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夜慌蹤》被稱作大衛林奇拍得最混亂的一部電影,你怎麼看

2021-01-08 愛的港灣在這裡

《妖夜慌蹤》好像是第一次感受大銀幕的大衛林奇,驚悚且神秘,荒誕又詭譎。你甚至還不知道狄克是誰,狄克卻已經死了。林奇說,他想要的絕對不是混亂,而是神秘。大衛林奇就跟大麻一樣調戲智商玩,他是非常非常會用光的導演,音樂無敵了,除了他和蔡明亮,所有自說自話故弄玄虛的導演都不喜歡,他們有他們方式,別較真,較真也較不明白。看完會感覺特別燒腦,智商似乎都用完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惡魔,這是部神秘、極端的林奇主義式風格的黑色電影。

大衛·林奇電影的精妙之處在於你以為你懂了其實你什麼都不懂,但是即便不懂也能覺察出它的好,這跟談戀愛是一回事兒,有時候看不清楚反而更美妙。《妖夜荒蹤》是大衛·林奇的另一個起點,他講述了一個故事,但也可以說是兩個故事,甚至沒有故事,它們的界限是如此明顯,又如此模糊;同樣,現實世界與虛幻世界的界限也是如此,虛幻世界的幽靈被現實化並且擾亂了現實世界,使得現實世界虛幻化,繼承大衛·林奇以往的偏好,這也是一個被欺騙、被誘惑的世界。就算你看完後是一頭霧水,但是那份震撼和不安會始終留在你的心裡無法散去。

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是真實會變成記憶,真實也會進入夢境,而夢境也會變成記憶,當一切遠去,記憶中的舊日景象是曾經真實的存在還是夢幻呢? 當兒時的小鎮景象都已經改變的如今,我想起一些小鎮的布局和故事,總會懷疑那一切是真實存在過的還是只是多年前的一個夢中景。或許我可以從舊照片中找到當時小鎮的樣子來證明那種存在,但是,對於那些沒有被文字和照片記錄的過去,我們該如何確定他曾經存在過呢? 唯一的事實是——它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既然無可證明它的曾經存在與否,那麼就暫且相信自己的記憶吧,不管那是來自現實還是夢境,讓自己愉快的就好。

大衛林奇真喜歡拿夢說事,因為有了夢做幌子,再加上他對音樂的良好運用,以及性的描述、隱喻下,影片節奏和氛圍的詭異甚至迎合了讓人混亂的劇情,這成了林奇特有的詭異風格。穆赫蘭道和本片有著近乎一致的手法,都是至少要看兩遍的電影。本片明顯的就是女主角指甲顏色的變化,另有深意?還是故弄玄虛!雖然被認為是大衛林奇最混亂的一部影片,但是相比穆赫蘭道以及藍絲絨,個人感覺劇情卻要清晰的多了。全片都在幻想與現實中交織,喜歡導演所營造的氣氛,真想是什麼反而並不重要……那個閃雷的切鏡好喜歡!故事張力從第一秒到最後一秒,鏡頭是慢的但是節奏是快的。

弗洛伊德一輩子也沒想出來這些詭異的鏡頭,林奇以電影的形式表現出來了。影片裡的音樂也足以說明林奇的獨特品位。曼森的Apple of Sodom配著昆蟲亂舞的鏡頭,讓人確有百爪撓心之感,效果如何只能大家自己去體會。如果你是林奇的粉絲,又或者你是懸疑電影的愛好者,那自然不會說看不懂這樣的話。在構思和表現手法上的確有太多和穆赫蘭道的相同點,更可以說是一個基礎版。在林奇的電影中,那些主觀臆想出來的角色都富有很強的識別性和特色,的確讓人過目難忘。覺得在林奇的電影裡這部算是很有邏輯的電影了,只不過真的嚇到我了,心理恐懼感正是需要這樣細膩、慢節奏、非常炫酷又超讚的電影配樂才能營造的,林奇一直都在拍藝術品,畫面、音樂,甚至臺詞都特別考究,他真的是一個藝術家。

總之感覺《妖夜慌蹤 》裡那種陰森、恐怖的氣氛營造得太棒了,對一個人的多重人格展現,通過一個夢來敘述真實事件的創作方法實在偉大,林奇對心理分析的迷戀讓影片每個場景都暗含深意,鏡子等物件細節運用極好,當然還有對色彩的表現,紅與黑的對比貫穿全片,還能有誰能把一對夫妻間的對抗拍得這麼盪氣迴腸?

