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道曬柑皮還打記者!馬路上的柑皮究竟有何貓膩?

2021-02-22 讀茶記

「看了霸佔馬路曬陳皮還追打記者的新聞,我想爆料,惠康路曬的陳皮疑似從廣西拉來的冒牌貨。」 12月16日,廣東電視臺《今日關注》節目報導了新會區惠康路佔道曬陳皮的事件,南方+記者今日收到報料稱,「曬柑皮者如此囂張,可能是怕柑皮的來源遭曝光。」

 

連日來,這則記者採訪時被人持械追打的報導,在本地網絡平臺被瘋狂轉發,打人者被行政拘留,新會區召集有關部門和柑農召開情況通報會,稱將嚴查違法佔道曬柑皮行為。不過,事情發酵可能並不止於佔道曬皮和追打記者層面。

「這些外地來的陳皮,對新會陳皮產業高質量發展,有極大的危害。」該報料人表示。

馬路上的柑皮究竟有何貓膩?

外地柑進入新會曬制已是「路人皆知」

「現在上規模的果場,大都有自己的曬場,需要如此大規模、長時間佔用公共區域曬柑皮的,基本都有貓膩。」報料者表示,「說出來,肯定會影響到會城部分曬正宗新會陳皮的種植戶或商戶」,「不說,則任由這些害群之馬,年復一年損害正當經營者的利益。」

 

據此報料,記者從多個可靠信源採訪,匯集到目前會城地區利用公共區域曬制外地柑皮的情況。

「在今古洲一帶,主要是小鳥天堂對面,每年11月——12月上旬,每天都有幾大貨車拉外地柑(主要是本市的恩平、臺山、開平,省內的河源以及外省的廣西等地)回來,在此區域開皮曬皮。」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這個區域約佔會城曬外地柑皮總量的50%。」


 

「會城的大曬場,約有10個是專曬外地柑的。會城梅江、天馬等核心產區一帶,就有大曬場是專門曬制外地柑。」另一業內人士表示,「這個區域,據我所知,大約有5個場地曬制的柑皮,其中大部份是外地柑。」

「目前,不少外地柑不是在會城開皮曬皮了,而是進入到下面的鄉鎮,如雙水、小岡等地。從會城到下面鄉鎮,外地柑堂而皇之進入新會曬制已持續多年」,幾位受訪者表示,「你在會城街上隨機問問,那些霸佔道路曬制的柑皮是哪裡來的?路人皆知。」

佔道曬皮年年有,甚至曬到新會區政府門口的道路上。這是記者連年來親眼目睹的,但這些路邊柑皮有多少是外地皮,沒人敢斷言,「我們知道一直都有,有多少,有待政府部門去調查取證。」知情人說。

「今後的方向,還是工廠化開皮。」對於佔道曬皮的行為,有業內人士表示,「上規模的果場都有專門的洗果、開皮工序,也配有陽光棚等曬皮區域,如果天氣不好,還可以進行風乾。」

「這樣曬在塵土飛揚的公路上吸收汽車尾氣,不但消費者有意見,相關食品衛生部門也有必要介入管理。」知情者如是說。


 

大貨車載外地柑皮進入新會倉庫

「外地柑進入新會,主要途徑還不是運柑到新會開皮、曬皮,而是在外地曬乾皮後,直接拉到新會進倉庫。」業內人士表示,「每年約有1000噸外地陳皮進入新會倉庫。」以上說法並非沒有佐證,2018年1月初,一則廣西貨車運柑皮進入新會的視頻被瘋狂轉發。

視頻中,廣西車牌的大貨車打開後箱,滿滿一車的外地柑皮。司機表示,柑皮運往檢察院對面的倉庫。那麼,外地皮究竟運到新會哪裡去了?

「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平時這種車都是晚上進入新會的,這輛車大白天沸沸揚揚進來,現在都沒有人敢收他的貨了。」事發當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曾向記者透露。

當時,事情經網絡發酵後,政府部門立即成立調查組。2018年1月5日上午,新會陳皮行業協會發出倡議,要求新會陳皮行業依法依規誠信經營。

此事引起新會陳皮業界廣泛關注:這批果皮運來新會作什麼用途?最後以什麼形式及「身份」流向市場?市民及陳皮行業經營者都表示十分關注和擔憂。

當時,由食藥監、公安、工商、質監、農林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表示,用外地柑皮冒充新會陳皮銷售是違法行為。「根據食用農產品管理辦法的規定,可作1至3萬元的處罰,數額巨大、情節嚴重者,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調查組表示,經調查證實柑皮來自廣西,對該批柑皮的品質、流通方式等關情況作進一步調查。不過,最終調查結果並沒有公諸於眾。

