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中的多元化之路-恆大迷途

2021-01-08 全景網

  恆大,一直被視作純粹的住宅開發商,卻因為其自2013年末以來格外高調的多元化而引發議論。

  自2010年起步投資足球及商業地產算起,恆大的多元化已經走過五個年頭,擴張布局也逐漸從內涵式演變成了外延式,先後進入了文化、百貨、超市、礦泉水、糧油、畜牧業、乳業、母嬰、整形醫療等行業,搭建起一個複雜而龐大的架構。

  迥異於其高調宣稱的數百億上千億投資規模,恆大多元化當下的實際成果卻仍是全面虧損。恆大淘寶足球所披露的兩年一期的財務報表顯示,其2013年虧損額為5.76億元,2014年虧損4.83億元,2015年前5個月虧損2.65億元。而其收入結構中,來自關聯方的收入佔比呈現出逐年提高的趨勢。這種趨勢在其廣告收入結構中表現得更為明顯,2015年前5個月,恆大淘寶足球的贊助廣告有近乎一半是由其關聯方投放的。

  恆大文化產業集團作為恆大旗下的二級控股公司,分別經營院線、影視文化、影視發行、音樂、動漫、文化經紀六大細分業務,但截至目前無一業務、無一年份實現盈利。在主業虧錢的背景之下,恆大文化產業集團卻依靠恆大地產的無償資金支持,「不務正業」般在A股市場投資股票賺得21.02億元,從而扭虧為盈。

  礦泉水作為恆大迄今為止推廣上最為聲勢浩大的業務,也是恆大非地產業務中投入資源最多者,但卻也是目前虧損最嚴重的業務。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恆大冰泉投入的銷售費用累計高達43.88億元,但依然未能令該業務走上正軌。

  在實際的業務框架上,恆大與萬達存在諸多相似之處。萬達投資過足球,現旗下有文化產業、旅遊產業,有酒店、院線,有百貨、兒童樂園,而這些也正是恆大正在涉足的產業。二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萬達的根基是商業地產,其多元化領域與地產業務具有明顯的協同性,而恆大的根基是住宅地產,後發業務與地產的協同性相當欠缺。

  先行一步的萬達多元化,雖然目前而言還稱不上成功,但至少其多元化的內在邏輯是清晰的。而恆大的多元化,顯然缺乏一條清晰的邏輯主線。如今恆大尚乏善可陳的多元化進展及成果,似乎正印證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以「冒險家」著稱於地產江湖的許家印,領銜恆大地產(03333.HK)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再次進行著冒險徵途。

  2015年8月3日,因宣布被恆大地產及騰訊控股(00700.HK)聯合收購75%股權,已淪為「仙股」的馬斯葛集團(00136.HK)復牌後股價跳空高開並報收於0.49港元/股,較6月8日0.285港元/股的停牌價暴漲72%。

  這已經是繼新傳媒(00708.HK,後更名「恆大健康」)之後,恆大地產拿下的第二家港股上市公司。

  在此前的7月份,恆大旗下三大非地產子業務—恆大淘寶足球、恆大文化產業集團、恆大長白山礦泉水—也先後發布公開轉讓說明書,擬於新三板掛牌。

  隨著越來越多的子業務成為公眾公司,恆大的多元化戰果也日漸浮出水面。

  多元化布局,從內涵式到外延式

  在外界的認知中,恆大地產一直都是一家純粹的住宅類地產開發商。截至2014年末,其旗下305個地產項目散落於147個城市,覆蓋了全國所有省級行政區,成為覆蓋面最廣的全國性開發商。

  恆大的多元化最早始於由住宅地產向商業地產的演進。早在2009年,恆大初涉「地產+酒店」模式,恆大酒店首個旗艦店在廣州恆大御景半島開業;2010年10月,重慶恆大酒店的開業,拉開了恆大投資文化綜合體領域的序幕;2011年6月,恆大又建成標杆性旅遊度假區—廣東清遠恆大世紀旅遊城。

  而其進軍體育、文化產業的初衷,也是為了配合地產業務的擴張。比如,養一支足球俱樂部,既能拉近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又能在全國範圍內擴大其知名度(目前中超16支職業足球俱樂部全數擁有地產商背景);而文化產業投資中的電影院線、動漫嘉年華等,則可作為其商業地產的有效配套補充。

  進入2014年之後,恆大的多元化布局逐漸從內涵式演變成了外延式擴張,先後進入了百貨、超市、礦泉水、糧油、畜牧業、乳業、母嬰、整形醫療等行業,一個龐大的多元化架構已然搭建起來(圖1)。但這些新興進入的產業,多數與恆大的地產主業並無協同效應。

  足球闖關,文化跟進

  恆大最早進入體育產業是2009年4月投資2000萬元設立廣東恆大女子排球俱樂部,並且請來前國家隊主力郎平出任主教練。但因為排球運動在中國早已度過了其巔峰時代,逐漸成為一個非常小眾的體育項目,因而投資排球並不能起到協助恆大擴張聲勢的作用。

  一年之後,恆大以2000萬元代價收購廣州足球俱樂部,將其更名為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並迅速對其增資至1億元。

  恆大足球俱樂部組建之後,在一個中超俱樂部一年投入僅三五千萬的背景下,許家印以幾乎每年淨投入5億元的大手筆,高薪挖角知名球員、聘請國際知名教練,在足壇迅速打開局面。2010年,俱樂部組建之初即奪得當年中國足球甲級聯賽冠軍;2011-2014年拿下中超聯賽「四連冠」,創造中超聯賽最輝煌的歷史;2013年,再創紀錄拿下亞洲最高等級的足球賽事—亞冠聯賽的冠軍。

