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谿市宗漢街道百兩村文化禮堂《大家一起來》。 |
江北區慈城鎮上岙村文化禮堂《鄉火味》。 |
鄞州區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方橋,我的家》 。 記者 鄭凱俠 攝 |
昨天,「載歌載舞奔小康」寧波市農村文化禮堂首屆「最美村舞」雲展演精彩上演。來自各區縣(市)村莊的20支舞蹈隊,融合本村文化、村歌和多種舞蹈元素,把群眾性與藝術性有機結合,展現了新時代寧波美麗鄉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採。
本次活動由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市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寧波市文廣旅遊局、寧波市婦聯、寧波市文聯主辦,寧波晚報、寧波市音樂家協會、寧波舞蹈家協會、寧波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承辦。昨天通過新華社現場雲、甬上客戶端、甬禮堂等直播觀看瀏覽量達30萬人次。
比拼的是實力
哎格侖登呦……這簡直就是自帶音效的音樂。沒有一個寧波人聽到這段馬燈調音樂不想要哼出來,想要跳一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村舞是阿姨們的運動,和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是標配,但昨天的「最美村舞」雲展演打破了大家對村舞的固有認知,比如象山西周鎮東瀛村帶來的村舞《關公磨刀·西瀛馬燈》,就融入了寧波傳統馬燈調元素,讓村舞變得「厚重」起來。
寧海縣西店鎮西店村帶來的村舞《絲綢之路》,村民一身靚麗的行頭簡直是敦煌壁畫上「飛」下來的,她們齊刷刷做出千手觀音的動作,觀眾禁不住出聲:「哇!這也行?這個村舞是豪華版的。」
奉化區嶽林街道舒前村帶來的村舞《渴望》,亮點是「前衛」。村裡一群熱愛舞蹈的媽媽奶奶們,在婦女主任的帶領下,組建了一支有30餘人的村舞蹈隊。雲展演現場,街舞、鬼舞步,阿姨們穿著閃亮亮的舞蹈服,時不時還做出滑步動作,連主持人也忍不住點讚,「太酷了!這哪是阿姨啊,是一群小姐姐。」
專家評委紛紛點讚
這次雲展演邀請到了寧波市音樂家協會主席方紅軍、寧波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吳迪鋒、寧波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可偉、光明日報寧波記者站站長曾毅、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葉碎燕、寧波大學舞蹈教師周怡、寧波市舞蹈家協會顧問趙丹中7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評審,組成了強大的評委陣容。
「舞蹈起源於勞動,大眾在燒飯甚至採茶時的動作都可以成為舞蹈取用的素材。從這些村民的舞蹈中,我看到了他們的努力,分享到了他們的幸福生活。」光明日報寧波記者站站長曾毅看完雲展演之後有感而發。
寧波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吳迪鋒也被這群阿姨的精神勁所打動:「看了今天的展演,我很感動。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印象中農村以往最主要的文藝活動就是看戲,但今天我看到的是村民們熱情洋溢的舞蹈,他們的舞蹈語言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民間舞改編的、有加入非遺元素的,我感受到了多彩鄉村的生活。」感動之餘,吳迪鋒現場和舞蹈隊分享他對村舞的理解,「我覺得村舞應該是所有人扔下鋤頭,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跳的,所以一支村舞最重要的是適合大眾來跳,可以從生活中提煉元素,可能效果會更好,希望我的建議對你們以後創作村舞有幫助。」
雲展演上,還有20名大眾評委為各隊的表現打分。從慈谿特意趕來的大眾評委杜松根說:「我住在橋頭,這是一個山美水美的村莊,現在的生活不愁吃穿,我妻子也愛跳廣場舞,我們都覺得很幸福。」
記者 吳丹娜
十佳
村舞
江北區慈城鎮上岙村文化禮堂《鄉火味》
鄞州區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方橋,我的家》
寧海縣西店鎮西店村文化禮堂《絲綢之路》
慈谿市宗漢街道百兩村文化禮堂《大家一起來》
慈谿市周巷鎮東河村文化禮堂《幸福小康》
杭州灣新區庵東鎮浦東村文化禮堂《歡樂家園》
餘姚市蘭江街道磨刀橋村文化禮堂《幸福磨刀橋》
鄞州區姜山鎮走馬塘村文化禮堂《茶山情歌》
寧海縣躍龍街道北山股份經濟合作社《美好家園》
北侖區柴橋街道穿山文化禮堂《阿西裡西》
優秀
村舞
海曙區集士港鎮深溪村文化禮堂《舒心的日子扭著過》
象山縣鶴浦鎮黃金坦村文化禮堂《喜慶秧歌》
餘姚市陽明街道北郊村文化禮堂《幸福小康》
海曙區洞橋鎮前王村文化禮堂《梁祝》
象山縣西周鎮東瀛村文化禮堂《關公磨刀·西瀛馬燈》
鎮海區駱駝街道朝陽村文化禮堂《親愛的》
奉化區江口街道後胡村文化禮堂《張燈結彩》
奉化區嶽林街道舒前村文化禮堂《渴望》
北侖區柴橋街道沃家村文化禮堂《吉祥謠》
海曙區石碶街道車何渡村文化禮堂《出水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