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打造的背後,《魔獸》電影都經歷了什麼?

2021-02-15 影視怪蜀黍

講情懷的電影不少,可像《魔獸》這樣成功的卻少有。

目前影片的內地票房已經突破10億。

雖然影片也得到不少差評,但很明顯玩家已經顧不了許多。

他們已經等的太久了,夢該圓了。

從2006年暴雪宣布魔獸世界改編電影到2016年上映,世界用10年等待一個奇蹟的誕生。


這期間,有爭論掀桌,有主創換血,項目更是經歷了數次推倒重來……

與玩家的狂熱不同,資本從來都是冷靜到可怕的。

講了背景,扒了彩蛋,今天叔給大家嘮嘮電影背後的故事。

《魔獸》的10年辛苦,究竟有哪些不尋常?

第一階段:看上去很美

(2006-2008)


2006年5月9日,暴雪娛樂和傳奇影業宣布了魔獸電影化的消息。

新聞稿這樣寫道:「今天,暴雪娛樂和傳奇影業宣布他們計劃拍攝一部基於《魔獸爭霸》世界的電影。」

這是外界第一次聽說魔獸電影的消息,透露出兩個信息:

1、這是基於《魔獸爭霸》的電影,也就是說暴雪要把故事「從頭講起」。

2、影片選擇傳奇影業合作拍攝。

當時暴雪和漫威的狀況有些類似,都是手握重量級IP,聯手電影公司拍攝電影。

漫威選擇了福斯、索尼,後來發現這條路不太對……

暴雪選擇了傳奇影業,這家公司2004年剛剛成立,已經成功推動了《蝙蝠俠:俠影之謎》、《斯巴達300勇士》、《超人歸來》等一系列項目,風頭正勁。

而此時的暴雪也正處於事業的穩步上升期:


彼時,魔獸世界的在線人數已經突破了600萬人。

在那個年代,在線人數超過100萬都是一個網遊值得誇耀的勝利。

暴雪與傳奇影業的合作,看上去很美。


但如果你了解兩家公司的背景,你就會發現這樣的合作必定充滿摩擦。

在玩家心中,暴雪就是帶來光明的泰坦天神。

網絡上滿口的「暴雪爸爸」,《魔獸》開頭的噓某影業為暴雪logo鼓掌,證明了這個娛樂帝國在玩家心中的廣泛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源自於暴雪對作品品質的細心把控。

與某E、某U等公司不同,暴雪的每一款新作都有著改變業界的力量,在這裡「跳票」上升為一種格調而存在。

可是拍攝電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世界,IP擁有者希望借別人的刀揚自己的名,電影公司希望用別人的名號賺自己的錢。

誰來主導故事走向、誰來決定演員人選、誰來界定場景布景,矛盾的伏筆就這樣埋下了。

漫威沒邁過這個坎,暴雪也沒有。


2007年8月的暴雪嘉年華(官方的玩家大型聚會和新作發布會)上,暴雪公布了魔獸電影的最新進展:

1、2009年上映。

2、預算1億美元。

3、真人電影,非CG動畫。

4、電影分為上下兩部,每部片長2小時至2個半小時。

5、影片並不會像《指環王》那樣是個旅途冒險故事,而會專注於獸人與人類的緊張關係。

6、出場人物包括伯瓦爾·弗塔根、薩爾、凱恩·血蹄,阿爾薩斯不會出現。

在活動現場,暴雪還展示了電影的概念設計圖(精靈主城泰達希爾):


而當粉絲們詢問導演人選的消息時,傳奇影業的CEO託馬斯·圖爾(Thomas Tull)表示

「再怎麼說,也得找個扎克·施耐德或者是克里斯多福·諾蘭那樣的吧!」

由於傳奇與兩人合作過《斯巴達300勇士》和《蝙蝠俠:俠影之謎》,這樣的豪言不算為過。

這和漫威當初規劃《鋼鐵俠》、《無敵浩克》時的想法幾乎一樣:大導演、知名演員、牛X特效開路,世界就是我的!

可現實卻如此殘酷……


2008年的暴雪嘉年華上,玩家們發現這部一年後就要上映的電影完全沒有任何消息放出。

焦急的玩家詢問暴雪工作人員,得到的回答是:

「嘿,活計!我要是敢透露電影項目一個字我就會被殺的!」

聽起來像是暴雪一貫的調侃風格,大家也隨之一笑。

畢竟,當時魔獸世界的在線人數已經突破了1000萬人,孤獨求敗的暴雪拍部電影還會有困難?