  伴隨所冠名的足球俱樂部聲名鵲起,恆大的知名度也日益從地產圈、財經圈溢出,為越來越多人所認知。

  繼體育產業之後,恆大又緊隨進入文化產業。

  2010年9月,恆大文化產業集團在北京宣告成立,註冊資本6億元。在隨後的3個月內,恆大文化產業又設立了一系列下屬子公司—恆大影視文化、恆大院線、恆大影視發行、恆大音樂、恆大動漫、恆大文化經紀。

  恆大文化產業集團於新三板披露的信息顯示:恆大院線目前已經開業22家影城,擁有銀幕154塊;恆大影視投拍的影視作品有《時光戀人》、《畫框裡的女人》、《天台愛情》、《武媚娘傳奇》、《彼岸1945》等;恆大音樂現有版權庫曲庫量2.2萬首,舉辦音樂演出47場;恆大動漫推出的動畫片包括《生日夢精靈》、《果果騎俠傳》、《龍騎俠》等。

  許家印曾表示:「房地產曾經是朝陽產業,未來會有萎縮,所以我們做文化產業,因為現在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由此看,其進軍文化產業目的在於未雨綢繆,對衝未來地產業務的衰退。

  多元布局,先造聲勢

  2013年之後,特別是2014年,恆大的多元化聲勢達到高潮。

  2013年11月9日,廣州恆大足球隊問鼎亞冠寶座。在這場直播的決賽賽場上,恆大球員胸前所印的「恆大冰泉」廣告一夜之間傳遍了現場球迷及全國電視觀眾,恆大的礦泉水業務一炮打響。

  隨後的第二天,恆大召集全國200餘家媒體,高調宣布進軍高端礦泉水市場。緊接著是恆大冰泉在電視、網際網路、樓宇屏幕的連續廣告轟炸,「我們搬運的不是地表水」、「一處水源供全球」等廣告語也逐漸被人們所記住。

  恆大冰泉的前身為吉林省黃金飲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9月。2013年10月28日,也就是亞冠決賽前的12天,恆大將其收購併更名為恆大長白山礦泉水有限公司,並閃電般推出恆大冰泉品牌。

  而在恆大冰泉處於醞釀期的2013年9月初,吉林省本地媒體就已放出消息,稱恆大有意在長白山開發千萬噸級高端礦泉水項目,且投資額高達100億元。恆大冰泉甫一推出,許家印便雄心勃勃地表示,其銷量要實現「第一年100億,第二年200億,第三年300億」的目標。

  繼恆大冰泉之後,許家印再次使用同樣的手法推出「恆大糧油」。

  2014年8月27日,萬眾矚目的亞冠賽場上,「恆大糧油」四個大字首次出現在廣州恆大足球隊的比賽球衣上,這個名字瞬間傳遞給了現場近5萬名球迷及全國數億電視觀眾。由於稍早前阿里集團剛剛以12億元入股恆大足球俱樂部,在該日比賽現場,許家印與馬雲一同穿著印有「恆大糧油」的紅色球衣坐在主看臺上觀看比賽,這張合影通過財經媒體又引發了第二輪傳播。無疑,馬雲這個「超級廣告載體」,無償替恆大糧油做了一回廣告。

  第二天,恆大高調召開發布會,宣布正式進軍糧油快消品領域。當時的媒體報導稱,在此前兩個月,恆大在內蒙古、黑龍江已首期投資近70億元建設及併購22個生產基地,啟動恆大糧油、恆大乳業、恆大畜牧產業,計劃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不僅如此,2014年9月恆大還一度宣布要進軍光伏產業,不僅與張家口政府籤訂900億元光伏發電戰略合作協議,還試圖收購國藏集團(00559.HK)發展新能源,但這一計劃最後無疾而終。

  5億港元買殼交易

  2014年9月,恆大又正式進軍健康產業,收購了韓國原辰整形外科醫院。公開信息顯示,韓國原辰整形外科醫院成立於1999年,是韓國最大的綜合整形外科醫院,韓國很多當紅明星都在此做過整容手術。

  完成對該醫院的收購之後,恆大又開始醞釀收購一個上市殼公司,日後將健康醫療資產注入。

  2014年11月14日,恆大地產與新傳媒(00708.HK)共同發布公告稱,前者將收購後者74.99%股權,代價為9.5億港元現金。新傳媒系香港娛樂大亨、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旗下產業,目前經營五份雜誌及印刷業務,包括《東方新地》、《新假期》、《新Monday》、《流行新姿》以及《經濟一周》。正是楊受成將所持的新傳媒74.99%股權轉讓給恆大。

  該交易實際由三個交易組成:1)由恆大地產出資9.5億港元收購楊受成持有的新傳媒74.99%股權;2)楊受成所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英皇國際(00163.HK),以4.16億港元現金買回新傳媒旗下的物業(位於香港九龍鴻圖道82號之樓宇);3)楊受成所控制的另一家私人公司Rawlings出資1400萬港元,收購新傳媒子公司New Media Group(BVI)的9.99%股權。

  簡言之,這組交易的目的在於,楊受成先將上市公司的核心資產—物業樓宇剝離,此後上市公司基本就是一個純粹的殼公司了(因為其雜誌出版業務基本處於停業狀態),然後再將這個空殼公司的控制權賣給恆大。

  楊受成出讓新傳媒74.99%的股權拿到9.5億港元的現金,而該等股權按照停牌前收市價計算,市值僅為3.078億港元,其獲得溢價6.422億港元。這6.422億港元的溢價,再扣除買回物業等「回吐」給恆大的4.3億港元(4.16億港元+0.14億港元)現金,獲得的淨溢價為2.122億港元。

