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教授認同了這一看法,日本網友心碎一地

2021-01-14 以沫文史

前言

文化的進步乃是歷史的規律。——約翰·赫爾達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非常傳奇的國家,雖然它的國土面積十分的小,但是它卻很發達,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而且這個國家從古代開始就跟我們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聯繫,可以說是一衣帶水,無論是積極的文化交流,還是近代史上諸多的不解的仇恨,總之,兩國之間的聯繫一直是非常密切的,算下來,這樣的聯繫也已經維持了上千年了。

日文起源於我國漢字?

比如早在我國唐朝時期,日本就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來到唐代進行學習和文化交流,他們學習了我們很多的工藝和技術,比如唐代時期獨具特色的建築,就深深的影響了日本,因此現如今日本的很多建築也是模仿我國唐代時期的建築樣式的,還有在日本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宗教——道神教,就是利用我國道教文化以及他們的原始宗教相結合後,產生的新宗教,除此之外他們的很多民族風格和習俗,也多多少少可以看到我國的影子。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要說到日本受到我國文化最深的還得是文字,文字對於一個民族是非常重要的,它畢竟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傳承必不可少的東西,不過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是不是真的是由我國漢字演變而來的,學術界還是有不少正義的,我國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日本的演變跟我國漢字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日文就是起源於我國漢字。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

不過對於日本的很多學者來說,他們並不認同這一說法,他們認為日文的演變從來都是獨立的,並沒有受到中國漢字的影響,因此他們也不會輕易承認日本就是起源於中國漢字,畢竟文字對於一個民族那麼重要,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如果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字是起源於其他的民族文字,那就相當於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都是起源於其他民族,因此日本自然不會輕易承認的。

雖然日本大多數學者並不認可這樣的說法,但畢竟還是有承認的,比如早些時候,日本的一位教授就在節目中說到,現如今的日文中,有很多的漢字、平假名以及片假名都是起源於中國的,這樣的言論一經發出,很快引起了日本網友的指責,尤其是日本網友的反應十分激烈,大罵這個教授就是「日奸」。

不過這個教授也是有啥說啥,根本不在意自己被批評,他堅持稱日文中大量的平假名都是由漢字中的草書演變而來的,尤其是對於那些會寫草書的人來說,更能明顯地感受到這個特點,比如日文的「あ」就是由「安」字演化而來,「お」則有「於」發展而來。

而日本的平假名在出現之後,最開始只是女性在使用,後來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也慢慢開始被日本男性所使用,日本的平假名是源自中國的草書,那日文中的片假名又是出自中國漢字的哪裡呢?其實日文的片假名在中國漢字中也是可以找到根源的,那就是中國漢字楷書中的偏旁部首,比如日文的「イ」則是「伊」的偏旁等等,類似的例子非常的多。

這些例子足以說明,日文就是由中國漢字逐漸演化而來的,最重要的時期無疑就是上文所提的到唐朝時期了,在唐朝時期,日本派遣唐使學習文化,出了那一些工藝技術之外,他們還會學習很多經典的名著作品之類的,並將它們抄寫下來帶回日本,隨後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字,也就是日文。

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說到這裡,可能中日兩國的網友或者學者都會產生疑惑,既然日文是源自於中國漢字,那為什麼讀音和意思卻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差距十分的大,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日本大和民族畢竟是一個民族,所以他們多多少少也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如果什麼都一樣的話,那豈不是一個民族了。

而他們的文化主要就體現在語言上,其實在漢字傳入日本之前,他們就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只不過沒有文字而已,這導致他們在發生什麼事的時候都無法記錄下來,直到漢字的傳入之後,他們才解決了這樣的困擾,還有一點是我國文化演變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古文中的語言和現在的普通話有很大的區別,幾乎是不一樣的,主要是因為我國在漫長的發展中,很多民族的文化也發生了融合,導致漢語的讀音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但日本學習的時候,還保留著原來的意思。

比如「湯」這個字,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指的並不是喝的,而是洗澡水,但傳承到了現在,就專門指的是喝的,而在日本,「湯」這個字依然跟我國古代的意思一樣,指的是洗澡水的意思,因此現在很多研究中國古代文字的專家和學者都會先研究一些日語,原因就是它們還保留著中國古代漢字的原意。

說到這裡,很多日本網友也都不說話了,甚至是心碎了一地啊,原來自己現在學習的語言文化,居然是別的民族演化之前的文化,不過雖然他們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但事實就是事實,他們不得不承認,而且現在的日文也已經具有很濃厚的民族特色了,不是說摒棄就摒棄的,畢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十分不容易的。

結語

有如語言之於批評家,望遠鏡之於天文學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給精神以力量的東西。——愛獻生

