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車企賣房,實體經濟的悲哀」,該如何理解?

2021-01-19 騰訊網

在中國房地產發展的這些年裡,很多人都依靠房產實現了財富自由,搭上時代的快車,前面的人成了房產的受益者,後面的人則成了房產的「接盤者」。

據悉,曹德旺在今年疫情期間就捐了1.4億,截止去年,他的個人資產中用於慈善事業的部分就超過了110億元。

很多人在支持的同時不禁會思考,曹德旺這麼有錢,為什麼卻不做房地產呢?然而曹德旺在多次採訪中就正面回應了這個問題:他堅決不做房地產。

曹德旺不止一次公開譴責房地產市場:實體經濟艱難的根源就在於房地產,中國想要在世界舞臺上保持自己的優勢必須發展製造業,而一味地蓋房,炒房是沒有未來的。在得到不少老百姓支持的同時,也有不少經濟學家持反對意見。

而如今,市場上湧現出不少打著造車噱頭,在房地產行業致富的例子。很多人重新審視後不禁感嘆,正如曹德旺所言:傳統製造業賣房,到底是行業的悲哀啊。

企隆冬,賣房自保

近年來,隨著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大量資金流向了房地產市場,作為第二大經濟產業支柱的汽車行業就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從2018年開始,汽車行業的銷量一直在下滑。而同時汽車市場競爭已經由幾年前的「共享做大蛋糕」進入「爭食存量蛋糕」為主的階段。

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飽和,鈴木,菲亞特等合資品牌退出中國,優勝劣汰是這一新階段最為明顯的特徵。

而這場「淘汰賽」的主角則是中國至少五十家的自主品牌,其中海馬,力帆,眾泰,等國產品牌已經節節敗退,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來脫離困境,那麼,在這「絕地求生」的背後,車企紛紛亮出了什麼底牌呢?

最早因為賣房而登上新聞熱搜的,便是總部位於海口市的海馬汽車。2017年,海馬汽車的銷量就從去年的20萬輛的銷售成績斷崖式下跌到不足5萬臺。

直到去年,海馬想保持月銷量上千都是問題。在「寒冬」中度過了一年又一年的海馬汽車已經累計虧損26.31億元,已經沒有任何「回暖」的可能。

然而,得益於中國樓市,房地產成為了車企的救命稻草——海馬將海口市的共計401套房子擺上了貨架,計劃為公司增加淨利潤1.7億元,勉強將帳面扭虧為盈,緩解了資金鍊危機。

海馬拋售房產自救,甚至被形容為被造車耽誤的房地產公司。然而此時,江淮汽車的一則消息更是把「賣車還是賣房」的討論送到了風口浪尖。早在2002年,江淮汽車為了員工居住購置了兩棟公寓樓,價格十分便宜。而如今該公寓樓面臨拆遷,隨之而來的卻是2.11億元的拆遷款。對於當下銷量暴跌的江淮汽車來說,不得不說真是天上掉下了餡餅。

海馬和江淮只是恰好踩中在房地產的紅利上,而數據卻讓不少人得到造車不如炒房的結論。

根據2107年公布數據,海馬汽車想要獲利十萬元需要出售300臺海馬汽車,也就是一塊地皮帶來的利潤,需要海馬售出6萬臺車才能持平。

當時這個「騷操作」卻被很多經營不善的車企效仿,比如,自從轉型汽車行業就步步受挫的力帆汽車,也在企業危難之際將其乘用車生產基地轉讓給了重慶兩江新區的土地儲備整治中心,售出收回33.15億元……

房地產行業的野蠻生長

企業需要穩定的人才,包吃包住就成為了很多企業留住人才的一種手段。江淮汽車2002年的一個無心之舉,卻如今在危難之際為企業帶來轉機。這故事的背後也不難看出,這些年房地產產業的暴增。

然而,地產巨頭恆大集團早就看到了背後的商機,將汽車與地產業務結合,採取了「以地養車」的商業戰略來謀利。

然而,一直作為人們生活必須品的房子,卻讓越來越多的人住不起了。上漲的房價給開發商和炒房客帶來可觀的利潤,而住在城市裡的人,沒有人不需要房子。

剛需者不得不努力掙錢,買了房的人心生歡喜,沒有房子的人甚至將買房作為人生的一大目標。據數據統計,中國的住房早已能滿足16億人的需求,房地產已經是一種過剩的產業,供大於求,但本該降價的房子,價格卻越來越高。過高的房價,對人們的生活,企業的經營以及經濟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