  換句話說,許家印為拿下一個港股淨殼公司,付出了略高於2億港元的溢價。

  完成收購之後,恆大隨即將新傳媒更名為「恆大健康」,並發布了系列關於醫療整形業務進展的公告。

  2015年3月29日,恆大健康發布公告稱,與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委員會及韓國原辰醫療美容集團籤訂合作協議,在該區投資建設集醫學整形、美容美體和抗衰老保健為一體的醫院。

  4月1日,其發布公告表示,有意收購天津恆大原辰醫學美容醫院96.25%的股權,韓國原辰醫療美容集團持有恆大原辰其餘3.75%的股權,這意味著恆大集團正式向新傳媒注入健康產業資產。

  2015年6月23日,恆大健康宣布,恆大原辰醫學美容醫院在天津開業。

  隨著這一系列利好公告的刺激,恆大健康的股價一路上行,從恆大入主之前的停牌價0.475港元/股,上漲至2015年8月21日收盤的16.08港元/股。按此股價計算,恆大所持74.99%股權市值高達104.18億港元,是其原始投資額(9.5億港元)的11倍,更是其淨投資額(5.2億港元)的20倍。

  7月31日,恆大再拿下一家港股上市公司馬斯葛。當日,馬斯葛發布公告稱,恆大與騰訊正式聯合收購該公司,雙方合計耗資7.5億港元,其中恆大出資5.5億港元,佔股55%,騰訊出資2億港元,佔股20%。

  本次交易完成後,恆大與騰訊將促使馬斯葛集團開始實施新的業務計劃—網際網路社區服務網上平臺。該計劃憑藉其線上和線下社區服務建立一個開放式協作平臺,主要以恆大數百萬社區業主為首批用戶,包括訂購、物流安排、產品或服務交付。

  多元化五年,非地產業務全面虧損

  自2010年起步算起,恆大的多元化已經走過五個年頭,但恆大地產歷年的年報對其地產之外的業務,並無詳細的披露。

  恆大地產的財報附註披露顯示,2013年其地產相關業務之外的「其他業務」錄得5.69億元收入,產生營業虧損6.73億元;2014年「其他業務」錄得25.45億元收入,營業虧損進一步增加至31.26億元。

  此外,恆大地產的財報附註中還披露,2011-2014年其足球和排球俱樂部廣告收入分別為3.927億元、2.949億元、3.631億元、2.152億元。

  隨著恆大淘寶足球、恆大文化產業集團、恆大長白山礦泉水先後於新三板發布公開轉讓說明書,恆大多元化的經營業績被逐步揭開面紗。

  恆大足球:賠錢賺吆喝

  足球向來都是燒錢的運動,從國內足球運動市場化、產業化情況來看,恆大足球虧損運營也是意料之中。

  恆大淘寶足球所披露的兩年一期的財務報表顯示,2013年其營業收入4.13億元,虧損額5.76億元;2014年其營業收入3.43億元,淨虧損4.83億元;2015年1-5月其營業收入0.85億元,淨虧損2.65億元。

  

  由於恆大足球持續高投入籤約國內外知名球員、國際著名教練,導致報告期內營業成本較高,從2013年至2015年前5個月,其營業成本分別高達9.3億元、8.33億元、3.6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恆大足球的收入結構中,來自關聯方的收入佔比呈現出逐年提高的趨勢。2013年至2015年前5個月,其總營業收入中來自關聯方的佔比分別為5.13%、13.88%、30.52%。而這種趨勢在其廣告收入結構中表現得更為明顯,2013年至2015年前5個月,其廣告總收入中來自關聯方的佔比分別為5.27%、12.36%、42.57%(表1)。換句話說,2015年前5個月,恆大足球的贊助廣告有近乎一半是由其關聯方投放的。

  2014年,恆大足球的前5大銷售客戶中,恆大冰泉以1415.52萬元排在第四位,貢獻了其年收入的4.13%。2015年前5個月,恆大地產及恆大冰泉皆進入恆大足球的前5大銷售客戶,分別排在第二位及第四位,分別貢獻了1163.24萬元及378.38萬元,分別佔其當期銷售收入的13.74%及4.47%。

  恆大淘寶足球的披露顯示,東風日產是其第一大廣告客戶。從2014年2月17日起,恆大淘寶足球隊球衣的胸前廣告由恆大冰泉換成東風日產「啟辰」品牌,東風日產由此成為該球隊最大的贊助商。這份為期兩年的廣告贊助合約,總金額為1.6億元。

  恆大文化產業:依靠炒股賺錢

  恆大文化產業集團作為恆大旗下的二級控股公司,分別經營院線、影視文化、影視發行、音樂、動漫、文化經紀六大細分業務。雖然恆大文化產業集團起步於2010年,但截至目前,其旗下卻無一業務、無一年份實現盈利。

  

  以2014年為例,恆大院線虧損1600萬元,恆大影視文化虧損1103萬元,恆大影視發行虧損134萬元,恆大音樂虧損1235萬元,恆大動漫虧損1014萬元,恆大文化經紀虧損191萬元。

  此外,恆大文化產業各業務線條的收入起伏波動很大,顯示出其各業務皆未進入穩定發展軌道。比如,恆大影視文化2013年營業收入為849萬元,2014年增長至2339萬元,2015年前5個月則僅有272萬元;恆大影視發行2013年錄得收入93萬元,2014年則僅錄得不足4萬元收入;恆大文化經紀2013年至2015年5月則是顆粒無收。

  在恆大文化產業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中,其影視文化部分對所投資的《武媚娘傳奇》(2015年元旦前後最為火爆的電視劇之一,因「剪胸」事件而轟動一時)進行了濃墨重彩地介紹。

