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研究院》,開創科學與幻想完美結合的「大片」綜藝時代

2021-02-15 傳媒官

身後追跑的獵犬、迅速滾落的巨型鐵球、四面八方的爆破火焰、被嚇到幾乎崩潰的實驗員……

堪比好萊塢「逃生」動作大片的諸多元素糅合到一起,讓優酷獨播的中國首檔實驗類娛樂《火星研究院》在11月1日上線後便迅速成為寫字樓辦公室年輕白領茶歇時段的熱門話題。

震撼的視效之外,《火星研究院》更腦洞大開地提出諸多糅合「科學」和「幻想」元素的實驗課題。如何讓弱雞秒變大力士?如何遊泳遊得比孫楊快?如何快速哄好小孩子?如何撩妹?如何徵服世界?

《火星研究院》為看似「天方夜譚」的妄想找到科學依據,用有趣的玩法呈現給觀眾,看點十足。

早在今年《火星情報局》第三季發布的時候,銀河酷娛CEO李煒便透露,「火星」IP會繼續延展,《火星研究院》便是其中的重要一項。時值11月,《火星研究院》如約而至,一經上線,口碑炸裂。

《火星研究院》作為火星版圖的一部分,依然保持著「火星」的娛樂方式,總能有讓人大開腦洞的新玩法,但又堅守著自己IP閉環傳承的內核,令人驚喜。

多元人物形象、新鮮化學反應

真性情與環境設定激發無限反差感

儘可能地貼近生活本真面貌、在保證戲劇性的時候,同樣兼顧紀實性,是實驗類娛樂節目區別於前幾年大熱的快節奏競技性綜藝的重要表現。而且,與一些綜藝節目「賣人設」來推動節目的管用手段不同,知識類節目必須要求真實,不然其可信度就很低。

新鮮上線的《火星研究院》派出了錢楓、楊迪、汪蘇瀧、張予曦、曹璐、熊梓淇、伍嘉成化身「食燕猿」,體驗了「弱雞,也能變成大力士」的多種方法。而為了在跑步領域突破自我,幾位實驗員更是經歷了被狗追、被鐵球趕、被炸彈炸的多重「考驗」。

如果說先前《火星情報局》中的特工們,都因為提案的原因,會適度cos角色,那麼在《火星研究院》中則呈現了基於真實的多元人物形象。楊迪在很多綜藝節目中,主要為搞笑擔當,無論是惡搞,還是自嘲,甚至連不起眼的小角色設定,楊迪都能製造出很多笑點。但是,作為實驗員,楊迪首次展現了不為人知的一面——怕狗。面對狗狗的追跑時,嚇得幾乎崩潰。」

而女神張予曦,同樣展現出了差異化審美。原本是模特出身的她,有著可人的面貌,在很多影視作品中人設不是甜美,就是高能。這次做實驗員,張予曦非常本真,敢於暴露自己「跑不動」的運動小白一面。讓觀眾深感欣慰——原來女神也有接地氣的一面。

節目中的曹璐、汪蘇瀧、熊梓淇、伍嘉成,更是拋掉了偶像包袱,一個個在鏡頭面前放飛自我。但正是節目內容的設定,加上實驗員們本真狀態的展露,才有了很多「反差萌」化學效應。

科學VS娛樂,網感VS社會價值

一個都能少

《火星研究院》是火星版圖的一部分,因此,在主持人和嘉賓、節目整體理念上,與其矩陣內其他節目有核心概念的傳承。同時更可以看到它在創新領域的努力。

總導演林晟表示:「《火星情報局》發現人類塵封的好奇心,而《火星研究院》則將好奇心付諸實踐,用行動力把好玩、有趣、有用並且腦洞大開的節目帶給用戶。」

「科學」元素的融入滿足了觀眾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它的最大價值是充當新型的娛樂獵物,以滿足觀眾逐新獵奇的觀看欲望。

在傳統娛樂資源重複利用與不斷耗竭的今天,注重理性的「科學」與偏向感性的娛樂元素相結合,在呈現效果上也具有了別樣的形態與韻味。

如何讓原本枯燥的科學知識,做到好玩、有趣?形式上,節目大膽採用了移動火星研究院、超真實外景拍攝,棚內+戶外的大小實驗搭配,以實現全民實驗、娛樂科普的目的。

曾有業界人士,總結了核心IP的三要素,第一,所有的內容都有一套清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第二,內容要有能承載客戶情感寄託的核心人設;第三,形成標誌性的語言和動作。《火星研究院》在節目伊始,便展現出其能夠成為核心IP的先天基因實力。其延續了火星版圖的「超能力」理念,鼓勵節目外的觀眾能從生活中發現科學、應用科學。

