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外身,做夢中夢……

2021-02-13 同一星空下

本期節目播放的《給電影人的情書》,由李宗盛作曲,羅啟銳作詞,蔡琴2008年原唱。我播放的版本是由中國好聲音2020年度總冠軍單依純演唱,這首歌也是張藝謀最新電影《一秒鐘》的推廣曲,是給所有電影人的精神獻禮。

先說說蔡琴的原唱,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在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深深地被蔡琴的歌聲打動。曲是李宗盛譜給所有值得敬仰的電影人的,詞是羅啟銳寫給哥哥張國榮的,而歌曲是蔡琴唱給楊德昌的。蔡琴和楊德昌一起走過了10年的婚姻之路,徒留下一片空白,最終換來的是情感的背叛。蔡琴曾經這樣說過:我沒有原諒作為丈夫的楊德昌情感上背叛我,但我釋懷了他作為大導演的楊德昌,他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屬於藝術,屬於人類,屬於銀河,卻唯獨不屬於我。蔡琴用她特有的醇厚聲音,雲淡風輕地在唱這首歌時,內心不知道有多少的波瀾,那是一種超脫與釋懷,是一種緬懷和祭奠。如今楊德昌已經去世多年,正如歌中所唱,人間不過是你寄生之處,銀河裡才是你靈魂的徜徉地…

    但其實,我更喜歡節目中播放的單依純版本。「以身外身,做夢中夢」,出自北宋詞人黃庭堅《寫真自贊》其五:「似僧有發,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可以這麼說,黃庭堅給予了這首歌胚胎,是蔡琴賦予了這首歌生命,而單依純則賦予了這首歌靈魂。單依純這位2001年出生的標準零零後,才僅僅十九歲,就已經到達了事業的巔峰,成為了好聲音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我十九歲時在哪裡,好像在埋頭苦讀準備高考呢吧)單依純的聲線柔軟纏綿,彷如在敘述著一個情感故事,娓娓道來。她的聲音,純淨清澈,不染纖塵,是療愈心靈的一劑良藥。情緒失落時,聽聽她的歌聲,也會讓人倍感溫柔。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會覺得很普通,但伴隨單依純自然感性的演繹,還是會讓你在不經意間鼻子一酸,防不勝防,以後節目裡還會播她演唱的作品的。

    特別喜歡下面單依純在好聲音七進五爭霸賽現場情緒失控灑淚現場的這個片段。很少見到歌手站在舞臺上動情落淚,更何況是淘汰制的比賽,出現這樣的情感波動,一般結果都會名落孫山,但單依純依然憑著她的真情流露傾情落淚,最終獲得了總冠軍。唱到「你傻傻地追求完美,卻一直給誤會給傷害給放棄給責備」時,情緒聲音開始失控,因為哽咽無法繼續演唱,幾秒鐘的戛然而止和停頓,卻恰恰賦予了這首歌新的生命,情書尚未投遞,已然潸然淚下。賽後她說,比賽時因為感冒狀態不佳,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沒能把好的作品完整地呈現,很對不起大家。我想,若非情到深處,又怎會悄然落淚,也許感冒僅僅是一個外因,歌聲觸碰到了她內心的某處柔軟,翻起了她封存已久的回憶,才是最終原因吧。人間,不過,是你寄生之處,哽咽悲傷的柔情讓人心碎,這是多麼痛徹心扉的領悟,有那麼一種想要淚奔的感動,你呢?

何悲,何愛,

何必去愁與苦,

何必笑罵恨與愛。

人間,不過,

是你寄生之處,

銀河裡才是你靈魂的徜徉地。

世間表白多白表,

向來情書難書情。

笑看少年多年少,

勿與生人道人生。


身外身,夢中夢,

祝所有為平凡生活奔波輾轉的你我,

開心、快樂、幸福。

願所有喜歡的遇見都是久別重逢,

願所有流下的淚水都是喜極而泣!

 

