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醬在老東北人內心的地位高於油鹽醋,它是蘸醬菜的精魂

2021-01-11 夜半故事繪

如果你是個老東北人,多年漂泊在外,蘸醬菜一定是魂牽夢繞的食物之一。就像我,在外二十年,還會經常夢見在田地間看到大白菜和蔥,夢裡欣喜感都會溢到夢外。現在快遞業越來越發達了,老家的好友寄來可生食的菜,從來也不會忘記一起寄來大醬。

如果一次蘸醬菜的盛宴,缺少了大醬,那一定是沒有靈魂的。大醬無可取代,醬油和鹽都不可以代替它,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各類醬,任你再是高級,再是精細,都不可代替大醬的味道,它和生吃的菜,是絕配。

東北的大醬也分很多種類的,有黃豆為原料的,這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好吃的。有以玉米為原料的,是後期工業經濟發達的產物,雖然玉米醬佐生菜也好吃,但魅力消減不止一半。

現今,農村年長一些的婦人,還在自己親手做大醬,雖然自己做的有黃麴黴菌超標的嫌疑,但那味道,是真的正點。就算沒有經過油炒加工的生醬,也會間人黯然銷魂,一撮野菜或是蔥,白菜,香菜啥的,隨意點那麼一下,唇齒留香了。那本來微苦的,辣的菜,只要佐了大醬,就變得五味調合,恰到好處了。

有些外省人吃不習慣東北大醬,也是事實,就像有些人吃不得榴槤一樣。在農村,基本每一戶人家的小院子裡都會有一個半人高的大醬缸,女主人在深秋的時候,用灶上的大鐵鍋把洗好的黃豆燜煮好,剁碎,揉捏,壓實成為兩塊紅磚頭那麼大的醬塊兒,放到屋子裡的高處角落,等到第二年的春天,醬塊已經發酵,表面會長滿臘肉表面那種灰黑色的黴菌。醬塊兒被一塊一塊地剝開,成為一掌可握的小塊兒。用清水洗刷乾淨然後再曬乾,找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把醬下到大醬缸裡,裡面添上適量的涼開水。用透氣的白色的棉布將醬缸口封死,,天氣越來越暖了,醬缸經過陽光的照射,裡面的醬很快就二次發酵了。

在大約一個月左右的過程中,每天女主都會拿著木頭做的醬耙子,在大醬缸裡有節奏的攪拌,醬裡一些雜質就會隨著攪拌浮到醬缸的邊上,用勺子撇出來倒掉。製作大醬的過程就簡單也簡單,但若是手藝不行,火候欠佳,做出來的雖然也能吃,味道就會差很多。據說,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大醬味道都不一樣,就像同樣的鍋具,同樣的原料,做出來的菜也不會完全一個味道一樣。

東北的大醬,是在外地奔忙的人對家的念想憑藉,一口醬,就似乎能回到久別的家鄉,那熟悉的味道,永遠無可取代。家裡的長輩在孩子們回來或城市裡親戚來探訪的時候,總不忘記裝上一罐頭瓶子的大醬,同各種鮮的,幹的蘸醬菜一起塞滿背包。

如果你是個東北人,如果你說不愛吃肉我信,你要說不愛吃大醬,那你十有八九是個假的東北人。明年的秋天,我要回到東北老家,做幾塊醬,在春天的時候,再攬一缸薰香,人世間最美好的味道,一定是生命之初舌尖的記憶。