在核心人設方面,實驗員們首先是真實的,他們勇敢、機智,團結一致、克服艱難險阻,擁有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第一期主題關於「弱雞變大力士」,那麼所有實驗員的宣傳海報便都與「大力」相關,如綠巨人、大力水手、魯智深等。海報細節、實驗員造型,這些精細的細枝末節充分展現了《火星研究院》出品方的精品意識。

在形成自己標誌性的語言和動作中,《火星研究院》主打「行動更是超能力」,節目包裝中的高能花字、具有感染力的配音、特效都是節目特色語言的一部分。

原本在電視領域深耕多年的李煒揭示了網際網路與傳統電視節目的區別,「以前我們做電視,只知道收視率,但並不知道收看我們節目的觀眾是誰。但是在網際網路,我們能清楚地知道,我們的觀眾是男性還是女性,是多大年紀,他們一般在什麼時間收看,在節目的第幾分鐘有拖拽動作……」

從節目搞怪的主題和方式上,都可以看到,《火星研究院》作為一檔超級網綜,也在力求保持其「網感」。

《火星研究院》的社會價值也不容忽視,經常有很多新聞報導各種科技型騙局,其實只要有基本知識,都很容易被戳破。但多數綜藝節目,是不願意浪費時間和明星流量來普及科學知識的;此外,節目倡導「行動」,希冀的就是大家能夠動起來,去發現科學。

其實,不僅僅是科學,行動起來之後,還有更多的美好可以感知到;單一的娛樂只能販賣廉價的笑聲,但《火星研究院》卻完成了科學與娛樂的跨界,寓教於樂,妙趣橫生。對於科學知識的普及貢獻一份力量。

同時,其網感和社會價值,也在節目輕鬆又別致的理念中找到平衡點。第一期節目播出後的強烈反響,都在證明「火星效應」的傳播學延展度。

 

優酷助攻、銀河酷娛拓版圖

合力攜手讓「火星」IP形成生態

早在2015年,各大視頻網站就紛紛準備搶灘網綜市場。而優酷則是率先發力,提出「超級網綜」的爆款打造概念,加大對網綜的布局。

優酷的「超級網綜」有著更為廣闊的超級能力:將「超級網綜」定義為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高品質綜藝,且不應受限於平臺,它將有三種來源:一、頭部版權打造定製番;二、開計劃打造合制綜藝;三、平臺自組局打造自製爆款。在其6+V綜藝矩陣中,V系列的《曉說2017》、《了不起的匠人》等垂直網綜均獲得點擊量和口碑雙重認可。而6類主流綜藝中,三季《火星情報局》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優酷的 「開計劃升級合制綜藝」吸納了汪涵、馬東等大量專業製作團隊和知名電視人,推出過諸如《拜拜啦肉肉》等口碑流量雙收的作品。

同時,充分發揮阿里大文娛下的生態優勢,將頭部版權定製番、「開計劃」下合制的綜藝與自製爆款一起,共同構成「自組局」網綜格局。從版權合作的選取、資金配置、合作方式、平臺運營,到「開計劃」下的自定義加強,再到自製綜藝的發力變局,將完整實現一個閉環。

銀河酷娛CEO 李煒與汪涵


在創建銀河酷娛之初,李煒對公司的定位就不僅僅是一家節目製作公司,「我們希望成為全網最好的頭部內容提供商。這個內容提供商必須要有原創IP的能力,必須要有發現、培養新人的能力,我們要能輸出娛樂方式、生活方式,這個比單純一個節目製作公司要大得多。」

雖然《火星情報局》大熱,但若僅僅有此單一產品,銀河酷娛並不能如李煒所規劃的一樣成為頭部內容提供商。《火星研究院》的推出為「火星世界版圖」擴張提供了有力保障。接下來銀河酷娛計劃推出火星網劇、大電影、火星小視頻等等,完善矩陣布局。

優秀平臺與優質內容總能互相助攻。從11月1日開始,《火星研究院》會每周三準時優酷上線,持續守候便能提神醒腦、時刻爆笑,在熟悉的事物發現蘊藏的未知驚喜,在輕鬆愉悅中收穫科學知識。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直接觀看《火星研究院》第一期高能實驗

