書店就將會一直存在下去。

相關焦點

  • 5萬人送別第一家誠品書店後,深圳誠品也快離開了?
    5月31日,第一家誠品書店,臺灣敦南誠品關門。
  • 31年的誠品書店關門,而蔦屋書店卻將在杭州開新店
    5月31號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宣布關門,這是一家被時代雜誌都稱為「亞洲最佳的書店」。具有31年的經營歷史,關門那天不少臺灣明星和民眾都紛紛前去送別,並表示非常惋惜。而同樣開書店的日本蔦屋書店,1985年增田宗昭創立了文化便利俱樂部,簡稱ccc株式會社,計劃在杭州開辦第一家中國的蔦屋書店。一個關門,一個開新店,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什麼蔦屋書店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還能保持高速的發展?
  • 這家21年18萬小時沒熄過燈的書店關門了!杭城很多書店的煙火氣靈感就來自它
    它是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自1999年全日營運之後再沒有熄過燈,持續超過18萬個小時。儘管此後24小時書店依然如雨後春筍接連破土而出,但沒有一間再會是「敦南誠品」。在臺北,誠品是臺灣之光,而誠品敦南店是「誠品」的頭牌。打卡誠品敦南店,一直是「去臺灣必做N件事」的熱門之選。
  • 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關門了
    在文化界,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可謂聲名赫赫。長達31年的經營歷史,誠品書店敦南店獨創「24小時營業機制」,被CNN評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為「亞洲最佳書店」,一度令其衝破實體書店的經營範圍,成為臺灣文化地標。5月31日關店當日,誠品書店湧入約5萬人送別,包括林依晨等各路明星紛紛發微博表示惋惜。
  •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宣告閉店,這些獨立書店仍在與世界對抗2020年5月31日,一代精神象徵、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敦南店在開業21年後正式閉店,當晚,超過5萬名讀者來到現場,告別這個陪伴了他們21年青春的記憶。
  • 第一家誠品書店要關門了,還有這7家世界最美書店你一定要去
    2019.10.22,單向街書店愛琴海店宣布撤店倒計時,撤店時間,2019年12月31日2019.11.04,讀庫貼出緊急甩賣通知,因順義庫房要緊急搬遷,朋友圈掀起一陣買書狂潮2019.11.05,老書蟲北京三裡屯店宣布關門,儘管盡了最大努力,但續租請求最終未能獲得批准2019.11.14,臺北誠品敦南店宣布,由於租約到期,將於2020年5月31
  • 誠品第一家24小時書店5月底熄燈 新店6月接棒「不打烊」
    4月23日,誠品書店管理層在誠品書店敦南店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新的24小時書店將坐落在現有誠品書店信義店的3樓。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新華社臺北4月23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第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誠品臺北敦南店將於5月31日正式關門,誠品信義店將從6月1日起接棒成為新的24小時書店。
  • 誠品書店都關門了!實體店轉型機會,務必關注這三個方向
    對於誠品書店,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文案,它就如同夏日裡的一絲絲涼風,清新自在,讓人心曠神怡。小新還想著以後一定要去臺灣的誠品書店走一走,但這個夢想還沒來得及實現。卻得到了關於誠品的不好的消息:5月底,持續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中國臺灣敦南誠品書店,正式關門。
  • 網紅書店的誕生,蘇州誠品書店如何做到日接待55萬人?
    2020年臺灣首家誠品書店宣布於5月正式謝幕。並且在誠品書店的官網上,舉辦了一系列的「熄燈倒數」活動。閉店當日,誠品書店湧入5萬餘人前來送別…… 蘇州 誠品
  • 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關門,21年沒斷電今晚卻要熄燈了
    走過31年時光、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自營業起已堅持186000+小時不斷電的臺灣誠品敦南店,將在今晚選擇熄燈關門。 以後,那盞整整亮了21年,曾在臺北敦南街頭溫暖過無數人的書店之燈,將永遠落下了。
  • 誠品敦南最後一夜:5萬人向90年代臺北告別
    這大概是所有書店人的信念和夢想吧,臺灣的吳清友也一樣。1999年,當敦南誠品的燈火守候到破曉的第一縷曙光照進窗子,這個夢想終於變成現實。從此,臺北的夜裡多了一處光亮不熄的精神庇護所。在這盞燈亮起的十年前,第一家誠品在臺北的仁愛路誕生。嬰兒期的誠品是主打人文藝術與設計方面的專業書籍,其中包括大量外文書籍。
  • 【產經】臺灣誠品書店是否可以破解大陸民營書店的「關門」結局?
