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探測器圍堵彗星,只有一個安全到達,發現「火山」正在噴發!

2020-12-22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2020年12月5日,歷時達6年之久的隼鳥二號探測器返回艙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第二次帶回了小行星上的物質,也許它將揭開太陽系誕生的秘密!

隼鳥二號返回艙穿過大氣層的截圖

信有很多朋友一定十分好奇,為什麼探測小行星會那麼久,不能在小行星回歸時搭個便車嗎?比如最著名的哈雷彗星,能在它經過地球附近時發射個探測器到彗星上嗎?

1986年3月7日在威爾遜天文臺附近拍攝的哈雷彗星

登陸哈雷彗星和龍宮小行星探索,那個難度更高?

哈雷彗星是牛頓的好朋友愛德蒙·哈雷在1705年時計算木星和土星對彗星周期影響時發現的,他發現1682年出現的這顆彗星與1531年阿皮昂(Petrus Apianus)以及1607年克卜勒觀測的彗星的軌道關鍵參數幾乎相同,所以他大膽推測這顆彗星將在1758年回歸!

1858年12月25日,這顆彗星被德國業餘天文學家約翰·帕利奇觀測到,哈雷的預言被證實,為紀念他的貢獻,被命名為哈雷彗星,但很可惜哈雷一輩子都沒有看到過這顆彗星!

貝葉掛毯展示的就是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有一個極橢圓軌道,它的遠日點在35.1AU(52.6億千米,在海王星和冥王星軌道之間考),近日點為0.586AU,大約8800萬千米,在金星軌道內,它的直徑大約為11千米,近日點速度大約為54千米/秒!

史上最龐大的陣容:哈雷艦隊!

其實在1986年時曾向哈雷彗星發射了7個探測器,你沒看錯,是7個啊!!!史稱「哈雷艦隊」,包括NASA發射的ICE(因挑戰者號1986年1月升空爆炸而取消,原本打算用太空梭發射)、ESA的喬託號、JAXA的先驅號和彗星號以及前蘇聯發射的織女一號和二號。

這些探測器的任務是日本的兩顆探測器以及美國1978年發射的國際彗星探險者號遠距離觀測哈雷彗星,前蘇聯的織女一號及二號負責定位哈雷彗星彗核位置,並傳回相關數據,讓歐空局發射的喬託號近距離通過彗核抵近觀測!

1986年3月14日喬託號探測器靠近哈雷彗星

前蘇聯織女一號在1986年3月4日開始將彗星的照片傳回地球,並在3月6日觀測到了彗核,織女二號則在3月9日飛掠了哈雷彗星!喬託號根據織女一號和二號傳回的數據,在3月14日以600千米的距離上掠過了哈雷彗星彗核附近!

近距離飛掠哈雷彗星核

由於被激發的哈雷彗星彗尾中有大量的帶電粒子,甚至還有很多彗星碎片(流星就是這些碎片引起的),所以喬託號在通過彗發時被大量帶電粒子轟擊,不過它挺過來了,但在隨後更近距離的觀測中被一顆彗星物質撞擊到了彗星,並且導致喬託號的穩定軸發生偏移,指向地球的高增益天線也偏離了!

經過32分鐘的姿態調整,喬託號高增益天線才重新指向地球!而在另一次撞擊後徹底毀壞了喬託號探測器的彩色攝像機,不過幸好是發生在喬託號近距離通過哈雷彗星的彗星核後(彗發會向彗星前進方向散發)。

喬託號發現哈雷彗星的彗核形狀類似一顆花生,長約15千米,寬約7-10千米,彗核表面只有10%的表面有噴射物質的活動,在太陽輻射的一面發現了3個噴射孔,看起來就像火山正在噴發,經過光譜分析,科學家認為哈雷彗星有80%是水、10%的一氧化碳和2.5%甲烷與氨的混合物,還有部分烴以及鐵和鈉等!

