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觀察志#央視被大家調侃為「老二次元」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畢竟央視也的確是用過許多很二次元有關的素材,因為央視也被大家調侃為是「C站」。其實央視關注二次元並不是什麼大事,這也證明央視也的確是在關注新一代年輕人的喜好,想要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去了解當代年輕人的精神娛樂。比如,在央視發布的「2020年度圖鑑」中,除了2020年的各大熱點信息之外,還加入了年輕人較為熟悉的二次元符號。
對於我個人來說,這份圖鑑中,最為眼熟的肯定是《原神》的刻晴啦,因為我可是將其視為「初戀角色」的存在。對於許多人來說,《原神》登陸央視的「2020年度圖鑑」絕對是一件非常令人驚訝的事情,畢竟《原神》的口碑在國內也算得上是「毀譽參半」。再加上鍾離事件,《原神》更是成為了「眾矢之的」。不過,我個人倒不是很驚訝,甚至覺得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暫且不論《原神》策劃帶給大家的那些糟糕體驗,僅從美術和音樂設計的角度來說,原神的確是非常優秀。作為一款遊戲,《原神》的確是有許多值得批評的地方,但從《原神》所屬的領域來看,這的確是一次嘗試,甚至是整個國產遊戲市場的一次嘗試。對於經歷了好幾年「換皮遊戲」的國內市場來說,《原神》的確足夠優秀,因為米哈遊讓大家意識到了一點:國產遊戲其實也能做到世界一流水平!
順便一提,既然有很多人都認為《原神》很差,可要是在《原神》之後的國產遊戲,連《原神》都不如,那又算是怎麼一回事呢?不管大家認可還是不認可,《原神》的出現的確有助於國內遊戲市場走向良性競爭,擺脫長期以來的「換皮策略」。有了《原神》,這就是國產遊戲的下限,因為《原神》被批評得很慘,既然被部分人批評得那麼慘,就意味著他們認為國內肯定有比《原神》更好的選擇,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其次,《原神》的確是做到了文化輸出,至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原神》的出現讓外國人有機會了解到中華文化。尤其是鍾離這個角色,我個人也在國外的論壇中看見有許多的外國人在研究鍾離技能名的含義。雖然他們的解釋與中文含義有著較大的出入,但這的確是一個好現象。當咱們這些動漫愛好者用中文去解釋日漫的時候,就應該預想到,有一天,外國人也會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咱們的文化。
不管大家是否承認,《原神》也的確是賺取了許多外匯,得益於米哈遊的美術部門和音樂部分,外國人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所以,他們原因為這個充滿異域文化的《原神》買單。在了解了這三點之後,其實也不難理解《原神》的刻晴為何會登陸央視的「2020年度圖鑑」。因為原神對於2020年的國內ACG文化市場來說,的確是帶來了許多正面影響。
但凡事都有利弊,雖然《原神》帶來了許多有利影響,但他也同樣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影響。正因為《原神》的存在,才讓咱們意識到了一件事情,國內的運營和策劃真的發揮不出《原神》的潛力。因為運營、策劃和美術部門、音樂部門的目的並不一致,一個逐利,一個追求文化藝術美。《原神》的確是個優質的藝術品,但絕對不是一款好的遊戲。
其實除了《原神》的刻晴之外,咱們還能在「2020年度圖鑑」中看見動畫電影《姜子牙》等帶有二次元符號的作品。不管這些作品的在大眾心目中的評價如何,這也的確是有關於2020年二次元文化的一個符號。就比如說《原神》,雖然有很多人在吐槽,但這也正說明了一件事情,《原神》的確是在大家2020年的生活中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否則也不會引起這麼多人的討論,最後還進入了央視的「2020年度圖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