相關焦點

  • 嘶吼的畫外音,魔性的四方哈,《火星研究院》的極致讓觀眾想不顫抖都不行
    《火星研究院》實驗員  楊迪從實驗內容看來,相比於科普性,節目的娛樂性似乎更明顯。那麼,《火星研究院》作為科學實驗類節目的價值何在?在此之前,同種類的節目已經形成模板化的畫外音,就算是看不同的綜藝節目,觀眾也會感覺畫外音仿佛都出自同一個人,所以當風格完全不一樣的畫外音出現在《火星研究院》時,觀眾並不能夠馬上適應。
  • 被狗攆,被巨型鐵球追,被爆破火焰烘烤、實驗員在《火星研究院》裡經歷了什麼?
    特別是被形容成明星 「下凡」型的綜藝倍兒有話題點,從居家旅遊、戲劇評比、破案燒腦到實驗研究的情景戲劇式均獲得了滿滿的娛樂水花。再完美的螢屏設定,有「反差」才會有驚喜! 曾經「綜藝都是有臺本的」的石錘一經爆出,引發了巨大爭議。
  •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火星|火星救援|布萊恩·考克斯|bbc|...
    火星探測任務名稱成為了今天的熱門新聞,這個發現再加上前幾年發現的火星曾經存在過水的證據,或許火星上真的存在或是曾經存在過生命也不一定呢。結合這一次的名稱發布現,以後關於火星的影視作品可能會有更大的突破。今天呢,我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幾部與火星相關的影視作品,這次的推薦比較雜,包括了電影、電視劇以及紀錄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相關作品看一下。
  • 2033火星時代-HASSE太空學校
    13年來,太空學校的校友,此刻有人在美國創新公司、或與特斯拉公司合作、或成為矽谷新貴、成為FORBES雜誌報導人物、與航天員共事、成為醫院的主治醫生,也很多人進入航天與科學相關領域
  • 火星時代到來,《銀河掠奪者》開啟硬核星戰新紀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類世界觀與遊戲有著天然的親和力,每一位科幻星戰題材愛好者都曾幻想過,一面感受浩瀚銀河所帶來的震撼,一面駕馭著屬於自己的戰艦遨遊太空,在深邃的宇宙中探索未知,感受激動人心的冒險氛圍,也因如此,科幻星戰題材的遊戲孕育而生。
  • 這部電影開創了中國大片時代的先河,至今仍是一段神話!
    這部影片開創了中國大片時代的先河。也是中國商業電影的先河!《英雄》這部電影的確是開創了中國大片時代的先河
  • 《火星情報局》收官:一檔基本功紮實的網際網路原創綜藝
    由汪涵主持的首檔原創網際網路綜藝《火星情報局》第一季已於上周收官,截至目前獲得了7.8億播放量以及億元級別廣告招商的不俗成績。同時,上線的兩個多月,作為「新入局者」的《火星情報局》在品牌以及口碑效應上也實現了全民皆知、萬千網友點讚,而「喝了幾個薛之謙」等由這檔節目誕生出的金句、笑梗兒,也成為了網際網路原住民的流行問候語。
  • 《魔甲時代》日韓唯美與西式古典的完美結合
    18禁MMORPG網遊《魔甲時代》昨日已經公布將於9月17日17:00開啟第一次國服精英首測。近日官方也在進行激活碼的派放,想要體驗遊戲首測的精英們快去領取激活碼,開啟你的「魔甲」之旅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遊戲的精美場景、性感角色和世界地圖吧。
  • 《火星救援》真的完爆《星際穿越》嗎?
    又一部把鏡頭投向太空的科幻大片來了。《火星救援》已經連續兩周領跑北美周末票房榜,影片的中國檔期暫定在11月25日。
  • 《火星救援》科學的魅力
    而這種說法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小官這裡先賣個關子,答案在文末揭曉!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部《火星救援》由執導過《銀翼殺手》《異形》系列等多部科幻片的雷德利·斯科特導演,家喻戶曉的人氣男星馬特·達蒙主演。以一名在火星遇險的太空人視角展現人類運用科學智慧,在險境中求生的精彩故事。下面請各位跟隨小官一同邁入太空,看看主角如何化解本次太空危機!
  • 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啟動六大醫工結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啟動六大醫工結合研究中心清華新聞網7月14日電 7月12日,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研究中心啟動儀式暨智慧醫療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鄭力表示,清華大學於2016年成立精準醫學研究院,嘗試整合清華大學附屬醫院的優質臨床醫學資源,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的跨領域精準醫學創新平臺。過去四年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多個專科已與清華大學理工科院系建立合作,一系列醫工結合項目已取得初步成果。此次成立六大醫工結合研究中心,是清華大學醫工結合邁出的堅實一步。
