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八佰》沒有你們說得那麼好看

2020-08-16 木石子

八佰》上映的消息一傳出,豆瓣和知乎兩大精英平臺,完全是不一樣的聲音。

豆瓣網友如同過年,知乎網友一片罵聲。

當然這一切都是電影上映前的猜想。

如今電影上映後,朋友圈、豆瓣以及整個社交媒體的一致好評,讓我恍惚了。

每次看完電影,個人感受和大多數網友的意見不一樣時,我就會懷疑自己。

難道是我自己有問題?

以至於看完這部電影後,我都不敢發評論。

後來思索再三,還是堅持己見了。

這是一部很擰巴的電影,導演既想將主旋律進行到底,又試著去批判電影裡政府的不作為。那麼問題就來了,主旋律本身和diss政府是矛盾的。如果你想批判國民政府,那應該力度更大一點,而不是通過黃特派員的幾句話一筆帶過;當然弘揚主旋律那更不可能,國軍的先天條件不允許。用主旋律的方式去拍一部反主旋律的電影,本身就不合適。

——這是我的豆瓣短評。

《八佰》算主旋律嗎?

什麼是主旋律?國、府、軍、民,四位一體,謂之主旋律。

回顧一下我國主旋律戰爭電影的發展,無一不是如此。

從最早的《上甘嶺》、《英雄兒女》,到90年代的《大決戰》,再到新世紀的「大業」三部曲、《戰狼》都是如此。

那《八佰》呢?

這四位一體裡,別的暫且不提,這「府」肯定不包括在內。

那你說這是主旋律,我不認同。

因為主旋律和diss政府是背道而馳的。

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批判國民政府。

有一說一,這部電影大可不必向主旋律靠攏,因為不管是電影還是歷史,國民政府的錯誤指揮使得這四百多人無援無助。

導演完全可以把這部電影拍成一部反思性的戰爭電影。

今年我在上影節看了一部俄羅斯戰爭電影,名字是《勒熱夫戰役》。

勒熱夫戰役是二戰蘇德戰場上的一次戰役,蘇聯和俄羅斯雖然有承襲關係,但終究不是一家。

那麼俄羅斯導演就可以毫無忌憚地「黑化」蘇聯。

其實,也不能叫「黑化」了,蘇聯確實比納粹德國好不到哪兒去。

《八佰》完全可以按照《勒熱夫戰役》的模式去拍,罵上級、罵國府、罵老蔣。

大家可以一起罵啊!

可惜,這些在電影裡一點兒都沒有體現。

導演只派了一個「黃特派員」告訴謝晉元,政府不管你們了,一筆帶過。

同樣有批判精神的電影,在中國也有,比如和《八佰》同屬一公司的《集結號》。

張涵予飾演的穀子地就是一個反傳統型的軍人形象,他在面對上級的指令和同志生死時,表現出的心理狀態也是電影的一大矛盾。

甚至在戰後,他對著曾經上級領導的靈位破口大罵,正是因為他的失信,全連戰士除了他之外,一個都沒留下。

可惜這些在《八佰》裡通通沒有體現。

順便說一嘴,《集結號》的故事發生在我軍。

有人會說事實就是如此。《八佰》幾乎是對歷史的完全還原。

事實如此,但電影是藝術,藝術可以再加工。

當然這種加工不是篡改,可以厚此薄彼。

導演可以把重點核心放在某一個點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電影前後完全兩張皮。

看的人不知道導演想說什麼,觀眾看完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覺得應該為八佰壯士鼓掌喝彩,可他們的犧牲完全是國民政府不作為下的悲劇;

那你覺得國民政府很可恨,但卻沒有展開來講。

關於被很多人誇上天的「群像戲」, 我也有話要說。

電影裡沒有誰是絕對的主角,尤其前半段更是如此。

導演很想把所有人都面面俱到。如果條件允許,他估計能把這四百多人都當成主角。

這就犯了大忌。

所謂的「群像戲」只是相對而言,任何藝術作品,都會有一個相對而言的主角。

《水滸傳》,是不是群像戲?可唯一的主角依舊是宋江。

「群像戲」的塑造使電影前半段失去了主次之分。

尤其是那段八百壯士和日軍在倉庫內外搏鬥的戲份,導演東一榔頭西一棒頭,讓銀幕前的觀眾風中凌亂。

為什麼有一些影視改編,會將一些人物刪除,或者將幾個人物的性格事跡合併在一個人物上,正是因為影視作品需要主次之分。

很多經典的戰爭電影都是群像戲,可依舊有主次之分。

《拯救大兵瑞恩》難道不是群像戲嗎?

可米勒上尉依舊是絕對的主角!

如果一味追求群像戲,使得電影沒有主次,那就有些顧此失彼了!