  「恆大影視文化已投拍年代古裝大戲《武媚娘傳奇》、平民史詩電視劇《師傅》、戰爭情感電視劇《彼岸1945》。其中,根據2014年12月21日發布的央視-索福瑞(CSM)數據顯示,《武媚娘傳奇》首播CSM30城市網收視率為2.46、市場份額為6.15%,排名第一;首播CSM50城市網收視率為2.28、市場份額為6.05%;首播全網收視率為2.14、市場份額為6.13%,創下電視劇史上最高的首播紀錄。收視率最終達到4.04,市場份額達到10.57%。」

  但實際上,恆大影視在該劇投資、拍攝過程中不過是個「打醬油」的角色,該劇的主要投資方及實際製片方為唐德影視(300426)。

  唐德影視的招股書披露,2011年9月17日,唐德影視與恆大影視籤訂電視連續劇《武則天》(後更名為《武媚娘傳奇》)聯合攝製協議書,約定雙方合作攝製電視劇《武則天》,投資比例分別為40%及60%。

  2014年3月11日,唐德影視與恆大影視籤訂《武媚娘傳奇》聯合攝製協議書之補充協議,內容顯示:「鑑於本劇總投資額發生重大變化,自協議生效之日起,原協議雙方合作模式調整為固定收益回報方式,恆大影視承擔投資額為720萬元,由公司在2015年3月31日前將恆大影視已支付的投資款720萬元及固定收益款(以投資款的40%計)288萬元一次性支付給恆大影視,恆大影視收到上述款項後,除享有該劇署名權外,不再享有該劇其他任何版權及經濟收益」。

  唐德影視的招股書顯示,《武媚娘傳奇》不俗的收視率帶來了豐厚的回報,該劇僅2014年一年就獲得各項收入總計2.95億元,預計後續還將獲得可觀收入。由於恆大影視在《武媚娘傳奇》中僅僅是「打醬油」的角色,豐厚的回報也就與其無關。截至2015年5月,恆大影視在從該劇的投資中僅獲得272萬元收入,而這也是恆大影視2015年前5個月的全部收入。

  實際上,恆大影視的業務多數都是採取「傍大款」式的跟隨唐德影視行動。截至2015年5月,恆大影視參與投資的已上映/播出的影視作品共有5部,其中有4部是由唐德影視主導的,除了《武媚娘傳奇》之外還包括《天台愛情》、《師傅》、《彼岸1945》。

  在恆大文化產業各子業務營收的巨幅波動之中,恆大院線是唯一的例外。恆大文化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結構中,電影放映及影院賣品銷售收入處於穩步增長中。其中,電影放映收入從2013年的127萬元,增長至2014年的2790萬元,再增長至2015年前5個月的3741萬元。影院賣品銷售收入也呈現出與電影放映收入同步增長的趨勢。由於院線業務的大幅增長,使得其在恆大文化產業集團營業總收入的佔比,從2013年的3.48%大幅提升至2015年前5個月的81.61%。

  

  雖然恆大院線目前依然處於虧損狀態,但其扭虧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並且可能成為恆大文化產業集團首個實現持續盈利的業務。

  有意思的是,恆大文化產業集團雖然目前旗下所有業務全面報虧,但其在2014年及2015年前5個月卻獲得大大超過營業收入的數億元淨利潤。

  2014年,恆大文化產業集團營業總收入為1.36億元,其淨利潤卻高達8.77億元;2015年1-5月,恆大文化產業集團營業總收入僅有6000萬元,但其淨利潤卻是驚人的7.3億元。實際上,其2014年及2015年前5個月的盈利,系由非經常性損益貢獻。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則其2013-2015年5月兩年一期的淨利潤分別為-1.27億元、-1.55億元、-1.14億元。

  

  恆大文化產業集團財報附註的披露顯示,其2014年度及2015年前5個月的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自於對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權益投資產生的投資收益:「2014年度本公司的投資收益為10.3億元,2015年1-5月投資收益為8.45億元。」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文)的規定,對證券投資基金從證券市場中取得的收入,包括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股權的股息、紅利收入,債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同時對投資者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在向新三板監管機構呈交的後續反饋意見中,恆大文化產業集團進一步披露了其股票投資詳情。

  其一,公司在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間在A股二級市場進行股票投資,投資標的為地產、金融等藍籌股,投資總規模為9.38億元,其中自有資金約佔30%,剩餘70%為恆大地產集團撥付。但該筆投資錄得虧損,2014年2月份清倉時虧損約3.97億元,虧損比例42%。

  其二,公司分別於2014年4月和2014年9月通過證券投資基金認購前海開源基金產品,投資總金額為27億元,其中恆大地產集團直接撥付8億元,另通過對外募集優先級資金19億元。該基金主要投資於具有良好經營業績和基本面的銀行股,2014年下半年啟動的牛市行情恰恰以金融股為龍頭,因而給該基金帶來豐厚回報。截至2014年底,投資基金淨值為40.17億元,2015年5月基金清算,除了投資額的8億元本金之外,另獲利潤21.02億元。

  由此可見,恆大文化產業集團對股票投資收益的依賴程度。但其卻宣稱,「隨著本公司不斷發展,競爭力不斷增強,本公司盈利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高,未來公司亦不會大規模投資金融資產,因此,未來本公司不會對非經常性損益形成重大依賴」。

  恆大冰泉:40億強推不見起色

  礦泉水作為恆大迄今為止推廣上最為聲勢浩大的業務,也是恆大非地產業務中投入資源最多者,但其卻是目前虧損最嚴重的業務。

  恆大冰泉啟動於2013年10月左右,當年僅獲得3480萬元收入,虧損卻高達5.52億元;2014年營業收入達到9.68億元,虧損卻是創紀錄的28.39億元;2015年1-5月獲得營業收入2.84億元,虧損有所縮小,但也高達5.55億元。

  

