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賞|如果在巴黎,一個旅人 ——《午夜巴黎》影評

2021-02-17 復旦2014級哲學

如果在巴黎,一個旅人
——《午夜巴黎》影評

作者 汪柔竹

「如果你年輕時有幸停留巴黎,那麼你的餘生無論去往哪裡,巴黎永遠會與你在一起,因為它是一席流動的盛宴。」海明威的話早已成為巴黎最美的宣傳語。這位大文豪死前完成的最後一部著作就是《流動的盛宴》,關於20年代巴黎生活的回憶錄。

而50年後,這成了伍迪·艾倫電影《午夜巴黎》的靈感來源。艾倫把海明威回憶錄的細節、自己曾經的文字想像、作為美國旅人的見聞、虛構的愛情故事……統統放進巴黎這個絢麗的容器中,攪拌、搖勻,最後變出一杯影像的雞尾酒。

電影的脈絡簡單明朗,一直嚮往巴黎的好萊塢編劇吉爾和未婚妻伊內茲來到巴黎度假。吉爾作為一個愛幻想的文人與繁榮的現代生活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他天真爛漫自由感性,厭棄社交無意世故,可以算是一位睿智而慵懶的文藝男青年。而他的未婚妻卻不甚理解,與他貌合神離。

吉爾不是羈旅天涯的遊子,也不是萍蹤不定的流浪人,他沒有相思欲寄無處寄的悽涼彷徨,也沒有踏破鐵鞋尋夢天下的躊躇滿志。他安靜而安然地生活,只想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去盛放自己漂泊的靈魂。他相信「生活在別處」,渴望遠離好萊塢的浮華喧囂,避開凡塵雜世的紛紛擾擾,他的身上似乎寄託著導演艾倫伍迪自己的情感。

在霏霏細雨和古老的詠嘆調籠罩中的巴黎,在變幻著的神秘時空中,吉爾的愛情終於開始發芽,生命開始紮根,巴黎就是他一直在尋覓的棲身之所吧。一個人,一座城……一段故事就這樣緩緩開始。

一次舞會上吉爾走了出來,無意間乘坐一輛老式汽車闖進了上世紀20年代的巴黎,進入了以斯坦因為核心的那個耀眼的文藝圈。在那裡他陰差陽錯地結識了海明威、畢卡索、菲茨傑拉德、達利……這個他一直心嚮往之的「黃金時代」深深吸引了他,他甚至還與畢卡索和莫迪尼亞裡的情人阿德裡亞娜陷入了愛河……

隨著那一詠三嘆,百折千回的法式輕音樂,我們與男主人公共同經歷這一次奇遇,與帥氣的海明威先生攀談,也見見奇怪的畢卡索老頭和恩愛的菲茨傑拉德夫婦。那些歷史長河中的藝術家原來那樣生活著。與此同時,在這場穿越時空的旅途中,我們的思維也開始發散蔓延……

「如果可以選擇,你願意生活在哪個年代?」這是男主人公一直在探討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思索過。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或真實或虛幻的「golden time」,因為遙遠所以可愛,因為飄渺所以美麗。

關於「時代」這個話題現在似乎說得太多太爛了,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算是好的,郭敬明寫小時代隨他去了,現在又折騰著給蕭紅拍黃金時代,也是醉了。

不過為什麼我們的「時代」情結一如既往未曾改變呢?我想對時代的思索其實是對美好年華的留戀,對存在與虛無的猜想。王小波說:「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能擁有的一切,除此以外,都是虛無。」屬於我們的一段似水年華黃金時代就該盡善盡美,無論放到哪一個時空中都可以像一首舒緩的法式童謠那樣自在綿長。

最終,男主人公從他那看似無可救藥的「黃金時代情結」中醒了過來,意識到自我與當下的價值。但他的人生與充滿浪漫氣息的巴黎已無法分割,等待他的是下一場夢幻的旅程,抑或心靈的邂逅。

這是一部法範兒十足的影片,湧動著舊巴黎的氣息。它關乎巴黎,而又不止於巴黎,在講述愛情的同時也融入了哲學與人生的探尋。關於懷舊情緒、現代主義和存在主義的思索,隨著法式輕音樂和濛濛的細雨一起瀰漫在這座城市的空氣中……

卡爾維諾有本書《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他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歷來為人驚嘆。如果在巴黎,一個旅人,又會演繹出怎樣的一段故事……

