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建成智庫,助力影視產業升級--上觀

2020-12-24 上觀

對連載漫畫《耐撕房東》的創作企業來說,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堪稱「娘家人」。他們想進行版權開發,中心免費分析各種開發的可能性,還將漫畫推介給了市演藝協會,進行舞臺劇開發。

儘管去年12月17日才掛牌成立,但這樣的牽線搭橋已是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過去一年的日常。12月18日,中心影視版權發展與研究智庫成立,負責人於誌慶感慨,「上海的影視產業,自2014年『電影新政』以來發展迅速,無論是市場還是獎項,成績都有目共睹。如今,上海提出了2035年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級的遠景目標,上海影視產業也亟需完成產業升級,我們認為,版權開發將會是下一階段的『藍海』,我們的工作,就是『藍海行動』。」同天,《影視版權服務指南》系列叢書首發。

首批智庫專家近30人

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成立時,首批共推出4類20項版權服務,覆蓋整個影視產業鏈,當時,中心就承諾儘快成立「影視版權發展與研究智庫」,以便用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指導影視版權的實際工作。

基於廣泛調查和深入研究,中心邀請上海乃至全國的相關專家,聯合上海市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共建「影視版權發展與研究智庫」。首批智庫專家近30人,分別來自影視製作、法務、金融、視頻平臺、電影節電視節組委會、授權業務公司,實現了產學研以及相關領域的全覆蓋。

影視版權發展與研究智庫揭牌

重視版權開發,在影視行業早就有案例可循。以製作方為例,好萊塢的電影產業中,衍生產品的開發是全年營收的大頭。從需求方來說,某知名全球快餐品牌,在中國每年花費的版權授權金高達1000萬,主要就是做套餐附贈的禮品。

於誌慶介紹,中心通過智庫的設立,可以發揮貼近市場的優勢,匯聚專家學者以及市場與技術精英,做好結合市場規律的定性與定量分析,下情上達,以行業報告等形式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政策研究、諮詢建議、科學評估、預判預測;同時做好上情下達,從市場角度做好市場解讀、行業分析、政策引領,成為影視企業發展的風向標。此外,在影視版權人才培養、推動中國影視版權海外開發等方面,智庫都將發揮作用。

版權服務未因疫情停止運轉

「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的工作貫穿了全產業鏈。讓影視企業在劇本階段,就有版權開發的意識;在製作過程中,積極牽線搭橋,讓優秀項目和授權需求方對接;在後期,幫助完成版權推廣、保護、維權等。」於誌慶說,「頭部影視企業都擁有自己的專職版權部門,而我們服務的對象是中小影視企業,他們更需要的是了解影視版權是怎麼回事。所以,版權服務的工作是『潤物細無聲』的普及型——它是一項長遠的工作。」

首批影視版權發展與研究智庫專家

「相比於頭部影視企業,版權中心的難點在於,本身沒有版權在手。作為政府設立的第三方官方平臺,我們做得最多的是跨界,幫影視企業的創意或產品找到合適的落地方,包括融資、法律、生產等環節。在版權的衍生開發上,我們幫他們對接嬰幼童協會、演藝協會等。」版權中心工作人員說。

像《耐撕房東》,在漫畫領域小有名氣,也曾嘗試和北京的影視公司合作開發影視版權;有了版權中心的助力後,企業將視線投向了包括舞臺劇在內的更廣闊版權市場。「公司還有另一個漫畫IP《十字路口》,有不少粉絲,我們也建議他們,可以和上海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結合,布局微電影、短視頻領域,和地域文創產品相結合。」版權中心工作人員透露,這也是中心主動幫影視企業挖掘潛力的舉動,「衡山路的幾個路口、永安百貨所在的南京東路和浙江中路的十字路口,都很有故事。我們建議漫畫製作時,就要考慮到版權合作。」

2020年,很多影視企業受疫情影響而停工,但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卻從未停止運轉。一年來,中心最核心的工作就是版權開發的前期工作,幫影視企業做項目評估,再對接各類融資渠道:銀行、保險、基金。同時,也針對影視企業的版權意識進行培訓,編纂系列叢書,並在新媒體平臺開設了影視版權培訓大講堂。截至今年12月,中心共發布影視版權法律知識達46期,累計問答數近140個,影視版權系列講堂21期,影視版權講堂抖音內容錄製12期,優質版權項目推介3期,線下影視版權講堂3場,編印《上海影視版權指南》一套,《影視版權普法手冊》兩本,《影視版權案例詳解》一本。

於誌慶說,明年中心的工作將更忙碌,「有了智庫之後,我們的大資料庫也將正式運營,此外還將和市紅色文化創意大賽合作,爭取把蛋糕做得更大,讓影視企業更有版權意識、看到版權前景,這些都將會讓影視產業更好地和文化產業消費升級相結合。

