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小品《主角與配角》達到了什麼程度?

2021-01-16 原創動漫混剪師阿元

首先說一下這絕對不是用小品可以概括表演。

陳佩斯和朱時茂的表演是能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相聲和小品的分野的。

同樣存在於春晚「語言類節目」分類中,但是那個時代的小品對於演員表演能力,尤其是肢體運用的能力側重是現在的小品節目所不能比擬的(不要跟我說蔡大媽跳舞的事兒)。想當年朱時茂還和陳佩斯在春晚上演過啞劇,現在的小品演員敢想麼?

當然這並不是說兩位演員的語言能力不行,朱時茂和陳佩斯精純的臺詞功底是我見過同時代喜劇演員裡最頂尖的。兩個人都有深厚的話劇表演功底作為支撐,在臺上不搶詞不贅詞,用語言很好地襯託了自己的表演。

當然也離不開好的劇本。這個劇本儘管脫胎自《論捧逗》,但是事實上在相聲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多改動,改動到只保留原框架,其中的內容都進行了再填充。與現在的很多小品不同,現在很多我們所謂的」一點不好笑的小品「,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那個劇本換了任何一波演員都可以演,而優秀作品,比如賣拐賣車,比如不差錢,比如趙麗蓉老師的作品,也包括近年來的「郝建」之類,那個劇本都幾乎是量身定製的,就看這個《主角與配角》吧,裡面一個很重要的戲劇衝突來源於二人的面相問題,朱時茂本身就適合演正派,而陳佩斯一看就是個「小偷小摸,地痞流氓,不法商販」,但是要是隨便換兩個演員來,這個包袱就不能用,整個劇本看起來也不協調。

第二, 離不開演員的表演。陳佩斯朱時茂兩個人各司其職,把整個表演任務完成得十分到位。劇本裡的輕重緩急一個不落。說相聲講究捧逗之間要「搭肩膀」,意思就是兩個人說的話要一句搭一句,不能快了,這樣會顯得是在背臺詞,也不能慢了,這樣會拖節奏,也會顯得不自然。這就考驗演員之間的默契了,說相聲的二趙,郭德綱和于謙在這個方面都是幾乎無可挑剔的。陳佩斯朱時茂二位也是一樣,表演非常默契,讓人看不出來是在「演戲」,演技自然也沒的說。

第三,演出的時代背景。整個小品中戲劇的背景是抗戰時候的事,劇情大概是一個八路隊長和投敵漢奸之間的故事。這個小品是1990年春晚上演出的,要是倒退20年,用這種戲謔的手法演這個故事,可是重大政治問題。但是1990年正值改革開放如火如荼之際,思想文化開放空前(但是不絕後)。大家都很樂意接觸一些這樣以前不敢也無從接觸的新事物,聯想一下我們可以發現,那個時候也正是中國搖滾剛剛興起的時候,也是外國快餐傳入中國的時候,中國開始申辦奧運會,市場經濟使得消費者維權意識產生,315晚會剛剛興辦……這個小品既嘲諷了一把歷史,堅持了藝術創造者骨子裡的那種膽氣,也迎合了觀眾們思想開放的趨勢,不火都難。再說一下這個小品的大概框架:一個英眉俊目的演員演正面形象的主角,一個賊眉鼠眼的演員演反面形象的配角,但是配角並不甘心於一直退居人後,但是等到真的換了位置,配角發現自己的臺詞不由自主被引到原本的軌道上了

而《論捧逗》的大概框架是什麼呢:逗哏演員對捧哏演員進行挖苦諷刺,諷刺他能力不足,不能逗哏,捧哏演員和逗哏演員互換位置,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逗哏演員不配合,捧哏演員很是不服氣,在幾番包袱過後,通常用「幾個月大的弟弟」和前面「父親死了八年」的矛盾做底收場。

二者的區別在於,論捧逗的實際焦點還是在於相當於「主角」的逗哏演員,而《主角與配角》的真正「主角」,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在劇中擔任「配角」的陳佩斯。

但是大概框架都是一樣的,前面配角為了搶戲,開始故意做出一些動作來吸引注意力,後面轉變方式,為了讓主角的戲演不下去,開始消極怠工,然後爆發衝突,開始主客互換,互換後發現不合適,引發衝突後結束。

回到 這個節目中看,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完整的獨幕劇。角色形象,矛盾,故事的起承轉合,可以說嚴絲合縫。如果硬要說哪兒有「小品」的味道,就是在全劇結束後「我是主角兒啊」結束以後嚴整的鞠躬下臺吧

