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在12月28日香港紅館演唱會上演唱不到3首歌曲就因喉嚨發炎宣布結束演唱會,他在現場哭著向觀眾鞠躬道歉。劉德華真誠的道歉獲得眾多網友的認可和點讚,他的一曲《男人男人哭吧不是罪》替多少男士宣洩出了心中的委屈,歷史上也有許多男人因哭而名垂青史。
哭是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心境波動越大,哭的也就越劇烈。象形文字中,哭字由一個人字頂著兩張嘴構成,一張嘴都說不盡、訴不完冤屈和求助的心情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男人應具有陽剛氣質,不輕易的哭訴,久而久之哭也就成為了女人們的專利,類似孟姜女哭長城的歷史故事頗多,那麼歷史上因哭而留下美名的男人有那些呢?
申包胥哭秦庭:申包胥是春秋後期楚國人,他和伍子胥是好朋友,但伍子胥因其父遭讒被害而出逃至吳國,並用計助吳攻破楚國。申包胥赴秦國求救,他「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為所感,遂救楚[《左傳定公四年》],他七日內不吃不喝而且哭訴聲音洪亮、不絕於耳,的這種精神為歷代文人所讚揚並傳為美談,李白作詩[申包哭秦庭,泣血將安仰?」,杜甫也作詩「獨慚投漢閣,俱議哭秦庭。」,楚復國後,要重獎申包胥,但他卻拒不受賞,躲到山裡隱居起來了,足見他的品行高尚,後來他的子孫就以"包"為姓,稱為包氏。
白居易哭寢門:伯高死於衛,赴於孔子。孔子曰:「吾惡乎哭諸?兄弟,吾哭諸廟;父之友,吾哭諸廟門之外;師,吾哭諸寢;朋友,吾哭諸寢門之外。」《禮記·檀弓上》。這句話是孔子對於自己何時何地怎樣哭的一個自我闡述,因古人的禮數規矩頗多,親友去世之後,緬懷的地點不一樣,儒家思想認為朋友只能在寢門(寢門也就是主人臥室門)之外以哭緬懷,白居易詩詞哭諸故人,因寄元八中[昨日哭寢門,今日哭寢門]則道出對友人無限的懷念之情。
阮籍哭窮途:作為「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能文能武,也曾任步兵校尉。他生活在魏、晉之際,當時的時局動蕩,導致阮籍對現實失望,深感生命無常,所以便如林當了隱士。他不滿意司馬氏政權,為了排遣心中的憤慨,常獨自駕車到外面遊玩,每逢車到不轍之處,便慟哭而回。[「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晉書.阮籍傳》],所以阮籍後以的文人便用「窮途哭」來形容傷感人生世道艱難。
劉德華為歌迷而哭,古代男人為國家哭、為朋友哭、為自己哭,總之男人們哭的原因也多種多樣,以上三位就是小編梳理出的幾個代表人物,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