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果實》:如何幸福地生活? 177歲田園老人幸福哲學觀詮釋

2020-09-10 靜心絮語


一、《人生果實》:幸福人生哲學觀的體現。

電影《人生果實》,又名《積存時間的生活》,豆瓣評分9.6,是一部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生活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由日本導演扶原健之執導,由日本影后樹木希林擔任旁白,影片真實記錄了90歲的設計師津端修一和他87歲的妻子英子幸福而安靜的田園生活。

他們居住在遠離繁華區的木屋,周圍種了上百種果樹、蔬菜和鮮花;他們年齡相加177歲,依然每天親自勞動;他們婚姻65年,一生相相守相愛,用心呵護彼此;他們認真地安排一餐一飯,也悉心照顧園子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鳥;任歲月變遷,四季景色變換,始終不變的是他們緩慢而堅定的生活態度。

這部紀錄片向我們展現了一種田園隱居生活的美好,也向我們展現了這對長壽又幸福的夫妻對人生的哲學。

人生果實中90歲的津端修一和他87歲的妻子英子


二、老夫妻的幸福哲學觀:

幸福是什麼?

亞里斯多德說,「幸福是生命本身的意圖和意義,是人類存在的目標和終點。」

我們應該如何過好當下的生活,進而收穫幸福的人生?

影片中多次反覆這句話:「風吹落枯葉,枯葉滋養土壤。肥沃的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穩定地生長。」

人生就像果實,努力地生長,沐浴陽光雨露,結滿豐碩的果實,只有這樣,人生的價值才能夠得到體現。

這也是觀看《人生果實》的意義所在,更是我們幸福的源泉

房子的大門口掛著二人的簡筆畫


1幸福是一種心態:你越認真,生活就會越美好

「幸福」的人生不同於「物質」的人生,而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你對生活有怎樣的用心,生活就會給你怎樣的驚喜;你對生活怎樣的熱愛,生活就會回報你怎樣的溫暖。

90歲的修一爺爺退休前是個經驗很豐富的設計師,他喜歡大自然,堅守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關注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這在經濟導向型的建築群中,很難實現,於是他就自己買了一塊地,在上面建造自己的花園。

這是一間單層的木結構的房屋,大約50平。修一爺爺複製了他最喜愛的設計師安託尼·雷蒙德的房子。

房子有著很大的天窗,可以看到藍天;窗戶的製作是用木頭和紙,這樣就能滿足自己對光亮的喜愛;從設計到製作,從選材到陳設,從屋外到屋內,每一處都不曾馬虎過。

爺爺堅信建築師勒柯布西耶的那句話:房屋一定是生活的珠寶盒。

客廳的餐桌總是隨著屋外的花草生長而調整;屋前屋後種了70種菜,50種果子,還有各種美麗的花、可愛的鳥兒……

雖然年事已高,爺爺奶奶堅持每天親自打理園子。為蔬菜瓜果澆水施肥;給每一種果蔬都親手做上標識牌,標明它們的名字和用途,有的還配有插畫;給小鳥準備休憩飲水盆;……

他們本可以請人打理,但是爺爺常對英子奶奶說:我們必須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然後努力的工作。

對他們來說,所有的事物都用心打理,雖然這花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他們在打磨這些事物的過程中,發現了生活的智慧和樂趣。

春天的時候,爺爺小心的挖出一個很大的竹筍,拿在手裡,跑去和奶奶分享喜悅;秋天的時候,奶奶會挖出一顆顆土豆,給爺爺做最愛吃的土豆飯。

當花開了的時時候,爺爺會給奶奶和花一起照相;當櫻桃成熟了的時候,奶奶會小心地採摘下來,一顆一顆地挖出果核,裝點蛋糕給爺爺吃。或者製成美味的果醬、果脯,或放進冰箱儲存,或者郵寄給親人、朋友們品嘗。

在勞動的間隙,爺爺每天會寫十張明信片,記錄生活中的各種美好,和朋友聯繫也主要靠明信片;他們會鼓勵努放的凌霄花,「享受這紅色的走廊吧」,他們也會感恩賣給他們食物的超市店員,「吃了你的壽司, 我有了動力,很美味,謝謝。」