  恆大冰泉的巨額成本支出中,最大的一塊來自於以廣告推廣支出為核心的銷售費用。2013年恆大冰泉發生5.59億元銷售費用,是當期營業收入的16倍;2014年恆大冰泉更是大手筆推廣,全年發生銷售費用32.53億元,是其營業收入的3.36倍;2015年前5個月,恆大冰泉發生銷售費用5.76億元,是當期營業收入的2倍。

  

  從數據來看,恆大冰泉的銷售費用率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從2013年的1607%下降到2015年前5個月的203%。這似乎意味著,恆大冰泉獲得同等的收入所需要的推廣強度在減弱,其品牌開始逐漸為人們所接受。

  但實際上,其收入形勢的改善或許只是一種假象,另外兩組分析數據卻呈現出另一種反差。

  其一,恆大冰泉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處於持續增加之中,從2013年度的0.39%增加至2014年度的5.08%,2015年前5個月進一步提高至87.82%。其2015年前5個月2.84億元的銷售收入中,竟然有2.5億元是應收帳款。

  根據恆大冰泉披露的收入確認方法,貨物已經發出並經客戶驗收時,確認收入。換句話說,恆大冰泉只要把貨發出,到達經銷商的倉庫並驗收,則視同完成了銷售,可以確認收入,於是獲得了一筆應收帳款。至於貨物在經銷商那裡是實際已經賣出,還是呆在經銷商的倉庫成為了庫存,似乎與恆大冰泉無關了。但實際上,站在經銷商的角度來說,是否支付貨款是要視實際銷售情況而定的。2015年前5個月,恆大冰泉的應收帳款佔銷售收入如此之高的比例,即便不能說其銷售收入不是真實的,至少也可以說其銷售收入是不健康的。

  其二,恆大冰泉的營業收入中,來自關聯方的收入佔比呈現出持續增加的趨勢,從2013年的0.22%提高至2014年的6.13%,2015年前5個月進一步提升至28.4%。這反映出恆大冰泉的營收越來越依賴關聯方的貢獻。

  此外,自2015年起,恆大地產集團開始變相補貼恆大冰泉。細看表5可知,恆大冰泉2015年1-5月在主營業務收入之外另獲得一項「其他業務收入」,而2013年及2014年是沒有這項收入的。

  恆大冰泉披露顯示,其他業務收入是因向恆大地產集團提供廣告服務而獲得的收入。其通過「恆大冰泉」網絡宣傳平臺,為關聯方恆大地產集團提供恆大系列樓盤促銷廣告,廣告合同計費標準為:以礦泉水實際銷售量計算,每銷售一瓶,恆大地產按照0.5元/瓶的標準向恆大冰泉支付廣告費。

  2015年1-5月,恆大冰泉因此而獲得了恆大地產支付的5779.39萬元廣告費。合同約定2015年恆大地產支付給恆大冰泉的廣告費用上限為2.3億元,以後每年1月份雙方根據上年實際銷量商定該年廣告費上限。

  恆大冰泉披露的信息顯示,其市場定位為8元/L以上的中高端礦泉水市場,主要競爭品牌是景田(4-6元/L)和崑崙山(8元/L以上)。但實際上恆大冰泉的實際售價遠遠未達到其預期的定位。

  按照恆大冰泉8元/L的價格定位,一瓶容量為500mL的礦泉水售價應該為4元/瓶。但恆大冰泉的實際售價會是多少呢?

  根據恆大冰泉所收到的5779.39萬元廣告費,以及0.5元/瓶的計價標準,可以測算出恆大冰泉2015年1-5月的銷售數量為1.156億瓶。而其2015年1-5月的主營業務收入(即賣水收入)為2.265億元,按照實際銷量1.156億瓶計算,其單價為1.96元/瓶。

  雖然恆大冰泉容量有350mL、500mL、1.25L和4L四種不同的規格,但其最主流的依然是500mL裝的。換句話說,其500mL裝的礦泉水實際僅賣大約2元/瓶,遠非其所宣稱的高端定位。

  京東上的價格信息顯示,一箱恆大冰泉(500mL、24瓶裝)標價為96元,折合單價確為4元/瓶,但恆大冰泉在京東上長期進行買一贈一的促銷,實際價格也僅為2元/瓶。

  恆大冰泉標榜高端,品牌定位上對標依雲、崑崙山等高端礦泉水,但在實際執行時壓力重重,不得不降價促銷,陷入與農夫山泉、怡寶等定位更低的品牌競爭漩渦中。

  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恆大冰泉投入的銷售費用累計高達43.88億元,但依然未能令其業務走上正軌。

  地產主業會否被拖累?

  隨著多元化業務一個接著一個上馬,恆大自然要被問及的一個問題是,其財務狀況是否會惡化?

  恆大地產自上市以來,營業收入及淨利潤皆處於穩定增長中,2014年營業收入達到歷史新高的1114億元,成為收入破千億的五大上市地產商之一,淨利潤也達到180億元的歷史最高水平;2015年上半年,營收為777.4億元,淨利潤為132.9億元,同比分別上升22.7%和40%。

  根據恆大地產財報披露的信息,2013年其非地產業務產生營業虧損6.73億元,相較於該年度250.44億元營業總利潤,是個相對很小的比例;2014年其非地產業務產生營業虧損31.26億元,相較於該年度285.53億元的總營業利潤,雖然比例有所提高,但也沒有對其整體盈利產生太大影響。

  

  不過,這個營業利潤數字並不能反映出恆大非地產業務對其利潤的整體影響。根據恆大地產財報附註的說明,其非地產業務營收僅包括生產銷售礦泉水、糧油、食用油以及乳製品,而足球俱樂部、文化產業、百貨、超市、母嬰、畜牧業等業務並未納入其中。