曹德旺認為,房子本身沒有錯,有錯的是那些不良的房地產、開發商。一味的炒房,蓋房,只會讓大家一輩子賺的錢都被一套房子給吞了。

開發商知道不管房價有多高,總有人買,所以他們也總會賺錢。如果房地產的問題不能得到解決,銀行資金,勞工資源都會流向那不應該的、虛假的投資。

當製造業企業再去融資的時候,卻得不到銀行的貸款,那我們將無法打造製造業強國。然而,如今沒有什麼能約束房地產行業的「野蠻生長」,房地產行業也無法對經濟負責。

房地產市場存在很大的泡沫,其實每個人有一套房就夠了,國家應當大力發展製造業,發展實體經濟。中國製造業競爭力的下降,會引起國家競爭力的下降。這些來自曹德旺的發自內心的呼聲,都是他在美國辦廠,看到其製造業衰落背後的教訓。

任正非說:房價的上漲和土地價錢的增長會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對一個企業來說,資金很是有限,房價的上漲,從久遠來看,自然會影響到企業的競爭力。對於年輕人來說,不要局限於買房問題,有比買房子更重要的事情。

董明珠也直言:房地產的錢太好賺了,賺得太快而讓人害怕。過高的房價,對於企業和員工來說都是不利的。如果員工天天為了還房貸而發愁,又如何讓他們為企業一心一意地創造價值呢?

所以不論是曹德旺,還是任正非,與董明珠,他們都讓企業專注在自己領域內。他們絕不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動搖,一直堅守做實業這條生命線,一直為了製造業、為了實業,窮盡一切力量,創造一切條件,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製造業發展之路。

企業應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截至到去年,在A股3700多家的上市公司當中,共有超過1800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禁不住誘惑,想在房地產行業分一杯羹的企業比比皆是,短期的利潤得到了,但一定會導致主業越做越差,正如這些賣房的車企。

就在今年的8月11號,曹德旺再一次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大部分新能源車企的問題。在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上,74歲的曹德旺認真地講道:「作為企業家,經營一個產品或企業,完全靠國家補貼,那就是等死。

雖然我國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一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大國,但是如果仔細調查,會發現這不過是企業逐利一手打造的數據——每年38萬輛的產量,居然分布在3412款推薦車型裡面,每款車型不過百餘輛。這數據的背後不過是企業,為了騙取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大量補貼的手段。

小結:

如果單看海馬車企就能發現很大的問題,車友們對於這個品牌時常發問:「海馬現在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產品?」。近日海馬上市的一款SUV海馬8s,不僅外觀上有深深的抄襲的嫌疑,品控更是讓人一言難盡,海馬汽車依舊停留在多年前的「面子工程」造車理念。

人們看到了新能源車企的寒冬,看到了賣車不如炒房這種僥倖心理,卻沒有看見車企落到實處的努力。真正的車企應該深入搞研發,努力造車,經營好口碑,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相關焦點