爺爺寫給超市店員的明信片


他們對待一餐一飯、一草一木、一花一鳥,都充滿了用心。

「儘自己所能,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極致。」這是爺爺常對奶奶說的話,也是他們認真做事的態度,更是他們用心生活的態度。

當一天的勞動結束,他們一起坐在餐桌旁,一起享受食物的美味,欣賞窗邊的風景,體會到的是生活滿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


《幸福的意義》一書中說,「幸福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真正快樂的人,能夠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就像紀錄片中的爺爺奶奶,如此高齡在打理這麼大的園子的時候,難免會很辛苦,同時,他們又時刻享受著這種生活方式帶來的點點滴滴的幸福。

在分工越來越細,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下,這樣用心、緩慢的生活成為一種奢侈。吃飯可以去飯店或叫外賣,收拾家可以請小時工,但很多事,只有自己親身體驗了、經歷了,才能體會到它的樂趣,享受到它的幸福。

自己做的飯菜裡,除了飯菜的清香,還包含有滿滿的愛的滋味,自己收拾的家務,除了環境的改觀,還包含有幸福的喜悅……

幸福是一種態度,當你熱愛生活,生活就會變得很美好;當你用心去做事,事情本身就已成為一種享受。

我們177歲


2幸福是努力工作的樣子:只要我活著,就要盡力而為,

在爺爺90歲時,伊萬裡市精神病所請他幫忙設計新場地,為那裡飽受壓力,疲憊不堪的抑鬱症患者創造一個更輕鬆愉悅的療養環境。

爺爺接到邀請,立刻就投入了工作,對於他熱愛的工作,他似乎時刻都做好了準備。不久他就交出了一份讓對方滿意的設計方案。

他稱這個項目是自己晚年時的偉大項目,在整個過程他拒絕任何酬金或設計費,並告訴工作人員,「請隨意詢問細節。」

他總是說,「錢比人重要。」

「只要我活著,我就會盡力而為。」這是爺爺對工作的態度。

87歲的奶奶是個家庭主婦。對她來說,照顧好家,照顧好爺爺的飲食起居,就是她的工作。而且她也把這件事當做工作一樣用心去做,婚姻65年來,始終兢兢業業,不曾有絲毫馬虎。

每個月一拿到退休金,英子奶奶就會步行五分鐘、公交十分鐘、火車半小時去到目的地買菜。挑選新鮮的食材,歸類、儲存、烹飪……整個過程不曾有絲毫怠慢。

在吃飯之前,她會鋪上漂亮的桌布,把食物盛在精緻的盤子裡,為每個人做自己喜愛的食物,因此她做的飯菜總是營養又美味,一餐一飯,都體現了她的用心。

可以說,奶奶把這項工作做到了極致。

櫻桃 英子

老子有一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


萬世萬物,道通為一,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和烹飪小魚小蝦的道理是相通的。烹飪一桌飯菜,也要拿出治理大國的敬畏和用心。

以工作的心態,用心把當下需要做的小事做好,你就會收穫成就感,就會收穫幸福

而在大多數人的人生哲學中,都希望自己能做大事,獲得足夠多的名利。懷著這樣心態的人,往往又會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屑於去做,於是人生就「飄」了。

中國還有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深諳中國哲學的稻盛和夫先生的一句名言,「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生同時,日常生活,也是最好的工作。

稻盛先生一生創造了兩個世界五百強,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但他說,妻子是他不可替代的戰友。雖然他的妻子是個家庭主婦,但在他的眼裡,這份工作的重要性不亞於自己去開創世五百強,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保障。

現代社會,女人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不論是叱吒風雲的職業女白領,還是洗手做羹湯的家庭主婦,我們都需要有一種嚴謹的心態去完成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依然緩慢而堅定地做自己能做的事,這一點很重要。一旦我們這樣做了,就開始看到很多事情。

當我們看不到生活的意義和幸福的時候,不妨從當下自己能做的事做起,用心工作,用心生活,當我們這樣做了,就會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幸福。


