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3天 首兒所日間手術中心預約「提速」

2020-12-27 青瞳視角

每年寒暑假期間,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都會出現擇期手術熱。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二三月份日間手術中心的病人數明顯下降,但從四月北京下調應急響應至二級後,病人數量開始大幅攀升。為了解決外科手術住院難、手術預約等候時間長的問題,首兒所通過延長時間和精細化管理為日間手術中心「提速」,目前,日間手術預約時間從一兩個月縮短到最快3天。

推新舉 減少擇期手術積壓

家住河北的方先生是第二次來首兒所,他的孩子1歲6個月,患有腹股溝斜疝,已經在普通(新生兒)外科就診並完成了術前檢查和核酸檢測。今天他取出檢查結果後,徑直來到位於門診樓四層的日間手術中心麻醉門診,麻醉醫生張弦根據檢查、檢驗結果評估了患兒手術耐受情況,認為符合日間手術條件,隨後護士為他預約了3天後的手術。張弦告訴家長,「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手術當天上午辦理入院手續,進行腹腔鏡疝修補術,手術時長大約30分鐘,在二級恢復室觀察約2小時後,沒有麻醉和手術併發症,鎮痛效果滿意,下午就可以回家了。」

據了解,首兒所日間手術中心於2019年6月正式運行,採用「集中收治,集中管理」的模式,配置有2個手術間和10張麻醉恢復病床,可開展7個科室的20個病種手術。日間手術可實現當天入院手術,當天出院回家。對孩子而言,最大限度縮短了住院時間,減少了對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影響,對家長而言,減少了對正常工作的幹擾,可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成本,而醫院也可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床位資源,為更多患兒服務。

醫務處處長王菲介紹說,「去年日間中心啟用後,得到了廣大患兒和家長的歡迎,尤其是8月暑期,手術量已達到276人次,9月開學後才有所回落。今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的擇期手術積壓,從3月份開始,手術量一直呈直線上升,預計手術量還將超過去年暑期最高峰。」

首兒所黨委書記劉中勳表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是剛需,在疫情常態化的形勢下,要做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因此我們決定進一步優化日間手術中心的流程,加快患者周轉,既能為患兒解除病痛,又能避免家屬聚集,防止交叉感染,為醫院和社會減輕疫情防控壓力。」

「出現『淡季不淡』的情況,一是手術需求量大,二是工作效率提高了。」麻醉科主任潘守東表示,從9月初開始,日間手術中心的工作時間延長,上午提前開臺時間,中午不休息;採用分時段預約,並且精確到2小時,達到手術間的「無縫銜接」;設立專科手術日,儘量將同一病種安排在同一天,這種類似「流水線」的方式,既提高了效率,又減少差錯,還能提高手術醫師的技術水平。

重服務 開展兒童特色舒適化醫療

「已經幫您預約了9月25日下午的霰粒腫手術,我會提前一天給您打電話,告知具體的手術時間和禁食禁水時間,請一定要注意接聽。」日間手術中心預約窗口的護士正在跟家長交待術前注意事項。

「不要小看這一次電話,護士要和家長除外特殊情況,確定第二天手術能順利開展,還要告知具體的手術時間,避免家長提前到醫院等待,最重要的是很多家長知道術前6小時不能進食、2小時不能喝水,但總掌握不好或者忘記,護士就會計算好、提醒到位,不讓孩子有飢餓、口渴的不適感。」麻醉科主任潘守東表示,以病人為中心,站在患兒和家長的角度,從他們的需要出發,去提供便利和舒適化醫療服務,是麻醉科的發展理念和工作目標。

哭聲往往是兒童醫院手術室的「背景音樂」,但在首兒所日間手術中心候診區的孩子們卻「忙得顧不上哭」,兩三歲的男寶寶坐在「小汽車」裡研究著方向盤,女寶寶在醫院志願者的陪伴下讀著有聲繪本,年齡大的孩子專心致志地用平板電腦看動畫片。這是麻醉科開展的應對孩子術前焦慮的非藥物療法,就連「術後哭聲」也可以採用多模式聯合鎮痛來解決。

多模式聯合鎮痛是指患兒手術後聯合使用靜脈止痛、傷口局部止痛和口服止痛藥。潘守東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三種止痛方式,三種止痛藥物,能發揮協同作用,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止痛效果,而且藥物劑量小、副作用小,適用於所有年齡段的孩子。」他笑稱,自從創建「無哭聲手術室」後,醫生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哭聲從「正常現象」變成了「風險提示」。「如果我聽到哪個手術間有哭聲,一定要跑過去,看看是不是出了問題,是不是哪裡的工作沒有做到位。」

