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醬在我們農村的製作方法

2020-12-25 東北小五

家鄉的美食可以說很多,大醬及是一道特殊的美食,我們的很多青菜都是蘸醬吃的,俗話說大蔥蘸醬越吃越胖,幹豆腐卷蔥都很好吃,可這裡面得有大醬,不澆上點醬是不好吃的,

今天給大家說說東北大醬的一種做法,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點,都不盡相同。就說我們這的做法,首先把遠好的黃豆用水泡上,到豆子泡發一些,放到農村的大灶上加水煮,水不能太多,也不要太少了,煮到豆子色彩發紅,用手一捻就碎,這時候也不要有湯,這是把豆子拿出來放涼,用絞醬機絞碎,做成大塊,放到溫度和適的地方發酵,等過兩個月醬塊發好了

,清洗乾淨,掰成小塊放到準備好的鹽水裡,一般是一斤都五到七兩鹽,這樣就等著醬塊再發酵,期間要早晚攪拌挑出雜物,過上一個月就好可以吃了

,做好的時候也是各種青菜都可以採摘的時候,我最愛吃的是小黃瓜蘸醬,清香美味。

相關焦點

  • 東北的蘸大醬製作方法
    ,所以有些食物的做法和味道相像也是必然的事情,不過東北人的大醬是用來做蔬菜的蘸醬,或者用來炸醬拌麵條做飯包,或者直接就用來炒菜燉菜的時候做調料,沒見過誰做醬湯的~~小的時候我家旁邊有一戶純東北人,他家門口的大缸裡慢慢的一缸大醬要吃一年的,知道第二年又開始下醬的日子到來。
  • 家庭傳統的東北大醬做法
    穩中有升的溫度才能保證大醬裡的毛黴菌正常而快速地發酵。東北的大醬在製作過程中,從選料、烀豆、做成醬塊子、存放、下醬、打醬缸等等,都有很多細節的講究。每家的醬都不一樣,更離譜的是,幾乎一個人做醬一個味兒,但共同的特點如童謠唱的那樣,「烀黃豆,摔成方,缸裡窖成百世香;蘸青菜,調菜湯,撈上一匙油汪汪。」。大醬在東北人家的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幹豆腐卷大蔥蘸大醬、大醬燉豆腐、大醬燉小魚、醬燉茄子、醬炒角瓜片、小青菜、婆婆丁蘸大醬等等,吃的讚不絕口、津津樂道。
  • 大醬
    兒時在牛家院西村居住8年,穿梭於各家各戶,品嘗小夥伴們各家的大醬,是每天的日常。製作大醬需要日曬雨淋,天天攪拌,所以活絡醬缸是孩子們最喜歡幹的事。每到一家,取大醬搓成泥丸,插上麥秸,當成棒棒糖來吃,鹹香醬味,不一而足。     大醬的製作工藝複雜,今時今日,物質極大豐富,食材充足,大醬製作手藝已經逐漸失傳於民間。我家老娘屬虎,1950年出生,今年正好滿70周歲。
  • 韓國人如何製作大醬的那些事兒?
    意思是說,醬的好壞不僅涉及到全部飲食的味道,而且在一年中製作的醬味道和顏色都好的話,這一年當中全家人心情愉快,身體健康,也會得到周圍人們的好評。可見,韓國人特別重視醬的製作。很多人去了韓國一定不會忘記去品嘗韓國大醬的,說起韓國大醬很多人可能並不太了解,其實韓國大醬跟中國的醬基本上意思相同.
  • 農家大醬的做法
    大醬下醬時水和鹽是可以同時放的 老一輩的做法是醬引子(東北的叫法)和蒸好的黃豆 一起下醬 來看看做法吧如何在農村製作大醬
  • 韓國大醬「申遺」遭非議,中國東北首先「炸鍋」
    最近,一則韓國有關部門計劃為「大醬」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不脛而走,韓國民眾舉國贊同,然而卻在中國東北引起「炸鍋」。大醬源自中國,濃香中帶著淡淡的臭味,東北痴迷已久,韓國憑什麼拿去「申遺」?那麼,大醬到底源自哪裡?韓國有沒有資格拿去「申遺」?
  • 南方媳婦嫁到東北後,才領略到大醬的魅力,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