  以淨利潤為口徑,可以分別拆解估算一下恆大非地產業務對其整體淨利潤的影響。以2014年為例:恆大淘寶足球虧損4.83億元,恆大地產按比例分擔其中60%即2.9億元;恆大文化產業如果不計算其股票投資收益,旗下院線、影視等六家子公司2014年共計虧損0.53億元;恆大冰泉2014年虧損28.39億元。以上有明確數據的三項,共計虧損額為31.82億元。

  另外,還有無準確公開數據的糧油、乳業、百貨、超市、母嬰、醫療整形、畜牧業,這些皆為2014年剛剛開始啟動的多元化業務,由於啟動投資規模較大,第一年處於虧損狀態也是大概率事件,假設平均每家虧損0.8億元,合計大約要虧損5億元以上。

  那麼,恆大除地產之外的所有多元化業務,2014年總計虧損大約37億元。這個數字相較於恆大2014年全年180億元的淨利潤而言,雖談不上傷筋動骨,但已然是不小負擔。

  從恆大地產的銷售費用數據也可看出其成本開支的巨幅增加。2011-2013年,恆大地產的銷售費用率穩定維持在4.5%上下,2014年猛增至8.22%,幾乎翻倍。2014年恆大地產銷售收入1113.98億元,較2013年增幅僅為18.92%,而其銷售費用高達91.54億元,較2013年暴增112.39%。

  恆大的銷售費用之所以如此飆升,並非地產業務的銷售開支劇增,而是以恆大冰泉為代表的非地產業務的巨額推廣開支所致。鑑於財務壓力的增加,2015年恆大明顯壓縮了非地產業務的推廣預算。以恆大冰泉為例,其2014年發生銷售費用32.53億元,2015年1-5月大幅壓縮至5.76億元。

  從資產負債率的橫向對比來看,恆大與萬科、萬達等幾家營業收入過千億的上市地產商近兩年基本同處於接近80%的水平。但恆大與其他幾家不同的是,恆大在2013年及2014年各發行了金額為250億元及279億元的兩筆永續債券,合計高達529億元。而該永續債券在恆大的資產負債表中被列為與股權性質相同的權益類資產,而非負債。

  永續債券是一種並不約定到期期限的債券,持有人也不能要求清償本金(債券發行人可以選擇歸還本金贖回債券),只可以按期取得利息。永續債特點體現為高票息、長久期、附加贖回條款並伴隨利率調整條款。

  正因為債券持有人不能索取本金,其性質上就類似於可以定期索取股息的優先股。同時,永續債券不同於股權的是,支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息可以在稅前扣除,而支付給股票持有人的股息則不能在稅前扣除。因而,永續債券雖然票息更高,但具有一定的節稅功能,相當於抵消了一部分利息成本。

  如果將永續債券視作負債,則恆大地產2014年的資產負債率將由76.31%提高至87.45%,明顯高於其他幾大地產商。因而,其通過擴大負債來提高多元化投資的空間已經相當有限了。

  從恆大地產的現金流狀況來看,也是有所惡化。經營性現金流為負數、主要依靠融資性現金流支撐業務擴張,是地產行業的普遍常態,恆大地產也不例外。近5年來,恆大地產的經營活動及投資活動的淨現金流全數為負,完全依靠融資活動的淨現金流維持其資金鍊。值得注意的是,其2014年末的現金餘額從2013年末的401億元大幅下降至298億元。這反映出其資金鍊有所吃緊,顯然對非地產業務的支持力度會有所下降。

  綜合而言,恆大多元化的整體財務風險處於可控範圍之內,但其財務挪騰空間已經有所下降,這就要求恆大在日後的多元化中需要更加謹慎為之。

  對標萬達?

  多元化與專業化從來都是企業經營領域爭論不休的問題,也從來沒有非此即彼的標準答案。無論是多元化還是專業化,兩大陣營皆誕生了大量的成功標杆,也存在數不盡的失敗案例。

  典型的多元化理論認為,多元化的核心在於通過不同業務的組合來構築企業穩定的現金流。為形成穩定的現金流,多元化的具體表現形式,或者是不同周期業務的互補,或者是正現金流與負現金流業務的對衝,或者是跨時段風險對衝,或者是跨地區風險對衝。

  但是,顯然無法用成熟的多元化模型去分析恆大,因為其非地產業務還處於起步狀態,與地產業務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完全談不上相互之間的互補與對衝。

  在實際的業務模式上,恆大與萬達倒是存在諸多相似之處。萬達投資過足球,現旗下有文化產業、旅遊產業,有酒店、院線,有百貨、兒童樂園,而這些也正是恆大正在涉足的產業。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萬達的根基是商業地產,而恆大的根基是住宅地產。

  資料顯示,恆大於2010年開始在一些省會城市儲備城市綜合體項目。按照當時許家印的說法,「我們的概念要做省會城市以上的地標性城市綜合體,現在項目也在籌備中。我們的想法是,在未來的10到20年之間,能夠在全國每一個省會城市都有恆大的地標」。

  許家印的設想,與王健林「萬達廣場就是城市中心」的理念如出一轍。

  自2000年萬達開始進軍商業地產之後,其開發的「萬達廣場」經歷了三代的更新迭代。截至2014年末,萬達在全國超過110個城市開發了159個萬達廣場(已開業107個),以文化、旅遊為主題的8個萬達城,商業地產總盤子超過5600億元(詳見本刊2015年1月號《萬達還能走多遠》)。

  相較於萬達在商業地產方面的龐大規模,恆大在商業地產的布局相差甚遠。及至2014年年報,恆大也未詳細披露其在城市綜合體開發方面的進展。

  萬達依託其商業地產的物業優勢,其旗下的其他業務也幾乎同步擴張。截至2014年末,萬達院線在全國布局了182家影院;萬達百貨開業99家;大歌星KTV開設了105家連鎖店(後轉讓給第三方);萬達酒店則擁有62家完工酒店。就規模而言,該等業務皆屬於細分行業第一,這種協同帶來的擴張速度,往往令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而恆大不具備萬達商業地產的優勢,其多元化的步伐明顯緩慢很多。