保安全 全程質控降低手術風險

日間手術時間雖短,但患者入院前評估、麻醉評估、離院前評估等該做的檢查和評估一項都不能少。 潘守東介紹,「安全是日間手術的生命線,我們要求所有日間手術患兒都要到麻醉門診進行評估,麻醉醫生通過詢問病史、查體、查看檢查報告,提早了解患兒的身體狀況,做好相應的麻醉準備;對有相關合併症的患兒進行指導,必要時還要進行進一步檢查,優化術前管理,來最大限度的保證手術和麻醉的安全性。」

此外,麻醉醫生和護士會對家長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家長通過掃描二維碼,可獲得日間手術前準備注意事項。患兒出院時,還會收到一份術後居家護理告知書,標註有24小時聯繫電話。患兒出院第一天,護士會進行電話隨訪。

談及中心今後的發展,潘守東表示,目前日間手術中心主要開展一、二級手術,日間手術量約佔全院總手術量的30%。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醫護人員的經驗積累,將逐步開展三、四級手術,病種收治範圍也將擴大到30個以上,如闌尾炎、嵌頓疝、骨折復位和介入手術等,預計將來日間手術量將達到總手術量的50%以上。對於手術相對複雜的患兒,醫院將採用「集中管理,分散收治」的模式,手術後回到專科病房進行專科護理和觀察,次日24小時內出院,這樣可以更好地保障複雜日間手術的安全性。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蔣若靜 通訊員 池楊