  • 《回到火星》- 帶你去火星談一場奇幻戀愛!!!
    近日,本年度最浪漫的科幻愛情電影《回到火星》宣布即將於10月13日跨越星際,以浪漫愛情旋風侵襲地球,甜蜜之勢引發強烈關注。        與此同時,《回到火星》定檔海報預告雙發,最純真的愛情和最唯美的畫面同時呈現在這場星際冒險旅途中,一股來自火星的戀愛力量即將震撼來襲。
  • 太空荒野求生——《火星救援》論「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這些作品大多關注的是火星探索的科幻幻想和人類生存處境的憂患反思,也把火星科幻成一個人類生存的試驗戰場,通過想像來對火星開發和徵服,來設想人類未來的生存圖景。而對於在火星上做出的任何舉動,導演都力求真實,特別是科學問題的細節處理,從火星種植土豆開始,到整個空間對接、火箭發射、星際聯繫等,都是紮實嚴謹地基於人類科學探索中的合理邏輯和推理,毋庸置疑,科幻電影的核心就是「科學主義」。
  • 《回到火星》與「火星男孩」談一場跨越最遙遠距離的愛戀
    愛情在跨越萬裡的相聚之後一觸即發,動人的問答瞬間溫暖無數觀眾,「火星男友」的孤獨氣息在遇見叛逆少女之後成功轉化為甜度滿滿的浪漫男友力,這樣一部影史最遠距離戀愛的純愛撒糖大片,引發無限想像,引爆少女心!在這部《回到火星》中,來自火星的「火星男友」加德納不僅與「地球少女」相遇,還要展開一段跨越星球的叛逆冒險之旅,由於加德納複雜的身世和特殊的身體條件,讓兩人在尋找親人,感情逐漸升溫的旅途中遭遇了生死危機的考驗,而也為這部電影增加了懸念和緊張感。
  • 「你好,火星」科普講座點燃東莞少年科學夢!
    12月27日上午,「你好,火星」主題科普講座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成功舉辦。回顧古今中外探索火星的歷程,再次點燃了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情和夢想,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火星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火星上可以種土豆嗎?
  • 《媽媽是超人》熱播 開創綜藝新時代
    節目開播後,僅用一個周末便創下播放量破兩千萬的成績,躋身網綜播放前二,再度開創綜藝新時代。
  • 【XD·影訊|10月6日】《回到火星》「火星男孩」與「地球女孩」跨星戀
    火星基地創始人納撒尼爾同意了,但他堅持要求加德納保密,不能讓公眾知道他的身份,並且安排醫生給他做了詳細徹底的檢查,以防他從火星到了地球之後不適應重力作用而出現身體問題。男主角阿沙·巴特菲爾德是實力派童星,曾主演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3D奇幻大片《雨果》以及去年的口碑佳作《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等。女主角布麗特妮·羅伯森曾參演今年在國內狂攬6億元票房的《一條狗的使命》。
  • 《火星情報局5》,喜劇綜藝的「中間地帶」
    火星特工們暫別的這兩年,喜劇類綜藝賽道競爭愈發激烈。《奇葩說》IP穩定續航,《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勢頭強勁。當「reactor」成為選秀綜藝的流量擔當,不懂得放大表情的練習生就輸在了起跑線。它在眾多特性中選擇那些能重複產生,從而也是並非與人的個性不可分地結合在一起的特性——可以說是一些共同的特性。」
  • 《火星情報局5》,喜劇綜藝的「中間地帶」
    鏡像娛樂原創文丨Ashley編輯丨張風屹火星特工開會,「浪姐」帶著提案踢館。回歸的《火星情報局5》,保留了節目最為吸睛的概念設定,又加入了「生存挑戰」的新元素。火星特工們暫別的這兩年,喜劇類綜藝賽道競爭愈發激烈。《奇葩說》IP穩定續航,《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勢頭強勁。
  • 《Hi,火星》四大亮點 重塑科學紀錄片觀看體驗
    觀看每集5分鐘,呈現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紀錄片是種什麼體驗?近期,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後好評如潮,社會反響強烈。有網友點讚「這才是科學紀錄片的正確打開方式」,許多觀眾被「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打動,稱其為「提振國人士氣的科學壯舉,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Hi,火星》緣何受到如此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