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7家建安企業納稅過億元 實現稅收18.6億元

2020-12-24 閃電新聞

近年來,肥城市把建安企業培植作為實現「產業突破」的重要抓手,狠抓資質晉升,鼓勵企業 「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打造千億級支柱產業。今年,一級資質企業達到14家,軍輝、益通、信邦、顯通、興潤、四方、宇興7家企業納稅過億元,建安業實現總產值580億元、稅收18.6億元,已成長為肥城市又一支柱產業,形成了與鋼鐵產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

肥城是聞名全國的「建築安裝之鄉」,有140家建安企業、13萬建安大軍,施工遍布全國和「一帶一路」沿線眾多國家地區,參與建設了人民大會堂、奧運會鳥巢、北京大興機場、港珠澳大橋、阿爾及利亞首都機場等一系列國內國際重大工程。2018年,肥城建築業總產值達到522.5億元,位居山東省建築業十強縣第2位。

相關焦點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納稅過1000萬元企業達25家,福洋生物...
    新型工業化強縣建設三年行動全面啟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5%。疫情背景下,多數骨幹企業依然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納稅過1000萬元的企業達25家,福洋生物稅收突破1億元並獲評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徵宙機械等22家企業獲評全省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項目建設多點突破。264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20億元,402個技改項目完成投資159億元。
  • 上海青浦區評出百強企業 2019年總納稅額達148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1月13日,「服務國家戰略 共繪夢想藍圖—2020年青浦區百強企業和創新創業人才表彰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上海中通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榮獲青浦百強企業第一名,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奎克化學(中國)有限公司和上海金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同時榮獲百強和創新創業人才團隊。
  • 高明公布2018年度納稅大戶名單 超億元企業數量翻倍
    佛山日報訊 記者路帥報導:近日,高明區公布2018 年度納稅大戶名單,全區共有91家企業上榜,受表彰企業總數較2017年度增長26.3%。其中,納稅超1億元企業有8家,較2017年同比實現翻倍,整體呈現量質齊升的趨勢。
  • 江蘇前三季度減稅降費超1652億元 民營企業成「主力」
    今年以來,稅務部門走訪企業2442戶,召開座談會700餘場,收集民營企業關於稅收管理、納稅服務、政策執行等5大方面1800餘條意見建議,出臺了明確支持和服務民營經濟發展26項政策措施,獲得民營企業廣泛好評。「減稅降費政策給我們帶來實打實的優惠,而26項政策條條針對性強,切入點準,體現了稅務部門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真心、決心。」億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王立傑說。
  • 6個項目單體投資均超10億元 幾大總投資額竟超過70億元
    梳理發現:近期,又有7家規模包裝廠出現新建項目,除1個項目未披露投資額外,其餘6個項目單體投資均超過10億元,幾大總投資額竟超過70億元。這些「有錢任性」的金主究竟是哪些廠呢?  目前,項目已累計投資3.67億元,完成45%的工程量,計劃今年年底全部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6.5億元、稅收0.5億元。  據悉,中煙印刷包裝項目佔地156畝,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3億元,採用EPC建設模式。
  • 太白湖新區新城發展大廈優質企業集聚,全年稅收有望超2億元
    數據顯示,2017年新城發展大廈B座入住企業56家,實現稅收3550萬元;2018年新增入住企業78家,稅收突破7000萬元;2019年新增入住85家,稅收過1.2億元。今年,中建八局、中國人保、安華農險、中移鐵通等企業相繼入駐,1-11月份,現實稅收1.8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稅收2億元。
  • 「十三五」前4年共計減免企業所得稅8730餘億元
    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新增的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特別是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達到2.36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
  • 廈門今年提前撥發企業研發費用補助6.71億元
    日前,市科技局印發《關於2020年企業研發費用補助相關事項的通知》。該政策實現申報簡便與規範管理並舉、普惠扶持與重點支持結合、稅收優惠與財政補助疊加,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  企業在填報2020年研發費用補助時,還需滿足2019年度研發費用不小於100萬元,且要在5月31日前向稅務局申報並實際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條件。同時,還要注意按時填報和準確申報——填報截止時間為2020年6月3日18:00,逾期未報將無法享受當年研發費用補助。
  • 新明珠、蒙娜麗莎納稅過億!54家陶企成納稅大戶
    近日,佛山南海和江西高安發布了2019年納稅大戶榜單,合計共有54家陶瓷企業上榜,合計納稅金額超過5.6億元。其中新明珠和蒙娜麗莎2家陶瓷企業納稅超過1億元,宏陶納稅超過5000萬元;新潤成納稅超過3000萬元。 南海市僅公布了納稅1000萬以上的企業名單,興輝、方向陶瓷、中鵬等7家陶衛行業企業上榜。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經開區:2020年重點監測的49家工業企業實現...
