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聯袂亮相文博會,這一影視產業的「上海服務」模式為何能在全國...

2021-01-18 上觀

在首屆長三角文博會上,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因演繹「上海服務」而大放異彩,到了正在舉行的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它代表的影視產業服務「上海模式」,已在全國落地生根甚至開花結果。不僅如此,它還首次和剛成立不到一年的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聯袂參展,「我們希望打造上海影視產業服務的雙『影』擎。」負責人於誌慶說。

雙「影」擎首次聯合參展

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2014年成立至今已整整6年。而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2019年年底才剛剛成立,儘管不到1年,但它已經在影視版權平臺的搭建上頗見成效。本屆文博會,是兩大機構首次聯合向全國立體化展示上海影視產業服務的各個剖面。

在展廳,最受歡迎的是兩本書,《上海影視拍攝指南》與《上海影視版權指南》。「這兩本書,是我們服務標準的濃縮。」兩大機構的工作人員透露,沿用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彙編《上海影視拍攝指南》的成功經驗,近日版權中心也編印了《上海影視版權指南2020版》,並發放到各工作站,讓有影視版權服務需求的影視企業,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版權政策、樹立版權意識或者尋求版權幫助。

這兩本《指南》的背後,是令人驚嘆的數據。截至今年11月6日,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共受理政策、信息諮詢和協調服務7889件次,其中諮詢類服務6557件次,協調類服務1332件次,項目受理達標率為100%。接受諮詢服務的單位共5387家,其中上海單位3882家,外地單位1505家;接受協調服務的影視劇組共678個,上海劇組354個,外地劇組324個。

而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共推出4類20項版權服務,覆蓋整個產業鏈,包括影視版權的價值評估和開發指導、交易撮合和投融資指導、法律保護和技術監測以及人員培訓和情報研究等。

今年,疫情對影視產業的衝擊很大。拍攝服務機構和版權服務中心都在積極深挖內容,應對疫情。

機構的「王牌產品」——取景地,從2014年的75家發展至今已達近300家,機構幫這些取景地找到了「打卡地」的屬性,通過新媒體向公眾的推介,將文化影視、旅遊觀光、消費經濟與「打卡地」串聯在一起,並推出《拍攝在上海》的線上專題,讓劇組和公眾獲取更方便,讓專業服務與公眾消費直接聯動,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而版權中心則在今年走訪了多家單位,完成了《2020上半年影視版權觀察》報告,並且邀請律師團隊、保險團隊、融資擔保團隊專家,召開保險險種開發實務研討會,與企業共同探討影視行業金融擔保體系建設。在2020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視節上的論壇上,中心還邀請產業鏈的上下遊專家,商討如何助力影視企業對接資本,開發版權、保護版權,發展版權產業鏈,促進影視生態的健康發展。

上海「劇組保姆」的名聲全國打響

因為雙「影」擎的啟動,在本屆長三角文博會上,兩家機構的負責人於誌慶有點忙:浙江台州的代表團在自家展廳的活動開始前,再次趕來參觀學習;雲南省的展廳負責人,特意邀請他去看一看——在雲南展廳,有專門的「影視創作的光影之花」內容,全是上海兩大機構到雲南對口支援的工作內容展示。「讓我們欣慰的是,上海影視產業服務雙『影』擎所代表的工作理念,已經在長三角乃至全國有了諸多結合當地實際的『本地版本』。」

上海「劇組保姆」的名聲,在全國各大劇組中打響之後,2017年,浙江台州市委宣傳部就專門率團來上海考察、學習影視產業發展的經驗,其中上海的影視攝製服務是對方重點學習的內容。這次在文博會交流時,台州方面就再度邀請上海的這兩大機構到台州「掛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事實上,長三角的拍攝基地已經開始合作。201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經機構倡議,江浙滬皖主要影視基地聯合發布了「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機制」,2020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進一步宣布成立了「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聯盟」。「目前《長三角影視拍攝服務指南》已經編輯完成,」於誌慶說,這個聯盟的吸引力很大,「像浙江台州也有拍攝基地,但因為浙江最初加入合作聯盟的,都是採用的各省市推薦制,他們當時沒能加入,現在有強烈的加入意願。」

