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字為何和中國漢字非常像

2020-12-22 張大胖愛看電影

公元前108年,漢武大帝平定朝鮮半島,漢字可能已經傳入了朝鮮。

在公元3世紀的晉朝時期,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國的漢宗室之後-博士王仁將《論語》和《三字經》漢字傳入日本。

靈巖郡百濟國遺址

在漢字傳入之前,日本沒有文字,處於「口口相傳」蒙昧階段,使日本在彌生時代實現了從野蠻到文明的跨越。

唐朝時期,中國國力空前強盛,漢字的進一步傳播推廣到東南亞地區,漢字在日本進一步普及。在隋唐唐時期,日本先後派出規模巨大的遣唐使團和大量的留學生訪問中國,接受中國文化的薰陶,他們帶回去的漢字書籍成為文化交樓的媒介。

此時的日本有自己的日本話發音,但沒有自己的文字,因此他們使用和書寫漢字作為他們的文字,但日常交流仍使用日本話。

到公元8世紀中葉,即大唐的開元年間,曾經到中國留學的吉備真備和空海法師回到日本,將漢字進行改造,空海法師根據草書的偏旁發明了平假名,吉備真備根據楷書的偏旁發明了片假名,當時將漢字的書寫叫做真字,也叫真名,二吉備真備和空海法師發明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叫做假名,也叫假字,這就是日本現在平假名和片假名的由來,就是把漢字的偏旁取過來用。

許多日本文字都是把漢字拆開來使用的,但許多的日本文字還是有大量的完整的漢字,這些完整漢字的意思和原來中國漢字的意思差別不大,這就是我們看到一些日文,雖然不會讀但也能大致理解其意思的原因。