3幸福順應自然:所有答案,都在自然裡。

爺爺奶奶一生都熱愛自然,效法自然。

爺爺一生做建築規劃的過程中,都主張自然與人的和諧統一。退休後的他們,在自己的莊園裡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追隨著四季的腳步,傾聽鳥兒的悅耳聲音,在這裡,一朵花都可以是主角,一隻鳥可以成為家庭成員。真正的做到了與自然共生。

在他們家背後的高森山,40年前是光禿禿的。他們發動高森山橡樹計劃,和很多人一起種下了一萬棵橡樹苗。如今的高森山已重返生機,成為城市的標誌。

風吹落枯葉,枯葉滋潤土壤,肥沃的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堅定地生長。

他們把落葉、枯樹枝腐化成有機肥,他說,「我們不能為後代留下錢財,但如果我們製作肥沃的土壤,它們就能滋養作物。我們必須把這些能出產作物的土地,保留下去。」

後來,爺爺在一個午後鋤草休息的時候,與世長辭了。如同自然有四季,他走完自己人生的四季,像一片葉子,落下來,滋潤土壤。

爺爺雖然走了,但他種的樹,結滿了豐碩的果實,奶奶依舊把它們分給親友們品嘗。他生前規劃的那個精神病院,也正在建設中。那裡的病人們,將會享受到爺爺的設計方案帶來的益處。

這就是人生的果實。

於是,奶奶決定要一個人好好活著,用心完成自己的人生,當有一天自己的時候到了,也會收穫自己人生的果實。

生命是一場自然的輪迴。在每一個生命歷程裡,緩慢地、用心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播下一顆種子,努力地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大樹;吸收陽光雨露,開花結果,結滿好看又好吃的果實;即使變成一片枯葉,被風吹下來,也要化作春泥,去滋潤土壤。

他和她


三、寫在最後:

幸福的人生,源於優秀的人生哲學的指引。

稻盛先生說,「現代社會是一個科學非常發達的社會,但是比起優秀的科學,我們更需要優秀的人生哲學。」

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幸福又是什麼?這部紀錄片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活著,就要努力地生長,結出豐碩的果實,給人們帶來益處,即便是風吹葉落,也化作肥效滋養土地。