  • 2021年,該買房還是賣房?曹德旺、任正非早已給出建議
    2021年,該買房還是賣房?曹德旺、任正非早已給出建議推薦語:不知不覺中,2020年已經到了12月份,距離2021年到來也只有幾天的時間而已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就引發了市場上關於「2021年該買房還是賣房」的討論。
  • 2021年,「咬牙買房」還是「儘快賣房」?任正非、曹德旺看法一致
    進入12月後,距離2021年越來越近,諮詢明年應該「咬牙買房」還是「儘快賣房」這類問題的人也有所增多。而有著「中國首善」之稱的曹德旺,與任正非的看法也是出奇的一致。曹德旺曾對其妹說過,最好把手裡多餘的房子趁早賣掉,不然將來很有可能會「租不出去也賣不掉」。
  • 曹德旺:我不是在抱怨
    《美國工廠》紀錄片的「主角」曹德旺毫不避諱影片引發的熱議。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他的福耀玻璃在美國建廠投資的故事。2014年,曹德旺跑去美國,投資10億美元建設玻璃廠,是中國企業在美國製造業最大的一筆投資。當時,「曹德旺跑了」的聲音一度喧囂塵上。曹德旺為什麼要去美國建廠?
  • 曹德旺又提了一輛國產品牌汽車
    據媒體報導,上汽乘用車日前舉行了「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先生 VIP車主的榮威iMAX8交車儀式」。儘管活動現場在福耀集團內部,但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總經理楊曉東先生也蒞臨現場,正式將榮威iMAX8交付於福耀集團創始人曹德旺。這也意味著曹德旺又提了一輛國產品牌汽車。
  • 曹德旺:房子不過是水泥磚頭,遭馬光遠怒批:別誤導老購房者
    說了這麼一大堆,我就是想告訴大家,該如何看待一些專家或者明星企業家的話,他們對房地產的觀點到底對不對,相信每個人心裡也有桿秤了。  眾所周知,曹德旺為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說了不少好話,作為一個明星企業家始終堅持還富於民,做了很多公益事業,而且對房地產絕對算得上是恨之入骨,他曾表示,「永遠都不會去搞房地產,你們要說我土,那我就土吧,我堅決不會去做房地產。
  • 曹德旺:要允許該破產的企業進行破產 真正幫助企業解套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曹德旺:不盲目樂觀也不悲觀 做好足夠思想準備理性面對2021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世界。回頭看2020年,企業受疫情影響如何?疫情帶給中國企業什麼啟示?如何看待政府救市政策的效果?新京報圍繞這些問題採訪了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曹德旺表示,2020年福耀受疫情影響不大。
  • 實體經濟遇危機,樓繼偉任正非董明珠等人齊批判,罪魁禍首竟是它
    此外,在金融業的擠壓下,實體經濟的發展變得更加困難。可以說,混亂的金融業在某種程度上已經不是引導經濟往好的一面發展,而是在用一個巨大的虛幻泡沫拖經濟發展的後腿。不過即使面對金融業的眾多誘惑,國內仍有一批幹實業的企業家能認清金融暴利背後的本質,堅持不走金融這條路,來看看他們對金融的看法。
  • 「玻璃巨頭」曹德旺又入手一臺國產車,這臺車為何能深受喜愛?
    簡單說個數據,它在國內玻璃市場佔據62.1%份額,佔全球24.3%,而它的掌門人曹德旺在業界可謂無人不曉,他具有著傳奇的商業思維,帶領著福耀玻璃從鄉鎮企業一路走向了全世界,並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玻璃王國!儘管從2018年始就已經退休,但他的一舉一動似乎並沒有離開大眾的視野,曹德旺一生當中最喜歡的兩件事,汽車和美食。
  • 2019,車企大逃殺:海馬賣房保命、夏利只剩空殼、蔚來巨虧
    2019年——汽車動力從燃油轉向電力的關鍵之年,車企為了爭奪下一個十年,在新四化方面的角逐已經全面展開。曾經「躺贏」的傳統車企遭到淘汰,燃油車巨頭們忙著尋找出路,造車新勢力還在量產線上掙扎,房地產、網際網路的「大佬」們瞄準機會,攜重金參戰。汽車工業中的各方勢力,在2019年,出現百年一遇的勢均力敵的混戰局面。燃油車不願退出舞臺,電動車躍躍欲試。
  • 日本車企們的平成三十年
    後來,日本的這場經濟頹敗期被稱為「失去的二十年」,不得不承認,金融對實體經濟尤其汽車工業的影響是空前的。國內需求大幅萎縮,與泡沫經濟期車企的激進投產計劃共同造成了供需失衡,期間以日產為首的車企進行了大規模的關廠以及裁員,日本汽車行業隨即陷入困境。1991年8月5日,為世界汽車業留下了光輝一筆的本田宗一郎去世,也帶走了本田的靈魂。
  • 肌後:美妝實體經濟發展,創業者如何打造實體優勢?
    怎樣打造自己的競爭優勢,肌後化妝品店是如何解決消費新訴求? 了解「共享店鋪」模式,作為創業項目來發展有什麼優勢: 1、作為美妝實體新零售的新營銷模式,「共享店鋪」能夠順應共享經濟發展
  • 曹德旺的煉獄
