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來吐槽了……
金鎖失蹤120多天後,終於有了實錘。
新華社消息:從調查核實情況看,範冰冰在電影《大轟炸》劇組拍攝過程中實際取得片酬3000萬元,其中1000萬元已經申報納稅,其餘2000萬元以拆分合同方式偷逃個人所得稅618萬元,少繳營業稅及附加112萬元,合計730萬元。此外,還查出範冰冰及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少繳稅款2.48億元,其中偷逃稅款1.34億元。
金鎖也同步發出了致歉信:
金鎖偷逃稅款再加上罰款,總共是8.84個億。
對於8.84個億,不去深想, 就是一個離我們十分遙遠的數字,但是隨便一對比,就不是個滋味兒。
很多東西,確實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最簡單的,跟我們自己的工資對比一下試試~
像張老溼這樣的搬磚仔,七七八八發的沒發的都算上,往多裡算10萬一年的搬磚費,8.84個億得幹8840年才能攢齊,這時間都超過了人類文明史的長度;就算把張老溼的搬磚費翻個倍,也得幹個中華上下五千年。
如果讓張老溼去上課,30元一節的課時費,每天上6節課,全年不休,不徵稅,884000000/30/6/365=13455年;或者要13455個張老溼幹1年,才能湊到這筆錢。
所以,我這輩子也湊不齊金鎖的罰款。
或許你要說張老溼你只是你們行業的底層,那好,我們找找院士待遇。
算上各類獎勵、津貼,在高校搶人背景下的院士年收入應該在200萬左右(很多不意願調動工作的院士其實遠沒有這麼多收入)。目前網絡上給出引進院士待遇最高的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開出了500萬元的年薪,但你要知道,這樣的學校給的錢再多院士也不一定願意去的。
我們就把500萬再翻一倍,把院士年收入定在1000萬吧,那麼評上院士再幹個三十年活兒,也才收入3個億,而這只不過是金鎖2017年一年的收入而已。
再看看我比較關心的兩個領域。
前段時間備受矚目的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42150項,佔全年計劃總金額256億的79.08%。抓了個金鎖追繳偷逃稅及罰款就超過了總數額的三十分之一,如果再抓幾個偷逃稅的藝人並將罰金投入到國自然基金裡面來,估計都能再支持一半的國自然項目了——萬一有人利用這資助金額,搞出個諾貝爾獎來了呢?
但就算是諾貝爾獎,比如最近那個搞免疫療法的諾貝爾生理學獲獎者,日本人本庶佑,分得的獎金也才659萬人民幣。而我國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嗯,500萬元巨賞。
我覺得應該把演藝圈每年偷逃稅罰款加到最高科學技術獎金池裡面來,絕對可以充分體現對知識和人才的尊重。
另外一個是知識付費領域。據報導,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49億元,意思就是把線上線下那些需要付費的知識、培訓班,不管幹的溼的,好的水的,總共就這麼點錢。嗯,再看看這個8.84億,突然就覺得知識在國內真的很廉價,太多的人寧願花上千元去買張演唱會的門票,也不願意出幾十上百元的錢去學習一門網絡課程。
而8.84個億對於金鎖而言,大約只是5年的收入。
過去五年,範冰冰蟬聯福布斯名人榜第一名,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範冰冰年收入為3億人民幣,2016年年收入為2.4億元,2015年年收入為1.28億元,2014年年收入為1.22億元。2013年年收入為1.1億元。5年總計收入為9億元。
說不定金鎖還有其他暗地裡的投資盈利。所以,金鎖說盡全力籌齊罰款,可能只是一句謙虛話,她是怕自己隨隨便便就掏出9個億來,會嚇到吃瓜群眾。
張老溼,你怎麼老是談錢吶?
難道你要和我、和金鎖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