《八佰》在人物塑造上也很失敗,尤其是張譯飾演的這個角色。

他努力想讓人物複雜化,向反思戰爭電影靠攏。

在電影裡,張譯飾演的老算盤幾次逃跑、幾次失敗,依舊鍥而不捨。

可在最後,還是回到了主旋律的框架之中。

你就讓他逃了又能怎地!

中國最好的戰爭電影,《八佰》當不上,當然也不是《集結號》。

而是這部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我覺得每一個想拍戰爭電影的導演,都應該看一下《高山下的花環》。

看看謝晉大師是怎麼拍戰爭電影的!

相關焦點

  • 《八佰》已取得了26億票房成績,好看在哪裡?
    《八佰》是目前最火的電影,口碑較好。雖然上映了很長時間,但票房並沒有出現斷崖式的下跌,依舊保持著較高的上座率。可以說,好口碑的電影確實會持續較長的播放。曾經的《戰狼2》在大家覺得票房已經差不多後,依舊在不斷地上升,最終達到了驚人的56億。
  • 電影《八佰》真有那麼好看?
    吳京導演說:「八個月來,我第一次進電影院,就趕上了這麼一場視覺盛宴,我哭了好幾回,……《八佰》加油,中國電影加油」!吳京評價電影《八佰》陳思誠導演說:「《八佰》牛逼,電影不死,中國加油!陳思誠評價電影《八佰》兩位都是實力派演員,也是中國電影圈內頂尖的導演,能這樣評價這部電影,我相信這部電影一定值得去看
  • 《金剛川》票房已超6億,為何沒有《八佰》好看?
    《金剛川》的拍攝時間其實比較多,而且選擇了三個導演共同執導,可以看出這部電影其實並不算精良製作。多個導演執導,那麼也就是說各個導演執導其中的一些片段,而後進行拼接。所以,整部電影的流暢性其實還是差了一些。而《八佰》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而是管虎一位導演進行的執導。這樣的差距是比較明顯的。兩部電影的題材有一些區別。
  • 《八佰》這麼努力,請你們高抬貴手
    通常來說,一部電影在點映期吸引的都是核心觀眾,比如是管虎的影迷,或者是一直很關注《八佰》的觀眾。有時候點映成績好,不一定代表最終票房好,總票房取決於這部電影有沒有出圈的潛質和實力。我試圖給自己的這種轉變找原因,可能是原本就沒抱太多期待,也可能是因為整個觀影氛圍的浸染……不過,當我回憶劇情的時候,發現最打動我的其實是角色——如果你不把《八佰》看得那麼宏大,而是把它當做一部講「人」的片子,就會很有共情。
  • 冷靜點,《八佰》遠沒有他們吹的那麼好
    ,就單純從一部電影的角度來看,它也只能說是差強人意。且在每一個情節轉折的部分,都顯得那麼突兀,比如剛洗完斷頭澡,都有一戰到底的決心了,第二天又撤退;剛處理完冒險護旗的決絕,又來了第二天撤退的決定;比如幾位『戰神』決定做敢死隊抵抗狙擊,沒有鏡頭表現,似乎就是正面送人頭(這和之前每一位高戰力都有鏡頭表現顯得嚴重不符)……本來是近景特寫快切的敘事,最後變成了各種煽情慢鏡頭,不是不可以,只是遺憾於看著不太舒服。
  •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電影《八佰》可謂是炒的特別的熱,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期待。就在昨日,電影《八佰》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電影《八佰》好看嗎?電影八佰演員表及劇情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 《八佰》果然不出意外的好看
    他不是那麼小眾文藝,甚至還拍過不少電視劇;卻也沒有完全屈服於商業,每部電影都努力在做著自我表達。同時,他還是第六代導演裡,作品票房最高的那一位。所以,因為是管虎執導的新片,一開始就不意外它會好看,但最終看到的《八佰》的成片,還是會有些驚喜與感動。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八佰》,來自淞滬會戰時期非常熱血、也非常提氣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 《八佰》有多好看,就有多兇險
    電影《八佰》它的戰爭視角獨特,它的核心不是敵我雙方,不是某位將領,而是在戰爭中每一個人,沒有主角,鏡頭對準了每一個小人物,他們的故事組成了一個大局,感動人心的大局。《八佰》這部電影,可以說每一個鏡頭都能成為經典,守住四行倉庫,是凇瀘會戰的最後一戰,800戰士,感動了所有人。
  • 八佰:怪不得你們吐槽
    由於近階段網友的爭論委實太厲害,所以,我抱著吐槽的心去觀摩了一下《八佰》。電影裡不僅知道,還有用大彈弓幫助守城的中國人,有用望遠鏡看著戰鬥細節的外國人,甚至還有堅持報導戰況的記者,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在死一個少一個的情況下,還要插入這樣的一個情節,到底是為什麼?