攝影/袁超

編輯/毛羽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最短預約時間3天!首兒所日間手術中心「提速」
    每年寒暑假期間,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都會出現擇期手術熱。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二三月份日間手術中心的病人數明顯下降,但從四月北京下調應急響應級別後,首兒所病人數開始大幅攀升,為解決外科手術住院難、手術預約等候時間長的問題,首兒所通過延長時間和精細化管理為日間手術中心「提速」,目前,日間手術預約時間已從過去的一兩個月縮短到最快3天。
  • 首兒所日間手術中心「提速」 最短預約時間3天
    央廣網北京9月21日消息 每年寒暑假期間,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都會出現擇期手術熱。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三月份日間手術中心的病人數明顯下降,但從四月北京下調應急響應至二級後,病人數開始大幅攀升,為了解決外科手術住院難、手術預約等候時間長的問題,首兒所通過延長時間和精細化管理為日間手術中心「提速」,目前,日間手術預約時間從一兩個月縮短到最快3天。
  • 健客交鋒:日間手術提速背後的精服務如何實現?
    日間手術就是落實這個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緩解病人住院難、縮短患者住院天數、降低醫療費用、節約醫保基金、加快醫院病床周轉率等方面具有顯著的積極作用。據文獻資料顯示,在同類病種手術中, 日間手術比住院手術可幫醫院節約25%~68%的成本,同種手術患者的平均住院費用可降低10%~40%,平均住院天數可降低2~5天。
  • 華西醫院日間手術中心管理經驗分享,三種模式保證質量與安全|日間...
    很多等候手術的病人,有時需要等待三個月到半年,更長的可能得等一年以上。但許多人不知道,華西醫院的日間手術中心,可以縮短患者手術和入院等候時間,最快24小時,就能搞定從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出院後,醫院還會採用各種隨訪保障病人手術後的安全。
  • 當天手術隔天出院!省人民醫院婦科日間手術每年開展2000多例!
    隨著婦科微創手術的不斷上升,日間手術以其住院時間短、費用低、恢復更快等特點獲得了良好的滿意度,已逐步發展流行。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省人民醫院)婦科每年開展日間手術量近2千臺,經過前期充分準備,日前該院婦科門診從7號樓搬到1樓號二層,日間手術室也進一步擴建。
  • 日間手術即可輕鬆搞定
    楚天都市報9月11日訊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馬遙遙 實習生 劉玉 專家名片 姓名:段鑫 職務:武漢市中心醫院疝與腹壁外科副主任醫師 擅長:擅長腹壁疝外科診療
  • 日間手術刀口小,恢復快!
    費用高、住院時間長的問題都完美解決,小小父母立即辦理了住院手續,準備手術。疝治療納入日間手術,刀口小 恢復快胃腸外科的醫生根據小小的症狀制定了專屬的手術方案,順利完成小切口疝囊高位結紮術,「切口僅0.8公分,創傷小,恢復快。」主治醫生周磊說。
  • 中大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安新家 採取「全預約」制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探營發現,新院區實施全預約門診,以日間手術為主,基本不設住院病房。3月20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在即將開業的珠江新城院區舉行大型義診暨世界青光眼周活動。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探營時獲悉,珠江新城院區由十九層的醫療樓和八層的科研樓兩棟建築體構成,科研樓是以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主的建築體,醫療樓是以門診和日間手術病房為主的建築體。
  • 微創「心」手術 滴,48小時到了,可以出院了!
    怎麼預約日間手術? 1、門診患者 患者來到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門診就診後,經醫師評估,患者若符合日間手術條件,將進行術前檢查申請。接受檢查及麻醉評估後,如果符合日間手術標準,就可預約手術。
  • 按下「重啟」鍵,甲狀腺外科手術預約忙不停
    自醫院恢復正常醫療秩序以來,泰安市中心醫院甲狀腺外科前來就診的患者有所增加,由於甲狀腺手術是擇期手術,大部分病人手術時間可以選擇,所以病人以預約為主。四月份,完成手術90多例,較去年同期相比,甲狀腺外科出院人數增加6%,五月份門診和住院病人基本上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 創新三明市第一醫院日間特色服務
    三明市一醫院於2016年5月起開展日間手術,近年來主要突出發展如下:一、工作業績:1.建立日間手術管理中心和日間病房,採用集中收治、統一管理,分散收治、統一管理的兩種模式。開展日間手術率平均達18.22%,佔全院擇期手術開展率平均23.10%。
  • 微創技術加流程優化 日間手術24小時可出院
    第二,在手術過程中,需精準控制麻醉藥物的用量。麻醉過程中,會採取預防性措施防止患者術後出現疼痛、噁心、嘔吐眩暈等併發症,老年患者還要避免其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情況。確保患者手術後最短2到3小時之間恢復到術前狀態,即可出院。第三,術後需給患者充分鎮痛。現在普遍採用多模式鎮痛,儘量減少阿片類藥物的使用。
  • 企鵝杏仁第8家手術中心落戶西安,診所網絡布局持續擴大
    4月13日起,企鵝杏仁集團西安手術中心(以下簡稱「西安手術中心」)正式開始對外試營業,西安手術中心也成為繼瀋陽、深圳、成都、廣州、上海、南京後企鵝杏仁集團全國布局的第8家手術中心,填補集團西北地區布局空白。
  • 勞動能力鑑定全面提速「快辦」
    本報訊 近期,陝西省西安市人社局勞動能力鑑定中心立足工作實際,結合「放管服」改革要求,優化流程、精簡材料、縮短時限,全力推進人社服務「快辦行動」。  全市規範鑑定流程,除上級規定外,一律不增加任何材料和工作程序。同時,加強與定點輔檢醫院配合,資料交接由每月一次逐步調整為每周一次。
  • 湘雅醫院全球首創機器人手術搭配日間手術切除肺腫瘤
    據悉,其中一臺肺腫瘤手術還是全球首例胸外科機器人輔助肺腫瘤切除日間手術。56歲的黃先生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左下肺背段長有腫塊,為求進一步治療來到湘雅醫院就診。胸外科主任張春芳教授接診後認為,患者腫瘤部位比較局限,病種相對單一,沒有複雜的併發症,很適合做機器人腫瘤切除的日間手術。「像這一類的腫瘤,以前一般採用胸腔鏡進行手術。
  • 中山市110個病種「日間手術」納入醫保報銷
    以前體檢做無痛性胃腸鏡,鏡下發現有息肉需要處理,術後需要補繳上千元費用,稍大的息肉因擔心出血穿孔等併發症,只能先中止處理,等做好各方面準備住院再做一次手術。患者經常質疑,為什麼要住院做?為什麼要做兩次?
  • 【愛兒小醉】小兒日間手術麻醉挑戰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小愛說: 全面充分的術前評估可以儘可能防止日間手術中意外的發生、避免延期或取消手術。因此,日間手術順利實施的關鍵在於術前評估。
  • 20170423堅持提速100天!
    100天的第二天,一起加油!你或許有很多夢想:多看書,環遊世界,有個好身材,當個有趣的人,sub10。但是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卻是拿起手機看看朋友圈刷刷微博,睡前感嘆今天又荒廢了,再過一個千篇一律的明天。
  • 入院當天即手術!哈醫大四院胸外一病房開展「日間手術」
    龍頭新聞訊 (王海嬌) 市民宋先生在今年的例行體檢中,發現右肺下葉胸膜下結節,哈醫大四院胸外科一病房徐進志主任門診診察後,認為宋先生的病情以及自身身體狀況適宜進行日間手術。宋先生通過日間手術檢查綠色通道,檢查項目當天就全部完成。手術採用胸腔鏡,創口小,手術過程僅用了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