記者從參與調查者獲知,調查組順著視頻中的車牌號碼找到司機,也查到柑皮運送的目的地,繼而找到持有者,但此人卻說,「這些柑皮是買來送給遊客的,並無以新會陳皮的名義售賣」。相關部門無從處罰,事件不了了之,成了業內的標誌性事件。

謹防源產地「護身符」變成假貨「防身盾」

實際上,政府部門在公開報導中也多次承認,市面上的陳皮產品良莠不齊,既有新會當地產的陳皮,也有不少是別的產區的陳皮,打著新會陳皮的名號魚龍混珠。像產地和年份造假的「工藝皮」,在本地市場存在多年,多個微信公眾號對造假手法和涉嫌造假商家進行了曝光,「但在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層面,卻一直是波瀾不驚,可以說是置若罔聞。」有業內人士表示。

11月8日,第五屆中國·新會陳皮文化節開幕式上,新會陳皮行業協會會員共同宣讀《新會陳皮行業自律承諾書》,區政府也為協會成員在電商平臺銷售的品牌陳皮背書,稱列入背書範圍的品牌不會制假售假,可放心購買。

有眼尖的業內人士就質疑,稱個別商家在天貓的10年、15年新會陳皮一直賣不完,價格也低於其他正品商家。「新會柑何時才擴大種植面積的?如果政府部門去電商平臺調取銷售數據,就會發現,這一家店賣的年份陳皮,已經超過當年新會陳皮的總產量了!」

「制假售假一直就存在,許多業內人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就是沒人敢捅破這層窗戶紙。」記者了解到,通過科學手段鑑別新會陳皮的研究一直在進行,但卻未有成果可以應用於實踐。對此,區農業農村局二級主任科員潘華金承認,目前對新會陳皮的鑑別仍未形成有效的指標體系,但政府一直致力於通過高校和科研機構推進此事。

記者向新會陳皮行業協會會長岑偉斌了解到,一直以來政府和協會都堅決打擊假冒侵權行為,但尷尬的是,目前仍保持零處罰記錄。

新會陳皮打擊售假難在哪裡?潘華金表示,法律上,購買外地柑來新會曬制不違法,在新會售賣外地陳皮不違法,只要不打上「新會陳皮」的名號即可。

有業內人士表示,可採取標記方法,作為風險提醒。「你可以購買外地柑皮回來新會,但是,為防止制假售假,政府部門和協會有義務對外公開採購外地皮的商家和數量。比如,某人某個時間,購入多少數量的外地柑或陳皮。至於你買外地皮回來幹嗎,沒有被抓到制假售假之前,誰也不用下定論。」

「這些年來,確實有人提出用此方法來輔助打擊制假售假。」潘華金說,「即是提供客觀數據,某商家自有產區多少面積,每年收穫多少柑皮,又從何處購入多少柑皮,繼而賣向何處,形成溯源體系。」

「目前,新會柑種植國家產業園通過與中國電信合作建設大數據體系,在協會成員的各個果場設立監控,收穫季對果園的產出進行記錄,防止鮮果調包等侵害消費者的行為發生,全方位建設溯源體系」,岑偉斌說,協會同時還致力於向消費者宣傳新會柑也新會陳皮的鑑別方法,盡力確保消費者買到正宗的新會陳皮。

