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作為電影史上最精彩紛呈的年份,是因為這一年出了好多經典的電影,而是不只是在好萊塢,在歐洲,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都出現了在史上留名的電影,甚至有幾部作品到現在都是電影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
1.《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電影的淚點,震撼點,即使看過多年,也仍會在腦海中留下印象,《肖申克的救贖》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救贖。史蒂芬・金這位懸疑大師也只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人們,追求自我的人生並非只是一個夢想,只是在於自己怎麼去做。不管結果怎麼樣,這個過程很重要。
2.《阿甘正傳》
這部電影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是因為那個年代美國需要阿甘精神。阿甘傳奇的一生,也影射了美國差不多半個世紀的歷史。阿甘並不存在,但他代表了一代美國人的生活與成長,也激勵影響著後人。該片表現出的善良、溫情,觸動了觀眾心中最美好的東西,展現了誠實、守信、認真、勇敢、重情等美好情感。
3.《低俗小說》
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從這部電影開始,昆汀的風格開始確立,就算記不清具體內容,那段的扭扭舞在我腦海裡至今還在跳著。可愛俏皮,帶點壞種。這部電影手法新奇,但絲毫沒有讓人感覺到做作,是一部才子型的電影。
4.《這個殺手不太冷》
導演是法國著名的呂克·貝松,影片當中充滿著藝術的氣息,甚至殺人的現場也象那藝術品一樣的獨特和唯美。儘管影片遵守著主流好萊塢商業片的製片標準和價值尺度,但非同一般的劇情、人物的精彩演出(特別是加裡·奧德曼殺人的場景,在音樂的配合下氣氛渲染的很突出)及出色的配樂使得其又富有法國藝術片的一面,成為九十年代動作片的經典之作。
5.《陽光燦爛的日子》
這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電影裡大大小小角色都鮮活可信,就連馮小剛和王朔客串的「魏老師」和「小流氓」都讓人過目難忘,同時,姜文非常著重氣氛的渲染,屋頂上因性萌動苦悶的少年不停的走動,大面積的過曝鏡頭讓銀幕上充斥著陽光的味道,男性荷爾蒙的滿溢也自這部影片從此成為他標誌性的電影符號。
6.《飲食男女》
這是李安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片中熱烈地討論著中國人社會中傳統與現代的撞擊以及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藉由片中無處不在的中國美食,觀眾嗅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在現代中國人社會的另類解釋。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才下鍋。時間有限,有太多不如意,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該更珍惜。
7.《活著》
時至今日,《活著》仍被影迷譽為張藝謀最好的電影,卻因各種緣由,遲遲不能在內地上映,它只能通過碟片的方式在民間隱秘流傳。這是一部平民的史詩,主人公福貴荒唐懦弱,堅守著「活著」的樸素道理。該片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