中國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影響深遠,不僅是自己國家,甚至是周圍很多國家都有影響,雖然現如今很多國家都想極力擺脫和中國的關係,但他們發現的很多古代遺蹟上的漢字,都說明了我們的文化曾經深深的影響著他們,這也是根本無法擺脫的事情,對於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的說法,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要說的嗎?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評論哦,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世界名人語錄》

相關焦點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日本教授稱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怒斥,真相讓他們心碎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不過對於日本的很多學者來說,他們並不認同這一說法,他們認為日文的演變從來都是獨立的,並沒有受到中國漢字的影響,因此他們也不會輕易承認日本就是起源於中國漢字,畢竟文字對於一個民族那麼重要,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如果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字是起源於其他的民族文字,那就相當於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都是起源於其他民族,因此日本自然不會輕易承認的。
  • 一日本書法家展示,日文起源於漢字的演變過程,讓人目瞪口呆
    這和醫生寫的字有的一比,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很慚愧,我的漢字,沒有一個日本人寫得好,不行,我去哭會兒。其實,這不是我字寫得太難看,只是我寫的是日版漢字,小眾化,不好看懂而已。怪不得老看自己的草書寫得像日文,日語教科書上有寫,平假名是由我大中華的草書演變過去的,片假名是漢字的偏旁部首,所以小夥伴們覺得字一寫得草就像日語是理所當然的啦,漢字是日語的祖先沒錯的。
  • 日本網友: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只因中國有一方面比日本強
    其實很多對日本文化比較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大串的日文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夾雜著幾個漢字,如果你細心一點的話,甚至會發現這些語句的讀音甚至都與中文有些類似,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網友在國外歷史論壇提出這一疑問:「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
  • 漢字是日本的?日本足球明星認錯漢字道歉,媒體稱是「日本漢字」
    不曾想,這樣一個微小的失誤瞬間被萬千網友關注到了,日本球迷也就此驚訝不已。本田圭佑的這條「心情寄語」竟在發布1小時左右便收到了近3萬條評論,追求完美的球迷甚至直言要他就此道歉。7月5日,日本媒體《J-CAST NEWS》報導:本田圭佑發推對自己誤讀日本漢字一事進行了道歉。什麼?漢字什麼時候成為「日本漢字」了?
  • 為什麼日本還在用漢字?
    而作為我們國人對日文的漢字也是有些一衣帶水的同源之感,而知乎上的各路有識之士也能讓我們從各個方面認識到漢字在各鄰國的發展和變化來自網友林霄 著迷語言文字的演化走勢我認為現代漢語(普通話)和日語即便想去漢字,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就是【技術上都完全不可能】可能很多人會用拼音寫一小段話,然後說【你看,可以看懂啊】但是我敢肯定要去寫科學論文
  • 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早在距今1300多年前,日本人便開始以中國漢字為基礎,結合漢字造字的要素與原理,開始了國字的創造。之後,通過中日文化和貿易往來,日本國字也被傳到了中國。同中國一樣,日本也有很多自己的地區方言,專屬於方言的漢字讀音有趣,字形跳脫,卻也鮮少為人使用。
  • 中國旅人注意!日本街頭交通廣告牌的「日文漢字」是這些意思
    無論是哪國旅人只要到達日本、走出機場,一定都能在路上發現寫有各種日文片假名及漢字的交通指示廣告牌,這些廣告牌上不外乎就是寫路名、往哪個方向之類的,一般中國人將這些漢字照念雖然也是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大家有仔細想過其中的漢字意思是什麼嗎?
  • 日文源於中國漢字,為何日語和漢語卻是兩種語言體系
    日文是在借鑑漢字的基礎上發明的:中國唐代時期留學生吉備真備根據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發明了片假名,後來日本人又根據漢字草書的偏旁部首發明了平假名。發展至今的現代日文書寫系統有一部分是日本人當初直接從中國引入的漢字,一部分是根據漢字偏旁創造的假名,此外日文中還引入了一部分羅馬字。在古代日本的文化階層普遍是認識漢字的,所以他們也能像越南人、朝鮮人一樣與中原人進行筆談。
  • 日本人居然把漢字這麼用!?