在科學指標鑑別新會陳皮未問世之前,能否最大程度堵上制假售假的漏洞?希望更多有識之士提出方法,南方+記者將收集後反饋給政府部門和協會。

關注主編 圍觀朋友圈

獲取更多茶與健康 茶業動態 品牌報價

泡茶、存茶

可添加選茶顧問聚品小玉

相關焦點

  • 青柑、二紅柑、大紅柑,哪種是「最好」的新會柑?
    柑,粵人誰不知道呢?這尋常之物,各地其實廣有種植。然而,想必是上天對這片土地特別眷顧吧,以致新會柑的柑皮竟有了自己獨特的品質。有些柑皮放上一年就食用了,有些則放上三五年,有些卻自始自終存放著,在靜默中伴隨著我們,一同穿越歲月的煙雲……要晾曬好陳皮,首先要從選柑開始。新會柑主要分為三種:青柑、二紅柑和大紅柑。
  • 我家樓下有兩撥廣場舞大媽每天傍晚在馬路上「鬥舞」吵都吵死了……
    「我家樓下有兩撥廣場舞大媽,每天傍晚佔著馬路跳舞,吵都吵死了!」近日,鍾先生向都市快報「民意直通車」反映了這樣一件困擾已久的煩心事。鍾先生家住下城區景翠公寓小區,說起自家樓下的「馬路廣場舞」,鍾先生是既生氣又無奈。「好幾年了,只要天不下雨,這些大媽就會在我家樓下的長華街上跳舞,從晚上6點半跳到8點半,雷打不動。」
  • 耙耙柑or醜橘?傻傻分不清,究竟有啥差別?
    點擊播放 GIF 0.0M市場上有一些遠看差不多近看不一樣的柑橘品種,火得一塌糊塗。但是說起名字,耙耙柑or醜橘?著實讓人糊裡糊塗分不清楚!那它們都是同一種水果嗎?是目前日本最優良的雜柑品種之一,也是我國目前引進的最優良和最有潛力的雜柑品種之一。醜橘通常被稱為醜柑、凸頂柑、醜八怪。1972年,由清見和另一種柑橘雜交育成,後又日本引入我國,在四川廣為種植,以丹稜、蒲江的不知火最為有名。
  • 皇帝柑「質優價廉」愁煞果農,看仁化如何「出手解憂」
    他對記者長嘆道。「去年天旱,果的品質差,價格上不去,今年果的品質好些,但受疫情影響,價格還是上不去,我們拉到北方去散賣,也就三元左右一斤吧,回去有一千多公裡的路程,除去各種費用,也沒啥錢賺。」這幾年都來該村收果的河南果販何老闆說。好天氣,好收成,果農們卻沒有好心情好笑容,皆因價賤傷心啊!
  • 有一處風景印在記憶深處,就是在新會"曬陳皮"
    家家戶戶都會買點新會柑自己曬柑皮一來自己做菜用、二來送親朋好友陳放日深,年份愈久功用猶大近年不少友當作投資升值新會柑在不同時期採摘確會有不同分別青柑、微紅柑、二紅柑、大紅柑▼【小青柑】——7、8月份採摘個頭較很小,皮身較薄、果酸味較濃,其中8月份採摘的小青柑一般以50克/顆為標準。
  • 榆中縣開展「馬路市場」專項整治
    冬閒時刻,農村各種形式 " 集貿市場 " 開始活躍起來,為了讓百姓享受和諧安全的市場交易和暢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秩序,近日,榆中縣多部門聯合開展了 " 馬路市場 " 專項整治行動。12 月 19 日,榆中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在馬坡鄉等鄉鎮,圍繞鄉村集市出現的 " 馬路市場 "、" 佔道擺攤 "、" 車輛亂停亂放 " 等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在糾正違規做法,及時疏導道路交通秩序,消除各類交通安全隱患的同時,廣泛宣傳佔用公路旁道路擺攤設點、佔道經營的危害性,並對農用車、三輪摩託車非法載人、不按規定佩戴 " 一盔一帶 " 等違法行為進行糾正
  • 四大功效,看大紅柑普茶的養生價值有多高?
    而在諸多茶品中,適宜於調養身體、四季日飲的,當屬大紅柑無異。 當雲南普洱茶遇上新會柑,醇厚甘香之味融入清醇的果香味,柑皮(即陳皮)與茶葉相互吸收精華,就形成了風味獨特、口感一絕的柑普茶。 那大紅柑的養生價值究竟有多高呢?
  • 廣東人痴迷的陳皮,配茶真有那麼好喝嗎?柑跟陳皮是一回事嗎?
    陳皮其實就是柑皮,尤以廣東新會茶枝柑最為出名,但柑皮至少陳放三年以上才能稱之為陳皮。陳皮以「陳」為貴,時光愈久,愈發珍貴。柑與茶的組合,無法考證究竟最初是誰的創意,但不得不說,這個搭配顛覆了以往對茶的認識。從風靡一時的小青柑,到柑普的各種組合,甚至柑+白茶,柑+紅茶各種創意層出,柑與茶的搭配真有那麼好喝嗎?
  • ​紀錄片《城市夢》背後的故事:14年佔道整治拉鋸背後的城市夢想