    南方媳婦嫁到東北後,才領略到大醬的魅力,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單位有個女同事,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來自江蘇南京,後在東北上大學,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就成了一個東北媳婦。作為南方人,在江浙一帶習慣了清淡口味的飲食,剛開始在東北學校還沒真正體驗到地道的東北風味,當嫁到東北後,才讓她體會到飲食上的差異,最讓她震驚的是,在東北的家庭餐桌上,頓頓都少不了東北大醬,可以說任何的蔬菜都可以蘸醬菜,以至於她說:給東北人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醬吃!東北大醬是用黃豆製作的一種醬料,東北人的傳統美食,東北人做豆醬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 大醬,就是東北人的命根子
    東北人吃大醬的傳統,大概要追溯到滿人入關之前。據說和老罕王努爾哈赤有極大的關聯。當時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部落。開始了對明朝徵戰的時候, 由於長期的缺鹽,八旗子弟兵的體力逐漸下降。努爾哈赤想出了解決軍中缺鹽的辦法,就是讓部隊每徵戰到一地,都要向女真部落徵集豆醬,著急的時候,來不及做飯就打飯包吃。既方便快捷又美味的大醬就成了八旗軍中 必備的軍需品之一。行軍打仗時,總讓軍廚帶上大醬。
  • 大醬在老東北人內心的地位高於油鹽醋,它是蘸醬菜的精魂
    現在快遞業越來越發達了,老家的好友寄來可生食的菜,從來也不會忘記一起寄來大醬。如果一次蘸醬菜的盛宴,缺少了大醬,那一定是沒有靈魂的。大醬無可取代,醬油和鹽都不可以代替它,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各類醬,任你再是高級,再是精細,都不可代替大醬的味道,它和生吃的菜,是絕配。東北的大醬也分很多種類的,有黃豆為原料的,這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好吃的。
  • 韓國有個「大醬村」
    在韓國有很多製作大醬的地方,江原道旌善郡大醬村即是其中之一。旌善郡大醬村與大提琴藝術家共同經營,利用當地原生材料採用韓國傳統手藝製作養生食品的方式製造大醬,既符合現代人的養生學,還可以讓遊客親臨原初生活狀態下的大醬村,傳承民俗文化特色。
  • 沒想到大醬的歷史這麼悠久,難怪東北人這喜歡吃大醬?
    好像直到前年我父母還在堅持每年都要自己做一點大醬,對於很多傳統東北家庭來說,大醬確實是不能缺少的一味調料,這就好比北京人對於芝麻醬的感情、山西人對於陳醋的感情、那麼多人對於辣椒的感情差不多。其實東北人喜歡吃大醬的原因也不複雜,基本就兩大方面:其一【歷史傳統帶來的飲食習慣】自古中國人就有食用豆漿的習慣,這是古人對於黃豆這種食材的神奇利用之一。在西漢年間史遊所著的《急就篇》就有:「蕪荑鹽豉醯酢醬」的記載,在隋唐時期滿族人也已經開始製作豆醬了,二十四史中的《金史》就有:女真人「以豆為醬」的記述。
  • 挑戰不可能,我在冬天成功做出了美味的傳統東北大醬
    一方面是老一輩的東北人的傳統生活方式和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已經完全不同,長輩們的制醬方法在年輕一代人身上已經很難傳承下去,而且傳統制醬工藝時間和操作流程都比較長,一些製作流程中細節的把控往往都是在老輩人口耳相傳的經驗裡面,現代人一旦把握不好很容易導致失敗。
  • 東北大醬的正確做法
    去過東北的都知道,蘸醬菜裡的那碟貌似有點醜味的大醬,其實不用擔心,那是發酵之後的味道,吃起來可是很香哦。東北農家幾乎家家都要有自己的大醬,在舊時候,大醬和鹹菜伴隨著走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有了它,即使沒有菜,照樣能吃得飽飽的,要不東北咋口重呢?和吃這個有直接關係,大醬是怎麼做的呢?往下看。