相關焦點

  • 幕後 | 電影擬音師凱薩琳·哈珀在《妖夜慌蹤》的故事
    Editors美國電影音效剪輯師工會)認證會員,回憶起她第一次遇見電影導演大衛林奇的故事。1996年,她還在洛杉磯數位音樂和電影工作室工作,即將於她的同事,Ossama Khuluki、Ellen Heuer,為林奇即將上映的電影《妖夜慌蹤》做後期擬音工作。這部電影於次年10月上映,講述爵士音樂家弗雷德·麥迪遜(Bill Pullman)和他的妻子芮妮(Patricia Arquette),無意陷入一系列神秘事件無法脫身的故事。
  • 【豆瓣電影日曆2021】《妖夜慌蹤》:大衛·林奇最難懂的作品,現實、夢境與記憶的交錯!(網盤電影資源)
    如果想不太費力地搞明白這部看似混亂不堪的電影裡到底講了些什麼,建議你把電影分成三段:第一段從影片開始直到男主角Fred殺妻入獄被判死刑——這段是現實,也是故事的結局;第二段從男主角Fred在獄中頭部變形變成修車小子
  • 電影《妖夜慌蹤》,觀看精彩影評
    今天推薦的是一部美國經典懸疑電影《妖夜慌蹤》。本片1997年上映,豆瓣評分8.1分,由比爾·普爾曼、帕特麗夏·阿奎特、巴薩扎·蓋提、羅伯特·勞吉亞、羅伯特·布萊克主演。本片2.79G。劇情介紹:爵士樂手和他的妻子一天早上收到了一盒錄影帶,他們發現裡面的內容竟然是他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從此,他們每天早上都會收到這樣的錄影帶。
  • 【佳片推薦】妖夜慌蹤 Lost Highway (1997)
    在林奇寫劇本時,辛普森殺妻案的審判對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巧合的是,大衛·林奇讓羅伯特·布萊克來扮演影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神秘人,而幾年之後,羅伯特·布萊克自己則站在了審判席上,因為殺了自己的妻子而接受審判。在整部電影中,神秘人都沒有眨一下眼睛。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大衛·林奇承認《妖夜慌蹤》和《雙峰》的故事發生在同一個世界。
  • 《妖夜慌蹤》高分燒腦恐怖片!偷拍的殺人錄像帶背後的秘密!
    更多恐怖片,請在微信主頁回覆你想要的電影片名。妖夜慌蹤 Lost Highway (1997)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 / 恐怖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美國妖夜慌蹤的劇情簡介 · · · · · ·  這被認為是大衛•林奇拍得最混亂的一部電影。爵士樂手和他的妻子一天早上收到了一盒錄影帶,他們發現裡面的內容竟然是他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從此,他們每天早上都會收到這樣的錄影帶。
  • [1997][妖夜慌蹤][懸疑/驚悚][高清資源百度雲,高清1080P資源在線觀看!]
    《妖夜慌蹤》高清資源百度雲
  • 豆瓣電影日曆 2021 年 1 月 20 日《妖夜慌蹤》
    《妖夜慌蹤》(英語:Lost Highway)是1997年新黑色電影,由大衛·林奇執導,林奇與巴裡·吉福德聯合編劇
  • 看這部片,我保證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丨8.21《妖夜慌蹤》
    丨5.20《穆赫蘭道》號稱「最難懂導演」的大衛·林奇,在《穆赫蘭道》中用現實和夢境的切換融合,將我們的看片智商按在地上來回摩擦!在拍出《穆赫蘭道》之前,其實他還拍過類似這樣虛實結合的電影:《妖夜慌蹤》《妖夜慌蹤》直譯名叫《迷失高速公裡》,但是小啟覺得還是叫《妖夜慌蹤》更為貼切,因為這樣更體現電影詭異又驚悚的迷幻風格。
  • 大衛· 林奇——他把兇殺和變態情慾拍成傳世經典
    在《妖夜慌蹤》裡,原本是一名薩克斯風演奏者的男主角突然變成了一個形象與之迥異的汽車維修工;在《穆赫蘭道》中,諾米·瓦茨前后角色的變化也讓很多人費盡腦細胞;《內陸帝國》則更為繁複與過火,你完全無法分清女主人公是在真實的生活中還是在她作為演員的戲中戲裡。她時而是家庭主婦,時而是演員在演戲,時而是瀕臨崩潰的妓女。
  • 大衛· 林奇——他把兇殺和變態情慾拍成傳世經典
    在《妖夜慌蹤》裡,原本是一名薩克斯風演奏者的男主角突然變成了一個形象與之迥異的汽車維修工;在《穆赫蘭道》中,諾米·瓦茨前后角色的變化也讓很多人費盡腦細胞;《內陸帝國》則更為繁複與過火,你完全無法分清女主人公是在真實的生活中還是在她作為演員的戲中戲裡。
  • 大衛芬奇讓你過癮,大衛林奇把你逼瘋