不過在媒體的「窮追猛打」之下,暴雪還是放出了一些消息:

1、劇本已經完成。

2、肯定不會是G或者PG級別。

到此,懂行的玩家已經明白了:魔獸電影肯定要跳票了。

第二階段:權力的遊戲

(2009-2012)


2009年7月22日,暴雪娛樂公司和傳奇電影公司聯合宣布:《蜘蛛俠》系列的導演山姆·雷米(Sam Raimi)將執導魔獸電影,影片將會在《蜘蛛俠4》完成後開拍:


目前是傳奇找上的山姆還是山姆找上的傳奇已不可考,但從當時的行情來看,選他執導的確是合理的選擇。(搜索WX號:UncleFilm,關注影視怪蜀黍,享更多好福利)

在魔獸電影立項之初,曾有傳言表示烏維·鮑爾(Uwe Boll)有望執導影片:


此人可謂是全世界遊戲迷「最憎恨的導演」,他的特點是:IMDb沒有一部作品超過3分……

而他又很喜歡把遊戲改編為電影,《死亡之屋》、《鬼屋魔影》、《吸血萊恩》等遊戲都曾經「遭其毒手」。

對此,玩家的心情是崩潰的。

所以當暴雪表示將堅決不讓烏維·鮑爾執導影片之時,玩家的心中多了一絲欣慰。

彼時,山姆·雷米已經靠3部《蜘蛛俠》在全球掘金超過11億美元,對商業大片的掌控力得到了驗證,對原著的改編能力也被業界承認。


山姆·雷米在籤約之後表示:

「魔獸的核心是一個充滿幻想的、情節令人激動的故事。能和傳奇的製作團隊一起工作,把這一項目搬上大銀幕,我為此感到激動。」

 

傳奇影業的CEO託馬斯·圖爾表示:

「他完全有能力把暴雪的這個經典遊戲拍成令人稱奇的電影。我們期待著與合作夥伴華納兄弟公司繼續成功合作,打造出一個新的商業大片系列。」

3個月後,IMDb將《魔獸》(Warcraft)更名為《魔獸:巫妖王的崛起》(Warcraft: The Rise of The Lich King)。

玩家紛紛推測影片的劇本已經有較大改變,將直接跳過原初故事講述阿爾薩斯的經歷。


但不久之後證明這只是虛驚一場,IMDb又將電影名改回去了……

又過了幾天,山姆在接受電話採訪時透露了如下信息:

1、《拯救大兵瑞恩》的編劇羅伯特·羅達特已經加盟。

2、電影將從遊戲直接取材,根據其人物、地點、故事進行創作。

3、影片可能會有一個核心角色,也可能沒有。

4、大家要耐心一些,畢竟《蜘蛛俠4》還沒拍呢……

2009年猛料不斷,讓大家覺得魔獸電影項目已經走上正軌了。

2010年1月,索尼推遲《蜘蛛俠4》的計劃至2012年(後來變成了重啟的《超凡蜘蛛俠》),山姆·雷米放棄繼續指導蜘蛛俠電影。

這對山姆可不是個好兆頭,但對玩家來說是個好消息,這說明他可以提前準備魔獸電影項目了。

此時,外界傳聞《指環王》中阿拉貢的扮演者維果·莫特森將飾演阿爾薩斯,還有媒體分析影片將在紐西蘭取景。


很明顯,大家對再造一個《指環王》系列充滿期待。

就在幾個月後,山姆還在採訪中表示:我已經在《魔獸世界》中練了一個72級的號。

在當年的聖地牙哥漫展上,暴雪還信誓旦旦地表示「雖然項目推進有點慢,但我們是不會放棄的。」

可沒過幾天,山姆·雷米就去執導了《魔境仙蹤》了。


這基本算是打了暴雪一記耳光,就算他繼續執導,項目至少又會推遲2年。

2年後,在2012年的聖地牙哥漫展上,暴雪終於宣布:山姆·雷米將不會執導魔獸電影。

6年過後,項目又回到原點。

2013年,山姆向媒體透露了這段不愉快的合作經歷。

 「我們先寫出了故事初稿,傳奇影業表示很滿意,而暴雪則有保留意見,但他們還是接受了。」

 「然後羅伯特開始寫劇本,但在我們完成劇本後才被告知,暴雪有否定權。更遺憾的是,他們對我們最初給他們的故事並不滿意。他們所謂的保留意見其實就是說:『我們不喜歡這個故事,你們得重寫。』這也就意味著,在用9個月完成劇本後,我們必須重頭開始。」