愛繁星,愛同一星空下。

歡迎關注繁星點點(fanxing901)。

相關焦點

  • 夢中夢中夢中夢
    >細心的劇組成員在戲臺上發現了一處「玄機」——戲臺橫梁正中的木雕上,雕刻著的正是飛簷翹角的「瑜音閣」,而木雕「瑜音閣」橫梁上的木雕,似乎也是一座小巧精緻的「瑜音閣」,這座「瑜音閣」的橫梁上,似乎還有一座「瑜音閣」……閣中閣中閣中閣……而更妙的是,我們的《夢影·牡丹亭》也正採用了這種「劇中之劇」的「套層結構」,讓湯顯祖的「玉茗堂四夢」
  • 以身邊外身,做夢中夢
    2019年,我開始做兒童教育。我開始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在這之前,我陪自己的孩子,當孩子進入傳統的教育模式,我失落了。有些無力,有些不甘,我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我陪伴孩子的時間裡,偶爾也能聽到一些好歌。比如,《大王讓我巡山》,很孩子氣。《你笑起來真好看》,很甜美。《燃燒你的卡路裡》,很動感。但是,有些孩子喜歡的音樂,我居然聽不懂。
  • 以身外身做夢中夢
    還記得海選時當她演唱的第一句出來,正在漫不經心收看回放的做家務的我立刻被吸引,是那種瞬間想為她轉身的感覺,於是站著愣著聽完,驚嘆又陶醉。 大家都愛她。導師李健多次在採訪時毫不避諱地說「她是一個很強的選手」「從純聲樂方面說,她遠遠高於其他選手」「她很穩」「她PK基本不會輸的」,欣賞和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其他三名導師也不吝對她唱歌天賦的讚美之詞。
  • 你做過「夢中夢」嗎?還是你在夢中扮演過旁觀者?
    你做過旁觀者的夢嗎?大部分的時候你在夢境中是主角,有時候則是配角。例如在夢境中看著其他人在互動,或是在臺下當個觀眾看著臺上表演,或是看電視、看電影,甚至是夢中夢。或許你會好奇:夢境中第一、第二、第三人稱的視角究竟有什麼差異呢?事實上:做夢者對於夢境的主題的抗拒程度,會大大影響在夢境中的視角。
  • 夢中夢
    尤其是在醒來之後,會感覺非常不適,就像是頻臨死亡。想要找到問題的答案,首先就要明白什麼是夢中夢。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做夢是第一層夢境,如果感覺自己醒來卻依舊在夢中,這是陷入到了多重夢境中。雖然對於人為什麼會做夢,科學上有解釋,但是卻無法解釋夢中夢這種狀態。不過根據研究發現,哪怕從第二層夢境中清醒過來,還有可能會陷入第三層夢境、第四層夢境。
  • 快報邀請50位讀者一起開動腦子夢中夢中夢中夢是個什麼夢
    Dom Cobb是一個經驗老到的竊賊,他在人們精神最脆弱的時候潛入其夢中,竊取潛意識中有價值的信息和秘密。因為這一罕見技能,Dom Cobb成為一名國際逃犯,他如果想要贖罪,必須接下一個任務——在別人的夢境中植入新的夢境……  《盜夢空間》上映後,觀眾從影院裡走出來,臉上都帶著不可思議的表情。似乎他們的腦子裡剛剛發生了一場大爆炸,餘波未了。  有人看完覺得很爽。
  • 夢中的情緒是連結夢與現實的橋梁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廁所的夢」。在這類夢中,想要清空膀胱的欲望會進入夢的影像。夢中夢這種「假的清醒」可以重複好幾次,做夢的人一再地從一個夢進入另一個夢。我們的朋友理查描述一次夢中夢的經歷,理查的母親最近因患癌症而過世,他在母親過世一個月後做了如下的夢:我發現自己在祖母房子的地下室,四處翻閱舊書和報紙,發現一本屬於母親的舊筆記本。我開始閱讀內容,發現裡面的文字逐漸消失。
  • 夢中夢有多危險?如果醒不來真的會猝死在夢中麼?
    夢中夢有多可怕?如果醒不來真的會猝死在夢中麼?導言:夢中夢有多可怕?
  • 夢中夢、重複夢和連續夢三種夢境,哪種你最讓你難受?
    1、夢中夢 如果你看過《盜夢空間》,相信你對夢中夢有一定的感受:原以為自己已經從夢裡醒過來了,卻沒有想到自己還身處在夢境中。不過現實是,夢中夢並沒有電影那麼真實清晰,那種壓迫感讓人無所適從。
  • 夢中夢有多可怕?如果醒不來會永遠在夢中嗎?科學家揭露真相
    文/行走天涯夢中夢有多可怕?如果醒不來會永遠在夢中嗎?科學家揭露真相什麼是夢中夢?正所謂電影都是來源於現實的,說明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人經歷過夢中夢。電影和現實生活不同的是電影中的人物。還會從夢中醒來,但真實做夢的人很可能將永遠的被困在夢中,醒不來。那這種可能性真實存在嗎?倘若一直處在夢中無法甦醒,最終會不會死在夢中呢?科學家就替大家揭秘了真相,不妨一起來看一看。首先人類得了解夢境是什麼?