相關焦點

  • 小品《主角與配角》:陳佩斯朱時茂巔峰之作無法超越,包袱超多
    小品《主角與配角》是陳佩斯朱時茂這對黃金搭檔合作演出的,他們的每一個小品都膾炙人口,成為觀眾心中最經典的作品。該作品講述了飾演「叛徒」的陳佩斯為了當上主角「八路軍」,耍盡了各種小聰明,後來終於心想事成,但是最後卻因為形象、習慣等問題又不自覺地回歸了「叛徒」的形象上的故事。小品中的陳佩斯因為形象問題,長期飾演「叛徒」之類的配角,而且只適合飾演該類反面角色。
  • 陳佩斯+朱時茂《主角與配角》,最頂尖的喜劇作品
    說《主角與配角》是史上最卓越的小品之一,大概沒什麼問題?陳佩斯與朱時茂的好小品不少,何以這部格外出挑?
  • 朱時茂否認和陳佩斯上春晚,回顧兩人春晚歷程,主角與配角成經典
    朱時茂否認和陳佩斯上春晚,回顧兩人春晚歷程,主角與配角難以超越文|閒雲雖然從豬年春晚籌備以來,朱時茂和陳佩斯將復出登上春晚的消息就絡繹不絕,但閒雲之前說過,陳佩斯忙於話劇舞臺,直到臘月27,還有舞臺劇的演出,從時間線來看,上春晚,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 小品《主角與配角》,朱時茂要當主角,陳佩斯搞怪舉動爆笑全場
    朱時茂一上臺說個不停,東扯西扯最後來了句:「我是正面人物,我要當主角。」陳佩斯喊道:「說了一大堆,還不是要當主角。」話一說完,披上自己的外套,帶上一頂帽子主動走到朱時茂的面前,向他拱了拱手說道:「誰的戲多誰當主角。」
  • 小品《主角與配角》朱時茂一句臺詞道盡演藝圈30年
    1990年,陳佩斯和朱時茂帶著小品《主角與配角》再次登上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28年過去了,小品《主角與配角》中朱時茂的一句臺詞戳中了許多演藝圈的本質,到現在都有深刻意義。將近30年前,陳佩斯和朱時茂帶著小品《主角與配角》再次讓人哄堂大笑的時候,「這個主角啊——不是誰都能演的」經典臺詞卻被很多人淡忘。主角是什麼?是整部片子的核心,無論是C位、無論是薪酬、無論是曝光率,那都是一等一的前排。1990年那一年,《春節聯歡晚會》還統治著屏幕,那一年,張一山、楊紫、王俊凱、吳亦凡、鹿晗還沒出生。
  • 被「封殺」的陳佩斯和朱時茂
    陳佩斯和朱時茂覺得沒勁兒,一起琢磨能演什麼新鮮玩意兒。兩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小品:「把平時訓練演員的小品加工一下,搬上舞臺,一定有人喜歡。」不久後他們搗騰出一個叫作《吃麵條》的小品,誰看完都樂得不行。倆人憑此四處走穴,賺了不少錢。
  • 朱時茂近照,66歲帥氣輪廓猶在,曾與陳佩斯合稱小品王
    頭髮烏黑濃密,濃眉大眼和嫩白的皮膚完全看不出真實年紀。如今的老藝人帥氣輪廓仍在,風度翩翩氣場不減當年。提起朱時茂,難免讓人想起他的春晚搭檔陳佩斯,兩個人奉獻了許多經典的小品。1984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朱時茂和陳佩斯登上舞臺,帶來了《吃麵條》這個小品節目。從此名聲大噪,兩個人都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 《吃麵條》-陳佩斯與朱時茂爆笑小品
    《吃麵條》是陳佩斯、朱時茂編劇並主演的小品,於1984年2月1日在《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播出。該小品是央視春晚裡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小品。該小品講述了陳小二為了演好角色,被導演要求一次次重複吃麵條的故事。
  • 1990年的春晚,朱時茂的一個失誤,造就了陳佩斯的「經典」
    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小品,即使是放到現在,也依舊特別的經典,尤其是《主角與配角》,堪稱春晚上的巔峰之作,那句「隊長,隊長,別開槍,是我」,成為了該作品的點睛之筆。《主角與配角》這一作品,本來就是根據陳佩斯和朱時茂本人的形象,特意量身定做的一個作品。
  • 姜昆談陳佩斯朱時茂小品界地位,感嘆:你們息影之後多少人遺憾?
    姜昆談陳佩斯朱時茂小品界地位,感嘆:你們息影之後多少人遺憾?日前,綜藝節目《熟悉的味道》第四季迎來了兩位大咖,分別是相聲名家姜昆和小品王朱時茂,兩人對談勾起無數觀眾對春晚的集體回憶。在談話中,姜昆不僅回憶了當初陳佩斯朱時茂在自己家中排練的情景,也感嘆:自從你們息影之後,有多少觀眾遺憾。
  • 陳佩斯和朱時茂現狀,一人幸福美滿,一人卻與妻子分居十幾年
    說起春晚小品,很多人都會想到趙本山、宋丹丹、潘長江、蔡明,然而在他們之前,春晚喜劇小品的王者,要屬陳佩斯和朱時茂這對黃金搭檔!該小品講述了陳佩斯飾演的龍套演員和朱時茂飾演的導演,為了拍好一場吃麵條的戲而鬧出的啼笑皆非的故事。
  • 且看機關食堂「小品」主角與配角