這段話揭露了電影不為人知的內幕。

可以判斷,暴雪與好萊塢的合作出現了大問題,遊戲公司與電影公司的溝通很不理想。

電影的製作變成了一場「權力的遊戲」。


這時的玩家雖然無奈,但仍然理解暴雪對魔獸這塊金字招牌的珍視。

2012年8月,暴雪宣布《血鑽》的編劇查爾斯·萊維特開始為電影重新編寫劇本。

第三階段:走上「正軌」

(2013-2016)


2013年1月,暴雪終於確定了《魔獸》的導演——鄧肯·瓊斯(Duncan Jones)。

不久之後,他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毀滅之錘的照片,並表示自己正在寫劇本:


此時,傳奇影業方面表示電影將於2015年12月18日上映。

不過2013年末《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也宣布定檔此日,《魔獸》為了避敵改檔2016年3月11日。

隨後影片又出現了不少看似振奮人心的消息:

1、影片將在冰島取景拍攝冰冠冰川場景,這說明阿爾薩斯仍是影片核心。

2、約翰尼·德普被粉絲一直推薦為伊利丹·怒風的最佳扮演者。

3、暴雪表示某些傳奇裝備將會在銀幕再現。


其實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即便在3年之前,《魔獸》的故事還完全是另外一副樣子。

2013年7月,傳奇影業與華納徹底決裂,轉而與環球合作發行。

這也是《魔獸》龍標出現之後,環球片頭出現的原因。

又過了1個月,《魔獸》正式公布了影片的主要人物:卡得加、麥迪文、洛薩。

2013年10月,崔維斯·費米爾成為首位確定的主演人選:


2013年11月,《魔獸》在暴雪嘉年華上發布了多張概念圖:


主創也現身發布會,公布更加詳細的電影信息:

1、大部分故事發生在東部王國。

2、會有強有力的女性角色出現。

3、獸人有自己的語言,目前已經在編寫了。

4、分級為PG-13。


這時,《魔獸》在玩家心中才算真正走上了正軌。

2013年12月,吳彥祖正式加盟《魔獸》。

2014年1月21日,《魔獸》正式開機。

2014年4月15日,中影宣布投資《魔獸》數千萬美元,這意味著影片過審已不成問題。

2014年4月25日,鄧肯·瓊斯發布了電影的第一張片場照:


2014年5月,影片正式殺青。傳奇影業的CEO託馬斯·圖爾表示:我們要做20個月後期。

2014年7月,影片發布logo:


2015年4月,《魔獸》宣布延期至2016年6月11日,還好這次沒有再跳票了。

2015年11月7月,《魔獸》首支預告發布,玩家老淚縱橫。

2015年6月8日,《魔獸》提前2天在內地上映。

電影看似已經「夢圓」,但叔覺得這背後的資本搏殺更顯深意。

事實上,在今年萬達收購傳奇影業之後,《魔獸》投資裡中資應該已經佔了大頭。

騰訊影業是在去年被傳奇拉來分擔風險的,投資應該比較小。

另一家國內公司,則是「沒時間解釋了」的時候才上的車,宣傳的目的大於盈利預期。

對於這部電影,市場本身也給出了獨特答案。

目前《魔獸》的國內票房已過10億,但相比之下北美開畫後票房並不理想,媒體評價更是已經落後於《驚天魔盜團2》。


有人說這是好萊塢阻擊了中國資本在影視業的擴張,有人說這是中國影迷錢多速的又一例證。

叔不信陰謀論,也不想用一部商業電影扯民族自豪感。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電影市場馬上就能和美國平起平坐的當下,這種市場取向將會更多地影響到影片的故事走向,甚至產業上遊的決策。

你也許會驚訝,也許會厭惡,但這就是資本的力量,沒人會和錢過不去。

放棄不合時宜的老觀點吧,這的確是中國影迷最好的時代。

不信?本月還會有另一部情懷大片上映,到時候再品味一下叔的話吧!


