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些國家用中國漢字?新加坡和日本至今還在用?

2020-12-28 CeciCChen小姐姐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漢字,是世界上表達能力最強的文字之一,漢字也是現存最古老的文字。數千年來對我國的文明傳承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在不同的時期,國土的變化和人員的遷移,要把我國的漢字帶到了海外的很多國家。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國外有哪些國家曾經使用,或者是現在還在使用漢字的。

第一個國家,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日本。其實在很久之前,漢字就已經傳入了日本。目前日文中還在使用的漢字就有1926個。其實到日本去過的人應該會有很深的體會。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即使你不會日語,只要有文字的大家基本上都可以看懂是什麼意思。

第二個使用漢字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新加坡。漢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漢字同樣也是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之一,新加坡的華人比例達到74。2%,所以很多人都會漢語都會書寫漢字。走在新加坡的街道上,就像國內的街道上一樣的自然。新加坡目前被收錄的簡體字有2238個。

第三個是曾經廢除過,但是現在還在繼續使用漢字的國家韓國。早在三世紀漢字就傳入了韓國,在使用了一千多年之後,韓國1948年廢除了漢字,但是目前韓國的身份證上面每一個都有中文名字,因為韓語的書寫只能表示發音,如果用韓文寫名字,就比較容易出現重名的現象。所以韓國人的身份證名字後面都會用中文標註一次名字。曾經漢字是韓國上流社會使用的文字,在韓國的古建築上面大部分都是漢字。

第四個是漢字使用比較普遍的國家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華人比例超過了23%。所以漢字在馬來西亞的使用還是非常的普遍。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人到海外謀生,最後就紮根在了那裡,馬來西亞就是其中的一個目的地。

第五個是曾經使用過漢字的國家朝鮮,朝鮮在使用漢字的歷史上跟韓國差不多。朝鮮也是在1948年左右廢除的漢字。目前朝鮮的官方語言是朝鮮語。第六個是曾經使用過漢字的蒙古國。蒙古國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跟我們是同一個國家,直至後來獨立蒙古國才放棄了使用漢字。