向陽面的三個正在噴發的「彗星火山」

從哈雷彗星表面噴發的物質,每秒超過3噸,這就是導致彗星精確軌跡難以預測的原因,因為這些噴發物質的反作用力會讓彗星改變軌道!哈雷彗星渾身烏黑,反射率只有3%,科學家估計彗星的密度只有水1/2到1/3之間。彗星噴出物直徑大約只有煙霧顆粒大小,不過據估計撞擊喬託號的顆粒大約有一克左右!

喬託號飛掠哈雷彗星後在1992年7月10日還接近了近葛裡格-斯克傑利厄普彗星觀測。

飛掠探測和登陸探測

史上第一次彗星登陸探測2005年11月26日登陸絲川的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號,它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回到了地球,帶回了絲川小行星的1500多粒塵埃!

絲川小行星

第二次則是歐空局的羅塞塔計劃,它在2014年11月12日釋放登陸器菲萊號在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上著陸成功,可惜運氣不太好,菲萊卡在了彗星上的一條暗縫裡,導致電力不足,通信困難,斷斷續續的聯繫後最終被放棄。

不過絲川小行星屬於阿波羅小行星,遠日點1.695AU,近日點0.953AU,軌道傾角1.622°,軌道和地球軌道相交,距離不是十分遠,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遠日點為5.6829 AU,近日點為1.2432 AU,軌道傾角7.0405°,登陸難度比絲川要高一些!

根據羅塞塔的信息建立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3D模型

其實飛掠並不需要考慮角度,只要考慮軌道相交即可,與登陸而言,飛掠難度大大降低!

登陸哈雷彗星的難度有多大?

為什麼登陸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難度更高?很簡單離心率更大的彗星近地點速度更高,而且軌道傾角也是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因此調整軌道靠近彗星難度也會更大一些!絲川小行星的離心率為0.280,傾角1.622°,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離心率為0.64102,傾角7.0405°,哈雷彗星的離心率為0.967,傾角162.3°,這個最要命!

哈雷彗星的近地點速度大約為33千米/秒,近日點速度大約為55千米/秒,當然這是相對於日心的速度,和地球的速度則是相對的,因為地球在不同軌道位置時和彗星的相對速度是不一樣的(地球公轉速度約為30千米/秒),但整體而言,彗星的軌道速度並沒有超過太陽系(地球軌道附近是42.1千米/秒)逃逸速度!

NASA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二號以及新視野號均達到了逃逸速度,如果換算一下,它們在地球軌道上脫離地球的速度時候,基本都已經在42千米/秒左右(這些探測器均利用了木星等大型行星的引力彈弓加速)

新視野號經過木星引力彈弓

因此發射一個探測器登陸哈雷彗星難度並不會超過旅行者一號二號以及冥王星探測器新視野號的難度,但有一點必須要確認,上文的喬託號探測器以600千米距離通過哈雷彗星慧核時就遭遇兩次撞擊,如果要登陸哈雷彗星,那絕對是兇多吉少!

哈雷彗星2023年才到達遠日點,各位有幾個能等到它2061年回歸?

不過有一條好路子可以採納,彗發是在太陽系「雪線」(陽光輻射讓彗星揮發物質的距離,大約在木星軌道附近)出現的,也就是說在「雪線」外並不存在彗發,那麼派遣探測器跟著哈雷彗星在木星軌道外登陸就可以了,天無絕人之路嘛!