相關焦點

  • 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建成智庫,上海影視產業升級將迎來「藍海行動」
    一年來,中心讓影視企業在劇本階段,就有了版權開發的意識;在製作過程中,為他們積極牽線搭橋,讓優秀項目和授權需求方對接;在後期,又幫助完成版權推廣、保護、維權……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的工作,貫穿了全年、全產業鏈。
  • 版權服務將成「藍海行動」助力上海影視產業升級
    自掛牌以來,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的工作就沒停過。「上海的影視產業,自2014年『電影新政』以來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無論是市場還是獎項,成績都有目共睹。如今,上海提出了2035年『文化大都市』全面升級的遠景目標,上海影視產業也亟需完成產業升級,我們認為,版權開發將會是下一階段的『藍海』,我們的工作,就是『藍海行動』。」
  • 麥匯網為您解讀版權服務助力影視產業升級
    2020年是不平靜的一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許多影視產業沒有收入來源,只能暫停工作。但在疫情期間,上海市有關於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工作。一年以來,這些版權服務中心的工作就是做好版權發展的前期工作,並幫助影視企業做好項目評估,然後把優秀的項目與銀行、保險和資金等多種融資方式聯繫起來,做好升值工作。同時,也為其他的影視企業開展版權意識的培訓,並編寫相關圖書。
  • 2020中國(佛山)大灣區影視產業高峰論壇舉行,南方影視中心四年建設...
    在影視產業發布會上,南方影視中心新VI系統發布,新增綠島湖溼地公園、裡水夢裡水鄉、仙崗古村等十個取景點。佛山市委常委、市統戰部部長李政華表示,希望佛山影視業界積極參與到佛山創建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合作試驗區建設中來,推動南方影視中心在兩個效益、產業結構、發展格局、人才培育、精品創作等方面實現全方位的提升。
  • ...影都再提補貼 長三角國際影視中心背靠優勢資源帶頭推進工業化
    眾多來自文化主管部門、影視行業和藝術院校的領軍人物積極分享了他們對上海影視環境的理解,也表達了對當前行業發展的期許。與此同時,這也是時隔一年後,長三角國際影視中心二度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從概念的提出到項目穩步快速發展,長三角國際影視中心的前進步伐備受業內關注。   新政策 持續升級加快融合   2019年以來,全國影視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 首次聯袂亮相文博會,這一影視產業的「上海服務」模式為何能在全國...
    在首屆長三角文博會上,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因演繹「上海服務」而大放異彩,到了正在舉行的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它代表的影視產業服務「上海模式」,已在全國落地生根甚至開花結果。不僅如此,它還首次和剛成立不到一年的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聯袂參展,「我們希望打造上海影視產業服務的雙『影』擎。」負責人於誌慶說。
  • ...打造全球最強影視產業基地 金華擦亮民營經濟強市「金」字招牌
    力爭3年內跨境網絡零售超千億元金華打造民營經濟強市「金」字招牌為建設「重要窗口」貢獻金華力量,結合實際,金華提出要答好10張「高分答卷」、打造10塊具有金華辨識度的「金字招牌」。建設民營經濟強市作為金字招牌之一,助力民營經濟持續做大做強。
  • 潮白河孔雀城影視小鎮被譽為「中國影視產業第一鎮」
    大廠影視小鎮(大廠影視創意產業園)位於大廠高新區內,距離北京國貿正東30公裡,距離北京城市副中心8公裡,地處京津冀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區的中心地帶。「中國影視產業第一鎮」大廠影視小鎮定位於,以「影視+」為核心發展方向,推動文化、科技、金融融合發展,構建影視創意產業完整鏈條和全新生態圈,打造世界級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建設全球影視創新實踐區。據影視小鎮園區工作人員劉伯雯介紹,小鎮積極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政策扶持,包括稅收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上市補貼、文創特殊貢獻等。
  • 北京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創新協拍服務 助力影視製作 ​
    從前期籌備到現場拍攝,再到後期製作和新片發布,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完備的劇組協拍服務管理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專業的團隊和人員為影視劇組提供推薦外景地、協調攝影棚、招募群眾演員等10餘項全流程保姆式無縫隙服務事項,盡最大努力讓劇組及演職人員能夠騰出更多心神和精力,專注到影視作品拍攝和製作,從而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和經典佳作。
  • 國藝影視文化產業正式啟動 將拍《少年狄仁傑》
    南方影視中心落戶佛山已滿周年,佛山影視產業發展已進入穩步提速階段,國藝集團作為南方影視中心的影視巨頭,已率先完成集團戰略發展部署升級,配合南方影視中心的發展步伐,傾集團之力建設「兩個中心」和「兩大基地」——即南方影視服務中心、南方影視道具器材中心、佛山影視產業數字生產基地和國藝影視文化產業孵化基地,並全力打造國藝影視文化全產業鏈。