日文假名取自漢字偏旁

相關焦點

  • 日本有自己的文字,為何這部正史用漢字書寫?看強大繁盛的吸引力
    這部書不僅通篇用漢字寫成,而且內容上深受我國古文典籍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早於它900多年成書的《準南子》。既然是日本「最初之國史」,為何行文不用日文,而用漢文呢?【當時日語的書寫體系尚不發達】我國《隋書》記載倭國(即日本)「無文字,唯刻木結繩。敬佛法於百濟求得佛經,始有文字。」我國古代文明非常成熟時期,日本還處於未開化的無文字時代,還在使用原始的刻木結繩記事。
  • 同樣位於東南亞,古越南使用漢字,為何泰國卻不用中國漢字
    作為東亞文明的引領者,中華文明深度影響東亞各國,其中最大的一個表現是古代多個國家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之一,最終逐漸形成了「漢字文化圈」,成員為中國、越南、朝鮮、韓國、日本。然而,作為東南亞一直「親中」的古泰國,為何不使用漢語,而一直使用泰語呢?原來,古代中南半島並非一片蠻荒,而是隱藏了三個文明程度很高的大帝國!
  • 三論漢字: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都滅絕了,漢字為何流傳至今?
    漢字出世的那一刻,電閃雷鳴,天雨粟、鬼哭嚎,連老虎都嚇得躲了起來!漢字絕非簡簡單單的符號,每一個字都是有理論依據的。漢字造字有六法,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這六法構成了嚴謹的漢字造字理論,每一個漢字都不是胡編亂造!距今比較近的韓文和越文,基本沒有理論體系,就是簡單的把口語用符號拼寫出來,簡單的讓人想笑。
  • 日本:漢字是日本最高級的文字,完了,祖宗的棺材板壓不住了
    日本:漢字是日本最高級的文字,完了,祖宗的棺材板壓不住了隨著中日關係的慢慢緩和,最近幾年,日本在研究中國的漢字方面發表了很多的著作,自從2005年以後,日本先後出版了《戰後日本漢字史》、《漢字與日本人的生活》、《漢字與東亞》、《漢字的魔力》、《佛教漢語50話》、《白川靜——漢字的世界觀》、《日本的漢字》、《漢字雜談》、《方言漢字
  • 日本網友: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只因中國有一方面比日本強
    其實很多對日本文化比較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大串的日文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夾雜著幾個漢字,如果你細心一點的話,甚至會發現這些語句的讀音甚至都與中文有些類似,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網友在國外歷史論壇提出這一疑問:「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
  • 日文源於中國漢字,為何日語和漢語卻是兩種語言體系
    日文是在借鑑漢字的基礎上發明的:中國唐代時期留學生吉備真備根據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發明了片假名,後來日本人又根據漢字草書的偏旁部首發明了平假名。發展至今的現代日文書寫系統有一部分是日本人當初直接從中國引入的漢字,一部分是根據漢字偏旁創造的假名,此外日文中還引入了一部分羅馬字。在古代日本的文化階層普遍是認識漢字的,所以他們也能像越南人、朝鮮人一樣與中原人進行筆談。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日本,這個與我國一衣帶水的國家,和我國有著不解的仇恨,但也有著千年的文化交流。比如日本的建築就是模仿的唐朝建築樣式,日本的神道教,是我國道教和日本原始宗教結合的產物,日本的很多風土人情,也都能夠在我國找到模板。
  • 「二簡字」為何僅存九年?專家:改動太多像日文,丟了漢字的精髓
    引言中國南朝時著名文學理論家劉勰曾在《文心雕龍》中表達了自己對於漢字運用的理解和看法:「是以綴字屬篇,必須練擇:一避詭異,二省聯邊,三權重出,四調單復。」歷史的長河在不斷流淌,漢文字也在日積月累中變化,從甲骨文到金文,從大篆到小篆,從中國文字各異到大秦車同軌書同文,再從隸書延伸出楷書、行書、草書等等。秦始皇的書同文是第一次統一中國大地的文字,有意思的是,在我國剛剛成立之初,也曾有過這麼一次文字的革新,不過這種新文字僅存在短短九年就被廢棄了。今天,我們把這種廢棄的文字稱之為「二簡字」。
  • 「二簡字」為何被廢?專家:外形太像日本字,把漢字的精髓都丟了
    而後,逐漸的出現了「結繩記事」用作簡單記錄,直到後來,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這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以文字記錄下來的人類文明。《淮南子·本經》中也有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雖為神話鬼怪之傳言,也充分地說明了倉頡和其發明創造的文字的重要性。歷史的車輪沉沉碾過,文字也在逐漸地改進完善,在歷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再到隸書等文字後。
  • 「二簡字」改革為何會失敗?與日本文字太過相似,喪失了漢字靈魂
    在我國曆次變革中,不僅包括在經濟、社會方面的改革,也有過多次針對漢字的改革。01在世界語言文字之林中,漢字是獨一無二的意音文字,與英語、俄語等拼音文字有著根本不同。漢字也是全球使用時間最長且沒有出現過斷層的文字,其衍生文字包括已經消亡的西夏文、女真文等,目前世界上文字中受漢字影響較大的只有日本平假名。
  • 世界上大部分文字,都字母化了,為什麼只有中國能保住象形漢字
    這段記載中提到的人物倉頡,據說乃是黃帝時期的一個史官,而更為令人記住的一點是,他就是漢字的創造者! 眾所周知,漢字的來源非常的悠久,有史記載的內容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年代,在全世界的文字中都很難找到像漢字如此歷史悠久的文字。而與此同時,漢字也是如今世界鮮有的象形文字。
  • 同屬於漢字文化圈,為何日本姓氏和中國、越南和韓國比,差異很大
    在古代,日本和朝鮮半島以及越南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並逐漸發展成為了次生文明,不僅融合了中華文明更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比如日本的茶道、相撲(來源於宋朝)等全都承襲自中國,當然還有日本的姓氏。只不過日本的姓氏雖然採用漢字,但和朝鮮半島以及越南的姓氏有很大差別。那麼,同屬於漢字文化圈,為何日本姓氏和中國、越南和韓國差異很大呢?讓我們看看日本的姓氏文化。
  • 「二簡字」為何被廢除?專家稱:外形更像日本字,丟了漢字的精髓
    二、第二代簡化漢字的出現 在第一代簡化漢字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之後,人們逐漸適應了簡化漢字的書寫和使用。不過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中國進入到了一個特殊的時期。也正是由於這樣一個時期,這才造就了第二代簡化漢字的誕生。
  • 日本教授稱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怒斥,真相讓他們心碎
    ——約翰·赫爾達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非常傳奇的國家,雖然它的國土面積十分的小,但是它卻很發達,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而且這個國家從古代開始就跟我們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聯繫,可以說是一衣帶水,無論是積極的文化交流,還是近代史上諸多的不解的仇恨,總之,兩國之間的聯繫一直是非常密切的,算下來,這樣的聯繫也已經維持了上千年了。日文起源於我國漢字?
  • 日本為什麼沒有廢除漢字
    按照古代日本史籍,全部用漢字寫成的《日本書記》的說法,「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貴賤老少,口口相傳」,到了應神天皇(270-310年在位)時代,朝鮮半島上的百濟國派阿直岐到日本,為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師,教讀經典;次年又有儒學博士王仁帶來《論語》十卷和 《千字文》一卷,是為日本接觸漢字之始。《日本書記》今天看來,《日本書記》所說的這個年代,既早也晚。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自然,國會議員的提議招致了韓國韓文協會旗幟鮮明的反對,該協會給出的理由是,「韓文書寫的教科書對學生正確理解內容沒有問題,韓文不是學生提高思考和語言能力的障礙」,在他們看來,「韓漢混用」將導致原本平等的文字不平等,並且「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
  • 漢字世界影響大:韓國每年選成語 日本新年寫漢字
    而《訓民正音》太簡單,只能稱為「諺文」,即通俗、卑下的文字,不屑一顧。  此後,日本也成為漢字的「粉絲」,日本的情況和朝鮮差不多,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人們可以相互交流但是沒辦法記錄話語和事件,很多故事和傳說也都是口口相傳。
  •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用中國漢字?新加坡和日本至今還在用?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漢字,是世界上表達能力最強的文字之一,漢字也是現存最古老的文字。數千年來對我國的文明傳承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在不同的時期,國土的變化和人員的遷移,要把我國的漢字帶到了海外的很多國家。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國外有哪些國家曾經使用,或者是現在還在使用漢字的。
  • 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教授認同了這一看法,日本網友心碎一地
    ——約翰·赫爾達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非常傳奇的國家,雖然它的國土面積十分的小,但是它卻很發達,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而且這個國家從古代開始就跟我們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聯繫,可以說是一衣帶水,無論是積極的文化交流,還是近代史上諸多的不解的仇恨,總之,兩國之間的聯繫一直是非常密切的,算下來,這樣的聯繫也已經維持了上千年了。日文起源於我國漢字?
  • 深受美國影響的韓國稱「漢字落後」,如今為何要在身份證上標中文
    具體來說,漢字在朝鮮半島(朝鮮和韓國)的發展狀況:3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入到朝鮮半島(之後再輾轉傳入到日本,日本出現了「真名」,即漢字的意思)。公元7世紀左右,漢字在朝鮮半島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當時,朝鮮語幾乎是用漢字來書寫的,其官方的書寫系統即是漢字。可見,中華文化的影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