相關焦點

  • 敦化美食——蘸醬菜
    「咱媽剛給送的蘸醬菜和大碴粥」 「哎媽呀,太蓋了!」 ...... 咱敦化人除了殺豬菜最得意的就是蘸醬菜了 肉類吃多了太膩,蘸醬菜應該是最受歡迎的了 蘸醬菜方便實惠,吃的就是新鮮、可口勁兒 不管來且還是平常,蘸醬菜都是好東西 吃飯前兒,蔬菜和雞蛋醬更配哦
  • 東北蘸醬菜到底有多狂野?
    東北蘸醬菜到底有多野?據說,高寒地區的東北人唯一認證的飲食圖騰只有蘸醬菜。甭管啥菜,蘸醬必須賊拉好吃。蘸醬菜其實就是東北涼菜。黃瓜、青椒、生菜、大蔥、香菜、水蘿蔔,洗乾淨切吧切吧上桌醬起來。蘸醬菜總體包羅萬象,一口醬一口蔥,啥美味都靠邊站。
  • 大醬,就是東北人的命根子
    在東北,大醬作為一種普通的食材,卻在老百姓心目中有著很高的位置。是日常三餐中極為重要的角色。東北人吃飯是頓頓離不開醬的。尤其是在夏天,東北人是一定要吃蘸醬菜的。特別是小蔥蘸醬。俗話說的好,「小蔥蘸醬,越吃越胖」。
  • 南方媳婦嫁到東北後,才領略到大醬的魅力,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
    南方媳婦嫁到東北後,才領略到大醬的魅力,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單位有個女同事,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來自江蘇南京,後在東北上大學,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就成了一個東北媳婦。作為南方人,在江浙一帶習慣了清淡口味的飲食,剛開始在東北學校還沒真正體驗到地道的東北風味,當嫁到東北後,才讓她體會到飲食上的差異,最讓她震驚的是,在東北的家庭餐桌上,頓頓都少不了東北大醬,可以說任何的蔬菜都可以蘸醬菜,以至於她說:給東北人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醬吃!東北大醬是用黃豆製作的一種醬料,東北人的傳統美食,東北人做豆醬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 都說東北是大醬的故鄉,看看這些影響了東北一代人的大醬品牌
    大醬作為東北飲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東北人的心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在物質條件十分豐富的今天,蘸醬菜仍然經常出現在東北人的餐桌上。對於東北人來說,蘸醬菜就像南方人的湯一樣,是飯桌上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即使是下飯館也會來上那麼一道蘸醬菜。
  • 【巾幗帶貨幫】(十五)有一種美味,是東北大醬
    東北的傳統美食之一,小蔥蘸大醬,是東北人難以割捨的情懷。小編在東北長大的人都知道大醬,但是大醬的來歷,你知道麼?後來滿族入關,為了不忘老祖宗創業之艱難,便立下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在清宮御膳食中,常常要備有一碟生醬和蘸醬菜。清宮有名的「四大醬菜」,有「炒黃瓜醬、榛子醬、豌豆醬、胡蘿蔔醬」。在順治十年(1653年)又建立了酒醋房,設醬匠16名,專門製作宮中所用的清醬、面醬、豆醬、醬豆豉、醬黃瓜、醬茄子、醬蘿蔔、醬瓜條、醬冬瓜、醬糖蒜、醬紫薑、醬萵筍、醬苤藍、醬包瓜等各種醬和小菜。
  • 八塊錢一斤的大蔥,還能愉快地吃蘸醬菜嗎?能吃
    不是大蒜漲價,也不是豬肉漲價,而是大蔥漲幅高達十倍之多,令人瞠目結舌,以前大蔥不到一塊錢一斤,現在八塊錢/斤,大家戲稱大蔥為向錢「蔥」,東北人喜歡吃大蔥蘸大醬,美味的蔬菜加上大醬獨特的香味,這是一種飲食習慣,面對超級貴的大蔥我們還能愉快吃蘸醬菜了嗎?答案是肯定的,能吃!
  • 大醬-東北人的鄉愁
    東北人都喜歡吃大醬,只要有一碗大醬,就可以蘸遍一切食物。大醬是東北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調料,看著貌不驚人,卻相當的有滋味,掌握著在五湖四海東北人的味蕾。大醬是經過發酵的,發酵充分之後,做出來的大醬香味濃鬱,可以直接拿來蘸蔥吃,也可以蘸黃瓜、生菜、大蒜和大白菜。東北人可以把很多蔬菜蘸著大醬吃,也可以用大醬做泡菜吃。東北大醬的做法在每年的臘月先做好引子,用玉米面和黃豆面1:1混合,炒至微黃,然後用開水燙麵,做成窩頭。
  • 東北的蘸大醬製作方法
    東北大醬的做法,這次整個的做醬過程都拍了圖片,也用文字詳細整理了做法,想自己做東北大醬的朋友可以先存著,到了再次做醬的日子可以自己試試~~東北大醬的味道類似於韓國做醬湯用的醬味道,不能理解,因為鮮族人在東北的很多,時間長了和漢族以及東北的各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都有些交叉
  • 農家大醬的做法
    當然,曬幾年的豆瓣醬一般人吃不著,超市沒賣的,除非你在郫縣地區有親戚,或許能有這口福。二、大醬製作的工藝原理山東大醬,東北大醬,最多的還是黃豆來做。工藝原理,南北都一樣,先把豆子泡透,蒸熟,麵粉拌了,堆積發酵。然後放入醬缸,加水放鹽,曬到醬香撲鼻就好了。三、製作流程按著江淮地區的做法說。