在全國範圍內,效仿「上海經驗」組建的拍攝服務機構,已不下15家,比如成都、重慶、長春、哈爾濱等。

在影視拍攝服務已成體系化之後,上海又一次走在了前面,開始在版權服務方面積極探索。「版權服務不僅僅是維權,還包括開發、交易等等。」於誌慶說,這既是上海影視產業服務內容方面的豐富,也是產業規模發展壯大之後服務的一次升級,「我們期待上海影視產業服務的雙『影』擎,能夠繼續給全國兄弟省市提供範本。」

相關焦點

  • 長三角文博會開幕 寧波企業首次以整體形象亮相
    11月18日,20家寧波文化企業趕赴上海,參加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據了解,本屆展會我市首次設立獨立展區,以整體形象亮相長三角文博會。據了解,長三角文博會由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黨委宣傳部主辦,旨在進一步推動長三角文化產業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首屆長三角文博會2018年11月在上海舉辦。2020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將於11月19日至22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本屆長三角文博會展區面積共5.4萬平方米,其中浙江省展區面積共2200平方米,寧波展館面積200平方米。
  • 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建成智庫,上海影視產業升級將迎來「藍海行動」
    版權評估與投資、人才培養與扶持為輻射(三個輻射),完善影視版權推廣與監測服務諮詢體系、影視版權的價值評估與轉化服務諮詢體系、影視版權監測與維權服務諮詢體系以及影視版權市場投融資及產業孵化服務與諮詢體系(四個體系),努力推進輿情監測、分析報告、峰會論壇、投融資指導、平臺綜合服務等五大落地模式(五個模式),促進智庫成果的轉化應用。
  • 市婦聯攜女紅巧手首次亮相文博會
    市婦聯攜女紅巧手首次亮相文博會 2020-06-26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長三角文博會燃爆舉辦
    、文廣演藝、戲曲藝術中心、崇明文創投資、上海港、宋城演藝、浙江青戀文化、舟山彼岸文化、安徽演藝、馬鞍山文旅局、黃山市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等單位聯袂參展。瑞士創意中心組織的6家瑞士本土文創企業都採用代理參展模式參展。  本屆文博會突出四大形式的交易服務內容——專題發布會、經貿對接活動、直播帶貨活動及定向傳播,通過多樣化對接,突出精準化服務。  專題發布會重點突出。53場發布會中,12場特色發布會均與文創行業發展密切相關。
  • 聚影視產業之力 華夏幸福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
    中新網6月19日電 以「聚產業之力,奏影視強音」為主題,6月17日華夏幸福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作為中國唯一獲國際認可的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成為反映行業前沿動態的風向標,而特色小鎮作為電影行業的新元素和新載體,一經亮相就受到了專業觀眾和參展企業的關注。
  • 海峽兩岸文博會首次配套舉辦「廈門框畫展」
    海峽兩岸文博會首次配套舉辦「廈門框畫展」 2020-12-06 14:27:27   這是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海峽兩岸文博會」)首次配套舉辦框業與裝飾畫展覽會,匯聚全國各地200多家框畫製作相關優質企業參展,由廈門文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雕塑學會等機構聯袂主辦,福建省油畫行業協會、福建省當代畫院等承辦。福建泉廈漳油畫設備供應商負責人歐陽暉勇,向記者介紹由新材料、新技術智能製造而成的裝飾畫。
  • 版權服務將成「藍海行動」助力上海影視產業升級
    12月17日,是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機構正式掛牌成立一周年的日子,這也是繼2014年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後,上海服務影視行業的又一窗口,主要為上海乃至長三角的影視企業提供影視版權評估開發、監測保護等4大項20條服務。一年後,「影視版權發展與研究智庫」成立暨《影視版權服務指南》系列叢書發布儀式見證了這一機構的一路的成長和豐碩的成果。
  • 21572件展品亮相!第十六屆文博會首次「雲上」開幕
    11月16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雲上文博會」)首次在「雲上」開幕,展出時間共5天,面向觀眾全天候開放。本屆雲上文博會,共有3243家企業(機構)參展,21572件展品亮相。參展單位較上屆增加931家,同比增長40.3%,30%以上的文化產品和項目屬於首次亮相文博會。
  • 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舉行,「國潮」正在悄然復興
    12月4日—7日,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國家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孟冬,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邢善萍,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輝躍等領導參觀展覽。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主辦方獲悉,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首次同期推出線上雲展廳,實現從「面對面」到「屏對屏」的模式變革,全方位打造兩岸文化產業交流交易、文旅項目投資對接的重要平臺。