  • 請問什麼牌子的大醬好吃?
    東北大醬,做法大同小異。但神奇的是,不同的人做,不同氣候條件下做,不同時節做,味道也會有不同的差異。甚至在做好後經過時間的沉澱。味道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在超市裡包裝好的大醬,都不是家裡下的農家醬的味道。裡面幾乎都有小麥和防腐劑。小麥影響了大醬的味道,防腐劑已經把黴菌殺死了,工廠裡生產的大醬這麼做的目的,是防止大醬變質和降低成本。好的東北大醬,都是用純黃豆做成的。
  • 韓國大醬為何如此誘人?
    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淳昌郡的地下水含有豐富的礦物元素,為製作大醬提供了天然的優質水源,使當地生產出的大醬的味道比韓國其他地方的更加香醇濃鬱。財經頻道特約記者劉崢我現在在淳昌當地一家用傳統方法製作大醬的作坊,每年的11月份是這裡最忙碌的時候,製作傳統的大醬首先要將大豆煮爛,然後做成這樣長方形或者圓形的醬塊,匠人們通常要趕在天氣逐漸轉冷,空氣乾燥的時候
  • 韓國大醬為何如此誘人?一起去原產地找答案→
    作為韓國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調料,大醬可以用來做湯,也可以用來拌菜,那麼它是怎樣被釀造出來的呢?韓國南部的淳昌郡是韓國著名的大醬之鄉,年產量佔到韓國醬類總產量的四成以上。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淳昌郡的地下水含有豐富的礦物元素,為製作大醬提供了天然的優質水源,使當地生產出的大醬的味道比韓國其他地方的更加香醇濃鬱。
  • 都說東北是大醬的故鄉,看看這些影響了東北一代人的大醬品牌
    東北大醬是東北特有的一種醬料,其中豆瓣醬和盤醬兩種做的比較多,但現在比較流行的只有豆瓣醬,所以一般所謂的東北大醬對現代人來說就是豆瓣醬。大醬作為滿足的一種傳統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述到隋唐時期,所以東北一直被視為大醬的故鄉。
  • 不了情緣,黑土地上的大醬和「飯包」
    東北大醬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吃法與做法。與東北大醬相匹配的是東北人的蔬菜生吃!當然比較經典的還是生蔬菜「蘸大醬」。與東北大醬有聯繫的獨具特色的地方性吃法還是「打菜包(也稱飯包)」農家大醬的製作工藝其實還是比較簡單,一般是把大豆直接用大鐵鍋烀熟,然後上石碾子壓碎再攥緊成一個一個的圓球狀糰子,然後放在室外晾曬若干天,讓豆瓣糰子自然發酵,這就是第一次發酵。
  • 農村樹上結一種果實,像古錢幣又像風鈴,可以吃麼?
    春天真是農村山野菜興旺發達的季節,到農村田野山崗隨意走一走,就可以發現一種可以吃的山珍野味。今天天氣回暖,備上一隻塑膠袋,登山看看會遇到什麼好吃的野菜。這不是農村老家隨處可見的榆樹錢麼?折下一片揉碎,放在鼻下嗅聞,淡淡的清香,裹雜著新鮮木質的氣味。
  • 東北大醬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說到東北,大家除了冷以外其實還一定會想到那些什麼都可以燉的東北菜,而就像四川的豆瓣醬一樣,東北也有不能分開的東北大醬,這些東北大醬無論是生食、炸醬、還是用它爆鍋,反正是頓頓離不開。即使飯桌上沒有什麼菜,幾根大蔥蘸醬也能吃飽肚子,反之現在餐桌上豐富了,有雞鴨魚肉,東北人也喜歡來點蘸醬菜調口味,總是覺得沒有大醬吃飯都不香。那麼大醬到底是怎麼做的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首先就是黃豆!豆子洗乾淨後放入大鍋中煮,先大火後小火煮三個小時左右,看水分差不多時關火,燜了一個晚上。讓豆子的顏色變成偏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