第七個曾經使用漢字的國家就是越南,越南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在使用漢字。只是1919年之後才廢除了漢字。現如今,漢字在越南的影響力還是非常的大,像目前越南的對聯幾乎都是漢字,在一些古建築或者是寺廟上面,大多數也都是書寫的漢字。另外,在泰國,緬甸,菲律賓,印尼等華人比較多的國家,目前還有很多人在使用漢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還在用漢字?
    而作為我們國人對日文的漢字也是有些一衣帶水的同源之感,而知乎上的各路有識之士也能讓我們從各個方面認識到漢字在各鄰國的發展和變化來自網友林霄 著迷語言文字的演化走勢我認為現代漢語(普通話)和日語即便想去漢字,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就是【技術上都完全不可能】可能很多人會用拼音寫一小段話,然後說【你看,可以看懂啊】但是我敢肯定要去寫科學論文
  • 哪些國家拋棄了漢字? 壹讀百科
    今天,壹讀君就跟大家說一說,漢字圈裡的小夥伴們為什麼要拋棄漢字?實習壹讀君:欣悅 馮微微漢字曾經統治東亞在歷史上,漢字曾經是東亞很多國家的官方文字,越南、日本、朝鮮、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都是咱們圈內的。在圈裡,朝鮮、日本、越南在歷史上都曾將漢字作為正式或唯一的書寫系統。
  • 用漢字講述中國故事
    國新網推薦:漢字從歷史走來,歷久彌新,充滿了活力。漢學家、漢字學者們從世界的角度理解、表達、傳播漢字,從而把漢字所承載的中國故事講好,進而把中國人的思維、價值觀等傳遞給世界。新時期,我們每個人都應以傳播漢字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為己任,將璀璨的中國漢字文化弘揚光大。
  • 日本有自己的文字,為何這部正史用漢字書寫?看強大繁盛的吸引力
    這部書不僅通篇用漢字寫成,而且內容上深受我國古文典籍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早於它900多年成書的《準南子》。既然是日本「最初之國史」,為何行文不用日文,而用漢文呢?東亞文明以漢文化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漢字在很長時期內成為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有日本、越南、朝鮮、泰國、蒙古、琉球等國。圈內不少國家都把漢字作為官方書面規範文字,還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製漢字。
  • 漢字世界影響大:韓國每年選成語 日本新年寫漢字
    歷史上,日本、朝鮮(韓國)、越南都是用漢字,閱讀漢籍經典(文言文),並以此作為通往上層社會的通行證。而且,這幾個國家許多保存至今的歷史典籍都是用漢字和文言文書寫的。  朝鮮和日本學漢字不久,中國就進入隋唐盛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發達的國家,這種榜樣的力量讓東亞、東南亞的國家學漢字、學中國文化的積極性更高了。不管哪方面,能照搬就照搬,因此,漢字文化圈也初具規模,朝鮮、日本等國家的思想文化體系也深深地植入了中國倫理思想的根,東南亞本土文化呈現出多樣性與多元化的特點,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對其影響始終沒有消失。
  • 除了中國,世界上這六個國家居然也過春節,文化傳統和我們相似
    在古代時期,中國的國力強盛,文化繁榮,讓很多小國家都十分仰慕中國,因此很多想國家每年都會定期向中國皇帝進貢,甚至有些國家還成為了中國的藩屬國,受中國的管轄,因此這些國家都學習了中國文化,他們還將中國文化帶回自己的國家,並不斷發揚光大,如今在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他們和中國一樣過春節,而且很多文化傳統也與中國十分相似。
  • 為何臺灣港澳用繁體字,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簡體字
    當新中國建立之後呢,為了和國際接軌,為了書寫的方便,於是啊就有人倡議使用拉丁文,徹底的廢除漢字,但是呢經過專家們的討論呢,最重要還是保留了漢字,但是啊是推行簡化漢字,於是呢簡化漢字就提上了日常,經過專家們的仔細討論,仔細的推敲,簡體漢字逐步地實行了,什麼是逐步的事情了呢,因為啊當時在時間簡化漢字的時候呢,分了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呢簡化的標準都不一樣,在歷史哥小的時候呢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有漢字,然後才有了「漢字文化圈」。然而,「漢字文化圈」裡的國家和地區對漢字的認識和感情卻是十分的複雜,尤其是日本和韓國。日語與漢字在歷史上,中國周邊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早期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所處時代文化落後,有語言卻沒有文字。然而,同時期的中原華夏的文字體系早已完善,甚至可以說十分發達。
  • 冷知識科普:為什麼港澳臺用繁體字,新加坡用簡體?
    這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似乎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約定俗成地接受了新加坡就用簡體字這個事實,朋友的提醒,讓我開始好奇,新加坡是什麼時候開始用簡體字的,以及為什麼用簡體字。1953年毛澤東主席指出:「作簡體字要多利用草體,找出簡化規律,作出基本形體,有規律地進行簡化。漢字的數量也必須大大減縮。只有從形體上和數量上同時精簡,才算得上簡化。」1954年12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改組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簡稱文改會,直屬於國務院。1955年1月中國文改會擬定了《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 新加坡為什麼用簡體字?
