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梵行曾經介紹過一部韓國電影《寄生蟲》,這部電影衝擊奧斯卡的成功,可以說韓國電影也隨之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像這類真實反映出韓國社會現狀的電影,韓國導演拍了不少,只能說他們相當敢拍。
而韓國的犯罪電影,我想影迷們應該都有看過,這些電影裡高智商犯罪、刺激動作、情色誘惑俱全,拍攝的也是很精彩的 !
今天我就給大家總結了10部韓國精彩的電影,推薦給各位……
《寄生蟲》
奧斯卡大獎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片,也是韓國首部成功衝擊奧斯卡的電影。
韓版的《小偷家族》,一部很不錯的犯罪喜劇片。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貧民,通過偽造學歷,成功寄生在了富人家庭。本以為能躋身上流社會的生活,卻不想依然被富人瞧不起。富人的冷漠、歧視,也最終釀成了一場慘劇。
本片包含了懸疑、親情、荒誕、幽默等元素,通過住在地下室的一家四口,諷刺了韓國社會的真實狀況,很耐人尋味。
《殺人回憶》
1986年韓國京畿道發生了連環殺人案件,但缺少線索的小鎮辦案警察,僅憑著直覺和逼供,對嫌疑人屈打成招。還好從漢城派來的探員能冷靜的分析真相。與此同時警方內部,也因案件的偵查產生了矛盾。好不容易找到了最符合的嫌疑人,然而送往美國的DNA檢測卻說明不是他,真相到底是什麼……
本片由韓國軍政府時期的真實案件改編。片中的真兇選擇在雨夜,街上因宵禁無人時作案。而最後警方竟然找不到殺人兇手,這麼滑稽的結局,也是對那個黑暗年代的諷刺。
隱藏在這樣一個連環殺人案件的背後,其實都是關於那個時代的罪惡與憤懣。
《薄荷糖》
1999年的春天,一個對生活充滿絕望的中年男子,面對迎面而來的火車嘶喊:我要回去!
是什麼讓這個男人想要輕身?記憶往前倒走,1994年,他生活浪蕩,對妻子又很是粗暴。1987年還是警察的他,辦案兇悍。接著1984年到1980年最後一直到1978年,記憶已經到了男人的初戀,影片才給出答案。到底是什麼讓這個男人被壓迫成這樣?
影片在敘事上採用了不斷倒敘的手法,導演通過這樣一次次的倒敘,用一條相當殘酷的故事線,讓人們知道命運的難以預料,也讓人們看到人性的殘忍、自私和麻木。
《熔爐》
一名啞語美術老師到聾啞學校任教,妻子早亡、女兒多病的他,賄賂了5000萬韓元才獲得了這個工作。然而到任不久之後,他就發現了這個學校裡的陰暗面,校長賄賂警察、教員毒打學生、宿導溺罰女生……於是,這個看起來有點懦弱的男人,與同伴一起站了出來,為這些指引重新指引光明……
影片取材於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的真實事件 ,改編自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影片所展示的內容直擊人心,讓人深刻體會到這些聾啞人的悲涼和絕望,每一個細節都觸目驚心!
《實尾島》
31名死囚被軍方徵召,派遣到實尾島接受特種作戰訓練,目的是為了報復北韓之前的一次越境刺殺。
然而三年後,韓國政府改變了國策,這支部隊的行動被取消,31名隊員的前途未卜。而得知可能依舊要被判死刑後,他們感覺被國家出賣,於是展開了一場自救行動……
影片裡死囚之間、死囚與培訓軍官之間的戰友情,以及所有人對於國家的熱愛,老實說刻畫得過於刻意,這也是很多人對於本片質疑的點。不過反過來看,我們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導演對人民被政府愚弄的極大諷刺。特別影片的最後,囚犯們坐公交潛伏進入首爾「請願」,卻遭到軍方的圍剿,讓人看的喘不過氣,極為震撼。
《辯護人》
1978年,只有高中學歷的男主經過不斷努力,終於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一名律師。以不動產代書業務起家的他,商業嗅覺很靈眠,經過7年的打拼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時間進入到了80年代,韓國的民主化鬥爭愈演愈烈。對男主有恩的飯店大嬸的兒子,被指控為左翼遭到逮捕,並受到了虐待和不公的指控。
本想一線悶頭賺錢的男主,雖然愛錢但也很重感情,於是走上了為民主辯護的道路……
導演在影片的開頭製造出了假象,無論是配樂、節奏和風格,都讓人以為這是一部輕喜劇。而隨著故事的推進,開頭的風格跟後面凝重的局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凸顯出了男主的歷史宿命感。一個原本唯利是圖的律師,卻因重情而走向為人權辯護的道路,主演宋康昊大開大合的表演方式,很好地詮釋了這樣一段心境的變化。
《黃海》
計程車司機久南借了6萬塊錢的巨款,送妻子去韓國打工,然而妻子卻一去就杳無音信。 經債主介紹, 久南認識了綿先生。綿先生答應送他去韓國並幫他還掉債務,條件就是去首爾殺一人。
好不容易來到首爾的久南,一邊計劃殺人,一邊尋找妻子。然而要殺的人卻莫名的死掉了, 久南因為出現在案發現場被警察追緝,綿先生也來到首爾要殺他滅口……
電影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敘事節奏緊湊但並不凌亂。女性的大尺度鏡頭,加上刀刀見紅的暴力動作戲,以及堪稱經典的飛車追兇場面,真的是火爆刺激。而影片所表達出的強烈現實主義內涵和直面人性的拷問,都令人印象深刻。
《犯罪都市》
來自哈爾濱,臭名昭著的「黑龍幫」,聚集了大量中國朝鮮族打工者,非法滯留在首爾。幫派老大打算以這些滯留者為班底,橫掃首爾地下勢力,制霸韓國。這就跟馬東錫飾演的警察產生了激烈衝突……
雖然影片涉及了在韓朝鮮族,但該片沒有過多的黑化,是一部徹徹底底的娛樂片。片中的動作戲,就跟馬東錫其他影片一樣,簡單粗暴,量足,過癮。
故事的敘事節奏張弛有度,雖然整體氛圍顯得有些陰暗,但經常會出現一些喜劇橋段,臺詞也是讓人忍不住想笑。
《蚯蚓》
一位腦癱父親和女兒相依為命,本來住在鄉下的他們,因為女兒考上了貴族藝術高中,而搬家到了首爾。女兒因為藝術天分好,而遭到周圍同學的嫉妒,針對她的校園暴力也是接踵而來。雖然女兒堅強的反抗了,但最後還是受不了無休止的折磨和性侵而自殺。
腦癱父親為了查明真相,不斷的到處申冤,然而社會無視了他這樣的弱者。於是,腦癱父親決定用自己的方式來為女兒報仇……
校園暴力在各國都頻頻出現,而且屢禁不止。這樣一部稱得上俗套的犯罪片,卻也是能直擊人內心深處的。在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暴力問題卻沒辦法杜絕,而那些弱者總是受到欺凌。有多少「蚯蚓」還在底層掙扎的活著?影片所表達的核心思想,的確白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