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1958年,我國就有第一臺國產「北京」牌電視機,但電視機真正進入農村千家萬戶,還是在事隔差不多30年後,也就是1990年代,那時農村才逐漸每個家庭,都擁有一臺電視機,也開啟了港臺影視的黃金時代。
對於我們村第一臺電視機,我的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那是在1985年左右,我家前面的鄰居,他從新加坡回來,帶了臺18英寸「日立」彩色電視機,據說他花了3000多元買的。
這臺電視臺也是我們村裡,最值錢的一樣東西,雖然在這之前,我也在鎮上一家富裕的人家,看到他們家也有臺黑白電視機,不過才14英寸,聽大人說是花了500多元購買的。而我鄰居家的電視機能買人家幾臺,唉,有海外的親戚就是豪啊。
當時每天夜幕降臨後,大人們幹完農活,鄰居家就會把電視機搬到自家院子裡,然後把天線固定在樹上,村裡的其他人就陸續帶著自家的椅子,坐在院子裡大家一起看電視、聊天。
在當時那個年代,全村人都會看的是什麼節目呢?下面我來給你們分享一下:
因為我是80後,雖然我家鄰居在90年代前就有彩色電視,但那時我還小,現在也想不起來那時候電視放的都是啥。不過我記得有幾部電視劇,給我的印象是特別的深刻,雖然我現在早就忘了那電視劇演的是什麼。
不過那些電視劇的主題曲、片尾曲,我的印象卻是非常深刻,其中一部電視劇叫【渴望】:
主題曲是【好人一生平安】有過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片尾曲是毛阿敏(毛阿敏是很多70後的女神)唱的【渴望】悠悠歲月, 欲說當年好睏惑···········
這兩首曲子都有些悲傷的味道,事實上根據年幼的我所觀察,當初放這部電視劇時,確實是有好多大人們,是邊看邊悄悄地抹眼淚。
當時除了【渴望】還有兩部電視劇叫【轆轤女人和井】、【籬笆、女人和狗】也是非常的火。劇情具體講的是啥我都忘了,我只記得很多村裡的婦女們,都非常的愛看這幾部片,特別是一部叫【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劇一放,看過的人沒有一個不掉眼淚的。
那時看電視也有個小插曲
當時農村是經常停電的,而這些電視劇都是在固定的晚上時間播放,第二天會有重播。如果遇到停電,電劇視放完,大人們就會非常的惱火,第二天白天又要幹活,不可能守著電視機。只能派我們村一個口才比較好,讓他不用下地幹活,他家的活別人替他做,他只要負責把重播的劇情告訴其他村民就行了。
在這裡我想說一下,其實以前90年代,國產的電視劇並不比港臺的差,可能是當時的題材都是以農村人為主,很多70~80後都不喜歡看,他們更喜歡看港臺武打劇。所以一直覺得小時候的經典,應該就是後來放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小李飛刀、戲說乾隆、新白娘子等。
其實當時在那年代,國產武俠也有很多不錯的電視劇,如白眉大俠、甘十九妹這類的,並且新加坡的片也是非常不錯的,像是【蓮花爭霸】,都是實景拍攝,可比港臺棚子出品的要大氣不少。
結論: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現在電視機都成了擺設了,不過在以前的農村,那時候電視機是唯一的娛樂消遣,一部電視劇都是幾代人在一起觀看。
那時候不管電視放的是什麼題材的,我們也只能被動接受看著,像是以前瓊瑤的梅花三弄、水雲間、新月格格等,明顯是面向女性朋友的電視劇,但當時的大老爺們,也還是看的津津有味。
在你們村第一臺電視機出現時,你又是看的是哪些影視作品,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歡迎留言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