    在影視圈,一直以來有兩個大衛會讓大家銘記且尊敬。一個是大衛芬奇,他以懸疑片見長,為我們奉獻過諸如《搏擊俱樂部》、《七宗罪》、《龍紋身女孩》等諸多優秀作品。這些作品被影迷們津津樂道了好多年;還有一個叫大衛林奇。看過大衛林奇的作品的人也不少,諸如《妖夜荒蹤》、《穆赫蘭道》、《橡皮頭》等經典作品都會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同。
  • 懸疑電影《妖夜慌蹤》觀看資源及影評
    劇情簡介:  這被認為是大衛•林奇拍得最混亂的一部電影。
  • 《妖夜慌蹤》:妻子出軌引發的血案
    直譯過來是《迷失的高速公路》,但在語言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我國,平鋪直譯顯然不是我們的風格,文藝之於還要帶有神秘感,神秘之於還要符合電影的主旨,所以它又叫——《妖夜慌蹤》而此片也保持了「最難懂的導演」大衛·林奇的一貫風格:華麗、陰鬱、詭異、人物亦真亦假的行為,時間和空間亦虛亦實的重組。
  • 影史頭號靈異事件:出演殺妻案電影之後,他也因殺妻而受審…
    他自成一體的混亂和晦澀的風格,讓評論家為他發明出了「林奇感」這個詞。什麼是「林奇感」?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生前在作品中下了一個關於「林奇感」的定義:「林奇感是一種獨特的諷刺,是那些最令人毛骨悚然與最平淡無奇之事的結合,以此顯示出前者在後者之中的永恆存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 他導演的電影即使在大白天照樣能嚇你個半死
    《妖夜慌蹤》海報第一次被大衛•林奇的影片嚇到是我晚上在家看《妖夜慌蹤》的時候,影片的原名是「Lost Highway與常規的恐怖片不一樣,那種恐怖只是用強大的音效嚇你一跳,完了擼個串就忘了,而大衛•林奇能用無聲的鏡頭在你內心最深處刻下恐懼的烙印,影片裡寂靜的第一視角長鏡頭實在太難熬了,持續的恐懼你會產生趕緊嚇死我的念頭。
  • 《妖夜慌蹤》( Lost Highway )的故事有合理的解釋嗎?
    答|百度派 @理工吳彥祖我認為不管從哪個角度玩味《妖夜慌蹤》,都得從劇情入手,只有當影片的情節浮出水面之後,才能真正理解導演安排的每個細節的用意、才能理解角色們的那些看似莫名其妙的表情和反應。如果想不太費力地搞明白這部看似混亂不堪的電影裡到底講了些什麼,建議你把電影分成三段: 第一段從影片開始直到男主角Fred殺妻入獄被判死刑——這段是現實,也是故事的結局;第二段從男主角Fred在獄中頭部變形變成修車小子Peter,直到在沙漠中Peter重新變成Fred——這段其實是男主角Fred在獄中做的一個夢;第三段從Peter重新變回Fred
  • 他的電影就像一場怪夢,既膽戰心驚又忍不住暫停
    稱其故弄玄虛者有之,看完大呼過癮者亦有之,大衛·林奇從不對這些解讀和評判做出過多評價,在他看來,任何附加的信息都會使影片本身遭到漠視和褻玩。故此,我們「必須保衛影片本身」,讓它「獨立自存」。在影片中,大衛·林奇故意模糊了夢境和現實的界限,反轉了形式與內容的必然吻合(比如將夢境描繪得殊為真實,現實則如夢境一般破碎難解),以此製造出了一種認知困境。
  • 大衛·林奇說,這就是他的最後一部電影
    2006年12月6日,大衛·林奇的《內陸帝國》在北美上映。《內陸帝國》由蘿拉·鄧恩主演,這也是這位女星與大衛·林奇的第三次合作。這部影片被認為是林奇最晦澀的作品,也是他迄今最後一部院線長片。面對記者的追問,他一開始還有些猶豫,但最後確定地告訴記者,2006年的《內陸帝國》確實將是他的「最後一部」,「現在的電影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而我又不願意去拍那些能在市場上取得高收益的東西……」真的這麼堅決?《內陸帝國》真的是大衛·林奇與大銀幕的訣別?
  • 大衛林奇的奇幻藝術世界
    《穆赫蘭道》至今仍是影迷們津津樂道的經典之作,但大家可能並不了解在電影領域之外,大衛·林奇還從事繪畫、攝影與音樂的創作,可謂全世界電影世界最才華橫溢的導演之一。隨後,林奇得到了美國電影協會的資助,拍攝了另一部短片《祖母》,當時的眾多影評人看過此片後評價到:這部電影是一部真正的怪胎,包含了許多日後林奇電影中的主體和理念,展現出他對電影這種媒介非凡的控制力。看過林奇電影的朋友們都熟悉,他的電影以怪誕超現實,側重窺探人的內心世界與潛意識而聞名,他的繪畫更是沿襲了這些風格。
  • 最燒腦電影排行榜,他必須擁有姓名
    他拍攝的電影不多,但每一部都讓人印象深刻——《象人》《藍絲絨》《雙峰》《妖夜慌蹤》《穆赫蘭道》……恐怖、懸疑、性、暴力、恐懼、死亡、潛意識……在「最燒腦電影」排行榜中,總有林奇的一席之地。👆戳圖購買👆《夢室:大衛·林奇傳》「穆赫蘭道」版從2歲至70歲,從首部電影坎城被拒,到摘得金棕櫚並成為坎城常客;從拍出「年度最爛影片」,到奧斯卡、威尼斯雙料終身成就獎,大衛·林奇披荊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