相關焦點

  • 探秘177歲夫婦的隱居幸福婚姻|《人生果實》
    作者:茅屋小草這是一部極其感人的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導演是新聞工作出生的伏原健之。他在三顧茅廬後,終以四封信獲得隱居山林的建築師夫婦津端修一與英子點頭,同意協助拍攝此片。豆瓣評分9.6分,好於99%的紀錄片。在日本高藏寺新城的一隅,有一座深居林間的小木屋和一片田園,這就是90歲修一和87歲英子親手建造的家。
  • 治癒紀錄片《人生果實》,讓人羨慕的田園生活,溫馨又愜意
    今天推薦一部治癒紀錄片《人生果實》。平淡的生活也能過的有滋有味,平淡的生活也能瀟灑恣意,平淡的生活也能溫暖愜意。《人生果實》又名《積存時間的生活》豆瓣 評分9.5 。榮獲第5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評分最高的紀錄片獎項。
  • 《人生果實》:從人的三層生活角度來解讀津端夫婦的田園人生
    《人生果實》這部紀錄片由從事新聞工作出身的伏原健之擔任導演一職帶領團隊拍攝製作完成。據說在籌劃拍攝這部紀錄片之前,伏原健之為了獲得影片的主人公——津端夫婦的首肯曾效仿劉備三顧茅廬,又輔以四封親筆書信,以言辭誠懇、情深意切的態度終打動了歸隱田園的兩位耄耋老人的同意,促成了這部紀錄電影的拍攝任務。
  • 《人生果實》:緩慢而堅定地生活,你也會得到人生的果實
    《人生果實》是一部溫馨又感人的紀錄片,豆瓣評分9.6分,屬於豆瓣電影榜單TOP250。電影真實地記錄了津端夫婦閒適的田園生活,兩人居住的房屋出自建築師津端修一,也就是影片的男主人。夫妻倆住在自己建造的房屋裡,遠離城市的喧囂,享受著詩意般的生活,兩位可愛的老人沉浸在自己的浪漫生活裡,樂在其中。
  • 《人生果實》:治癒系紀錄片,帶你回歸田園、體驗慢生活的智慧
    《人生果實》是一部紀錄被譽為「日本現代陶淵明」的津端修一夫婦日常生活的電影,又名《積存時間的生活》。他們的家居環境處處充滿溫馨,夫婦二人更是相濡以沫,沉浸在美景、美食和美好的人的氛圍中,隔著屏幕亦能感受到兩位老人滿滿的幸福感。遠離都市,隱居田園,是他們所秉持慢生活理念的選擇,也是他們致敬自然的態度。津端修一曾任日本住宅公團首席建築師,60年代便提出保留樹林為風開道的理念,希望新的建案都能開始與自然共生,但他的建議未被當時以發展經濟優先的政策所採納,徒成一片片了無生氣的集合住宅。
  • 國外紀錄片榜首:《人生果實》
    影片拍攝時,修一90歲,英子87歲。他們擁有一個溫馨的小木屋,屋外種了50多種水果、70多種蔬菜、180棵樹,院子裡還有修一製作的各種小木牌,十分可愛。這種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已經有40多年。兩位老人的生活實在讓人羨慕,尤其是現在,人人處於忙碌激進的狀態,生活有太多壓力,常常讓人覺得喘不過氣來。人們開始羨慕這種清閒、與世無爭、寧靜的田園生活。
  • 紀錄片《人生果實》,平凡生活經得起煙火,美好愛情守得住深情
    《人生果實》又叫《積存時間的生活》,是一部極其安靜、感人、治癒心靈的生活紀錄片,所講述的是被稱為「日本現代陶淵明」的津端夫婦的瑣碎日常,由日本導演伏原健之執導拍攝,由日本影后樹木希林擔任旁白,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5分。
  • 豆瓣9.6《人生果實》:晚年最妙曼的風景,是熱愛生活
    ——《人生果實》 日本電影《人生果實》是一部真實的紀錄片,講述兩個老人的日常生活。老爺爺津端修一已經90歲,是位很厲害的建築師,老奶奶英子87歲了,一輩子照顧著老爺爺。他們遠離城市的喧囂,隱居山林,住在自己建造的房屋裡,和70種蔬菜50種果子一起,過著過著寧靜忙碌」的田園生活。
  • 《人生果實》不止豆瓣9.6分,那也是我想要的壽終正寢啊
    被朋友安利看了豆瓣高達9.6分的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看完後更加堅定了終極了人生目標,就是活成紀錄片裡的養老模式,當然,首先是爭取能活到90歲。。影片講述的是90歲的建築師修一和他87歲妻子英子的生活,兩人加起來已經177歲了,他們的田園生活恰是多少人夢中所求的嚮往。修一是一個特別純粹的設計師,他的設計理念就是把城市建成森林,讓人居環境最大程度貼近大自然該有的樣子,若干年前自己現在居住的這座城市被颱風肆虐,需要重建,修一提交的設計稿想最大程度保留山脈保留大樹,但成本太高並未被採納。
  • 豆瓣9.5《人生果實》探尋恬淡生活背後給予的婚姻啟示和人生智慧
    影片緩緩向我們描述著兩位老人晚年日常的生活,修一先生90歲,英子女士87歲,加起來177歲的津端夫婦,卻將生活過成了我們所嚮往的模樣。他們住在自己構建的小屋,院子裡種滿了七十多種蔬菜、五十多種水果,還有很多可愛的小木牌,上面手寫著各種關於蔬果的俏皮短語。每日在自己向陽的庭院裡鋤地拔草、烹飪美食,認真地給筆友寫著手帳或書信,再自己騎車去郵局將其寄出。
