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慢」。
提起楊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落落大方的知性氣質,溫婉親切的臉龐,讓她成為很多人心中的氣質女神。
從央視當家主持人主持《正大綜藝》,再到自己創辦的節目《天下女人》,楊瀾不斷挑戰著自己,並以溫柔不乏理性的主持風格成為主持界媒體界的標杆人物。有人說,楊瀾二字就是對於氣質的最好詮釋。
的確,在楊瀾身上,你看不到野心勃勃的爭強好勝,但她卻始終用腳踏實低調的努力溫柔了歲月。
01北京大妞在上海:知性女人楊瀾的小時候
楊瀾出生於北京,但這個北京大妞卻有些不一樣。娛樂圈裡的北京大妞有楊冪,關曉彤,從她們身上不難發現北京大妞的豪爽與乾脆。楊瀾同樣是幹練的,但是她的這一份幹練裡還有一份溫柔與知性。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是北京與上海兩座城市留給她的獨特烙印。
由於父母的工作原因,楊瀾從小就被送到了上海的外婆家。所以,在楊瀾的童年記憶裡,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穿梭在縱橫交錯的一條條北京胡同裡,而是依偎在說著吳儂軟語的外婆身邊。兩座風格迥異的城市塑造了楊瀾性格的獨特性:既有男孩子的果敢勇敢,也有女生的優雅與從容。直到10歲時,楊瀾才被父母接回北京。
小時候的楊瀾就十分喜愛讀書,而這種閱讀習慣也成就了她身上的一份那一份知性。她對於讀書的熱愛是在父親的影響下形成的。父親是阿爾巴尼亞的外援專家,經常看看到爸爸坐在家中安靜讀書的她也對書籍產生了好奇。那時的她就認為,喜愛讀書的女生心靈一定是寧靜而自由地,讀過的每一本書,一定會對成為滋養生活與靈魂的養料。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楊瀾成年後,經常有人在飛機上,看到楊瀾旁若無人地讀著一本書。
上學時楊瀾成績也很不錯,因為英語特長選擇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後,成為了《正大綜藝》的主持人,開始被觀眾所熟知。許多人都羨慕楊瀾的幸運,但這樣的運氣,不正是飽覽群書,氣質優雅,語言文字功底出色的楊瀾應得的嗎? 成績出色的她,從小就是有主見的女孩子,從事媒體工作正是自己從小嚮往的,出色的她更是拿下了1994年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
十幾歲時,這個有主見肯努力的女孩成功站在了自己嚮往的路上。
02居安思危,自知渺小的她拋下一切去留學
成為令無數人豔羨的《正大綜藝》主持人,這樣的舒適沒有讓楊瀾沉迷。
1993年,被指定為「申奧大使」的楊瀾經歷了第一次「申奧」,有機會接觸外部世界的楊瀾深刻認識到自己的淺薄與知識的匱乏;同時人才輩出的工作環境讓她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不適合演小品,更不適合做綜藝。她認為自己是有短板的「四不會」主持人,而這樣的缺陷,註定不能讓她走得更長遠。
也正是這樣的認識,讓她決定拋下如日中天的事業,赴哥倫比亞大學繼續進修國際傳媒。
有人不理解這樣的做法,認為她傻,放棄多少人眼中的好條件,一個人前往異國他鄉。
殊不知,這一切都是她謀定後動的結果:她有強烈的危機意識與自我完善的欲望,一位沉溺在過去的輝煌裡就永遠不能實現自我進步。這一份堅持也成就了她說走就走的勇氣。
儘管進入了無數人羨慕的安逸生活裡,她依然沒有忘記逼著自己成長。忘記昨日的成功,她又重新站在新的人生起點上。
03留學歸來,蛻變成長
1996年,楊瀾以全優的成績順利取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留學歸來,她以及堅定選擇了自己的老本行——媒體行業,加入鳳凰衛視,創辦了後來知名的王牌節目《楊瀾訪談錄》。
儘管《楊瀾訪談錄》被認為是國內首部高端訪談節目,但是一開始時也備受質疑。追求深度的楊瀾創辦這檔節目的初衷是追尋時代軌跡,體現嘉賓人格力量與社會價值,卻無奈與追求娛樂的大眾觀眾產生了思想裂痕,收視率慘遭娛樂節目碾壓,播放平臺也經歷了多次變更。
倔強的楊瀾仍不低頭,她沒有選擇放棄,而是轉頭對自己的採訪方式進行了深思。一旦決定了採訪對象後,她就要搜集大量的資料來看,狂熱補課,只為在節目裡能夠多問些有意義的問題。
採訪基辛格博士時,她幾乎就把基辛格博士的論文看了個遍,她認為:即使不一定能夠用得到,但只是為了不會問愚蠢的問題而已。
充分準備後的楊瀾落落大方,遊刃有餘,讓第二次與她接觸的基辛格驚訝於她的進步,大讚「amazing!」《楊瀾訪談錄》也獲得了社會中高精英階層的認可與關注。
哪裡來的天賦使然,楊瀾知道,越努力才能越幸運。
04從楊瀾身上,我們學到什麼?
楊瀾是聰明的,更是清醒的。她走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義無反顧放下紅火的,已經打出口碑的節目,只身前往哥倫比亞留學;留學歸來,再重頭做起,自己創辦節目《楊瀾訪談錄》。這看似魯莽的衝動背後,實則是她對自己優缺點的清晰認知,這樣的認知,同樣是職場所需要的。
父親是訪外專家,自己從小英語成績又比較亮眼,所以讓她選擇了北京外國語大學;開始工作時,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勢必成為自己成長道路上的阻礙,於是放下一切出國留學;兩次採訪國際著名人物,剛剛畢業只是一名實習生的她畏手畏腳,第二次卻落落大方,利用自己惡補功課得來的知識順利找到新的切入點,贏得所有人的掌聲。她目標堅定,對於人生更是展現出了強大的掌控感。她對自己的優勢劣勢剖析得明明白白,所以她的人生就像別人眼中看到的,皆是坦途。
職場上同樣需要這樣強大的認知,了解自己的優勢劣勢,才會遊刃有餘地發揮專長,彌補劣勢。沉溺在一時的成功裡,只會讓自己忘記前進,只有不斷發掘自己的不足,才可能實現長遠的進步。
看完以上,你認為楊瀾的經歷對自己的職場有哪些啟示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