相關焦點

  • Movie | 午夜巴黎
    《午夜巴黎》是伍迪艾倫2011年的作品,這是一部充滿浪漫奇遇與憂傷的作品。伍迪艾倫被法國人戲稱為「美國電影界唯一的知識分子」他在這部影片中傾注了他對於美國20年代迷惘一代的藝術家們的崇拜與致敬。所以如果你對海明威,菲茨傑拉德夫婦、畢卡索、達利(超現實主義三人組)有所熱愛,或者對法國巴黎這個浪漫之都有所嚮往。
  • 《午夜巴黎》
    他2008年執導了午夜巴塞隆納,2010年午夜巴黎,2012年愛在羅馬。古稀之年的他用鏡頭展現了很多他迷戀的別處美景,也依託城市美景表達了他的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幻想和思考。這樣說聽起來貌似有點無聊,但並不,電影中還有伍迪艾倫慣有的小幽默,只是,今天不談伍迪艾倫的幽默,我是個幽默細胞缺乏的人,今天我們談巴黎和懷舊。
  • 《午夜巴黎》:教你在黃金時代談情說愛,讓你愛上巴黎
    一直都還蠻喜歡Woody Allen以浪漫喜劇小品詮釋較為嚴肅的議題這種手法,同時也用荒誕的黑色幽默帶出他各個階段的價值觀,其他的作品類似《咖啡公社》、《愛情決勝點》都是類似的風格,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觀賞,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午夜巴黎是怎麼樣讓我們於浪漫喜劇中探討我們存在的本質吧!
  • 午夜回到巴黎
    》  伍迪艾倫  2011《午夜巴黎》是伍迪·艾倫寫給巴黎的一封熾熱的情書。午夜回到巴黎巴黎也不盡然是美好和浪漫。在奧斯曼大道上,有著名的老佛爺百貨和巴黎春天百貨商場,比鄰而居的是富麗堂皇的巴黎歌劇院。但是有人在商場裡面一擲千金的同時,一牆之隔的街道上是售賣飲用水和一些小玩意兒的流動商販,以及與一條大狗相伴,衣衫襤褸的移民和流浪漢們。貧富懸殊僅僅一線之遙。
  • 聊電影《午夜巴黎》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今天分享一部伍迪·艾倫的電影《午夜巴黎》。午夜時分一輛復古老爺車,就像電影裡呈現的那種老款標誌開到Gill面前,裡面的人們舉著酒杯邀請他上車。帶他到一個又一個酒館,穿越到了他嚮往的年代。鋼琴彈唱 「讓我們墜入愛河」的這個人正是科爾·波特,這首歌是1928年音樂劇《巴黎》的配樂。
  • 午夜巴黎(上)
    ◀ 午夜巴黎◀ 伍迪艾倫是一個可愛的小老頭他的午夜三部曲,最愛巴黎,其次羅馬,最不愛巴塞隆納。因為,巴黎的故事很「伍迪」,配樂也很「巴黎」,更重要的是:那是最好的時代,各色藝術家們齊聚巴黎的小酒館,當你覺得不可能的時候,實際上他們在一個空間裡相遇了。
  • 午夜巴黎
    夜晚的巴黎,可能不是波德萊爾的巴黎,在冷風裡踏上寂靜無人的新橋,想到的是《新橋戀人》中霧蒙蒙的一幕;可能不是雨果或者海明威的巴黎,在某個無名街角,或臺階上坐下,突然又像是穿梭進入了《午夜巴黎》的場景,在一個個不確定的年代來來回回。
  • 午夜影院1701│伍迪·艾倫《午夜巴黎》
    午夜影院1701│伍迪·艾倫《午夜巴黎》 午夜叔按:初看《午夜巴黎》,感覺大咖出場太快
  • 《偶爾月刊》第一期正式上線:#呼叫巴黎1920,回到《午夜巴黎》
    大家好,先做下自我介紹,這裡是非正式「巴黎雜誌社」——坐標巴黎,是一個精於研究「巴黎」的非官方年輕社區,由於是一個中西結合產物,中文音譯一下,叫作「帕裡絲MAG」似乎也不錯?那麼以後就叫我絲絲、小絲、絲絲動人...都不差。
  • 電影: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資源)
    《午夜巴黎》是2011年由伍迪·艾倫編劇並執導,歐文·威爾遜、瑞秋·麥克亞當斯、瑪麗昂·歌迪亞等聯袂主演的一部以法國巴黎為背景的浪漫喜劇和奇幻電影。影片於2011年5月開始在全球上映。影片表現的主題是懷舊情緒、現代主義和存在主義,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對巴黎的熱愛,同時也闡釋了一種誇張,別人的生活總是好過和自己的生活的幻覺,因為這種幻覺而產生了生活上的矛盾與不安。伍迪·艾倫憑這部電影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劇本獎。
  • 好電影推薦丨《午夜巴黎》