    (3月28日中國廣播網)    1990年的春晚上,陳佩斯與朱時茂搭檔上演的小品《主角與配角》成為大江南北的笑點,至今回味無窮,其中的關鍵劇情,便是通過主角與配角的相互轉換,方引發了諸多笑料。而今,在昆明的市級機關食堂,似乎就讓人看到了小品《主角與配角》的現實版。    按常理說,機關食堂應是主要供給市級機關工作人員用餐的場所,公務員應是這裡的「主角」。
  • 與央視決裂的陳佩斯和朱時茂,兩位喜劇小品奠基人生活狀態大不同
    時代在飛速發展,每年的春晚小品也在圍繞著時代的脈搏不斷優化,但要說起喜劇小品的奠基人,不得不提的兩個人是陳佩斯和朱時茂。陳佩斯與朱時茂的30年友情開始於1983年的八一電影製片廠,兩人在生活中的默契也給彼此帶來了事業上的合作契機。自此,一個自帶搞笑特質的光頭陳佩斯和略顯威嚴的朱時茂開闢了喜劇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小品,早在那個資源匱乏的時代,這種喜劇表現形式具有劃時代意義。
  • "春晚"官微宣布陳佩斯回歸央視,觀眾期待再次看到,陳佩斯和朱時茂的表演
    陳佩斯的春晚小品是很多人的青春。之後到1998年,還陸續有《胡椒麵》、《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姐夫與小舅子》、《羊肉串》、《大變活人》、《宇宙體操選拔賽》、《王爺與郵差》。90年代VCD流行時,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小品合輯是很多人的快樂源泉。關於陳佩斯與央視的恩怨,網絡上眾說紛紜,比較靠譜的一說是因為版權問題。總之,從那以後央視便"封殺"了陳佩斯。
  • 陳佩斯和朱時茂都是知名演員,但是各自的兒子,一個有名一個無名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了,陳佩斯老師重回央視舞臺,作為首席喜劇導師這件事。相信很多知道陳佩斯的人,看到這個消息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陳佩斯的老搭檔朱時茂,沒有跟著一起回來呢?很多觀眾對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印象他們演出的《警察與小偷》、《主角與配角》、《吃麵條》等作品,都是讓人捧腹大笑的佳作。雖然那時候舞臺簡陋,特效也不好。但是在我看來,歷代春晚的小品和他們的作品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 「小品開創者」朱時茂的起伏人生
    90年代的春晚,許多觀眾最期待的莫過於朱時茂、陳佩斯的組合,兩人開創的小品模式,給大家帶去了不少的歡聲笑語。而在出演小品的同時,朱時茂在影視領域也有所建樹,《牧馬人》、《霧宅》等都是不錯的電影作品。前者締造了他與叢珊的「20年約定」,後者奠定了他「大眾情人」的美譽,好在與陳紅沒有擦槍走火,要不就沒有陳凱歌什麼事情了。
  • 陳佩斯、朱時茂因春晚而打的官司
    《主角與配角》作者、表演者:陳佩斯、朱時茂。創作時間:1989年10月,首次表演時間:1989年12月,表演地:慰問北京軍區後勤部演出。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表演時間:1990年。  《警察與小偷》作者:陳佩斯、朱時茂;表演者:陳佩斯、朱時茂、鞏漢林、楊蕾、魏積安、蔡明。創作時間:1990年10月。首次表演時間:1990年12月,表演地:公安部聯歡晚會(北京)。
  • 被朱時茂吐槽「摳門」的陳佩斯,觀眾想您了
    提起相聲,最懷念的,當屬郭德綱和于謙的時代。但提到小品,就不得不提朱時茂和陳佩斯的時代。」之後,陳佩斯果然沒讓老爺子失望。1984年,第一次上春晚,和朱時茂搭檔出演小品《吃麵條》之後,正式開啟了屬於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小品時代」。
  • 推薦陳佩斯朱時茂,發掘趙本山,姜昆是兩代小品王的伯樂!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面,姜昆老師是一個有爭議的老藝術家,究其原因,軒主覺得這些爭議主要來自所謂的相聲主流與非主流之爭!是更多的人做為郭德綱的粉絲,而選擇了支持非主流,從而對姜昆老師的所作所為產生了微詞!
  • 「小品王」陳佩斯時隔20餘年回歸央視舞臺上熱搜
    央視舞臺上見過陳佩斯了, 陳佩斯與央視的版權之爭事件到底是什麼?可是自打99年以後,央視春晚或是別的娛樂節目中,都再也不會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影子,乃至本地電視臺節目也非常少見到她們。他是小品《主角與配角》中一臉痞子樣的「叛徒」,為了當回主角八路軍,死纏爛打耍盡聰明,最終還是因形象與習慣跌回「叛徒」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