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醬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2021-01-11 好廚網

說到東北,大家除了冷以外其實還一定會想到那些什麼都可以燉的東北菜,而就像四川的豆瓣醬一樣,東北也有不能分開的東北大醬,這些東北大醬無論是生食、炸醬、還是用它爆鍋,反正是頓頓離不開。

即使飯桌上沒有什麼菜,幾根大蔥蘸醬也能吃飽肚子,反之現在餐桌上豐富了,有雞鴨魚肉,東北人也喜歡來點蘸醬菜調口味,總是覺得沒有大醬吃飯都不香。

那麼大醬到底是怎麼做的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首先就是黃豆!豆子洗乾淨後放入大鍋中煮,先大火後小火煮三個小時左右,看水分差不多時關火,燜了一個晚上。讓豆子的顏色變成偏紅色。

然後將豆子弄碎,現在有專門店碎豆機,不需要太歲,差不多就好,然後做成醬塊。

製作好的醬塊放在陽光下曬,將六面曬硬,但要保證中間還是軟的。

用紙包起來放上一段時間,等它自己發酵。

等待大概半個月,把曬好長有很多小綠毛的醬塊弄成小塊,放入罈子裡加鹽(不要太鹹哦)用西細紗布蓋上放在陽光底下繼續發酵。

最後每天用醬耙子搗它一下,把墨子盛出來丟掉,這樣每天弄,醬就會變得非常細,等到醬發了就可以做好了!