  • 長三角國際影視中心項目啟動,未來的全球電影科技後期中心能否在...
    華策深信好內容永遠是「剛需」,此次在行業「挫折期」打造這一項目,也是基於對內容產業的信心,基地布局功能也都是為了做好內容服務。華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表示,影視內容需要高質量發展、高科技引領、數位化傳播,同時當數字影視內容與網際網路新消費相融合而爆發的短視頻、網紅直播、電商消費新興產業撲面而來時,行業需要新興產業平臺,這也是打造長三角國際影視中心的緣由。
  • 張家口影視產業協會成立
    張家口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張家口重要指示精神,深度把握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國家政策導向,把影視文化產業作為培強壯大七大主導產業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順應發展大勢、立足市情實際,充分放大資源優勢,深度挖掘文化價值,著力培強發展平臺,影視產業方興未艾、勢頭強勁。
  • 杭州藝創小鎮聚焦精準服務 助力企業實現影視審查不出鎮
    7月15日,浙江省廣播電視局藝創小鎮網絡影視劇審查中心揭牌儀式在鳳凰大廈4號樓舉行。據悉,該中心將承接浙江省廣播電視局下放的網絡電影、網絡劇和網絡動畫片規劃備案立項以及完成片審查。據了解,浙江省廣播電視局藝創小鎮網絡影視劇審查中心位於西湖區創意路1號鳳凰創意大廈4號樓2樓,中心建築面積182.23平方米,室內硬體齊全、分區明顯,具備審片、會務、接待等功能。
  • 耳東影業受邀"網專委",共同助力中國影視產業發展
    那些傳遞百姓的聲音,發掘人文之美的影視公司逐漸崛起為影視圈的"後浪"力量,以一股奔湧之勢不斷向前。 11 月 13 日,北京文化產業投融資協會網絡影視投資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網專委")成立大會暨第九屆北京國際網絡電影展啟動儀式在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展示中心順利舉行。耳東影業作為"網專委"成員,也受邀參加了大會,共同助力中國影視產業發展。
  • 新動能新山東|青島東方影都:全產業生態鏈助力打造影視文化產業新...
    青島東方影都項目不僅填補了中國重工業電影拍攝基地的空白,更以全球領先的配套環境為中國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載體,對青島市創建國際影視文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級特色文化產業示範區具有重要意義。  政策紅利放大影視產業集聚效應  除了國際一流的硬體設施、全程配套服務外,極具競爭力的產業政策,也是眾多國內外大片選擇在東方影都拍攝的「加分項」。
  • 耳東影業賦能,助力南京電影產業邁向新徵程
    延伸產業鏈條助力南京成為國內影視拍攝首選之地南京影視文化公共服務中心是由南京市委宣傳部牽頭,聯合全市50個相關部門,傾力打造的影視拍攝、製作等全產業鏈服務平臺,將為影視機構提供一站式、專業化、跟蹤制服務。
  • 政協委員許曉丹:加快推進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建設
    許曉丹委員建議,制定影視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加快推進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建設。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覆設立的、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影視產業示範區,是服務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建國大業》《尋龍訣》《智取威虎山》《戰狼2》等票房過億的國產大片近半數出自懷柔,被譽為「中國影都」。
  • 19家單位上臺「自薦」 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招商會在京舉行
    周書記在推介中提到,「截至2018年底,成都音樂產業產值已達397.86億元,同比增長21.69%;影視產業產值達293.52億元,同比增長20%。」與此同時,成都城市音樂廳和露天音樂公園已建成並達到全國領先、國際一流水平,中國唯一的國家級音樂大獎——中國音樂金鐘獎已於今年落地成都,廖昌永、但昭義、李雲迪、李宇春、張靚穎等優秀音樂藝術人才的美樂美聲已在國際傳揚。
  • 隆鑫影視打造「網際網路+金融+影視」文化生態圈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隆鑫影視打造網際網路+金融+影視文化生態圈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不斷改變,文化消費需求急速增加,以影視業為代表的文化產業正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 揚帆正當時 聚力開新篇——寫在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成立之際
    此後,橫店借勢發力,陸續建成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等30多個大型實景拍攝基地和100多座專業攝影棚,極大促進了中國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橫店充分發揮先發優勢、基地優勢、政策優勢和服務優勢,著力在基地化建設、產業化集聚、專業化服務、社會化帶動、全域化發展、影視化營造等方面下功夫,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形成了全國最為密集的影視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