相關焦點

  • 十年等待的《魔獸》電影對玩家到底有什麼意義?
    10年的等待,我們歷經期盼、失望、困惑、麻木,再到激情重燃……這一次,我們終於可以踏入影院,見證這部遲到多年的史詩,它要麼最棒,要麼最差,但無論如何,它沒有不了了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魔獸》電影,在經過了歲月的磨練之後,它對於暴雪、對於行業,以及玩家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傳奇騰訊強強聯手,共同打造電影魔獸世界
    由此,雙方將在數據研究上做深入合作,騰訊影業將通過自身線上平臺優勢,為電影《魔獸世界》打造線上粉絲平臺,為電影助力。以下為發布會現場:程武:談到電影工業大家一定聯想大洋彼岸的好萊塢,他們有非常領先電影製作的經驗,包括非常發達電影工業體系,可以源源不斷把他們的創意做成全球用戶可以欣賞和喜愛的電影的精品。
  • 【新·揭秘】《魔獸》電影背後的故事:特效製作大揭秘
    鄧肯·瓊斯作為好萊塢年輕導演的代表憑藉2009年的《月球》與2011年的《原始碼》兩部作品獲得了成功,兩部電影雖然具為科幻作品,但類型及風格卻截然不同,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好看。鄧肯·瓊斯在這兩部作品裡,不僅展現了他擺鏡頭搖把子的高超水準,同時還證明了他的筆桿子功力——兩部影片的劇本創作他都有參與並發揮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拍攝的魔獸電影,鄧肯也是編劇之一。
  • 魔獸來襲,遊戲改編電影,看的是電影還是情懷?
    藝恩分析師 Iris說:「今天全國各大院線的總排片量大約在16萬場,而其中《魔獸》就超過了10萬場。」自1994年《魔獸爭霸1:人類與獸人》問世以來,魔獸遊戲風靡全球,據稱玩家已經累積超過1億,而玩家們在這款遊戲上花費的時間累積起來竟然超過800萬年。《魔獸爭霸1》的劇情非常簡單,即便以當時的標準來看也談不上有什麼深度。
  • 《魔獸》全球票房或止步4.5億美元,傳奇影業今年恐將面臨10億虧損
    公眾號「票房透視鏡」創始人南如珉認為,題材對受眾的覆蓋率,是打造現象級電影的首要條件,而《魔獸》的受眾更多是遊戲玩家,這部分人群不足以支撐起大體量的票房。 「《魔獸》上映的首日、首周末,票房其實有嚴重的虛高,因為背後的粉絲量太大了,一下子炒高了熱度。但等到第二階段,當粉絲購買力下滑後,要比拼的是電影真正的內容。
  • 《魔獸》限量IMAX3D眼鏡、《魔獸》IMAX3D免費看,趕緊點進來!
    但這句話背後的氣勢只有玩過WOW的人才懂。因為那裡真的有一個世界。在那片名為艾澤拉斯的大陸上,每個玩家都經歷過「千奇百怪的漫長旅行」在2004年,暴雪娛樂宣布正式推出他們研發的第一款網路遊戲《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截至到2014年1月,全世界創建的帳號總數已超過一億,有超過5億個人物角色。共有244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在玩《魔獸世界》。這些全部都曾是遊戲領域中沒有一款遊戲可以匹敵的世界紀錄。這款遊戲已經獨立於真實世界,而在線上建立起另一個龐大的虛擬世界。
  • 致新媒體人:從魔獸上映看如何打造超級IP
    1994年,《魔獸爭霸1》發行;2004年,《魔獸世界》在北美、澳洲正式發售;2005年,《魔獸世界》登陸中國;2006年,暴雪娛樂宣布將拍攝《魔獸》大電影;2007年,第一步資料片《燃燒的遠徵》發售;2008年,第二部資料片《巫妖王之怒》發售;同年動視與維旺迪遊戲合併並更名為動視暴雪;2009年,暴雪娛樂不滿製片方傳奇影業劇本
  • 《魔獸》上映四天票房近10億背後:盈利生死懸於一線,背後贏家究竟是誰?
    文|雷聲《魔獸》在中國大陸展現出極強的爆發力,打破零點場和首映日多項紀錄。但在繁華與喧囂的背後,《魔獸》的警報依然沒有解除,北美午夜場票房的低迷更彰顯著它在北美的尷尬處境。對於寄希望通過《魔獸》使傳奇影業扭虧為盈的萬達而言,壓力更為巨大。
  • 在《魔獸世界》背後,隱藏著的是暴雪公司執著的工匠精神