  以院線為例,萬達院線2005年設立時,正是院線行業風口張開前夕,因而其藉助萬達商業地產的物業優勢廣泛布局,2009年即拿下行業頭把交椅,將此桂冠維持至今,且優勢有擴大的趨勢(詳見本刊2015年1月號《風口的萬達院線》);反觀恆大院線,設立至今也已滿5年,開業的影城數量僅22家,銀幕數154塊(截至2015年5月末),僅為全國銀幕總數的0.65%。早在2011年,恆大就計劃在旗下主要的200個樓盤布局自己的院線,預計每個樓盤投資2-6塊銀幕,實際銀幕數量將達到1200塊。如今,實際的進展較當初的計劃相去甚遠。

  恆大院線2015年前5個月的票房收入為3741.45萬元,高於2014年全年的2789.61萬元,但即便按前者計算,也僅為2014年全國總票房的1.26‰;而萬達院線2014年實現票房收入42.1億元,佔全國總票房的14.46%。

  雖然目前院線行業的紅利還在繼續釋放,但恆大院線要取得看齊萬達院線的地位,沒有前期商業地產的廣泛布局幾乎不可實現。

  其實,作為商業地產多元化的先鋒,萬達在地產之外的業務,除了萬達院線大獲成功之外,其他諸如酒店、百貨等業務則談不上成功。酒店業務處於微利狀態,而百貨業在電商的衝擊之下至今未實現整體盈利。擁有近百家門店的萬達百貨一直都是王健林的一塊心病,2015年7月,其終於決定關閉其中的45家門店。

  恆大跟隨萬達的腳步布局酒店、百貨、超市,勝算能有幾何?恆大在2011年就曾對外宣稱,其在建及已規劃的酒店項目遍布全國20餘個省市,但截至2014年年報也無詳細披露酒店業的詳情。而2014年方才成立的恆大百貨、恆大超市,即要面臨電商兵臨城下的嚴峻形勢。

  如果說恆大院線、恆大百貨、恆大超市、恆大酒店等多元化布局,與恆大誓言要進入的商業地產領域存在天然協同效應的話,那其所投資的恆大冰泉、恆大糧油、恆大畜牧、恆大乳業等消費品業,則與地產業務難言協同性。

  先行一步的萬達多元化,雖然目前而言還稱不上成功,但至少其多元化的內在邏輯是清晰的。而恆大的多元化,則缺乏一條清晰的邏輯主線。

  再回溯恆大某些多元化業務啟動時所宣稱的百億甚至千億的投資額,而如今的進展及成果卻乏善可陳,或正印證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相關焦點