    1月15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15場,發布會上,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經濟發展部部長申毅答記者問時,介紹了經開區是如何培植現有企業的。經開區骨幹企業總體向好。2020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家,1-11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69.2億元,同比增長5.2%。重點監測的49家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59.85億元,利潤18.06億元、同比增長20.06%;重點稅源企業納稅37.6億元,同比增長15.62%。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63.8%。2020年1—11月份,納稅過億元、5000萬元、1000萬元企業同比分別增加2家、2家、3家。
  • 財政部:1-11月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 下降3.7%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如下:1.國內增值稅52051億元,同比下降10.2%。
  • 2020年電商直播行業,主播和企業如何實現低稅率納稅
    2020年初受Y情影響,餐飲、旅遊等傳統消費幾乎停擺,而直播等「宅經濟」則風生水起,國內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在2020年預計將達9610億元。目前已有超過50%的天貓商家正在通過淘寶直播M貨。並且,這些直播紅人,拿到坑位費和佣金後,仍然面臨著一個稅務問題,那就是納稅!無論是按照勞務報酬交還是經營所得交,稅金都不少,也是個頭疼的問題。所以,無論是電商企業還是直播紅人,在稅收面前,都是無奈的。有什麼方法能夠少交稅呢?對於電商企業來說,只能是在還未查到之前,能籌劃就籌劃(考慮註冊獨資企業),真查到了,還是乖乖交稅吧。對於直播紅人來說,工作室(個人獨資企業)就可以了解起來了。
  • 2.83億元減稅「紅包」入袋 企業「輕裝上陣」
    今年以來襄州區全力服務中央「六穩」「六保」大局用「減」稅費,「加」服務在政策宣傳、辦稅服務上下真功為全區企業減負助力讓企業「輕裝上陣」1月至9月納稅人共享受各項稅費減免資金2.83億元通過網站、微信、簡訊等多樣線上渠道,區稅務局等職能部門第一時間向納稅人、繳費人發送稅收優惠政策和操作指南,累計推送稅收政策信息、簡訊共計9萬多條次,線上解答納稅人相關問題1000多個。區稅務局聯合華仁財稅舉辦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土地稅等稅收優惠專題政策講堂10多期,服務企業財務會計人員5000人次。
  • 廣州天河區A股資本地圖:20家公司總市值2011億元,越秀金控居首
    天河區上市公司數量位居廣州行政區的第二名,目前共有20家上市公司,分屬傳媒、通信、計算機、醫藥生物等行業,總市值高達2011億元。其中,僅3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其餘17家均在深交所上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分別為4家、6家、7家。
  • 稅收籌劃與納稅籌劃的區別是什麼?稅收籌劃與逃稅的區別是什麼?
    稅收籌劃與納稅籌劃的區別是什麼?納稅籌劃的主流解釋是納稅人以現行的稅法政策為依據,從納稅人實際經營情況出發,在防範納稅風險的同時降低整體的納稅成本,從而實現納稅人權益最大化的一種稅收安排。從概念來看,我們總結一下稅務籌劃和稅收籌劃的區別就是兩者的主體不一樣,稅務籌劃考慮的角度更廣泛一點,它包括了稅收籌劃和納稅籌劃。準確講,當前很多納稅人的降低稅負的做法更應該被稱為是納稅籌劃。
  • 華為年納稅1100億,阿里日納稅超1.4億,為何京東卻只納稅407萬?
    文:陳陳眾所周知,納稅是我們身為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稅收不僅能為國家的快速發展做出最直接的貢獻,還能提高企業影響力 。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企業,即便稅款額度巨大,但依舊會積極納稅的原因。除華為外,身為網際網路龍頭企業的阿里巴巴,納稅數額自然少不了。如今,阿里已連續6年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納稅王了。2018年,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共向國家納稅516億,日均納稅超1.4億元,同比增長超40%。這樣的成績,不僅完成馬雲當年定下的每天納稅100萬的目標,甚至還遠遠超出。如今,身為創始人的馬雲雖然退休了,但我們相信,阿里巴巴在張勇額領導下,前途依舊會一片光明!
  • 總投資230.7億元!上半年下花園重點項目開工23項
    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許可事項從218項壓縮至169項,消減率為22.4%;將126項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批權限由主管局長下放到業務科長,實現兩級審批,效率提高72.8%。創新編制「一件事」辦事指南,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率達到100%,「一窗受理」率達到95%,企業註冊登記1天完成。搭建銀企合作平臺,7家銀行為115家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已為69家企業提供貸款1.4億元。
  • 稅務總局:稅收與經濟協調增長,精準施策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2017年,全國稅務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全年組織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12.6萬億元,同比增長8.7%,扭轉了近年來稅收增長持續放緩的狀況,稅收與經濟增長的協調性明顯增強。
  • 納稅信用添「財」加力 東營銀稅互動助力千餘小微企業
    國家稅務總局東營市稅務局充分發揮納稅信用的價值,把優質納稅信用作為解決企業融資難題的「金鑰匙」,不斷對接社會信用信息,建立覆蓋市縣兩級稅務部門、銀保監部門和商業銀行共同參與的銀稅互動多方合作機制,先後與3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籤訂了合作協議,推出「銀稅互動」融資貸款產品20餘種,實現了「銀稅互動」服務方式從「線下」到「線上」、數據傳輸從「單向」到「多向」、信息種類從「單一」到「多元」的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