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斷斷續續追到了大結局,微博上早已預告了最終環節,沒了驚喜,也沒了期待。
所有的結局在這部劇中都顯得合情合理,顧佳帶著家人離開上海,遠赴湘西經營茶廠,鍾曉芹復婚出書,成為人生贏家,王漫妮拿著十萬元存款奔赴異國求學。
看似三十歲。三個女人的完美起點,但卻是多麼戲劇化的表現。
現實中,有誰能如此灑脫?又如此幸運?
如果說顧佳是完美人設,鍾曉芹是幸運錦鯉,王漫妮在她們之中,倒成為了最接地氣的一位。
小鎮出身,上海打拼,從初級銷售做到主管,拋棄過沒錢的前男友,遇見過有錢但沒有專一愛情的梁正賢,辭職回鄉,做好了長居準備。
兩位閨蜜的到訪讓她意識到這裡不適合自己,再次辭職回到上海,歷經「艱辛」的三個月實習生活,拒絕大老闆伸出的橄欖枝,出國深造。
一切看似沒有問題,但王漫妮的人設卻是整部劇中我最不喜歡的,更是我不願活成的樣子。
王漫妮的愛情觀從一開始便很明顯:不為物質,只為愛情。
在母親的介紹下,擁有穩定工作和物質基礎的男人,在王漫妮看來沒有品位,沒有修養。
起初,我也以為王漫妮和某些上漂的女孩子不一樣,不貪慕虛榮,不然憑藉自己的能力,怎麼甘心做一名辛苦的櫃姐呢?
王漫妮對媽媽說:如果自己想結婚,分分鐘都可以嫁掉,只是不想將就,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
這句話沒有絲毫問題,直到王漫妮在郵輪上遇見風流倜儻的梁正賢。
她以為遇見了愛情,希望像所有的情侶一樣,確定關係,等待結婚,但沒想到關係確定的那天,也是梁正賢告訴她自己是不婚族的一天。
王漫妮和閨蜜們訴說著委屈,但最終接納,她認為愛情就應該是純粹的,即便不結婚,也可以享受二人世界的美好。
顧佳的一席話戳中了王漫妮。
這個看似追求愛情的女人,不過是把物質隱藏了起來。
如果梁正賢沒有出現在郵輪的行政艙,不是美籍華裔,擁有巨額資產,王漫妮會輕易和他相處?
這也便很好解釋王漫妮為何會拋棄前男友姜辰:因為沒錢,沒權。
從這點來看,王漫妮一點問題也沒有,她從事奢侈品銷售工作多年,見慣了有錢男人,不能說她是一個完全拜金的女人,但她也絕不是一個愛情至上的人。
只是王漫妮把愛情的旗幟舉過了頭頂,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物質需求。
骨子裡的清高和自尊為她戴上了一層面紗。
嚮往物質沒有問題,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愛情物質雙豐收的情感,但過度包裹在其中的王漫妮,活得很辛苦。
相比之下,那位光明正大成為小三的海王朋友,經營著自己的酒莊,擁有安身立命的資本,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活得更坦然,也更透徹。
人最怕的不是說服別人,而是說服自己接納最本真的樣子。
這部劇的後半段給人一種強烈的衝擊感:自我無能。
每個人的經歷好像都和自己有關,但結局卻千差萬別。
王漫妮從上海辭職回老家,又辭職回上海,短短的數月,便讓她改變了兩次主意。
從大城市回家本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待不下去了,生活壓力太大了,都可以離開,王漫妮也是其中一員。
回到老家的她,紮起了高高的馬尾,綁上了紅頭繩,在家有父母的熱飯熱菜,出了門有街坊鄰居的熱情招呼。
她努力適應著這裡的安逸生活。
為了在這裡待下去,她接受著父母安排的相親和工作,即便心裡一萬個不願意,但還是努力應付著。
這裡不得不提到這位相親男張志,小鎮公務員,大小是位領導,出門受人尊敬,單位工作積極。
和王漫妮第一次見面,便選在了烏篷船裡,為了不讓王漫妮尷尬。
這位相親男表現得如何呢?
除了有些官腔和顯擺之外,沒有太本質的問題,但細數優點倒是不少。
王漫妮父親生病時,主動幫忙;幫助王漫妮解決工作問題;出門車接車送。
樂於助人,為人誠懇,禮貌寬厚。
張志代表了許多小鎮男人,草根出身,去過大城市,走過萬裡路,回到家鄉,圖一個安慰和快意。
如果說兩個人不合適也實屬正常,不合適可以不繼續交往,王漫妮也可以選擇回到上海,感情不能勉強。
但整件事中王漫妮最大的問題並不是選擇回上海,而是在她沒有確定自己的生活方向時,為了滿足父母的心願,傷害了張志。
她如果不接受相親,可以拒絕,不喜歡相親男可以拒絕,不想去工作也可以拒絕。
接納前者是因為父母,接納後者的前提應該是確定關係,而不是為了讓別人開心。
王漫妮也在沒和梁正賢確認關係前,接受了這臺車,每天享受著開車上下班的生活,即便出不起停車費,但她樂在其中。
同樣,不喜歡張志,卻接受著他的好意,他的工作安排,最終因為個人原因,離職離鄉。
她忘記了這裡不是上海,而是小鎮,看人情,講面子的地方。
即便張志很主動,但面對一個不拒絕的女人,任何男人都會浮想聯翩,你接受了我的好,代表你也正在接納我這個人。
張志帶著王漫妮穿梭於小鎮,靠著自己的關係安排工作,王漫妮離開了,留下了丟盡顏面的張志。
王漫妮在做出選擇的時候,無疑傷害了許多人,她是自私的,也是無所顧忌的。
一個女人,不要輕易接受一個男人的好。
這其中包含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成年人的世界有來有往。
三十歲的王漫妮,漂亮,聰明,有能力,即便出了國,依然擁有發展的機會。
這樣的女人其實有很多,但卻很少有活成王漫妮這樣的人設。
大部分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每日加班,為的是周末可以多睡一會,拼命賺錢,希望能趕得上房租漲價的速度,顧及老家的父母,不再單純為了夢想追求自由。
自由的代價是什麼,是你沒有後顧之憂,沒有物質牽絆,更沒有精神不滿。
這些王漫妮統統缺失,她想要的自由是經歷了以上的所有無能為力的一種選擇。
她無法再次投入一段沒有結局的感情,也無法適應家鄉瑣碎的生活,更不想為了職場鬥爭勞心勞力。
出國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逃避。
因為現實生活中的女孩們無法逃離,更無法多重選擇,這便是生活和電影的區別。
我們都在過著一邊羨慕別人,一邊警醒自己的生活,但最後發現,我們無法成為別人,只能成為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我不期待活成王漫妮的模樣,人的每一次選擇都會付出代價,而這份代價需要自我償還。
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圖片來自《三十而已》
作者簡介:羊達令,青年作者,熱愛寫作的小綿羊,喜歡彈吉他畫畫的射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