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裡的「後生」一直以來都是觀眾們議論的焦點——他們新潮、熱血,誰也不知道他們蘊含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但是「後生」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亮如流星卻只是轉瞬即逝;還有一種是起初光芒微弱,卻在加速度的前行中發光發熱,成為萬眾矚目的「恆星」。近段時間一直關注《我是唱作人》的觀眾會發現,18歲的「寶藏男孩」錢正昊正有亮眼之勢。在上周節目播出的下半賽季中,錢正昊作為年齡最小的唱作人,一路過關斬將突出重圍進入總決賽,和他對戰的歌手前輩王以太、胡海泉、周筆暢紛紛落敗,這個「弟弟輩」的男孩憑藉超強的創新能力、紮實的業務能力給觀眾帶來了一首又一首紮根於流行土壤的音樂,將「後生可畏」詮釋得淋漓盡致。
後生可畏破繭而生 ,質疑統統「雨我無瓜」
如果當下國內音樂以「情感駐紮」為分野的話,大致可以被分為「經典派」與「先鋒派」兩種,經典派重旋律與歌詞,情感駐紮在對於歌曲意蘊與內涵的詮釋上,使聽眾更加注重於其中的感同身受與審美體驗;而先鋒派則更偏向於體驗與表現,深受歐美時尚曲風的影響,不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理性和感性,反而將原始的愉悅上升到最高點,「求真」成為其最大的目標。《我是唱作人》作為一檔展現華語唱作生態的節目,也就免不了要觸及到這兩種音樂生態,走入下半季,這兩種生態的對衝更是明顯,一方面有「經典之聲」的胡海泉、常石磊、白安等充滿歲月感的聲音,另一方面「異軍突起」的00後「寶藏男孩」錢正昊更是以青春之姿奮勇突破曲風的邊界。
18歲的錢正昊起初出場時,參加節目的嘉賓大多表示「不認識」,下半季第一期錄製播出時,觀眾難免對資歷尚淺的他心生質疑,在一眾樂壇大拿、音樂前輩的面前,錢正昊很容易被忽略,甚至在第一次demo互聽時,前輩們甚至直接表示:「不知道在唱什麼」:
既然已上徵程,就只顧奮力前行,能夠吸引音樂人注意的不過就是音樂。這個年齡雖小卻才華閃耀的年輕人第一期對陣就碰上樂壇老將金志文,一曲《普羅米修斯》雖然沒能笑到最後,但這首由他親自編曲的作品還是驚豔了全場,也讓觀眾記住了這個少年在創作上的超強實力,如同他唱的朗朗上口的歌詞「waiting for the feeling」一樣,他讓有所觀眾等到了一種屬於他的「feeling」,金志文更是毫不吝嗇對他的讚賞:
錢正昊的「新」逐漸成為了《我是唱作人》下半季的最大突破口,接下來的戰役就是「過五關斬六將」——一路pk掉王以太、胡海泉等樂壇老將,甚至和他一樣善於嘗試新曲風的音樂先鋒周筆暢最終也戰敗。
錢正昊的「新」並非是小打小鬧的「改造」,更像是一種不破不立的「改變」,他的音樂讓很多人感受到了多樣元素的共生。參賽五期,帶來五首音樂,幾乎從中找不到一段能夠重合的音符、能夠疊合的節奏,特別是他對於各種專業音樂分類手到擒來,音樂修養之深超脫了他的年齡感,比如節目中常石磊都不清楚的音樂風格「蒸汽波」,而錢正昊卻能在一眾前輩面前接話自如:
周筆暢僅僅只唱了一段小樣,錢正昊就能聽出其中所運用音樂技巧:
還有在評價常石磊的音樂時,如果沒有看到字幕條上「唱作人」這三個字,相信很多人都會以為這是專業樂評人的評價,可見他在音樂方面的專業:
除了他在音樂評價方面的專業,他在音樂創作上同樣如此,例如在歌曲《還不知道》裡採用雷鬼+trap營造了輕鬆、愉悅的氛圍,再加上初戀般青澀的歌詞,彈幕去都頻頻彈出「全程姨母笑」的誇讚:
而《No No》中則採用南美的節奏型,同時運用念白和說唱、加以各種複雜的結構來進行創作,向所有人訴說了一個「真正的錢正昊」,來了一次和自己的坦白對話:
在最新一期的《楚門》演唱中,錢正昊還使用了「特雷門琴」這種少見的時尚樂器,營造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舞臺:
可以說,每一次的演繹,錢正昊都是在「破繭」,從起初的青澀小生到進入總決賽的黑馬,他一直在嘗試突破自我,突破所有外界對於「錢正昊」的定義。在這幾首創新力十足的樂曲問世之後,聽眾真正記住了這個擁有迷人嗓音、笑容溫暖的男孩,18歲從來不會成為他在面對前輩時的「枷鎖」,年輕本就是他的羽翼,帶著後生可畏的姿態在音樂的世界裡自由翱翔。
「別人家小孩」實力圈粉,唱作人示愛變「姨母」
「唱不到心裡去」,一直是很多人對於年輕一輩創作詞曲的界定。誠然,音樂人格很重要,但是年輕的想像力卻也不容忽視,即使受制於年齡與資歷的淺薄,錢正昊也在唱作人隊伍裡散發出了不可抵擋的「靈氣」,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更多是「無可限量」。
18歲的年紀青春無暇,更多的是處於青春期時對自我的一種探索。錢正昊,這位初出茅廬的音樂少年,難免帶有懵懂的迷茫,但可貴的是從他的創作態度、能力和主張皆能感知到超越本我的自省。這個有思想深度的少年,未來可期。這些思考也在錢正昊的音樂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比如《普羅米修斯》唱的是青春期的一段悲傷感情,「愛是看不到的火」表達了青春的懵懂:
