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月老信息。今天推薦的是一部美國經典懸疑電影《妖夜慌蹤》。本片1997年上映,豆瓣評分8.1分,由比爾·普爾曼、帕特麗夏·阿奎特、巴薩扎·蓋提、羅伯特·勞吉亞、羅伯特·布萊克主演。本片2.79G。
劇情介紹:
爵士樂手和他的妻子一天早上收到了一盒錄影帶,他們發現裡面的內容竟然是他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從此,他們每天早上都會收到這樣的錄影帶。這天,樂手發現錄影帶裡的內容竟然是他殺死了妻子!當他衝進臥室時,發現妻子果然死在了床上。
警察將他帶走了。一晚過後,原本在監房裡坐著的樂手變成一個年輕的維修工,莫明其妙的警察只好將他放了。維修工因一手出色的修車技術深得黑社會老大器重,這時,他發現老大的女人竟然和他的妻子長得一摸一樣,只是頭髮顏色不一樣。老大的女人主動勾引了維修工,兩人攜款潛逃。當他們來到荒漠公路時,維修工與女子瘋狂做愛,之後他又變回了樂手…
影片觀後感:
看完電影的我,相信自己的腦子絕對沒有能力去理清故事的來龍去脈,也不想去徹底想明白。因為那只是一場夢,夢裡充滿了各種不合理性和臆想,混雜著被篡改的記憶又洩露著點點滴滴的真實。即便我們是清醒的,又何曾能清楚的區分自己的記憶中的現實和夢境呢?
第一段從影片開始直到男主角Fred殺妻入獄被判死刑——這段是現實,也是故事的結局;第二段從男主角Fred在獄中頭部變形變成修車小子Peter,直到在沙漠中Peter重新變成Fred——這段其實是男主角Fred在獄中做的一個夢;第三段從Peter重新變回Fred直到影片結束——這段仍是Fred的那個夢境,但半真半假,其中大部分細節在現實中曾經發生而且發生在第一段之前,其實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大衛林奇就是如此神奇,這部電影以及幾年後他的《穆赫蘭道》如出一轍。描寫犯罪的影片我們看過很多,但對犯罪感、犯罪心理的描寫能達到這兩部影片水準的屈指可數。更不可思議的是一部片子可以讓你連看三遍五遍,並且每次看都能發現其中暗藏的無窮奧秘。
這部電影我很喜歡,他的三部曲來說,最出名的當然是他的《穆赫蘭道》,但我個人更喜歡《妖夜慌蹤》可能是我覺得這部電影與我產生的共鳴很多,我覺得他就是在說人們在遇到事之後,選擇自我逃避,在自我逃避的時候衍生出一個很強大的超我,解決掉所以事情,解決完以後就隱藏起來,我回歸正常。而我在現在的現實中無能為力,所以我開始想像我是另一個人,過著自己理想中的生活。這部分是我暫時理解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