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課上完的第二天,我就急不可待地去放鬆。與朋友商定,去玩玩密室逃脫。
這可是久違的快樂。上一次玩,還是兩年前的生日呢,至今歷歷在目。今天的場館坐落在33樓的高層,仿佛在隱居避世之地,但一上去又仿佛位於人間仙境 .
最先吸引我眼球的是名為《消失的向日葵》的項目,它不同於其他的「恐怖片」,這其中瀰漫著偵探色彩。於是乎,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我們進入了這間密室。
從密室內的音頻得知,我們所在的密室的場景是一座博物館,館內鎮館之作——凡高的《向日葵》被盜了,我們作為偵探,要找到偷畫的嫌疑人。精彩的劇情激起了我們的鬥志。音頻的最後叫我們觸碰「最美的眼睛」以獲得線索,我一眼就看到「最美者」蒙娜麗莎的畫像,趕忙跑過去觸摸其眼。果真,音頻情報又出現了。
音頻裡是警長對現場工作人員的審問,這倒悉同平常,但最後我們卻得知了一個驚人的信息:其中一幅畫是贗品,裡面還包含著開門的密碼。也在同時,中間展臺的櫃門突然彈開。我們從裡面取出幾張卡片,是牆上六幅原畫的真實照片。
於是我們舉著照片與原畫進行對比,果然發現了端倪。在靠近一面關閉的門的一幅畫,果然與真畫不同,但密碼又在哪兒呢?我們在畫上研究了半天,卻毫無頭緒,我們向工作人員求助,得知畫上有四個部分與真畫不同,它們的形狀像四個數字,從上到下就是密碼。在一番打量之後,朋友走到密碼前,自言自語道:「4、6、1、3,好了!」隨著「確定」鍵的按下,「砰」的一聲,標有「院長辦公室」的大門緩緩打開。
走近一看,牆上掛著一張世界地圖,桌子上放了幾張機票。仔細一瞧,原來上一張機票的目的地就是下一張機票的出發點,從而構成了一條途經幾個城市的線路,恍然大悟時,又看見桌上的一個飛機模型,底下還有磁鐵,想必是可以觸發某個機關。於是我們拿著它划過這條線路,當「到達」最後一站「倫敦」時,隨著廣播裡飛機起飛的轟鳴聲響起,腳下的柜子也隨之彈開。經過我們的研究,裡面的卡片應該是密室的平面圖。隨後我們通過卡上數字的相對位置,在遙杆機關上,左搖搖右晃晃,竟把機關給打開了。
此時我們的對講機又在「嗡嗡」作響,我一把舉起對講機,一按,工作人員的聲音破「土」而出:「你們發現了本密室最重要的線索,看著你們剛拿到的牌子。我們便仔細觀察起牌子來:主體部分是一個印有圖案的卡片,另一部分則是有指紋的小紙片。此時對講機裡又傳出聲音:「在畫上找到與圖片相同的部分。」我們果然在一幅畫上找到了,把卡往前一碰……啊!畫後面竟然有暗門。
往裡一跨,牆上張貼著各種各樣的海報。前面有個密碼鎖和指紋鎖,但沒有其他線索。在陷入困境之時,我偶然看見了剛才那張卡片上的指紋,我將它往指紋鎖裡一塞,激活的聲音情報讓我們明白了,該從牆上的海報尋找線索。「世界末日提前半個月到來?」「世界末日在2012年12月21日」,「21-15=6」,所以密碼是20121206,在我們討論後,打開了柜子下的密室。
原來名畫是被館長調包了,但怎麼假畫也被人偷了?
我們將畫還到了原處,並找到偷畫人的腳印。通過和身份信息卡的比對,終將嫌疑人「抓捕歸案」。隨著音頻結束,大門打開,本次密室圍困也算成功「逃脫」了吧!
後記:通過本文對密室逃脫的經過的描寫,大家應該也明白了其中的奧秘。但我們為什麼要玩密室逃脫啦,其中有什麼樂趣呢?因為密室裡有劇情貫穿全場,體驗感很強,能讓你體會到其他人物的快感。比如在本密室中,我們不是偵探卻可以藉助機關尋找線索,爽快的體驗一把偵探探案的經歷。讓我們獲得極大的滿足感,並且可以暫時離開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前往一個全新的世界做一個「全新的人」,類似於焦你大腦,神經根「麻痺」了,但我真的麻痺不同,它對你的大腦並沒有損害(有損害就好玩了……),適度參與,可以讓我們暫時脫離枯燥平淡的生活,有助於身心放鬆。這也就是密室逃脫公司的立身之本吧。
當然密室逃脫與同為「另一個世界」的槍戰不同(可以讓你體驗軍旅生涯),它更「益智」,也可稱作更「解密」,又想到另一個能夠提供「解密」性的物品——手機遊戲。手機遊戲裡就專門有一欄叫「解密類」,甚至還可以在手機上玩「密室逃脫」。但我仍然更加推崇「現實版」的密室逃脫。因為它體驗性更強,更能身臨其境,親手操作。如果它真的能對大腦思維有所幫助,那麼現實版的明顯更強,況且手機遊戲和你之間還隔著一層屏幕。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現實的不會上癮,雖然密室逃脫是讓你離開世界去旅行,但那些生硬的機關、對講機等都時刻把你拉著,告訴你,你還在「人間」呢!可網路遊戲就沒有這根「紅線」了。但現實遊戲也有「硬傷」的,——時間經不起折騰,哪有很多時間「不遠萬裡」的去玩?還是網絡方便,但要讓其兩全其美之,只得待VR技術成熟罷……(呵呵)。說到底,這是一個尋找精神寄託的方式的問題。也許看書是個好方法(見本人文章《紙質書vs電子書之我見》)。隨你吧,只要讓靈魂有所歸宿。
感謝閱讀
想看更多好文,請長按二維碼,點一波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