    這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似乎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約定俗成地接受了新加坡就用簡體字這個事實,朋友的提醒,讓我開始好奇,新加坡是什麼時候開始用簡體字的,以及為什麼用簡體字。1953年毛澤東主席指出:「作簡體字要多利用草體,找出簡化規律,作出基本形體,有規律地進行簡化。漢字的數量也必須大大減縮。只有從形體上和數量上同時精簡,才算得上簡化。」1954年12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改組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簡稱文改會,直屬於國務院。1955年1月中國文改會擬定了《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 世上很貧窮的國家:建國16年貨幣仍印漢字,至今不允日本人入境
    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建國16年後,它的貨幣仍然印著漢字,日本人仍然不被允許進入隨著中國人花的錢越來越多,他們越來越有興趣花時間環遊世界,發現世界的多樣性和神秘。幾年前,中國人喜歡到發達國家旅遊,看更豐富的物質生活,體驗更現代和高科技的生活方式。
  • 老外最喜歡的漢字居然是……
    老外最喜歡的漢字又有哪些呢?美國reddit網站曾經發起過一項「最喜歡的漢字」投票,你知道老外最喜歡哪些漢字嗎?老外喜歡這對漢字,可能單純覺得它們長得有趣。畢竟不用解釋,單看形狀就知道要表達什麼了。這兩個字也非常形象地解釋了漢字為什麼是象形文字。有不少小夥伴搞不懂這兩個字是怎麼寫的。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很多網友好奇,同為深受漢字影響的東亞文化圈成員,韓國為何不能像鄰國日本一樣,完全接受漢字,而是非要繼朝鮮、越南之後,完全摒棄了從漢武帝東徵開始使用至今的漢字呢? 歷史上,日本雖有人也倡議廢除漢字,但一直未能實現,反對聲浪太大。二戰以後,日本政府頒布的《當用漢字表》中漢語字數為1850個。1981年,日本政府又頒布《常用漢字表》,字數增至1945個。 在日本人看來,他們比韓國人要聰明,廢除一種文字,就等於摒棄了文字所承載的文化,丟掉了文字後面的瑰寶。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吵翻了,學朝鮮完全摒棄還是學日本,韓國很糾結
    很多網友好奇,同為深受漢字影響的東亞文化圈成員,韓國為何不能像鄰國日本一樣,完全接受漢字,而是非要繼朝鮮、越南之後,完全摒棄了從漢武帝東徵開始使用至今的漢字呢? 歷史上,日本雖有人也倡議廢除漢字,但一直未能實現,反對聲浪太大。二戰以後,日本政府頒布的《當用漢字表》中漢語字數為1850個。1981年,日本政府又頒布《常用漢字表》,字數增至1945個。 在日本人看來,他們比韓國人要聰明,廢除一種文字,就等於摒棄了文字所承載的文化,丟掉了文字後面的瑰寶。
  • 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韓國又開始吵了,韓國為什麼禁不掉漢字
    這並沒有什麼可丟臉的,強盛時的中國藩屬國眾多,朝鮮只是其中之一。古代中國是個強盛而先進的文明,影響著整個東亞,大家都以學習漢文化為榮,這其中自然包括文字,構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朝鮮歷來是身處其中。從時間上來看,朝鮮半島使用漢字的歷史大致有四個階段。一是古朝鮮語時期。
  • 除了中國,原來還有這麼多國家也過春節……
    與家人團圓過年但是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和我們一樣過春節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日本日本自從唐朝開始大化改新學習中國後,不但把漢字、文化學了過來,也把中國的一些節日學了過來以前日本也和我們一樣是用陰曆,也就是農曆,後來明治維新,一切向西方學習,把陰曆放棄了,只過陽曆,也就是公曆。所以,他們就把春節和元旦放在一起過了。韓國曾經作為中國附屬國多年的韓國,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對春節也是情有獨鍾。韓國人也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也會送灶神,然後祭祀等,在家靜心祝福,祈求好運。
  • 漢字設計何時去尷尬?漢字用得少或用拼音替代
    2013年則計劃把店開到港澳地區、日本和東南亞。  一家土生土長的品牌,卻為何取個洋名?據業界人士透露,本土品牌取洋名,一方面可以顯得更國際化,另一方面是在品牌設計時,英文字母的設計比起漢字設計顯得更時尚。  據了解,這樣的想法在設計界不在少數。當時尚設計界對青花瓷、中國紅、中國結、唐裝等中國傳統元素的運用越來越頻繁時,最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漢字卻遭遇設計尷尬。
  • 韓國在這個地方必須用漢字,說:韓文重音太多,不得不用漢字標註
    以日本為例,日本的文字是學習中國漢字而來的,所以很多日本的文字,中國人可以達到「望文生義」的地步,這自然也是日本在創造本民族的文字時,大量借用了中國漢字的偏旁所造成的結果。除此之外,日本人還非常喜歡書寫漢字書法,以彰顯自己的文化素養。而且在他們的護照上,赫然存在著漢字的小篆字體。
  • 這個國家沒國旗,用中國國旗替代,我國反對,於是加了8個漢字!
    眾所周知,國旗是現代文明的產物,封建時代,世界上沒有國旗這樣的說法,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找到一面能代表我們國家的旗幟,那一定是戰鬥時的旗幟。世界進入「地理大發現」時代後,隨著新路線的開闢,國家和地區的概念開始凸顯,當人們意識到領土主權的重要性時,國旗應運而生。
  • 為什麼韓國身份證上有漢字
    下面出國留學網來說說為什麼韓國身份證上有漢字?  韓國人身份證上有漢字,一部分國人可能認為韓國故意這麼做的,似乎有討好中國的嫌疑。其實不然,韓國人對於中國文化是既侵略又排斥的,最典型的就是端午、火炕、泡菜、木刻印刷、拔河等人類非物質文化的申遺,這些文化均發源於中國,卻被韓國人給搶先申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