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國家被認為是美味佳餚,可能會導致一個人在另一個國家失去食慾。食用狗肉就是這種情況。儘管在有些國家是完全聞所未聞的,但令人驚訝的是,它在全世界各個國家中都很普遍。接下來的幾個步驟詳細審查了狗肉歷史。
像世界上許多文化一樣,日本的狗肉被視為主要禁忌。有趣的是,在六世紀之前並非如此。佛教從韓國來時,人們開始相信食肉者有食用其轉世祖先的風險。然而,直到公元675年,第一個禁止食用肉類(包括狗)的正式法令才在天母皇帝的命令下生效。這種做法將一直持續到1868年,明治天皇開始一場運動,結束了兩個世紀以來的古老飲食禁令。
不出所料,這種轉變與虔誠的佛教徒相處得並不融洽,他們認為食用狗以及所有四足動物是一種罪過。視這種變化為存在的精神危機,1872年2月18日,一群激怒日本佛教僧侶衝進皇宮,尋求天皇為該國不可辯駁的罪惡負責。最終,他們的努力將徒勞無功,一半的僧侶被帝國軍的劍殺了。儘管人們一直堅信吃肉會「摧毀日本人民的靈魂」,但天皇的願望還是盛行。如今,日本人消耗的肉量與壽司一樣多,而狗則從未像1200年前那樣受到重視。
Xoloitzcuintli(簡稱Xolo)或「 墨西哥無毛狗 」是距今3000多年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品種之一。瑪雅人相信這些狗具有將人的靈魂與來世聯繫起來的力量。具體來說,狗將引導死者穿越黑夜的未知黑暗,直到到達天堂之門。因此,在這種信念下,瑪雅人將死後的Xolo埋葬在他們剛離開的主人的墳墓中,以開始他們通往永生的旅程。
阿茲臺克人的精神信仰不同,在於他們會犧牲Xolo幼犬作為獻給雨神或「 Tlaloc」的禮物。隨著時間的流逝,阿茲臺克人的祭祀方法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為有必要在盛宴中吃掉這些幼犬。然而,鑑於Xolo的身材矮小,阿茲臺克人不斷餵狗,以便在儀式前儘可能多地養狗。因此,狗越肥,肉就越多,最終在精神上也就越多。隨著數百年的過去和儀式的持續,這種不尋常的品種瀕臨滅絕。
到1950年代後期,只有少數幾個地方吸引了墨西哥城諾曼·佩勒姆·懷特(Norman Pelham Wright)的英軍武官的注意力。由於對動物著迷,他和幾個熟人一起來到偏遠的村莊,尋找繁衍的繁殖對以確保它們的生存。他們採取的行動被稱為「 1954年Xolo探險」。兩年後,Xolo在其祖國得到了認可,並及時被指定為「墨西哥的官方狗」。
雖然令人反感,但那些真正樂於吃狗的人卻冒著重大人類健康隱患的風險。以越南為例,每年吃掉500萬隻狗。話雖如此,在2007年,吃狗肉人大約30%的死亡歸因於食用被狂犬病汙染的狗肉。次年,該國報告說,在Hoai Duc的屠宰場中,有20%的狗被發現感染了這種病毒,但對犬的貪得無厭的食慾仍在不斷增長。儘管統計數字令人失望,但疾病控制中心記錄的不到20人在感染致命疾病後得以倖存。
在菲律賓,每年有300人死於狂犬病,原因是狂犬病造成的肉質怪異,其中包括處理和宰殺動物的工人。造成這種暴發的主要原因是,據該地區負責人本人稱,菲律賓國家肉類檢驗委員會不檢查狗肉,就好像他為入場而感到自豪。除狂犬病外,其他各種感染和疾病也可感染,例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炭疽,肝炎,與霍亂和伊波拉有關的細菌。更糟的是,在疾病纏身的籠中犬接受大量抗生素導致超級細菌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