  • 東北大醬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說到東北,大家除了冷以外其實還一定會想到那些什麼都可以燉的東北菜,而就像四川的豆瓣醬一樣,東北也有不能分開的東北大醬,這些東北大醬無論是生食、炸醬、還是用它爆鍋,反正是頓頓離不開。即使飯桌上沒有什麼菜,幾根大蔥蘸醬也能吃飽肚子,反之現在餐桌上豐富了,有雞鴨魚肉,東北人也喜歡來點蘸醬菜調口味,總是覺得沒有大醬吃飯都不香。那麼大醬到底是怎麼做的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首先就是黃豆!豆子洗乾淨後放入大鍋中煮,先大火後小火煮三個小時左右,看水分差不多時關火,燜了一個晚上。讓豆子的顏色變成偏紅色。
  • 東北大醬的正確做法
    去過東北的都知道,蘸醬菜裡的那碟貌似有點醜味的大醬,其實不用擔心,那是發酵之後的味道,吃起來可是很香哦。東北農家幾乎家家都要有自己的大醬,在舊時候,大醬和鹹菜伴隨著走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有了它,即使沒有菜,照樣能吃得飽飽的,要不東北咋口重呢?和吃這個有直接關係,大醬是怎麼做的呢?往下看。
  • 沒想到大醬的歷史這麼悠久,難怪東北人這喜歡吃大醬?
    好像直到前年我父母還在堅持每年都要自己做一點大醬,對於很多傳統東北家庭來說,大醬確實是不能缺少的一味調料,這就好比北京人對於芝麻醬的感情、山西人對於陳醋的感情、那麼多人對於辣椒的感情差不多。其實東北人喜歡吃大醬的原因也不複雜,基本就兩大方面:其一【歷史傳統帶來的飲食習慣】自古中國人就有食用豆漿的習慣,這是古人對於黃豆這種食材的神奇利用之一。在西漢年間史遊所著的《急就篇》就有:「蕪荑鹽豉醯酢醬」的記載,在隋唐時期滿族人也已經開始製作豆醬了,二十四史中的《金史》就有:女真人「以豆為醬」的記述。
  • 東北人的一日三餐,吃蘸醬菜湯泡飯,就算沒有肉,也能吃三碗!
    實拍東北人的一日三餐,吃蘸醬菜湯泡飯,就算沒有肉,也能吃三碗 對於很多東北人來說,坐在炕頭吃飯才是最正常的一種狀態,不管一年四季,東北農村人都喜歡這樣做,東北人愛吃燉菜,就算是沒有肉,只是蘸醬菜和湯泡飯也能輕鬆吃三碗飯,這就是東北菜的魅力。
  • 淺談醬菜老店六必居
    北京有一類專門經營油、鹽、醬、醋的店鋪,稱為醬園,俗稱油鹽店。醬園亦有不同風味,分別來自河北保定府、北京本地和江南一帶的技師及其製作的風味為準.分為三類:老醬園、京醬園和南醬園。關於"六必居"的含義也眾說不一,有說它原叫"六心居",是由六個人合夥經營的,後因有人說六個心眼做不好生意,故改為"六必居"。實際上"六必"是趙掌柜根據老家臨汾釀製名酒(著名的汾酒)六項必須做到的要求,應用到製作醬菜業務上來,故稱為"六必居"醬菜園。
  • 蘸醬菜、酸菜、黏豆包...這些東北美食竟然都是滿族人創造的?
    如今東北地區的菜包(飯包)還是種局限於地方的食物,大部分人去到東北,看到包裹著土豆、雞蛋醬、香蔥、香菜和白米飯的大菜包,難免會為東北人的生猛吃法所折服,但其實,這種看起來原生態又內容豐富的吃法,是源自滿族創造。
  • 家庭傳統的東北大醬做法
    俺是東北人,小的時候就幫著媽媽下大醬。挑豆子,煮豆子,做醬塊,晴天時要暴哂翻攪,雨天時要加蓋,還要加紗網防蟲蠅,好多的活。每次搗醬的時候,大醬香氣撲鼻,新鮮的黃色從醬缸底部翻滾上來,讓人垂涎欲滴。夏日裡,將園子裡的黃瓜放在井水中冰涼,在大蔥地裡擇些嫩葉,幾個茄子包,幾根長豆角,新鮮的大蒜,然後蘸上大醬咬一口,那才叫爽脆香甜時要暴哂翻攪,雨天時要加蓋,還要加紗網防蟲蠅,好多的活。每次搗醬的時候,大醬香氣撲鼻,新鮮的黃色從醬缸底部翻滾上來,讓人垂俺涎欲滴。夏日裡,將園子裡的黃瓜放在井水中冰涼,在大蔥地裡擇些嫩葉,幾個茄子包,幾根長豆角,新鮮的大蒜,然後蘸上大醬咬一口,那才叫爽脆香甜。
  • 「餃子蘸醋」百家號情感領域排行,新作者選擇哪個領域好?
    粉絲數:9人,綜合排名68.9萬 ,情感分類排名3.1萬 預估平均閱讀:300次每篇,綜合排名51.0萬 ,情感分類排名2.1萬 文章搜索指數:暫無,綜合排名20.5萬 ,情感分類排名8454
  • 北京的醬菜,妙在不太鹹,同時又不太甜
    有一種食物,北京人是離不了的,它用最簡單最常見的食材,醃漬出最豐富最醇厚的味道。它妙在不太鹹,同時又不太甜,在寬餘時佐餐,簡素時主菜,總之百搭皆宜,它就是醬菜。老北京人對於醬菜的喜歡那真是無法自拔,無論是拮据還是富有,無論春夏秋冬,都是要吃醬菜的。記得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是醬黃瓜和醬甘露。
  • 大醬
    煎餅卷大蔥抹大醬,一直是山東人最好的那一口,大蔥蘸醬氣味濃烈、香氣四溢,食之者甘之若飴,而對於周圍吃瓜群眾的強烈氣味刺激,不亞於生化炸彈,捏鼻子避之唯恐不及。    百度百科:醬是以豆類、小麥粉、水果、肉類或魚蝦等物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糊狀調味品。它起源於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