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珥小屋
每個人都渴望長情的愛情,能夠與一人相遇,相知,相愛,最後步入婚姻,在莊重的儀式上,熱淚盈眶的說一句,我願意。
可現實中多的是傷心人。
初次看《後來的我們》是在2018年,那時只覺得是一部文藝矯情小片,女主矯情,男主作。
前段時間再看,突然懂了,相愛容易,相守難,有些人註定無法在一起。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這是林見清和方小曉的結局,也是現實中很多情侶的結局。
年輕時候,以為愛一個人就是一輩子,後來才明白,愛情太脆肉,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足以擊垮愛情,方向不同,想要的不同,每個階段的認知不一樣,都足夠將一段感情撞的粉粹。
就像林見清和方小曉。
初見時,她是在北京打拼了四年,一心想要嫁個北京人,留在北京生活的小女孩,他是有夢想,想要逃離家鄉,想在北京闖出一片天地的大學生。
為了留在北京,方小曉和網友法學博士在一起,一個看起來又老又呆板的媽寶男,最後這段愛情如想像中一樣,媽寶男父母不同意,他們分開了。
不匹配的愛情來的快,去的也快。
方小曉給林見清打電話,他說:「別著急,我馬上過去。」他幫她一起搬家,說:你跟我見過所有的女孩都不太一樣,你會罵人,會打牌,還會喝酒。
她在他眼裡,是特別的,他喜歡她,為了實現她的夢想,一直很努力。
在地下通道,他不惜和言語侵犯方小曉的人動手,他告訴她,買手機給你的人不一定是真的對你好,他陪她跨年,在她最需要的時候一直陪在她身邊。
他告訴她要和一個能為自己「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人在一起,方小曉聽不懂,他就給她解釋:就是為了你什麼都肯幹,什麼都可以給你。
林見清賣光碟進了監獄,方小曉代替他回家陪父親過年,經歷過那麼多不對的感情後,她終於明白了自己對見清的心意,她等他出獄,跟他告白,「你願不願意為我,上九天那啥,下九天捉鱉?」
經歷了那麼多,好在他們終於走在了一起。
儘管這段感情沒有任何物質基礎,林見清不是北京人,也沒有房子,但他們的感情真實,甜蜜快樂。
方小曉放棄了「嫁給北京人」的夢想,她開始懂得,遇到一個真心對自己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但好景不長,他們和很多相處久了的情侶一樣,開始爭吵,產生矛盾,終於,在一個平靜的日子,小曉給他留下一半泡麵後,悄無聲息的離開。
假裝沉浸在遊戲裡的見清,看到小曉出門,那一刻他才知道自己要失去小曉了,她不顧一切追了出去,卻只站在車外,眼看著自己深愛的女孩慢慢消失在眼前。
那個時候,他們都不知道,這一別就再無後來的他們。
再見時,他說,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她說,如果當時你有勇氣上了車,我會跟你一輩子。
林見清假設了很多如果,如果當時你沒有跟我分手,如果當時我足夠有錢,有大房子,如果......
換來方小曉的一句:如果沒有如果。
他們都明白,不會有如果,就像他們說的:「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卻沒有了我們。」
回憶起過去,他們拉著手,衝動的跑進酒店,卻在遇見了見清的同事時瞬間清醒,同事的一句「好好放鬆放鬆」,讓兩人尷尬、無奈、羞愧。
方小曉苦笑道:「太搞笑了,本來我可以當正宮,現在被當成了小三。」
這句話道盡了他們內心無盡的心酸,也宣告了他們的關係只能如此。在現實面前,在道德倫理方面,他們只能做最熟悉的陌生人。
「I Miss you」可以是我想你,也可以是我錯過你,但在他們的故事裡,只能如同小曉說的:「I miss you,我是說,我錯過你了。」
見清說:最大的悲哀是,我沒權利悲哀,沒有資格再為你做任何事情。
他們痛苦掙扎,相互問著:你愛過我嗎?
小曉說:「我一直都愛你。」這句話誅了見清的心,也誅了小曉的心,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故事的結局就像陳奕迅歌裡唱的,「原來真的有某一種悲哀,連淚也不能流,只能目送。」
最後,遊戲裡的伊恩找不到凱莉,世界也不會再有色彩,他們的故事也終究只是故事。
如同見清說的,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而現實生活中,多的是故事。不是不愛,只是有時候,愛也會使人疲憊,使人厭倦,不懂得珍惜,相愛的兩個人,也會成為陌路人。
所以,擁有時,珍惜最重要。
-END-
作者:尤珥,感謝關注,歡迎轉發,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