    我還聽說,這裡可容納30餘萬種100萬餘冊書籍。看看周圍或坐或躺在地上的人群,再拿起一本書,我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會很享受在這裡閱讀的感覺。信義店是有特色的。在其日文書店,全白色系的風格像極了人們印象中日本人細膩、典雅的姿態。在食譜書區,一群人在金屬材質的廚房料理臺邊舉行美食與食譜書籍分享活動。在生活閒暇區,你甚至還可以邊看佔星書、邊翻天文科普書籍,好不愜意。
  • 最大英文書店關門,誠品書店感慨香港人不愛看書
    時隔15年,香港最大的英文書店恬墨書舍(Dymocks)關掉了其在國際金融中心的旗艦店。 近幾年,恬墨書舍陸續關閉數家位於香港的分店,隨著旗艦店的終結,其在香港的分店僅餘5家。據恬墨書舍股東之一、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恬墨書舍將關閉香港辦公室,餘下的5家分店則會獨立經營,並陸續改名。 自澳洲來港定居20多年的Dawn Shepheard仍記得恬墨書舍15年前在香港開設第一家書店時的情形。
  • 最老的那家誠品書店,要關門了
    全世界誠品書店有50多家分店,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是:敦南誠品店,全球第一家24小時營不打烊的書店。2020年的誠品手帳日誌展的主題是「新生活有約」,比較抓人的就是東京奧運系列手帳了,收藏意義屬它最佳。
  • 堅持了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關門了
    「努力活出自己生命中精彩的人」,誠品書店也確實對華人社會的未來發展注入了獨特的新的啟發,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藍圖品牌故事5月31日,堅持了在閉店當天,店裡湧入了5萬多人送別,包括林依晨等各路明星紛紛發微博表示惋惜。雖然這次關店的客觀原因是「房東不續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實體書店面臨的困境。1989年,吳清友在臺灣創立了誠品書店。初期專賣藝術與建築類書籍。
  • 論一個網紅的誕生,誠品書店如何做到日接待55萬人?
    2020年臺灣首家誠品書店宣布於5月正式謝幕。並且在誠品書店的官網上,舉辦了一系列的「熄燈倒數」活動。閉店當日,誠品書店湧入5萬餘人前來送別……蘇州誠品2011年,臺灣誠品開始進入大陸,選擇了蘇州作為大陸的第一家分店。
  • 臺北誠品書店對我打了烊
    wen'tang5月31日,臺北敦南誠品書店正式熄燈。這家全球第一間24小時營業的書店,她的燈已經連續亮了21年,如今因為都市更新、租約到期,以及出版業營收慘澹等原因,關門歇業了。關門之後的6月1日凌晨,敦南誠品分店的工作人員,在雨中和前來道別的眾人說了「晚安」。
  • 這家21年18萬小時沒熄過燈的書店就要關門了!由誠品信義店接棒
    走過31年時光、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自營業起已堅持186000+小時不斷電的臺灣誠品敦南店,將在今晚選擇熄燈關門。誠品敦南店誠品敦南店,是誠品在臺北的第一家書店,也是全球第一家24小時營業不打烊的書店。
  • 誠品書店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這是臺灣誠品書店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與其說是書店,不如說是以書店為主體的綜合性大樓。整座大樓建造得相當有設計感,從東門進就能看到標誌性的高18米、寬6米的72級大臺階,非常宏偉。
  • 臺灣敦南誠品書店關門 曾被選為「全球最酷書店」
    原標題:臺北敦南誠品書店關門 曾被美媒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敦南誠品,再見!」5月31日是臺北文化地標、敦南誠品書店閉幕的日子,這讓島內民眾不勝唏噓。臺北東區地標誠品敦南店自1989年起在仁愛圓環地下一樓的書店開始,1999年打開了臺北24小時閱讀的首頁。它曾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等,以24小時營業、讀者可席地而坐自在看書為一大特色。如今這家陪伴了臺灣人31年的書店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5月31日一大早,店外就排起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