    電影《午夜巴黎》電影《午夜巴黎》是2011年由伍迪·艾倫編劇並執導,歐文·威爾遜、瑞秋·麥克亞當斯、瑪麗昂·歌迪亞等聯袂主演的一部以法國巴黎為背景的浪漫喜劇和奇幻電影。電影《午夜巴黎》影片表現的主題是懷舊情緒、現代主義和存在主義,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對巴黎的熱愛,同時也闡釋了一種誇張,別人的生活總是好過和自己的生活的幻覺,因為這種幻覺而產生了生活上的矛盾與不安。穿越的嵌套魔環+浪漫巴黎之夢+黃金時代臆想解構。虛實世界的無縫對接同[開羅紫玫瑰],片頭街景蒙太奇似[熱天午後]。
  • 【電影分享】 漫步在午夜的巴黎(在線觀看)
    如果你年輕時有幸停留巴黎,那麼你的餘生無論去往哪裡,巴黎永遠會與你在一起,因為它是一席流動的盛宴。——海明威在熱愛巴黎的芸芸眾生中當然少不了海明威。「如果你年輕時有幸停留巴黎,那麼你的餘生無論去往哪裡,巴黎永遠會與你在一起,因為它是一席流動的盛宴。」這是海明威對於巴黎的最終描述,如今業已成為巴黎最著名的廣告詞。
  • 《午夜巴黎》:活在當下才更重要!
    作為一部描述巴黎夜晚的影片,《午夜巴黎》把巴黎這個都市夜晚的魔力表露無遺。如果說美國的電影純粹是為了賺錢,法國的電影更像是藝術,讓觀眾看到電影中的藝術視角。從影片的劇情來看,它具有濃濃的懷舊情懷,將現代和存在兩大主義給體現了出來。
  • 《午夜巴黎》:懷舊是我們心中的癢
    ■ 王寧泊總有那麼一個時候,感覺身上有一片區域,平時感覺不到存在的那片皮膚,此刻卻用一陣一陣的瘙癢提醒我們,像是用指甲輕輕刮擦著玻璃,像是初愈的傷口上新生的肉芽蠢蠢欲動。集中思想仔仔細細排查每一寸角落,似乎找到了那癢的根源,急急忙忙伸出手去抓,那癢的感覺又像一隻靈敏的貓,嗖的一聲竄到別處。
  • 《午夜巴黎》在巴黎雨夜的街道上遇見黃金時代
    我更願意相信伍迪艾倫做了一場春夢,於是就有了《午夜巴黎》。伍迪艾倫在劇中的化身吉爾就是這場春夢的主角,一個自負又謙卑的文學家,無比懷念所謂的黃金時代,自詡清高卻不得不面對繁複瑣碎的生活,去創作受歡迎卻無意義的好萊塢劇本,生活本身平靜舒適,偶爾無聊。然而生活本身就是有魔法的,午夜倫敦的街道上,一輛老式的標緻轎車緩緩駛來,停在他的面前。故事,跨越數十年。
  • 《午夜巴黎》:文藝青年的浪漫穿越
    《午夜巴黎》展現了巴黎的流光溢彩,也講述了一個文藝青年對巴黎的浪漫穿越和熱愛。吉爾攜未婚妻伊內茲陪著嶽父嶽母來巴黎度假。
  • 在《午夜巴黎》的鐘聲響起時再說愛你
    單單只是作品的話還好,如果整個人都淪陷其中迷失自我,認為自己是個屬於從前的人,在旁人看來無疑是有件滑稽可笑的事情。而自己的生活,卻又不是給他人看的。我們要去生活,自己去看,自己去感受,自己去愛。有人說《午夜巴黎》是伍迪·艾倫給所有文青的禮物,他的穿越是痴嗔,他的故事是夢囈;也有人說《午夜巴黎》無非一次唯恐天下不知我是誰的掉書袋,他裝腔作勢,他目空一切。
  • 「遊記」:你在零下的陽光裡等待飛雪,我在午夜的夢中遇見巴黎!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部小編心目中電影裡的最美場景——《午夜巴黎》。這條旅遊路線似乎也特別適合安排進我們今年的出行計劃之中。《午夜巴黎》豆瓣評分8.2,imbd7.7,出自美國當代最優秀的文藝片導演之一伍迪艾倫之手。
  • 不懂巴黎人日常,怎可能真正愛上巴黎?
    可是很多朋友都不明白,經常問我,為什麼我鍾愛巴黎,為什麼要一再重複地去一個國家?巴塞隆納、羅馬、佛羅倫斯、倫敦魅力也不會輸巴黎啊?但我想巴黎的美,本來就不打算討好所有的旅人,也不在乎人們是否能一見鍾情,想愛上巴黎,需要先向巴黎女人的愛情觀看齊:非常的愛自己,並充分理解巴黎的好與不好,而不是過度浪漫地迷戀它,才能享受愛上它的感覺。所以往往旅人要來過巴黎第二次,少了趕景點的需求,也不再過度畏懼治安問題,更不用搶購名牌包時,才會有機會發現,巴黎啊巴黎,是如此獨一無二的美麗。
  • 透過電影色調及場景設計,重回《午夜巴黎》的黃金時代
    對於歐洲各國城市文化情有獨鐘的他,繼在倫敦拍攝《賽末點》,以及於西班牙馬德裡取景的《午夜巴塞隆納》之後,第41部長片《午夜巴黎》是他第一部全片在巴黎拍攝的作品,被稱為是伍迪·艾倫寫給巴黎的一封情書。正如電影《曼哈頓》所展現給世人看到的紐約一樣,《午夜巴黎》的電影開頭使用與《曼哈頓》同樣的手法,利用一幕幕的巴黎街景,從清晨到午夜,傳達下過雨後的巴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