    作為一個去過六次日本的資深旅日粉來說,我覺得有必要來說一說那些明明是漢字,但卻和中文意思完全不一樣的日文詞彙都是什麼含義了,先試著做一期,未來我會去學習發現更多常見詞彙來科普。本期音樂:來自「日本撒貝寧 」星野源的《戀》火遍日本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最近是我的口頭禪歌,裡面的舞蹈也是非常可愛MV女主「新桓結衣」很美安利一下:首先,我一直覺得日本是對國人來說自由行難度很低的國家,因為日本到處都是漢字,看懂這些漢字,甚至不用跟他們溝通也可以快速的知道要幹嘛
  • 日本文字為何和中國漢字非常像
    公元前108年,漢武大帝平定朝鮮半島,漢字可能已經傳入了朝鮮。在公元3世紀的晉朝時期,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國的漢宗室之後-博士王仁將《論語》和《三字經》漢字傳入日本。靈巖郡百濟國遺址在漢字傳入之前,日本沒有文字,處於「口口相傳」蒙昧階段,使日本在彌生時代實現了從野蠻到文明的跨越。唐朝時期,中國國力空前強盛,漢字的進一步傳播推廣到東南亞地區,漢字在日本進一步普及。
  • 日本人對中國人的看法是什麼?看看日本網友怎麼回答!
    在中國很多人對日本的評價都是褒貶不一的,畢竟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日本對中國做出過很多讓人悲痛的事情,但從人民之間的角度來看,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和中國人是互相討厭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日本人對中國人的看法是什麼?看看日本網友怎麼回答!中國網友說:說什麼中日友好的?
  • 麻將起源於中國,為什麼有的麻將牌上會刻有日文呢?
    都說麻將起源於中國,為什麼我們會看到有的麻將上會刻有日文呢?麻將起源於中國,具體起源於何時已經難以考證。有說殷商時期就有的,也有說是明朝時期才有的。而在中國爭論不休之時,日本已經聲稱唐朝時日本就有麻將了,按部分學者的說法,日本的麻將應當是遣唐使將麻將帶回日本的。
  • 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日本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代都和中國頗有關聯,且日本與中國距離近又擁有迷人的文化與景致,相當受到中國人的喜愛,不但成為中國人出國首選旅遊地,甚至身在中國也能夠從食物、習慣,甚至用語等各方面發現來自日本的事物,說不定還已經太過於常見,導致中國人自己都會忘記原本這是日語呢。
  • 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日本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代都和中國頗有關聯,且日本與中國距離近又擁有迷人的文化與景致,相當受到中國人的喜愛,不但成為中國人出國首選旅遊地,甚至身在中國也能夠從食物、習慣,甚至用語等各方面發現來自日本的事物,說不定還已經太過於常見,導致中國人自己都會忘記原本這是日語呢。
  • 日本:漢字是日本最高級的文字,完了,祖宗的棺材板壓不住了
    以前的日本流行民族論,而現在的日本,隨著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對漢字的尊崇,開始逐漸流行起漢字論了,拋開逐漸弱化的民族概念和國家概念,那麼能夠剩下的對自我身份的認同,顯然就只剩下文字和語言了。當我們自己的國人越來越淡漠漢字和語言的時候,當我們自己的國人在將中國5000年的傳統文化慢慢的摒棄甚至忘記的時候。
  • 為吸引小學生學漢字 日本推出《便便漢字練習簿》
    許多日本人對於「便便文化」有著近乎執著的喜愛,日本商家經常會推出一些便便形狀的惡搞商品吸引顧客,比如「便便美食」、「便便筆記本」等獵奇商品。最近,有日本出版商甚至把便便應用在了日文漢字教材中,以此激發小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這本《便便漢字練習簿》不僅問題和例句離不開便便,甚至連練習寫漢字的空格都是可愛的便便形狀。
  • 日文漢字你理解對了嗎?
    大家在看日劇動漫的時候是不是經常看到日語裡有很多你熟識的漢字。小編看日劇的時候偶爾開彈幕,看見劇中日本人寫日文,彈幕區很多小夥伴就非常疑惑。咦,這寫的怎麼是漢字?我們都知道中國和日本地理位置相近,日本素來就是我國一衣帶水鄰邦。所以在很早的時候,在公元6世紀左右,中國隋唐時期,大陸百姓移民到日本,傳入漢字,創造假名。
  • 日文沒了漢字會變成什麼樣?有可能取消漢字嗎?
    這句話的意思是「媽媽哈哈哈地笑,媽媽的媽媽哈哈哈哈地笑」然後,這句,嗯,我凌亂了,只想說一個字:<( ‵□′)>豪橫!然後還有這個,也是很多網友提到的:すもも も もも も ももの うちすもも(李子) も (也) もも (桃子)も (也) もも(桃子) の うち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李子和桃子都屬於桃子。」
  • 日本為什麼沒有廢除漢字
    故而應神天皇統治時期絕不可能傳入日本。說它晚了,是因為1784年在福岡縣誌賀島挖出了一枚刻有篆文「漢委奴國王」的金印。根據中國史籍記載,這應該就是東漢光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向東漢遣使朝貢時,光武帝賜予的印綬。也就是說,至遲在公元1世紀中葉日本人就已經接觸到了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