    記者王慧純 攝打工不易,一家人選擇到處擺攤,最後選擇在魯磨路落腳。這一片大學多,人流量大。王兆陽回憶,「魯磨路一帶,當時城市管理不是很嚴,很多像我們這樣的外地人來這裡擺攤。」武漢這座城市,在王兆陽眼裡有了變化:路寬了、車多了、樓高了,馬路上的紙片卻越來越少。這個時候,王家卻感受到了來自城管的壓力,攤販們被趕來趕去的頻率高起來。
  • 小青柑普洱茶、生曬青皮陳皮柑普茶
    柑普茶(又名新會柑普洱茶),它用廣東新會大紅柑或小青柑和雲南西雙版納勐海縣普洱茶為原料製作而成的一種茶,是普洱茶的一種。其特點一是入口甘醇、香甜,有獨特的花香味和陳香味,這是由於新會柑的果香味特別,普洱茶長期吸附了柑皮的果香味所致。二是保健作用突出,發揮出新會陳皮「理氣」的功效。
  • 沃柑,茂谷柑,粑粑柑,貢柑,椪柑,這些都是柑大家都認識嗎?
    現在市場上的水果可以說五花八門的,由於技術的進步,人們通過各類雜交嫁接的方式培育出來的水果品種真是越來越多了,這樣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空間更加的多了,但是這麼品種繁多的柑橘水果你都認識嗎?沃柑,茂谷柑,粑粑柑,貢柑,椪柑,褚柑,這些都是柑你認識嗎?就讓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了。
  • 了解一下「小青柑」的白霜?
    新會柑核心產區出產的柑果表皮油包粒均勻密集,揮髮油物質含量最高,因此起的白霜也多。在新會,白霜越多的柑普越受歡迎,「白霜」被稱之為「腦晶」、「柑油晶」!白霜是判斷柑果品質的一個重要標準,同時還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醫學衷中參西錄》曾記載,「柿霜白色入肺經,其滑也能得肺痰,其潤也能滋肺燥」。
  • 房間靠馬路,門窗有何隔音小妙招
    在日常生活中,房間靠馬路是避免不了,但是如何減少馬路噪音帶來的影響呢?顯然門窗成為了一道重要防線,那麼,門窗有何隔音小妙招呢?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希望能幫到各位。門窗隔音型材結構是重點門窗隔音還得看型材結構,鋁材必須是斷橋鋁的,不管是鋁木還是鋁合金,腔體必須是多腔體結構,型材之間的連接必須密封性良好。當然,這樣是門窗品牌為什麼價格高於普通門窗的原因之一。同時,一般市面較好的門窗品牌有穗福門窗、康盈門窗、美之選門窗、阿爾卑斯門窗、聖米蘭門窗等等。
  • 蘭州成都多地允許佔道經營 街頭巷尾充滿煙火氣
    3月份,成都出臺措施允許商家臨時佔道設置攤位攤點,臨街店鋪可以臨時擺攤越門經營,實現了許多人街邊吃串串的願望,讓城市更加生動鮮活。許多省份城市紛紛效仿,陸續實施了分時段街邊佔道經營的管理辦法,近日,蘭州市城關區就參考駕照扣分制度制定了一套「12分制」管理辦法,引導商家有序開展店外佔道經營,維護市容市貌。
  • 小青柑是哪裡的特產?喝了這麼久你知道小青柑產地來自哪裡嗎
    打開品飲時,一見傾心的秀珍,盈盈一握的暗喜,衝泡喚醒後的青翠姿容,都有一種對綠色的親近感,那可能是大自然的氣息,泥土的滋養。但是,只有正宗的小青柑才有如此特點。常喝的人會有怎樣的變化2.梅江:梅江村是新會茶枝柑的著名產區,素有柑之鄉的稱譽,梅江出產的柑果光澤亮、口感清爽,當中又以塞口圍種植的茶枝柑尤為著名。這裡的柑果果皮油亮且厚實,有特殊的濃鬱的果木芳香。
  • 被央視曝光的「皇帝柑」,是炒作還是實至名歸?看完就懂了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還特地給予它「中華名果「、」中國柑王」「中國第一柑」等榮譽。看來被央視曝光的皇帝柑,不是炒作,是實至名歸!皇帝柑與普通柑橘有什麼不同?皇帝柑的皮非常薄,僅有約2mm的厚度,剝起來很輕鬆,輕輕一剝,滿手都是濃鬱的橘香味,新鮮感十足!剝開才發現:皇帝柑的果肉是琥珀色的,像果凍一樣透亮爽滑。
  • 網絡上充斥著各種賺錢app,裡面究竟有什麼貓膩?看完明白了
    網絡上賺錢的APP特別多,他們大多數打著「刷視頻就能賺錢、看新聞就能賺錢、玩兒遊戲就能賺錢」的口號,引起用戶的好奇心。很多人已經入坑下載了這些軟體,開始了自己賺錢發財的美夢,那麼這些APP真的可以賺錢嗎?這些軟體都有些什麼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