    兒子不熟悉造物的底層邏輯和關鍵過程,站在職業經理人的立場上,就沒有辦法經營管理公司。現在我真實理解了曹德旺。做企業就是造物。曹德旺的傳承,不是幾句理念,而是逼著兒子去造物。真實地去琢磨人之性和物之性,才可以領會萬事萬物的第一性原理,才懂得如何駕馭公司。
  • 看完我們忍不住獨家專訪了它的老闆曹德旺
    這個中國人就是曹德旺,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故事發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代頓市。2008年12月,通用汽車在這裡的工廠正式關閉,造成當地2000多名工人失業。2014年年底,曹德旺來到這裡接手舊工廠,開辦了福耀玻璃美國工廠,這給當地的老百姓帶來了很多希望。
  • 《楊瀾訪談錄》聚焦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
    2020年版《楊瀾訪談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依然聚焦社會熱點,遍訪重量級嘉賓,楊瀾作為該節目的領物繼續帶領團隊「記錄時代的精神印跡」。節目直面新冠疫情衝擊下的中國經濟,漫談中國經濟的當下與長遠,從專業的視角解讀危機與機遇,同時從大眾的角度出發,關注民生經濟問題,為焦慮的你給出一份精準的解讀。
  • 狠人「曹德旺」從村裡孩子王,到世界玻璃大王,他是如何做到的?
    細說起來曹家還是個名門望族,曹德旺的曾祖父是福建福興的首富,父親是上海著名永安百貨的股東,在那個時候也算是個人物,但等到曹德旺出生的時候家裡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但父親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好好讀書,振興家族。
  • 曹德旺先生接連提新車被質疑,有難言之隱?還是赤子之心!
    富豪們對豪車的選擇,似乎也成為富豪們生活品味的一個特徵。中國的頂級富豪們喜歡開什麼車,也成為中國車友們茶餘飯後最喜歡關注的話題之一。作為著名的實業家,福耀集團的曹德旺先生,無疑是中國最頂級的富豪之一。按照很多中國富豪的座駕對比,比如馬雲坐邁巴赫,王健林開勞斯萊斯,已經向社會捐款上百億的曹德旺先生,是完全有經濟能力選擇全球最頂級,最奢華的車型的。但是,作為一個全球知名,中國最頂級的富豪,曹德旺先生對汽車的選擇,還真的有些特別,近幾年來,曹德旺先生不斷喜提新車,也成為汽車圈的熱門新聞。首先是提紅旗L5。
  • 福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答記者問:把企業做好是企業家最大的善
    福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20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回答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我跟年輕的企業家共享的是,我們不要勉強,企業家先把企業做好,做好你當下的企業,管好你門前的事情,是最大的善。 發布會現場本刊記者邢寶華攝11月20日,國新辦就「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的民企行動」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曹德旺等五位民營企業家出席,並答記者問
  • 《楊瀾訪談錄》聚焦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
    2020年版《楊瀾訪談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依然聚焦社會熱點,遍訪重量級嘉賓,楊瀾作為該節目的領軍人物繼續帶領團隊「記錄時代的精神印跡」。節目直面新冠疫情衝擊下的中國經濟,漫談中國經濟的當下與長遠,從專業的視角解讀危機與機遇,同時從大眾的角度出發,關注民生經濟問題,為焦慮的你給出一份精準的解讀。
  • 易車研究院:車企如何跟上用戶演變節奏?
    為更好跟上用戶演變節奏,及時調整產品體系、企業戰略,車企迫切需要個清晰、全面的「新用戶矩陣」思維。易車研究院基於中國車市演變提煉的「四橫十縱」新用戶矩陣,覆蓋了新主流購車群體,指明了車市用戶演變方向,為車企提供部分參考。
  • 車企尋錢記:傳統車企融資也瘋狂
    9月18日,長安汽車宣布已收到證監會批覆,核准該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4.41億股新股。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認為,今年傳統車企的融資呈現出規模大、渠道廣、資金用途更聚焦等特點。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原誠寅也認為,今年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之下,汽車銷量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