  • 《人生果實》:盛夏後花園中關於時間的生活
    影片中光影色彩充斥著兩位老人的生活,本以為溫暖會從頭至尾,但導演的記錄中,修一先生在某個陽光灑滿庭院的午後去世,而英子女士再也不能如從前般喚醒他。《人生果實》僅僅聽名字,就能讓觀眾感受到人生的發展,時間的長河。確實如此,導演將修一先生的幾十年建築生涯濃縮在生活細節裡,讓這部紀錄片變得更加豐富,卻又不浮誇。
  • 104歲老人陳孟琴的幸福生活
    104歲還能吃能睡,還堅持自己做菜做飯,獨立生活,兒孫們都為有這樣的長輩高興……這就是盤州市雙鳳鎮大海村陳孟琴老人的幸福生活。
  • 《人生果實》:「現代陶淵明」津端修一夫婦的隱居生活
    紀錄片電影《人生果實》(也譯作《人間果實》或者《積存時間的生活》),由新聞工作出身的日本導演伏原健之拍攝,日本影后樹木希林擔任旁白,該片講述了有著「現代陶淵明」之稱的日本建築師津端修一夫婦的隱居生活。當時光荏苒,我們不再為了生命狂歡,一切歸回平淡,生活對於我們還有什麼意義?這部片從老人的獨特視角告訴我們,繁華褪去後的平淡,才是人們應該直面的生活。
  • 《人生果實》:因為愛意,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紀錄片的主人公是90歲的建築師津端修一和他的妻子87歲的英子,兩位老人在春日井市有一片滿是花果的院子和一幢漂亮的小木屋,這看似不算大的園子種了50多種水果、70多種蔬菜,只因為滿足英子奶奶的田園夢。每天英子奶奶起床後都會來到院子裡親自摘酸橙、挖土豆,而且親自做飯給修一爺爺,只看精氣神,沒有人會想到這對老夫婦年齡和竟然已經177歲了。
  • 177歲老夫妻結婚60年從未吵架:和你在一起,變老又有何懼?
    一生其實很短,我們總有一天會老去,只希望在老去的時候,和愛人一起慢節奏的去生活,把日子過成詩。就像這對加起來177歲的夫婦那樣。(爺爺畫的老兩口,87+90=177)修一爺爺說:認真紀錄生活,把它們存起來,你會發現人生真的很美好。
  • 【文明盤州】盤州104歲老人陳孟琴的幸福生活
    ,獨立生活,兒孫們都為有這樣的長輩高興……這就是盤州市雙鳳鎮大海村陳孟琴老人的幸福生活。因為喜歡吃較硬的飯,雖已100歲高齡,老人仍堅持自己做菜做飯,偶爾還會幫助兒孫們幹點極簡單輕鬆的農活。除了眼睛和耳朵不好使,老人依然思維敏捷,口齒清楚,能聽懂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老人的記性特好,哪個孫子重孫是哪家的,一到面前都能認出來。
  • 「三明治」式生活,正在找上退休老人,老人中了基本沒有幸福可言
    導語 很多時候,作為我們大多數的退休老人來講,老人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的年齡,那麼這個時候我們的退休老人,就應該真心的放下心中的所有和一切,去過自己的幸福晚年生活才對。
  • 特克斯幸福大院讓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亞心網訊(記者張進峰)11月19日,記者從特克斯縣民政局了解到,為切實解決農村困難老人生活照料問題,做好「兩不愁三保障」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該縣投資近5000萬元在喬拉克鐵熱克鎮、喀拉達拉鎮、闊克鐵熱克鄉建成了3座總建築面積為2487.41平方米的幸福大院,目前已啟用,可以滿足91名老人入住,如今有28名老人入住,其樂融融地安享幸福晚年。
  • 莒縣庫山鄉:「幸福院」裡的老人話幸福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莒縣庫山鄉解家河村幸福院,住在這裡的解家河村貧困戶楊成吉、解守芬老兩口,剛見面就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楊成吉今年78歲,妻子解守芬82歲,養育了2男1女三個孩子。由於家庭貧困,孩子們常年在外打工謀生,老兩口年老多病,住在50多年前建的老房子裡艱難度日,下雨陰天提心弔膽唯恐房倒屋塌。
  • 坪上村老人的「幸福樂園」
    在坪上村幸福託老所,映入記者眼帘的是老人們互幫互助、談笑風生的熱鬧場面,在這裡,他們不分你我,一起「經營」他們自己的幸福樂園,盡享晚年幸福生活。  「自從我們村修建好幸福託老所後,白天有20多個老人一起在這活動,晚上我們就各自回家。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感謝政府給我們提供了這個樂園。」今年已經90歲高齡的王梅秀老人滿臉幸福地對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