相關焦點

  • 家庭傳統的東北大醬做法
    俺是東北人,小的時候就幫著媽媽下大醬。挑豆子,煮豆子,做醬塊,晴天時要暴哂翻攪,雨天時要加蓋,還要加紗網防蟲蠅,好多的活。每次搗醬的時候,大醬香氣撲鼻,新鮮的黃色從醬缸底部翻滾上來,讓人垂涎欲滴。需要每天用醬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訂了一塊板)每天搗(一定要),把沫子盛出來丟掉,每天弄醬會變的很細。等醬發了就可以吃了,一搬在6月份就可以吃了。 大醬做好了,怎麼吃呢?最簡單,小蔥沾醬,想複雜點,炸肉醬,雞蛋醬,炸好的醬可以拌麵,下飯。當然也可以醃菜,但是不要放在醬缸裡,把各種蔬菜抹上大醬,放三天就能吃了。
  • 大醬,就是東北人的命根子
    在東北夏日的傍晚,一碗辣椒醬是整個餐桌的靈魂所在。金黃色的辣椒油封蓋住大豆的全部香味兒。東北大醬一,做醬塊1,先是洗黃豆,要把壞的黃豆挑揀出去。然後浸泡五個小時。2,把黃豆煮熟,一般的時間要兩三個小時,要用文火煮,而且要經常翻鍋,不能煮糊了。3,然後把豆子攪碎。
  • 東北的蘸大醬製作方法
    東北大醬的做法,這次整個的做醬過程都拍了圖片,也用文字詳細整理了做法,想自己做東北大醬的朋友可以先存著,到了再次做醬的日子可以自己試試~~東北大醬的味道類似於韓國做醬湯用的醬味道,不能理解,因為鮮族人在東北的很多,時間長了和漢族以及東北的各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都有些交叉
  • 大醬-東北人的鄉愁
    東北人都喜歡吃大醬,只要有一碗大醬,就可以蘸遍一切食物。大醬是東北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調料,看著貌不驚人,卻相當的有滋味,掌握著在五湖四海東北人的味蕾。大醬是經過發酵的,發酵充分之後,做出來的大醬香味濃鬱,可以直接拿來蘸蔥吃,也可以蘸黃瓜、生菜、大蒜和大白菜。東北人可以把很多蔬菜蘸著大醬吃,也可以用大醬做泡菜吃。東北大醬的做法在每年的臘月先做好引子,用玉米面和黃豆面1:1混合,炒至微黃,然後用開水燙麵,做成窩頭。
  • 都說東北是大醬的故鄉,看看這些影響了東北一代人的大醬品牌
    東北大醬是東北特有的一種醬料,其中豆瓣醬和盤醬兩種做的比較多,但現在比較流行的只有豆瓣醬,所以一般所謂的東北大醬對現代人來說就是豆瓣醬。大醬作為滿足的一種傳統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述到隋唐時期,所以東北一直被視為大醬的故鄉。
  • 東北大醬的正確做法
    去過東北的都知道,蘸醬菜裡的那碟貌似有點醜味的大醬,其實不用擔心,那是發酵之後的味道,吃起來可是很香哦。東北農家幾乎家家都要有自己的大醬,在舊時候,大醬和鹹菜伴隨著走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有了它,即使沒有菜,照樣能吃得飽飽的,要不東北咋口重呢?和吃這個有直接關係,大醬是怎麼做的呢?往下看。
  • 韓國大醬「申遺」遭非議,中國東北首先「炸鍋」
    最近,一則韓國有關部門計劃為「大醬」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不脛而走,韓國民眾舉國贊同,然而卻在中國東北引起「炸鍋」。大醬源自中國,濃香中帶著淡淡的臭味,東北痴迷已久,韓國憑什麼拿去「申遺」?那麼,大醬到底源自哪裡?韓國有沒有資格拿去「申遺」?
  • 沒想到大醬的歷史這麼悠久,難怪東北人這喜歡吃大醬?
    好像直到前年我父母還在堅持每年都要自己做一點大醬,對於很多傳統東北家庭來說,大醬確實是不能缺少的一味調料,這就好比北京人對於芝麻醬的感情、山西人對於陳醋的感情、那麼多人對於辣椒的感情差不多。其實東北人喜歡吃大醬的原因也不複雜,基本就兩大方面:其一【歷史傳統帶來的飲食習慣】自古中國人就有食用豆漿的習慣,這是古人對於黃豆這種食材的神奇利用之一。在西漢年間史遊所著的《急就篇》就有:「蕪荑鹽豉醯酢醬」的記載,在隋唐時期滿族人也已經開始製作豆醬了,二十四史中的《金史》就有:女真人「以豆為醬」的記述。
  • 挑戰不可能,我在冬天成功做出了美味的傳統東北大醬
    商委的紅腸、裡道斯的列巴、真不同的醬菜、王記的醬肉、老邊的餃子、西塔的冷麵……這些叫得上名字的老字號早已成為全國各地飲食男女紛紛打卡的聖地,還有隨便一家地方小店都能做出來的殺豬菜、汆鍋底、粘豆包……這就是一種留在東北人記憶裡的家常味。
  • 南方媳婦嫁到東北後,才領略到大醬的魅力,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