相關焦點

  • 火山噴發後,這座城市只有三人倖存,比天災更可怕的是人禍
    上世紀初發生在馬提尼克島的一場火山噴發可以算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整個城市只有三人倖存,然而大部分人本可以避免在這場災難中遇害的。培雷火山最早可能在50萬年前就存在了,近五千年以來其噴發頻繁,類似1902年這樣大的噴發有三十多起,所以島上居民一直都知道培雷火山是一座活火山。
  • 禁飛歐洲|火山灰|火山噴發_網易財經
    冰島火山噴發這一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引發歐洲航空的大混亂以及航空安全管理的大檢討   【財新網】(特派英國倫敦記者 張翃 特約作者 崔箏)2010年4月中旬的一個周末,許多歐洲人正打算結束兩周的復活節假期旅遊
  • 航拍,火山噴發時驚爆眼球的魔鬼畫面
    在滾燙的巖漿和濃濃的白煙中,勇敢的探險者和攝影師們不懼高溫和有毒氣體威脅,一個個冒著生命危險向這座正在噴發的基拉韋厄火山進發探險。基拉韋厄火山(Kilauea)是世界上活動力旺盛的活火山,從1983年起就沒有停止過噴發,據統計,在20世紀內該火山就噴發了45次;
  • 多災多難的日本火山又噴發了!
    日本昨天又雙叒叕火山爆發了,叔已經記不清這次第幾次了,日本真的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啊!朝日電視臺8日報導稱,據日本氣象廳消息,7日晚22時8分左右,淺間山突然發生小規模噴發。此次火山噴發的噴煙高達1800米,向北飄散噴出的火山巖則散落在火山口附近半徑200米的地區。
  • 遊客飛機上拍到菲律賓火山噴發:以為是龍捲風!
    1月12日,菲律賓第二活躍的塔爾火山開始噴發,數百航班因火山灰滯留首都馬尼拉。火山噴發時,一個南京旅行團乘坐的飛機正飛過火山上空,旅行團的領隊名叫周潔,是一位南京姑娘,也是一位拍咖,她無意間從空中拍下了震撼的噴發過程。由於行程受到影響,這個旅行團滯留在馬尼拉無法回國,部分遊客乾脆決定,改變行程,開往火山噴發附近的景點塔爾湖,來一趟「火山」主題旅行。
  • 獨立報:科學家發現超級火山噴發的風險遠超想像
    ,並發現即使沒有外部觸發,火山噴發也是可能的。 科學家們說,通過對美國黃石公園地下的超級火山內的熔巖的分析,他們發現不經外界觸發,火山噴發也是可能的。 最近一次超級火山噴發發生在七萬年前,位於今天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多巴湖。它導致了一次火山冬天,遮蔽陽光六到八年,並造成持續千年的全球冷化。
  • 科普一下:火山噴發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根據紐西蘭警方10日下午發布的最新消息,此前正在奧克蘭一家醫院進行救治的一名傷者不幸去世,至此,本次火山噴發導致的死亡人數升至6人。目前,火山噴發時懷特島上的47人中有30人仍在醫院治療,其中許多人燒傷嚴重。此外,仍有8人失蹤。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10日確認,懷特島火山噴發災害涉及兩名中國公民,我們得到的消息是2人均受傷,並已送院治療。
  • 火山噴發 飛與不飛應由航空公司說了算
    首要任務也許是確定一個「安全」的火山灰濃度水平。但通用電氣航空集團(GE Aviation)的首席顧問工程師Roger Dinius認為,這項工作並不簡單,存在航空器認證、火山灰雲的方位精確測定和濃度水平測量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克服。Dinius說:「如果沒有實際可行的方法,諸如『安全限值』之類的術語就毫無意義。
  • 火山噴發也阻擋不了愛情,菲律賓新人爆發火山邊辦婚禮
    亞太日報綜合 興徽1月13日,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南約70公裡的塔阿爾火山
  • 降雨引發火山噴發?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火山噴發是一種地質現象,火山噴發受巖漿性質、火山通道形狀等諸多因素影響,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這跟便利蜂售賣的火山巖溶蛋糕不同。與此同時,降雨過量也會引起火山大爆發。那麼大雨會如何導致火山噴發呢?來看看位於夏威夷的基拉韋厄火山,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年輕的火山之一。