  • 娛樂 | 加持良治:仿佛晨霧~
    這位在離我們咫尺又天涯的一九八四年出生的鬍渣叔叔,是EVA作品中很特別的雙重間諜。使徒來襲時率先溜號,隨時隨地勾引各色美女,看起來生活作風很有問題。而他兒子也不過是個自以為孤獨的青春期小鬼,只差在飛舞的櫻吹雪中黯然自語「得了禽流感的雞,也是因為寂寞吧」——等到長大之後,他就再不會也沒時間沒心情去想自己是什麼人要到哪裡去是從哪裡來。 從頭到尾,在這個故事激烈的表相之下,一切都不過是屬於人生的灰色,交錯著所有光與影的斑駁。而加持的追尋也並非是在奔向黑暗中的出口,他未曾幸運地擁有黑暗本身對人類這種趨光性生物的驅動力。
  • 在愛情的迷途中,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我們在聽到「迷途」這個詞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的會在後面加上「知返」這個詞,就像聽到「懸崖」就會想到「勒馬」一樣。但我們都忘了迷途是可以知返,只是迷途中對別人和自己造成的傷害是無法抹去的。如同在愛情這場迷途中,我們沒有一人可以做到獨善其身。
  • 恆大退市真因揭曉!開啟戰略轉型之路,或有大手筆運作
    因為這意味著恆大也開始了戰略轉型之路,未來俱樂部將除了聚焦一線隊之外,也將更注重青訓、專業球場和基地建設等領域。首先,恆大退市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新三板只對機構放開買賣,活躍度低、參與門檻高,球迷和大眾投資者無法參與,導致掛牌企業的市場價值未充分釋放,甚至被嚴重低估。
  • 漫過橘林的晨霧:打望「三峽橘海」
    黃澄澄的柑橘掩映在茂密的枝葉中,長勢喜人。龍脊亭和望江亭,是橘海中兩個不錯的觀景點。忠縣除了石寶寨外,還有位於縣城中的白公祠。白公祠是紀念白居易的,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原標題:漫過橘林的晨霧 洗肺三峽橘海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你對恆大造車一無所知
    縱觀恆大這幾年的造車路,就是一系列的「買買買」最終讓恆馳汽車規模初現,看似簡單粗暴,但卻行之有效。那些年,恆大汽車的「買買買」之路:2017年11月,恆大以20億美元入股賈躍亭的FF,獲得後者45%的股權,正式吹響了許家印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號角。
  • 恆大地產借道金交所融資?年化收益率高達8.8%
    根據介紹,該項目底層資產為恆大地產集團全資控股二級公司柳州御景龍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承兌的商業匯票,項目風控措施為,商票出質人為杭州增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質權人為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承兌方項目為恆大柳州御府,項目佔地面積132394㎡,建築面積43700㎡,是恆大集團在柳州的第四個項目。
  • 一首《迷途的女人》,說中多少女人心事
    於你無損 」 林寶的演繹,哀怨中帶著倔強,深沉中藏著細膩,柔美中蘊藏穿透力。 在這首詩中,翟永明描摹了一個渴望自由的獨立女性形象。迷途的女人其實是迷途的羔羊引申而來,而羔羊,以其柔順、溫婉,在中國的文化體系中,
  • 「從0到6」的造車路上,恆大不相信「慣例」
    這六款車囊括了A級到D級各級別車型,實現了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乘用車型的全覆蓋,從整車到細節,拋開了傳統車型的桎梏,將對未來的想像融入車型設計中,無一不體現著各位國際設計大師的不凡手筆。如今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下半場」,恆馳首期六款車一下子吸引了大眾的視野,震撼了汽車圈,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一家獨大的格局或許將迎來改變。
  • 萬億恆大巨製 煥新城市人居 恆大·半山御景 耀世登場
    近日,貴陽花溪恆大·半山御景3.0全新產品首次亮相,引發全城的關注。  恆大·半山御景由世界500強企業集團恆大集團旗下恆大旅遊集團傾力打造,落子花溪與貴安核心區域,距恆大童世界僅約200米距離。恆大旅遊集團此次攜全新3.0產品驚豔亮相,又一次為貴陽打造了不可多得的優居產品。
  • 恆馳車標正式發布、再看恆大造車之路
    恆大汽車圍繞「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的戰略定位,走出了一條不同於其他車企的新路子,必將在紅海競爭中脫穎而出。 東方雄獅的定位:象徵了恆大汽車的巨大野心,要打造享譽全球的民族品牌,向世界彰顯中國智造,助力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
  • 恆大國足隊長吐露心聲,五年前被斷送留洋之路
    本賽季廣州恆大戰績不佳,俱樂部上下改制,鄭智接手球隊,這種影響也波及到了球員層面。恆大後防核心張琳芃在接受採訪時,面對記者豐臻,他透露自己2015年時與切爾西的種種過往,並且告知記者,在他與切爾西完全無緣後,恆大與他完成續約,拿掉了自己的留洋條款,從此以後張琳芃再也沒有和歐洲俱樂部產生過聯繫,訪談中,張琳芃還表示自己非常羨慕已經留洋的武磊,認為對方完成了自己的足球夢想。
  • 安徽黃山:晨霧縹緲奇墅湖
    當日,初冬奇墅湖畔晨霧蒸騰,水中杉樹色彩斑斕,清晨的霞光灑滿湖面,流光閃爍,熠熠生輝,宛如仙境。
  • 兩商業巨擘聯袂 美食林入駐恆大城市廣場
    10月26日,恆大集團與美食林集團戰略合作暨美食林高端旗艦店進駐邯鄲恆大城市廣場籤約儀式在恆大城市廣場營銷中心隆重舉行。作為邯鄲新地標城市綜合體與邯鄲最具影響力大型商超的籤約儀式,備受全城各界的廣泛關注。
  • 1050 太極|迷途(1986)
    《迷途》由因葵作詞,雷有輝作曲,太極樂隊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他們1986年發行的專輯《迷》中。
  • 恆大海上城堡酒店盛大開業 奏響暑期市場最強音
    ,啟東恆大海上城堡酒店盛大開業,憑藉優異的濱海資源、完善的綜合配套、高標準的服務管理,在暑假旺季到來之前,奏響行業最強音,引發旅遊行業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恆大海上城堡酒店坐落於擁有「華東醉美親海勝地」美譽的海上威尼斯度假區內,是繼超豪華度假酒店——恆大海上威尼斯酒店之後,度假區全新推出的海洋主題酒店。
  • 許家印拼在一線,恆大造車的速度與激情
    恆大的許家印深刻體會到這一點。自2018年許家印決心將恆大多元化版圖切入到高科技產業中能夠代表中國智造能力的新能源造車領域,並且「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大做強做成功」之後,投注再創業無限激情的他化身為造車勞模,在造車一線拼命奔波。
  • 學院街道2020年招商推介——宜昌恆大步行街
    學院街道2020年招商推介——宜昌恆大步行街 2020-08-24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吉林恆大國際溫泉城入駐,驅動高新北發展提速
    吉林恆大國際溫泉城落戶高新北區,必將助推區域經濟發展再度提速。(吉林恆大國際溫泉城示意圖)萬億恆大領航地區崛起恆大,以民生地產為基礎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始終堅持民生為本、產業報國的發展理念,實施精品戰略,打造高品質、高性價比產品。
  • 北京恆大長城小鎮 | 恆大星光音樂節 群星演唱會 搶票攻略
    投票通道將於6月4日上線,敬請期待關注微博@好友微博關注@北京長城小鎮 在話題中搜索參與演唱會相關話題艾特3位好友並留言我們將隨機選取316名完成任務者每人贈送門票:400-088-9999(如有疑問請,歡迎撥打諮詢熱線,本活動最終解釋權由北京恆大長城小鎮所有) 樸樹 ○生命歌者一把吉他、一支話筒就已經足夠歌唱安靜的歌聲中怒放生命的張力
  • 群星集結,唱響唐山恆大養生谷
    8月29日晚,「恆大星光音樂盛典」震撼來襲!楊坤領銜,王嘯坤、DJ Sera、PANDA樂隊等超豪華明星陣容空降唐山恆大養生谷,萬人狂歡夜,即將開幕!此次星光音樂盛典首獻曹妃甸,將帶來一次城市與音樂的極致碰撞!震撼的舞臺、搖擺的燈光、耀眼的明星大咖和實力爆棚的樂隊組合。一切讓「時髦星人」興奮難耐、讓節奏控難以把持的「嗨元素」統統都有,一場不容錯過的視聽盛宴將在今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