    南方媳婦嫁到東北後,才領略到大醬的魅力,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單位有個女同事,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來自江蘇南京,後在東北上大學,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就成了一個東北媳婦。作為南方人,在江浙一帶習慣了清淡口味的飲食,剛開始在東北學校還沒真正體驗到地道的東北風味,當嫁到東北後,才讓她體會到飲食上的差異,最讓她震驚的是,在東北的家庭餐桌上,頓頓都少不了東北大醬,可以說任何的蔬菜都可以蘸醬菜,以至於她說:給東北人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醬吃!東北大醬是用黃豆製作的一種醬料,東北人的傳統美食,東北人做豆醬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 東北大醬,難以割捨的味道,工藝簡單,一學就會
    異鄉雖好,取代不了家鄉,家鄉的女人們現在都在做醬,心血來潮,想把家鄉的味道搬到北京,說到做到,不試怎麼知道,馬上付諸行動。人在外,心在家,家不能帶來,可以嘗試一下在皇城根做做東北大醬,讓美味唾手可得。接下來精挑細選黃豆,粒粒飽滿,顆顆金黃,用溫熱的水淘洗乾淨加適量的水入鍋烀,費時兩天一夜黃燦燦的大豆搖身一變成了深褐色的醬豆了。
  • 農家大醬的做法
    這個沒確切時間,地區、季節、溫度溼度的不同,大醬製作成熟的時間不一樣。這麼說吧:一、什麼是大醬大醬是醬的一種。北方叫大醬,南方叫豆瓣醬,中間叫黃豆醬。江淮地區就是,叫黃豆醬,也是用黃豆做的,不用其他材料做。但是在北方就不這樣單純,有黃豆和麵粉兩種材料,麵粉比例大,黃豆還要搗碎,不像黃河以南,黃豆都囫圇個。
  • 【巾幗帶貨幫】(十五)有一種美味,是東北大醬
    【巾幗帶貨幫】(十五)有一種美味,是東北大醬 2020-06-13 0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請問什麼牌子的大醬好吃?
    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代生活中,大豆醬在東北人的生活中,始終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已經深深地滲入到東北的飲食文化當中。可以說在超市裡。買到的那種袋裝的,量產的,沒有一種是地道風味的。東北大醬,做法大同小異。但神奇的是,不同的人做,不同氣候條件下做,不同時節做,味道也會有不同的差異。甚至在做好後經過時間的沉澱。味道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在超市裡包裝好的大醬,都不是家裡下的農家醬的味道。
  • 東北蘸醬菜到底有多狂野?
    東北蘸醬菜到底有多野?據說,高寒地區的東北人唯一認證的飲食圖騰只有蘸醬菜。甭管啥菜,蘸醬必須賊拉好吃。蘸醬菜其實就是東北涼菜。黃瓜、青椒、生菜、大蔥、香菜、水蘿蔔,洗乾淨切吧切吧上桌醬起來。蘸醬菜總體包羅萬象,一口醬一口蔥,啥美味都靠邊站。
  • 大醬在老東北人內心的地位高於油鹽醋,它是蘸醬菜的精魂
    現在快遞業越來越發達了,老家的好友寄來可生食的菜,從來也不會忘記一起寄來大醬。如果一次蘸醬菜的盛宴,缺少了大醬,那一定是沒有靈魂的。大醬無可取代,醬油和鹽都不可以代替它,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各類醬,任你再是高級,再是精細,都不可代替大醬的味道,它和生吃的菜,是絕配。東北的大醬也分很多種類的,有黃豆為原料的,這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好吃的。
  • 閆學晶常送孫儷東北特產:大醬大蔥,後來閆學晶卻寒了心
    2009年,孫儷閆學晶拍完《小姨多鶴》後,閆學晶每年都會給孫儷寄東北大醬、地瓜、大蔥。可後來閆學晶就心寒了,再也不寄家鄉特產了。閆學晶是東北人,特別樸實。對於自己喜歡的角色也勇於爭取。本來《小姨多鶴》中「朱小環」的角色,導演定的是閆妮。
  • 不了情緣,黑土地上的大醬和「飯包」
    東北大醬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吃法與做法。與東北大醬相匹配的是東北人的蔬菜生吃!當然比較經典的還是生蔬菜「蘸大醬」。與東北大醬有聯繫的獨具特色的地方性吃法還是「打菜包(也稱飯包)」農家大醬的製作工藝其實還是比較簡單,一般是把大豆直接用大鐵鍋烀熟,然後上石碾子壓碎再攥緊成一個一個的圓球狀糰子,然後放在室外晾曬若干天,讓豆瓣糰子自然發酵,這就是第一次發酵。
  • 東北農家菜合集!沒吃過的別說自己是東北人!
    買的茄子你怎麼吃都沒有農家茄子的那種綿軟,而且無農藥無汙染,做起來也很容易。農家茄子可以蒸著吃,拌點大醬,蔥花。還可以把蒸熟的茄子撕成條,拌上蒜泥,不餓都能造三碗飯!這道東北下飯菜必須得說道說道,如果你去東北農村,一定要嘗嘗這道菜,絕對一道菜就能把你吃服!
  • 大醬在我們農村的製作方法
    家鄉的美食可以說很多,大醬及是一道特殊的美食,我們的很多青菜都是蘸醬吃的,俗話說大蔥蘸醬越吃越胖,幹豆腐卷蔥都很好吃,可這裡面得有大醬,不澆上點醬是不好吃的,今天給大家說說東北大醬的一種做法,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點,都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