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的歷史,就是一部死星的血淚史!

2021-02-08 蚌埠萬達影城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即將在1月6日全球開始上映,這部由加裡斯·愛德華斯執導,菲麗希緹·瓊斯、迭戈·魯納、本·門德爾森、甄子丹、姜文等領銜主演的科幻動作電影是星球大戰首次推出外傳電影,也是首次引入華人演員擔綱主演。



1月5日晚零點首映場不見不散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影片的故事設定在《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和《星球大戰4:新希望》之間,講述了一群看起來完全不像是英雄人物的義軍集結到一起,並計劃聯合竊取死星設計圖,對抗不可一世的銀河帝國的故事。




死星是貫穿《俠盜一號》全片的重要元素,而縱觀星球大戰電影的歷史,圍繞著死星誕生了太多經典的情節和場景,而最終的結局也往往以死星的覆滅而告終。這次我們就來聊一聊在星球大戰中登場的死星。




在《星球大戰2:複製人的進攻》裡,這座太空站首次在吉奧諾西斯亮相,得到西斯垂青足以讓它令人恐懼。




《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的片尾則首次看到了太空站在宇宙中的建造場景。此時西斯的恐怖力量已經一覽無遺,而他們的下一步計劃正是這座太空站,銀河系的命運被陰影所籠罩。




在《俠盜一號》中,義軍得知了這個帝國終極武器的秘密計劃,為了找到摧毀它的辦法,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去竊取設計圖。片中死星已經初露崢嶸,至於個中內情則要等到《俠盜一號》上映才能一探究竟了。




來自卡牌公司Topps的死星藍圖




還記得《星球大戰4:新希望》電影的開頭嗎,在帝國的追擊下,萊婭公主將一份設計圖存入了R2-D2的存儲系統中,隨後被達斯·維德俘虜,R2-D2和C-3PO則乘坐救生艙逃向塔圖因。星球大戰波瀾壯闊的史詩就此展開,而這份設計圖就是死星的設計圖。




為了展示死星的威力,高級星區總督塔金下令瞄準和平的奧德朗星球,用它搭載的超級雷射炮摧毀了公主的母星,殺害了星球上的數十億人。




最終在義軍發起的孤注一擲的進攻中,擁有強大原力的年輕飛行員盧克·天行者駕駛X翼戰鬥機飛入死星塹道,將質子魚雷射進了幾乎不可能命中的一個小排熱口,摧毀了死星,塔金與這座太空站同歸於盡。




死星就這麼炸了...




之後在《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中,帝國不死心,又造了死星二號。




又炸了...




到了《原力覺醒》,第一秩序直接把星球改造成大號死星。




又又炸了...


帝國堅持不懈地造著威力巨大的各種球,又總是威風不了多久就被炸掉,滿滿的辛酸。星球大戰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死星的苦難史。當然因為它搶眼的造型和巨大的威力,隨著星球大戰在全世界的風靡,死星也逐漸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你可以在各種地方見到它

甚至是餐桌上...




隨著《俠盜一號》上映日期的不斷臨近

義軍與帝國的戰鬥一觸即發

帝國的克倫尼克主管已經做好準備



而死星也盡在他掌握

...