  • 菲律賓火山噴發天空出現閃電 1911年爆發逾千人死
    菲律賓火山噴發原標題:菲律賓火山噴發現場畫面曝光,蘑菇雲伴隨閃電,天空被照耀12日下午1時,菲律賓旅遊勝地大雅臺附近的塔爾火山開始噴發菲律賓航空及交通當局的聯合聲明指出,交通部長杜加德(Arthur Tugade)已經指示航空官員「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公共安全」。聲明還提到,他們打算今天早上重新評估情況。多知一點當遭遇火山爆發時,我們如何自救?
  • 印尼火山"馬拉松"式噴發 或產生"板塊大重組"
    印度尼西亞默拉皮火山2日低強度噴發3次。專家估計,噴發會持續數星期。  「馬拉松」  默拉皮火山,全球最活躍火山之一,自10月26日以來猛烈噴發10多次,致使38人死亡。  薩法裡·德維尤諾研究火山超過15年。他說,根據過去這些天觀察,默拉皮火山活動像是「馬拉松」,而不像「短跑」。
  • 日本口永良部島新嶽火山發生噴發
    新華社東京2月3日電(記者姜俏梅)日本鹿兒島縣口永良部島新嶽火山3日上午發生噴發,噴出的火山煙塵高達7000米。目前當地警方和政府部門尚未收到人員受傷和房屋損壞的報告。
  • 菲律賓旅遊勝地大雅臺附近火山噴發 天空出現閃電
    當地時間1月12日下午1時,菲律賓旅遊勝地大雅臺附近的塔爾火山開始噴發,火山灰高達10至15公裡。火山噴發之時還有一對新人正在火山腳下舉行婚禮,他們選擇讓婚禮繼續進行留下震撼的婚禮照片。火山噴發後,天空出現耀眼閃電,閃電在火山灰中「穿梭」,宛如特效。
  • 菲律賓火山噴發現場畫面曝光,蘑菇雲伴隨閃電,天空被照耀
    12日下午1時,菲律賓旅遊勝地大雅臺附近的塔爾火山開始噴發,火山灰高達10至15公裡。根據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的監測,當地時間12日13時(北京時間13時)左右,距馬尼拉約90公裡的塔阿爾火山突發劇烈活動,火山灰柱高度超過1000米。
  • 火山噴發助推古羅馬滅亡—新聞—科學網
    據《科學》報導,如今,一個由科學家和歷史學家組成的團隊發現,公元前43年,伴著羅馬共和國解體和帝國的形成,發生了一次火山大噴發,這有可能是導致此後兩年間怪異天氣和饑荒的原因。 3月底凱撒遇刺後黑暗的天空可能是埃特納火山一次已知的小噴發造成的。但在次年1月或2月初,位於阿留申群島的阿拉斯加奧克莫克火山爆發。這次噴發形成了一個10公裡寬的巨大火山口。
  • 9座火山同時噴發,餘震持續一個月
    在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都要遵循自然規律,生死輪迴是客觀存在的,它不能夠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作為這個世界上最高級動物人類永遠都無法抵擋自然災害的發生,即便科技已經到達了非常發達的階段,它也只能提前預測自然災害,不能去阻擋自然災害。
  • 印尼火山噴發致138人死亡 災區擬再辦集體葬禮
    素託波透露,他們會將遇難者埋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不會在他們的村莊中舉行葬禮,因為那些位於火山南坡或腳下的村莊都在當局劃定的20公裡危險區域內。10月28日,當局曾為罹難者舉辦了一次集體葬禮。默拉皮火山於10月26日爆發,之後又斷斷續續地噴發了幾次,自11月5日開始的數次噴發的規模是前幾次的數倍。
  • 什麼世界上有很多火山噴發的時候會帶有紅色的閃電?
    火山正在噴發!紅色的巖漿四處流淌,火山灰噴上天空。在浩瀚的火山灰中,紫色和紅色的閃電包圍著它,像跳舞的金蛇;雷聲敲打著大地和天空,場面像是世界末日。為什麼火山灰中會出現閃電?它是怎麼形成的?讓我們從印度尼西亞錫納朋火山噴發開始,了解神秘的火山閃電。
  • 菲律賓火山噴發:蘑菇雲伴隨閃電,煙柱高達上千米
    當地時間2020年1月12日,距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約65公裡的塔阿爾火山突發劇烈運動,噴出的火山灰高達10至15公裡。根據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的監測,當地時間12日13時左右,距馬尼拉約90公裡的塔爾火山突發劇烈活動,火山灰柱高度超過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