創作《不是故意》時錢正昊說看到了「三個我」,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我」?「看著鏡子裡的自己say no」表達了做自己的態度:
而由《楚門的世界》得到啟發而創作的歌曲《楚門》的:「人表面上堅強其實都自卑」則是生活中迷失自我的人的心聲:
錢正昊在創作中無數次提及「做自己」,事實上他也將「自我」詮釋到了極致——潮流但不跟風、隨性但不隨意,每一個我都真的我,每一個我都是新的我,這是錢正昊的音樂態度,他要做自己,他要任逍遙。
他的「逍遙屬性」並非毫無根據,從小被「圈養」起來的他在同齡人還在「玩泥巴」的時候就接觸了很多知識拓展渠道,唱歌、繪畫、舞蹈一個都不落下,藉助從小培養起來的專注力與實力,運用這些能力時便遊刃有餘,使他在音樂上散發了驚人的實力,而年僅18歲的他還未高中畢業便已經獲得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的offer,是真實的「別人家的孩子」。
除此之外,追《我是唱作人》的觀眾還會驚訝於這個少年感染力極強的颱風,101位「毒舌」評審也紛紛表示對其音樂節奏感、舞臺掌控力讚賞,00後少年自幼被音樂養分滋養而形成的成熟、新鮮的節奏感都被他把握得遊刃有餘,因此其他唱作人前輩們也是毫不掩飾對錢正昊的讚美,採訪中瘋狂「示愛」:
「這是只有少年才能寫出來的歌」,這是肯定錢正昊獨一無二的評價,過去錢正昊被貼上的「偶像」標籤從此被撕開了一道口子,從中顯露出了特立獨行的光芒,從此錢正昊正式變身「團寵」,收割了一眾唱作人前輩的「姨母心」: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這個舞臺上驚豔全場的少年雖然崇尚自由,但是卻永遠表現得彬彬有禮,在舞臺下居然還是個「呆萌」的寶藏男孩,比如大家都在惋惜白安離場時,他關注的點居然在「她不能給我帶好吃的過來了」,其他唱作人前輩們也把這個寶藏男孩當成「團寵」,「他很可愛」的讚美不絕於耳,總之目光所及錢正昊之處,畫面裡的他永遠都是一副暖暖的微笑臉,充滿了青春的氣息。不焦躁、不浮華、做自己、有追求,這才是一個妥妥的「新聲代」。
音樂探索無止境,前路漫漫未來可期
中國音樂類綜藝節目的發展歷程曾經有過兩個重要時間節點。如果說肇始於2004年的《超級女聲》作為中國音樂類真人秀節目的濫觴,2014年風靡一時的《中國好歌曲》掀起了音樂類真人秀節目的原創風潮,那麼在音樂類節目市場日趨飽和、內容同質化嚴重、觀眾審美疲態畢現的這五年,第三次拐點出現在哪裡?《我是唱作人》猶如立在2019年的一塊風向標,給予節目市場一種可供參考的指南意義。
以錢正昊、王源、毛不易、陳意涵等為代表的中國新聲代音樂力量,與郝雲、高進、周筆暢為代表的高舉個性化大旗的音樂先行者們,共同構成了流水後波推前波的一場行業波狀律動和流變,隨著總決賽的臨近,誰將成為最後挺立波峰的弄潮兒也將成為一場行業標誌性事件。
作為愛奇藝扛鼎打造的一檔聚焦華語唱作人生態挑戰節目,《我是唱作人》集結華語樂壇的唱作人,展開一場關於音樂的較量。它從受眾心理需求的不斷變化出發,在節目的內涵和外延上都作出了大膽的嘗試和深刻的變化。
市場很殘酷,但殘酷的市場自然會挑選出更出眾的音樂人。
《我是唱作人》的「純享」音樂表達的是對觀眾對音樂的訴求,也是唱作人對觀眾的反饋,其中每一個人所要展現的「音樂意識」都是獨立而個性的,不隨波逐流,永遠以個人的獨立思考來進行音樂的深度創作,這是華語音樂生態圈裡很多音樂人所欠缺的,除了「所言即所想」,「所想有所思」更是必不可少,畢竟音樂的唱作本身就是一個自我與本我相得益彰的過程。《我是唱作人》提供了一個讓音樂對話的平臺,在此基礎上,錢正昊與節目是相互成就的,《我是唱作人》以獨到的眼光建構了唱作人陣容,為像錢正昊這樣的新生代音樂人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找尋自我的平臺,而錢正昊則以新秀之力宣示了當下流行音樂的新動向,展示出了音樂的年輕態,為華語音樂生態圈提供了更多可借鑑的突破口,展示出了更多音樂的可能性,華語生態的破壁必然將像少年的前路一樣未來可期,我們亦將拭目以待。
隨著《我是唱作人》下半季節目臨近尾聲,6月28日總決賽蓄勢待發,接下來唱作人還將帶來怎樣的驚喜,和胡扒醫共同鎖定愛奇藝不見不散吧!
- END -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版權聲明:微信公眾號【娛樂胡扒醫】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娛樂胡扒醫】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果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
「娛樂胡扒醫」已入駐
等渠道,全平臺推送,熱點一網打盡!
微信號:erer065113、cxyanhuaxiao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