  • 清明夢,夢中夢,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講述一個我的夢
    昨夜又做了夢中夢,回到了我小時候住的小區,夢中夢裡小區看上去很混亂破舊,如果不是場景沒什麼變化我都會以為我在阿卡姆瘋人院,夢中夢裡我最好的朋友被謀殺,還有另外幾個人也一樣,我因為想調查不小心被陷害了,被判了死刑。
  • 夢可以被解析麼?夢中會說謊麼?夢中會殺人麼?
    夢是一種意識狀態,一種睡著後產生的體驗。做夢時,經歷在很多方面和清醒後的體驗十分相似。夢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影像、聲音、氣息、味道、觸感以及情緒。做夢是可以被記住的,甚至在第二天對夢境有清楚的回憶,甚至可以連續幾個晚上都做相似場景的夢,就像是連續劇。
  • 灰晝:一隻耗時2年的短片-夢中夢
    斷斷續續做了2年,最後定下夢中夢的名字。視頻並不是我的專長,但仍然拖拖拉拉的完成著了大概這幾分鐘的視頻。我大大低估了做視頻的難度和自我能力,單太空人的模型就花費了大概1個月多的時間才完成。中間困難不表,最後剪輯完成的那一霎那,不喜不悲,沒想到居然有這個反應。一個設計師跑去做短片,而且做了2年,想想就又有些跑題,但是如果心裡有個念頭,如果不在有生之年去實現,豈不可惜?
  • 《福星小子2:綺麗夢中人》在夢裡也沒有永遠
    現實複雜,所以很多人都想逃脫,有人逃進醇酒婦人,有人逃進夢中,那也是酒,一壇醉生夢死的酒。很難說夢邪鬼到底是好意還是惡意,他幫助拉姆製造出純真美好的夢,讓拉姆如願以償地和喜歡的人永遠在一起。脫離了現實的桎梏——這個現實不是純地球的現實,原來外星人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啊——夢境單一、似乎可以無限地持續下去。直到有人發現怪狀,懷疑、知道真相。
  • 我們所見或似見的一切,都不過是一場夢中之夢
    相比精神分裂患者的夢來說,失敗和不幸的意象在夢中出現的次數也更多 —— 有自殺傾向或歷史的抑鬱症患者表示,以死亡為主題的夢出現較多。也有一種學說認為,可能由於患者受抑鬱影響而情感淡化的緣故,抑鬱症患者的夢其實並不那麼負面;相反,而是更為中性的。
  • 【李永欽】花非花,夢中夢,你又是誰的夢中人!
    你就是夢中夢裡的花中花水中月。是野生泰蘭德玫瑰啊啊啊啊「再見你之前,我有很多話想跟你說,但一直沒有機會。於是,我攜帶著它們穿越季節,掠過高架,鋪在山與海之間。來到一千公裡之外的地方,花盛開就是一句,夜漫過就是一篇。黃昏開始書寫,黎明是無數的扉頁。全世界拼成首詩,我愛你當作最後一行。」LIKE YOU ,LOVE TEN。
  • 難以區分的夢境和現實,《想見你》只是黃雨萱的夢中夢
    影片一開頭就運用了夢中夢的手法,第一個夢是黃雨萱和陳韻如的回憶來回切換,第二個夢是黃雨萱去世的王詮勝鎖在房子裡,這裡的房子應該是心房的隱喻,然後黃雨萱才從夢中醒來回到現實。這所有的劇情,其實都只是女主角做的一個夢中夢。還記得《盜夢空間》嗎?人只有在死亡或者墜落的時候才會回到上一層夢境,其實這個設定也同樣適用於《想見你》。男女主角的每一次穿越,都伴隨著死亡,或者瀕臨死亡。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其實大部分劇情都是屬於夢境,而且模型是一個夢中夢模型。女主也是一個比較喜歡記錄夢境的女生,她常常去看心理醫生,可能是她有點分不清夢境和真實了。
  • 盜夢團隊全員集結挑戰「夢中夢」,《盜夢空間》邀你重入迷局
    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燒腦經典巨製《盜夢空間》將於8月28日震撼上映,目前預售已全面開啟,即刻購票走進夢中迷局!偽裝者等全員集結,盜夢團隊鎖定目標開啟全新行動。作為一支專門通過夢境進入別人思維、盜取想法的組織,各位成員每個都身懷絕技,共同完成高難度盜夢任務。團隊中有策劃並主導整個盜夢行動的「盜夢人」。
  • 夢中夢!這位青年導演的處女作很大膽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兩篇文章,一篇是《疲城》的影評(有輕微劇透),關於「夢中夢」的解讀挺有意思;另一篇是孫亮導演的自我闡述《我爸覺得我很有錢》,回憶了整個創作前後的酸甜苦辣,讓人感同身受。作者| 吃的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就在幾個疏離冷峻的開場鏡頭的簡單交代下,觀眾隨著主角張金生的入眠而進入了電影為我們營造的整場夢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