    10年間,暴雪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遊戲神話,又用10年,鞏固在遊戲神壇上的頂尖地位。魔獸世界,星際爭霸還是暗黑破壞神,無一不是人類歷史上劃時代的裡程碑:苛刻到什麼程度?電影質量不如預期(即使已經票房大賣),先前促成與傳奇影業合作的暴雪COO(營運長)Paul Sams毅然引咎離職。
  • 《魔獸世界》電影演員名單曝光 2014年開拍
    《魔獸世界》電影演員名單曝光 2014年開拍  傳奇影業旗下以知名遊戲《魔獸世界》系列為背景打造的同名電影《魔獸世界》今日在官網正式確認首波演員名單,包括《禁運品》班佛斯特(Ben Foster)、《維京傳奇》崔維斯費米爾( Travis Fimmel)、《碟中諜4》寶拉巴頓(Paula Patton)、《波斯王子:時之刃》託比凱伯(Toby Kebbell)、《環太平洋》中飾演父子檔兒子的羅伯·卡辛斯基(Rob Kazinsky
  • 電影《阿修羅》上映:籌備6年 欲打造三部曲超級IP
    電影《阿修羅》上映:籌備6年 欲打造三部曲超級IP 2018-07-12 14:13:57來源:環球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抱歉:給魔獸電影打10分,不怕你驕傲
    魔獸這部電影在影評上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有說神作的,有說爛片的,這其實是史詩電影的特徵。你了解歷史的就會覺得很波瀾壯闊,至於什麼劇情,大家早就知道,至於什麼演技,也不太重要,就是具象化了自己內心的那種想像。如果不了解劇情,就是一普通的科幻電影,那從劇情到表演,都不是太能讓你看明白。
  • 《魔獸》觀影前後必看!魔獸電影世界觀.人物.故事因果全解析!
    其實不然,魔獸對於遊戲愛好者來說,就好比是中國人和大米飯的關係,10個裡面9個玩過或接觸過,另外一個人也絕對絕對聽過!是的,魔獸就是這麼火!所以大家不要將側重點放在電影本身,而是要放在對於魔獸的情懷上面!這就是魔獸精神所在!
  • 《魔獸》 電影•情懷•資本
    2006年5月9日,暴雪娛樂和傳奇影業共同宣布開發《魔獸世界》真人電影;整整10年後,今天凌晨,《魔獸》終於正式上映。
  • 「哈狗幫」打造《魔獸:崛起》中文MV洗腦神曲! 震撼音樂帶你走入魔獸世界!
    由嘻哈團體「兄弟本色」創作並演唱的電影《魔獸:崛起》中文推廣曲「We Will Rule 背水一戰」於今日正式公開,歌曲 MV 也同步釋出
  • 《魔獸世界》電影宣布跳票
    CinemaCon 2015在拉斯維加斯舉行,宣布了一些電影的最新資訊。由鄧肯·瓊斯執導的真人版《魔獸世界》電影在經歷了三次延期之後,現在又一次宣布跳票,為了與《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等電影避開檔期,《魔獸世界》由原定的2016年3月11日推遲到2016年6月10日上映。  該片將由多米尼克·庫珀、崔維斯·費米爾、吳彥祖、託比·凱貝爾、本·福斯特等演員主演,根據暴雪同名遊戲改編而來。
  • 魔獸Warcraft
    從接觸魔獸開始,喜歡上它的背景故事、喜歡它的遊戲場景、角色造型,在轉變到對魔獸裡面認識的玩家一起經歷時光都是讓人忘不掉。和魔獸的其他玩家一樣,大家都有著相似的經歷,相同的感受,一樣的情懷。從踏上魔獸之路的小白開始,到一個玩轉遊戲的熟練玩家,幾個基友一起,在遊戲裡認識另一群隊友。期盼這麼多年,現在只是希望能在電影院再感受一次魔獸世界的輝煌。
  • 魔獸世界電影10大主角神兵曝光
    它們是主人們戰場上的靈魂伴侶。 不過睿智和藹的女王也並沒有掩蓋它凌冽的氣息,或許就在戰爭一觸即發的時刻,塔利亞夫人的匕首會浴血而生。 只要毀滅之錘在自己的手中,毀滅就有可能發生。     這支法杖誕生自麥迪文的陰暗面,並逐漸將其拉向無底的深淵
  • 《魔獸》電影導演:遊戲改編的電影大多數都是失敗的 遊戲葡萄
    《魔獸》電影自公布以來就受到多方的關注,從劇情改編到導演、演員的選擇都是熱議的話題。
  • 魔獸電影首批劇照曝光,還曾有個草榴版,您知道嗎?
    傳奇影業(Legendary Pictures)率先公布了電影中兩張圖片,分別為靜態劇照和獸人特寫模型。  根據此前公布的信息,這名獸人由以知名電視連續劇《真愛如血》(True Blood)中的Robert Kazinsky來扮演,基本上是好萊塢特效所打造的CG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