  • 猜到《八佰》會好看,但沒想到是這樣好看
    他不是那麼小眾文藝,甚至還拍過不少電視劇;卻也沒有完全屈服於商業,每部電影都努力在做著自我表達。同時,他還是第六代導演裡,作品票房最高的那一位。所以,因為是管虎執導的新片,一開始就不意外它會好看,但最終看到的《八佰》的成片,還是會有些驚喜與感動。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八佰》,來自淞滬會戰時期非常熱血、也非常提氣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 猜到《八佰》會好看,但沒想到是這樣好看!
    這就是管虎導演的《八佰》給我的第一印象。 因為在片中有那麼幾場戲,即便我一直強忍,總覺得在影院哭實在太糗,但最後還是沒忍住。他不是那麼小眾文藝,甚至還拍過不少電視劇;卻也沒有完全屈服於商業,每部電影都努力在做著自我表達。 同時,他還是第六代導演裡,作品票房最高的那一位。 在照顧票房的同時,他又有很強的作者表達,無論是當初的《鬥牛》,還是讓所有人眼前一亮的《老炮兒》,試圖做的首先是平衡。
  • 《八佰》:其實只管哭就好了,別細想太多
    從目前的票房成績和預測來看,《八佰》還是一馬當先,沒有對手。但票房穩步上升的同時,口碑評分也一度下跌,也引發許多爭議。這兩者其實也並不矛盾,此前《戰狼2》還突破50億,打破影史紀錄,但現在豆瓣評分只有7.1左右。
  • 《八佰》真有那麼爛嗎?
    早在《八佰》上映前,「屁股論」就甚囂塵上。說《八佰》「屁股歪」的人,出發點正是影片過於吸引眼球的「取材」——國民黨正面戰場。駐守四行倉庫的400守軍,番號是「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524團一營」。彼時,正面戰場全線失利,大軍西撤,524團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帶領一營進入四行倉庫,斷後掩護。為了迷惑日軍,也為了提振士氣,他們自稱有「八百」。
  • 《金剛川》比《八佰》還好看?
    「《金剛川》比《八佰》還好看」這句話是張譯說的。10月16日晚,張譯在平遙電影節上對媒體說"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他旁邊的魏晨也表示"我贊成譯哥"。
  • 《八佰》沒說的那麼好看,但需銘記歷史
    《八佰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
  • 我為什麼說《八佰》過譽了
    但由於豆瓣沒有三星半這個選擇,所以抱著鼓勵的態度,我給加到了四星。再說說《八佰》到底好不好。答案是,還不錯。但如果你是像我一樣,懷著一個很高的期望去看的話,那麼它會讓你有很大的落差感。它有很多地方可以做的更好。 翻一翻豆瓣,首頁上誇《八佰》的影評有那麼多,所以它的優點我就不多贅述了。今天主要來聊聊,我為什麼會說它是一部過譽的電影。
  • 《八佰》真那麼「不堪」?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聊電影《八佰》中的一些問題。很多人認為《八佰》鄭凱演的士兵從倉庫跳下來和敵人同歸於盡這段是敗筆,拉低了電影的評分,主要吐槽的點是「太假」「不真實」「很出戲」等,這還算好聽的,更難聽的還有比如「腦殘才會這麼拍!」「導演就這水平?」「國產電影的水平就這樣了。」……我看了這些評論,覺得有必要站出來說說我的看法。
  • 《八佰》或許該叫六佰
    終於在七月份迎來了與觀眾見面的機會,我也是在第一時間看到《八佰》的購票窗口,甚至都沒仔細辨別是哪個平臺就點進去預購了電影票。 從電影院走出來,那種感覺怎麼說呢,就像是去相親,不管是媒人介紹的也好,你們自己在微信上聊的也好,感覺都挺不錯,可就是因為種種原因暫時見不了面,在這個吊胃口的過程中,你對正式見面反而無比盼望。
  • 《八佰》好看嗎?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八佰》。先說結論,等了一年的《八佰》沒讓我失望。從此聞名中外,激發了全國抗日熱情,被譽為「八百壯士」。 這是歷史,接下來我們聊電影。 02作為一部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電影,《八佰》的劇情在意料之中。
  • 電影《八佰》,如願以償
    讓《八佰》去扛起當時的歷史全景,過於苛刻。於是,我繼續躲閃,沒有問他,罵什麼?而是問:「你的是說,這電影,就一點都沒擊中你淚點嗎?」「沒有啊。他說是歷史大片,但又沒有忠於歷史,還篡改歷史。」「篡改?比如呢……」我小心翼翼地問道,因為我對那段歷史的確不了解,而《八佰》是歷史大劇的說法倒似有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