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麗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整齊農田,綠樹成蔭,白雲飄飄……這幾年,中牟縣官渡鎮堅持黨建引領,取得了良好成效。2020河南·鄭州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將於10月27日~31日分為兩個會場舉行,其中27日、28日,中牟縣官渡展區,以地頭展形式開展,屆時大家可以實地去領略官渡鎮的特色蔬菜種植。
區位優勢,官渡鎮蔬菜特色農業發展突出
鄉鎮是上聯城市、下接鄉村的紐帶,是聚焦農業主導產業、撬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支點。在中牟縣官渡鎮大段莊,3組村民賈佔領種了100多畝草莓。「今年11月份可以上市,採用有機肥、生物菌肥等,主要像紅顏、章姬,耐運輸的甜查理等,因為果實口感好,很多人開車來拉,銷量很不錯。」
據了解,官渡鎮位於中牟縣東部,鎮域面積122平方公裡,是河南省鄉村振興示範鎮,也是鄭州市「菜籃子」工程主要基地。全鎮主要盛產黃瓜、西紅柿、芹菜、茄子、辣椒及各類葉菜等20多個品種,日供應新鮮蔬菜160萬公斤。
良好的地理區位,加上這裡豐富的農業產業,造就了官渡鎮不一樣的農業產業特色。中牟縣官渡鎮副鎮長吳豔說起鎮上這幾年的農業發展也帶著一絲小自豪:「每到周六、周日,蔬菜瓜果採摘都火爆。桃、梨、火龍果……從五一往後,一般都不間斷,旺季吸引著周邊鄭州、開封人群的周末休閒遊。」官渡鎮距鄭州和開封各半小時、距中牟縣城10分鐘車程,兩條鐵路(隴海鐵路、鄭開城際鐵路)、兩條高速公路(機西高速、鄭民高速)和國、省主幹道(新改線的國道310、省道223、鄭開大道、鄭汴物流通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處於鄭州市至開封市的重要節點上,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便捷的交通、絕佳的區位是發展蔬菜產業不可或缺的條件。
近年來,官渡鎮黨委、政府堅持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思路,圍繞蔬菜、大蒜和西瓜等主導產業,引導農業朝著集約化、標準化、現代化的方向健康發展。
生態綠色+產業融合,提升官渡農業綜合影響力
官渡鎮黨委書記段長海表示,把優質蔬菜作為特色產業,利用已有的發展基礎,把規模做大、品牌做強、效益做好。充分發揮官渡鎮的優勢,增加蔬菜名、優、特、稀蔬菜品種的生產比重,做大做強現有的蔬菜品牌,圍繞生態官渡打造更多綠色品牌,增加蔬菜產品價值。積極推廣無公害化栽培技術、農產品可追溯體系等高科技的應用,加快綠色食品認證認定,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以特色、質量搶佔市場;著力培養龍頭企業。鼓勵企業投資設施農業,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新型產業化組織體系,擴張設施農業規模,實現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以強化農業科技服務為中心,主抓農作物新品種開發和技術推廣應用,使農業新技術不斷更新,農作物試種新品種不斷增加,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通過實施園區建設,使科技運用力度進一步加強,通過品種改良工程,使蔬菜品種更加多樣化,品質更加優化,進一步推動了全鎮農作物品種的換代升級,為全鎮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礎。
產業布局合理,以特色園區做好示範引領
自2018年起,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引導各地建設農業產業強鎮,推動產業融合、產城融合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和城鄉融合。培育富民鄉村產業,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近日,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公布,中牟縣官渡鎮在列。目前,強鎮怎麼建,計劃到哪一步了?官渡鎮副鎮長吳豔在採訪時表示,「依託鎮域1—2個農業主導產業,加快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建設。比如目前正在重點著手的紅薯產業,成立紅薯專業合作社,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幫忙積極引進商丘農科院等專業育種單位等,後面還有很多工作要細化。」
目前,官渡鎮已確定以蔬菜為主的農產品一、二、三產業功能定位清晰。段長海介紹,依據本鎮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2年蔬菜種植產業總產值分別達到9.2億元和9.7億元以上,淨收益分別達到5.53億元和5.84億元。副鎮長吳豔表示,鎮域內現有設施蔬菜溫室大棚5776座,2019年通過政府支持,新建溫室大棚500座左右,佔地達到8000畝以上。同時擁有蔬菜儲藏加工冷庫19座,庫容量5萬噸,物流交易市場3座,佔地面積130畝。通過冷藏加工和分季銷售後的產值將達到20億元左右,淨收益將達到12億元左右。官渡鎮區位優勢明顯,原料基地、加工轉化、倉儲物流、服務配套等布局合理。水、電、路、灌排、網絡等基礎設施和農技推廣、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和其它服務設施等基本完備。
據官渡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田彥明介紹,全鎮目前已建成現代農業示範園1個,大段莊、邱莊等蔬菜專業村9個。縣、鎮兩級政府對農業產業鄉鎮,示範建設意願強烈,組織領導機制健全,在土地、財政、金融和人才等方面都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全鎮先後註冊了「豫中老田家」香椿、「東波」蔬菜等一批綠色食品品牌,有效提升了官渡鎮蔬菜的影響力。鎮域以蔬菜為主導的農業總產值達到16億元以上,其中農產品貯藏加工產值與農業初級品產值比達到1.8∶1以上。通過培育農產品冷儲、加工新業態,為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注入了新動能,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發展。積極申報了鄭州市「菜籃子」工程項目,將項目和資金向優勢區域集中投放,大段莊、邱莊、孫莊等為示範區,大力扶持發展現代化設施蔬菜種植業和加工交易產業;以十里舖、官渡橋美麗鄉村建設為依託,整合特色產業、生態旅遊等資源和要素,以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為主線,發展草莓和高效設施蔬菜示範園區基礎設施工程,打造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平臺。
以農為本,創新帶發展
鄉村要振興,具體思路怎麼去盤活、運用,還需要一步步去摸索。吳豔表示,「剛接手主抓農業工作的時候,還有些慌神,心裡沒一點主意。慢慢地,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什麼事都想在村民前面,積極幫他們向上了解產業信息、普及政府政策,往下往細節去做,多下田間地頭轉轉,多與村民溝通溝通,慢慢有點兒感覺了。比如對接技術力量、尋求科技支持等,全產業鏈去考慮,真正做到助力鄉村振興」。
談到當前的發展,她的言談中,不光有大的規劃圖景,更有腳踏實地的實踐,比如一個休閒區荷花池的位置、具體動線等等,她都幾經討論論證,「這個紅薯合作社的打造,我心裡是一幅畫卷在慢慢展開,為著這個美好的目標願意去努力。總之,堅持到如今,內心更多的是帶著一份對農業的情懷,化為內部驅動力去促使著多想多做。遇到難題了,跟上級領導多溝通心得,有疑問就提出來。」閒不下來,是副鎮長吳豔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幾經約好的採訪,她風風火火從紅薯地裡趕回來,連連抱歉,「和村民聊著忘了時間」。
官渡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田彥明介紹,堅持以農為本,創新發展思路,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探索完善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緊密、穩定的合作關係,帶動農民共享發展成果。目前相關村農戶加入合作社聯合經營,佔農戶總數的56.17%,人均增加收入12000元,相較全鎮平均水平提高21.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縣城水平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