  • 【高清組圖】雲南風情炫動上海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開展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雲南展區現場。記者 張成 攝  雲南網訊(記者 張成)11月19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上海開展。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雲南展區現場。記者 張成 攝  位於主展臺旁的雲南展區開展首日便吸引了眾多觀眾的關注,彝家公社千年傳統彝繡、怒江彩雲玉、玉溪華寧陶、劍川木雕、個舊斑錫等眾多雲南文產精品亮相文博會,為滬上帶去別樣的雲南風情。
  • 長三角文博會|開發文創,上海圖書館全面發布館藏IP資源
    長三角文博會|開發文創,上海圖書館全面發布館藏IP資源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20-11-21 09:13 來源:澎湃新聞
  • 鮮花、文創、非遺展演……長三角文博會後,在家門也能「遇見·雲南...
    11月19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開幕第一天,第二次參展的雲南省舉辦了「雲南大滇西旅遊環線長三角地區(上海)招商推介會」,現場集中簽約10項合作項目,籤約總投資額超過240億元;11月22日,長三角文博會即將閉幕之時,一場匯聚雲南特色文旅產品的文創集市嘉年華「遇見·雲南」
  • 首個沉浸式文博會今天亮相廈門 市民12點後免費入場參觀
    首個沉浸式文博會今天亮相廈門!市民12點後免費入場參觀昨天上午,廈門召開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海峽兩岸文博會」)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將於12月4日至12月7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是首個沉浸式文博會,首次啟動「線上+線下」創新辦展方式,不僅有AR、VR帶你秒入異世界,還有16個真人NPC陪你玩文博會。
  • 觀展新體驗交流新模式產業新亮點雲上文博會不一樣的精彩
    3243家參展單位、21572件展品、近萬名海外採購商……11月16日到20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首次以「雲上文博會」的形式在線上舉辦。從線下到線上,從「面對面」到「屏對屏」,今年文博會雖然辦展形式發生了改變,但「中國文化第一展」的成色卻絲毫未減。
  •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今開幕 132家皖企盡顯徽州魅力
    據安徽商報報導,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於2020年11月19日至22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繼續如期舉辦。據了解,本屆長三角文博會將突出「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的辦展理念,以「交易優先、品質優良、服務優質」為辦展特點。展覽總面積維持在5.4萬平方米,參展商數量超1000家,同比增幅10%以上。
  • 上饒文博會品牌成色越來越足
    12月4至7日,以「創新融合、開放共享」為主題的第四屆上饒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成功舉辦。35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籤約,籤約金額達258.51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4個、超10億元項目9個;線上線下超過145萬人次觀展,總交易額達6300多萬元。
  • 杭州文創矩陣亮相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
    11月19日上午,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盛大開幕。根據長三角文博會前三年「三步走」的發展規劃,首屆的重點是「創辦」,第二屆的重點是「壯大」,第三屆的重點是「提升」。本屆長三角文博會為期四天,共有1011家參展商,較去年同比增幅13%,展覽面積達5.4萬平方米,包括綜合發展板塊、海外菁華板塊、文化科技板塊、數字創意板塊、授權交易專題展和文創生活專題展。 今年,浙江精心組織了160餘家優質文化企業參展,展陳面積2200平方米。其中,杭州13家優秀文化企業參展。
  • 文博會|愛生活愛藝術愛創意,就來龍崗看文博吧!
    平湖DCC文化創意園分會場全國首個展覽展示博展館開館全國首個展覽展示博物館開館,3000平米創客聯盟紛紛展示創意,3D印表機、機器人、無人飛行器航拍熱場,酈汾陽現場揮毫引眾人圍觀……昨日,平湖DCC文化創意園首次作為文博會分會場開幕,為市民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炫酷的文化活動
  • 「深圳元素」雲上文博會C位搶鏡
    雲觀展釋放文化科技融合魅力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色處見繁花,本屆文博會採用5G、VR、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精準匹配交易資源,通過B2B展覽模式不間斷集中展示,在幫助供需雙方高頻互動的同時,也為全國觀眾提供了一次雲上的文化視覺盛宴。
  • 雲上文博會 精彩不打烊
    雲開幕、雲展廳、雲招商、雲籤約、雲大數據……11月16日至20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將藉助5G、視頻直播、VR等新技術,首次以「雲上文博會」的形式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