相關焦點

  • 預售丨星球大戰終極武器「死星」的前世今生
    影片的故事設定在《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和《星球大戰4:新希望》之間,講述了一群看起來完全不像是英雄人物的義軍集結到一起,並計劃聯合竊取死星設計圖,對抗不可一世的銀河帝國的故事。死星是貫穿《俠盜一號》全片的重要元素,而縱觀星球大戰電影的歷史,圍繞著死星誕生了太多經典的情節和場景,而最終的結局也往往以死星的覆滅而告終。
  • 《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中的死星之謎
    《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中的死星之謎…1983年首次推出的星球大戰:絕地歸來,綠色和鬱鬱蔥蔥的星球是最臭名昭著的外星種族
  • 科學視角下的《星球大戰》死星是否復活,答案在這裡
    當然是充滿原力與覺醒的《星球大戰7》。正在上映的《星球大戰7》一騎絕塵,以勢如破竹之力橫掃各國票房紀錄。對於《星球大戰》的「死忠粉」來說,影片中炫酷的科幻技術,有一部分正在變成現實令他們怦然心動,而本期微信則另闢蹊徑,告訴大家影片的真正主角——死星,到底有沒有真實藍本?造一個影片中的星球是不是天方夜譚?
  • 論「死星」如何拖垮「帝國」——星球大戰經濟分析
    星際大戰系列第七集《原力覺醒》即將公映,本號自然不會放過利用這個熱門話題進行發揮的機會。最近,華盛頓大學-聖劉易斯的Zachary Feinstein所發表的論文,正是把星球大戰和經濟學捆綁銷售,而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引起一陣轟動。雖然創意滿分,但在討論有關死星為何毀滅的問題上,他卻可能犯了一個經濟學上非常基本的錯誤。
  •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劇情解析
    3:西斯的復仇》和《星球大戰4:新希望》之間,講述了一群看起來完全不像是英雄人物的義軍集結到一起,並計劃聯合竊取死星設計圖,對抗不可一世的銀河帝國的故事。死星是貫穿《俠盜一號》全片的重要元素,而縱觀星球大戰電影的歷史,圍繞著死星誕生了太多經典的情節和場景,而最終的結局也往往以死星的覆滅而告終。這次我們就來聊一聊在星球大戰中登場的死星。
  • 我的世界:你還記得星球大戰的死星嗎?有人還原了它,並且啟動了
    相信很多小夥伴對星球大戰這個電影並不陌生,裡面的各星系間的戰爭以及飛船和各種高科技可以說是很多小夥伴嚮往的未來,其中有一個武器估計很多人印象很深,那就是死星,很多人要問了死星是什麼?根據死星的輪廓和結構,這個小夥伴首先定位了最初的核心塊。熔巖紅石塊等一些方塊打造了最核心,接著就是死星驅動設備的其他造型的打造。核心主幹建好之後,就是加造一些比較有科技項的造型,在這玩家使用了大量的紅石塊,紅白的映襯讓這個建築略帶一些科技感。最為需要注意的是玩家使用了大量的黑曜石來點綴一些外圈。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一部比阿凡達還牛逼的電影!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於12月18日起登陸北美及全球各大院線,首周末北美票房2.48億美元,全球總成績高達5.29億美元,刷新了首周末北美及全球票房紀錄。口碑爆棚 「導演艾布拉姆斯和他的同伴完成了一個看起來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重啟《星球大戰》系列,最終他們拍出了一部真誠、美麗而且充滿樂趣的電影。」
  • 「模玩前線」圈錢還看迪士尼,《星球大戰》死星芝士餐板
    「芝士就是力量!」對於喜歡芝士的人來說,儘管熱量爆棚而且長期食用的話怎麼想都十分不健康的芝士始終讓人難捨難分,相對於由於先天性乳糖不耐受而導致不怎麼能吃芝士的亞洲人來說,歐美人對於芝士的喜愛大概就像我們對於老乾媽的愛吧?
  •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影評
    作為一個 「 星戰粉 」,我也興致勃勃地看過啦,真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其實,我還寫過另一篇關於《星球大戰》「 外傳 」(第七部  原力覺醒)的影評,也是相當不錯的一部電影,下面是連結。我覺得看過《星球大戰》的其它六部,看外傳就比較 「 輕鬆 」 、容易理解啦。
  • 五萬枚樂高顆粒拼成的壯觀星球大戰巨型死星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來自Anthony Ducre的樂高moc作品——星球大戰死星。看著X翼戰機在死星表面穿梭,頗有第一人稱追逐的感覺,還原了電影場景,非常的酷。小酷對於星戰的故事並不是非常的了解,也是查詢了許多資料,才看懂作者拼的一些場景,還原度非常贊。
