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京,豔陽高照,草長鶯飛,空氣中散發著花香,桃花含苞待放,杏花開滿枝頭,玉蘭競相綻放。異鄉雖好,取代不了家鄉,家鄉的女人們現在都在做醬,心血來潮,想把家鄉的味道搬到北京,說到做到,不試怎麼知道,馬上付諸行動。
人在外,心在家,家不能帶來,可以嘗試一下在皇城根做做東北大醬,讓美味唾手可得。接下來精挑細選黃豆,粒粒飽滿,顆顆金黃,用溫熱的水淘洗乾淨加適量的水入鍋烀,費時兩天一夜黃燦燦的大豆搖身一變成了深褐色的醬豆了。
用鏟子翻拌沒有湯汁就可以加工了,這時候必不可少的是一臺低速旋轉的絞肉機,把烀好的醬豆絞成細碎的顆粒,下一個道具出場了。
異鄉的家沒有合適的模具,拿來一個深不鏽鋼盆,用一塊乾淨的新紗布鋪好,把加工完的豆粕放裡,用拳頭使勁的摁壓,(小時候媽媽都是用踩的,模具裡裝滿醬豆後,紗布包好,上面墊上報紙塑料類的,防止踩髒紗布,那是候做的多,人多,少了不夠吃,所以之前都是踩醬,踩的力氣大,實,以防止醬塊乾裂,不過現在省略了)就可以了,看看我做的醬塊吧!
功夫是費到了,工序一樣沒少,接下來就看北京的氣候是否適應東北大醬的做法了,滿滿的期待,如果醬塊發的好,五月份就可以下醬了,下醬就是把發酵好的醬塊切或者剁碎入醬缸,放適量的鹽,水,找塊乾淨的紗布蒙好,省的落塵土,招蒼蠅,等待陽光暖暖的照射,接下來的二十天每天早晨要搗一搗醬缸便於發酵,撇去浮沫。一個月後醬發好了,就可以美美的享用了,做美味的辣椒醬,辣茄子,必不可少。好了,如果成功,東北大醬正式入住北京。滿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