  • 開年3D大作《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丨一部比阿凡達還牛逼的電影!
    這兩天歐美國家觀眾為一部影片幾乎瘋狂了,那就是——《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原力已經覺醒,傳奇即將延續!這部影片簡直就是票房紀錄收割機,全球上映僅僅12天就破10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全球首周末票房調整至5.28億,反超《侏羅紀世界》,確立了全球首周末票房的新霸主地位。
  • 電影——《星球大戰》合集二
    2015年的《星球大戰7》開始,迪士尼每年的12月都將上映一部《星球大戰》電影除了《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這其中新系列的《星戰》每隔一年上映一部。而中間的那一年則將上映插曲電影。在它發展至今的40年中,出版物、動畫、電視劇到電子遊戲,來自官方以及粉絲創作幫助這個IP添磚加瓦,變成一個不斷完善和豐富的龐大宇宙,這個虛擬宇宙中的一切細節都可追根溯源,找到它在星球大戰史中的坐標。身處其中,在由無數細節構成的網絡中徜徉,是粉絲的無盡樂趣所在。(1905電影網) 盧卡斯的《星球大戰》歷經40年的歲月而始終魅力不減,要用一個最貼切的詞來概括就是:傳奇。
  • 原來《星球大戰》裡真正摧毀帝國「死星」的幕後英雄,另有其人!
    除非我假設你是住在遙遠的銀河系以外的人,你應該知道昨天是5月4日,是青……哦,不對,是星球大戰日。問我為什麼?
  • 《星球大戰》系列來了!
    1980年代初的《星球大戰》三部曲,首部星球大戰的人物及故事是參照越南戰爭還有日本導演黑澤明的《戰國英豪》所創作而成。1990年代末開始他拍攝了最初的三部曲前傳的故事。同時他把最初的三部曲改為六部系列 。2015年的《星球大戰7》開始,迪士尼每年的12月都將上映一部《星球大戰》電影(除了《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這其中,新系列的《星戰》每隔一年上映一部。
  • 五分鐘看完星球大戰歷史和人物關係
    《星球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星球大戰系列故事看似龐大,其實就是一家三代人的內部鬥爭星球大戰2019年底上映的已經是第11部星戰真人電影,七八十年代上映的三部正傳,九十年代末21世紀初的三部前傳,這是2010年代星戰被迪士尼收購之後拍攝的三部後傳的收尾篇,此外迪士尼還拍攝兩部外傳。按照星球大戰故事的順序排列:1.
  • 十分鐘看懂《星球大戰:俠盜一號》
    星球大戰是個什麼故事?我需要去補充很多前戲嗎? 不需要。《俠盜一號》是個相對獨立的故事,即便沒有看過任何一部《星球大戰》,你依然可以輕鬆看懂裡面的劇情,只有少數一兩個人物是前作中的。 《星球大戰》在美國的影響力,類似《西遊記》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
  • 最受歡迎的《星球大戰》漫畫簡介之二:1978年的《星球大戰》第17集
    眾所周知,40年前,當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上映時,流行文化的面貌就被永遠地改變了。
  • 《俠盜一號》絕對是最好看的一部星球大戰,比姜文大爺本身還好看
    一個從來沒有看過《星球大戰》的人(還是勢不兩立的星際迷航粉),為了姜文去看了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結果電影比姜文大爺本身還好看,一分鐘都捨不得眨眼睛,結局卻是前所未有的幻滅,當影院的燈驟然亮起,我有好一陣子回不過神,悵然若失。浩瀚星海之中,是科學詩意的寄居,也是現實殘酷的寓言。
  • 重溫《星球大戰》:向經典致敬!
    《星球大戰》是一部偉大的影片,他帶給人們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它給了人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上的想像。
  • 看《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要先補習什麼內容?
    因為,在比北美延遲了20多天後,《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終於登陸全國院線。  《俠盜一號》在北美上映首日票房達29.1億美元,爛番茄新鮮度高達85%(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豆瓣、爛番茄、IMDb評分)。是的,這是一部《外傳》,即在《星球大戰》主線劇情以外的一個獨立的衍生故事,故事的主角基本都是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