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上杭舉辦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 架起兩岸交流橋梁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福建上杭舉辦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 架起兩岸交流橋梁
2017-03-30 20:16: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圖為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開幕式現場。 林斯乾 攝

  中新網上杭3月30日電 (張金川 林斯乾 鄭嘉雯)30日正值農曆三月初三,福建上杭縣紀念畲族民族成份恢復30周年暨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在上杭客家緣廣場舉行,開幕式后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接連上演。來自兩岸的鄉親代表、民俗文化愛好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相聚畲鄉,共賞民族歌舞,品嘗民族美食,共同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和濃鬱獨特的畲鄉風情。

圖為畲族姑娘。 林斯乾 攝

  農曆「三月三」是畲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臺灣少數民族的重要節日,又被稱為「烏飯節」和「對歌節」,自古有之,沿襲至今。

  本次文化節圍繞「客家畲鄉紅」這一主題,分主會場、分會場兩個部分進行。主會場設在上杭城區客家緣廣場,通過少數民族篝火晚會、畲族文化匯演《鳳凰傳奇》及特色農副產品(畲藥)展銷、民族小吃展銷、民族鄉村30周年變化新貌圖片展、「大美畲鄉」油畫、水彩畫作品展等民族傳統文化表演、展銷,充分展現上杭畲鄉風情與畲家風採。

圖為畲族婦女向客人敬酒。 林斯乾 攝

  在官莊畲族鄉、廬豐畲族鄉兩個分會場,文藝展演、畲家美食特產展銷、「畲鄉風情」攝影作品展、「香樟樹之戀」婚育新風山歌對唱等活動精彩紛呈。少數民族代表向嘉賓們獻上畲酒、烏米飯和哈帶,以表歡迎。嘉賓們一邊欣賞畲族經典歌舞與古老傳說,一邊品嘗烏米飯、艾葉粄等畲家特色美食,徜徉在濃鬱的民族風情之中,盡情感受傳統民俗文化。

  作為一個古老的民族,畲族的居住、飲食、服飾、民歌、舞蹈、婚假等風情習俗,都具有鮮明特色。在文化節開幕式前夕,一位來自漳州漳浦的畲族姑娘穿著鮮豔的畲族服飾,特別是頭飾更吸眼球,很多參會嘉賓都爭相與她合影留念。她說,大家都叫她「藍公主」,「我是跟父親等6位藍氏宗親一同到上杭參加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的。」

圖為《畲族板凳舞》民俗表演。 黃旭 攝

  去年開始著手推廣畲族文化的「藍公主」覺得畲族文化需要更多年輕人來傳承保護,擬計劃明年也在漳浦舉辦「三月三」活動,同時加強兩岸畲族文化交流。

  來自臺灣何藍韓麥卓韋紀姓宗親總會的榮譽總會長藍德俊,今年已經72歲。他說,「這次帶了23位臺灣鄉親前來大陸參加民俗交流,其中上杭來了6位。我們在這裡找到了藍氏的源流。」

  「兩岸一家親,畲漢一家親。」藍德俊認為,兩岸要多通過文化、宗親交流,增強民族認同感。

圖為《舞獅》表演。 林斯乾 攝

  祖籍在福建漳浦的臺灣鄉親藍浩彥說,來到這裡,感到特別親切,鄉親們對我們很熱情,希望我們過去坐一坐,感覺像一家人。「雖然這裡不是自己的祖籍地,但來到這裡總要來藍氏家廟走一走,因為這裡是藍氏先祖開基的地方。」

  上杭縣位於福建省西南部,是客家祖地、也是民族工作重點縣。全縣有2個民族鄉、40個民族行政村、205個民族自然村,有少數民族人口4.2萬人,其中畲族4.06萬人。

  上杭縣人民政府縣長王波表示,相信兩岸各族同胞的每一次友好互動,都必將推動海峽兩岸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完)

相關焦點

  • 臺胞郭孟雍:架起嵐臺音樂橋梁
    「今年這是第三次來平潭演出了,五月舉辦的一次合唱會,我還為平潭的一首原創歌曲《愛的連線》譜曲,『乘風破浪,有緣同行;朵朵浪花,情誼深長。千波萬浪,海峽彎彎,滿載幸福一籮筐……』」談話間,郭孟雍忍不住唱了起來。原來,這首歌是平潭一中督學吳明雲先生作詞,由郭教授譜曲。在他看來,如果把「海峽號」當做連接兩岸的橋梁,那麼音樂就是「愛的連線」。
  • 【好消息】上杭首屆臺灣美食文化節在客家緣盛大舉行
    上杭首屆臺灣美食文化節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福德文化節在廈門舉行
    10月25日上午,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福德文化節開幕式及頌典活動在廈門湖裡區仙嶽山土地公廟廣場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眾多信眾齊聚一堂,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升華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中華情結。鑼鼓喧天,彩帶飄揚,喜慶的擊鼓表演敲開了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福德文化節的序幕。
  • 「北臺灣媽祖文化節」宜蘭登場 南天宮盼兩岸交流更熱絡
    新華社臺北9月6日電(記者許雪毅、趙博)「2019北臺灣媽祖文化節」6日在臺灣宜蘭縣登場。今年首次舉辦海上繞境活動,搭配陸上繞境行程,為期三天兩夜。  當天上午,媽祖起駕儀式在宜蘭南方澳南天宮舉行。北臺灣參與活動的所有媽祖宮廟約80尊媽祖神像,從南方澳漁港上船,展開海巡繞境行程,逾百艘船舶出航守護。
  • 首屆IM兩岸青年影展在平潭舉辦
    10月25日,首屆IM兩岸青年影展頒獎禮在平潭舉辦。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邢善萍出席活動。
  • 用民族音樂架起兩岸溝通橋梁 以民族元素串聯兩岸年輕心靈
    用民族音樂架起兩岸溝通橋梁  以民族元素串聯兩岸年輕心靈——山東省臨沂市沂蒙青少年民樂團
  • 傳承•弘揚——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夏令營活動在福建舉辦
    參加校園交流展演的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者合影(攝影:高向凱)2017年7月3日至7日,由福建省舞蹈家協會主辦的「傳承·弘揚——2017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夏令營」活動在福建舉辦。本次夏令營內容豐富,主要有海峽兩岸青少年優秀舞蹈校園交流展演、兩岸青少年民族民間舞交流研習課堂、福建民族民間舞精品研習課堂、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創作採風等形式多樣的活動。7月4日,兩岸青少年舞蹈夏令營系列活動開營儀式在福建藝術職業學院舉行。福建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林瑞發,福建藝術職業學院院長唐文忠出席開營儀式並致辭。
  • 第二屆海峽兩岸馬戲親子文化節暨兩岸親子產業招商推介會盛大開幕
    開幕式上,集美區委常委蔡冬梅致詞表示,剛剛過去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別提出要「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少年交流」。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舉辦兩岸親子文化節以及成立兩岸親子學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 弘揚臨水文化 促進兩岸交流 ——第十三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啟幕
    ,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當天下午,倉山區還舉辦了海絲陳靖姑文化論壇,邀請兩岸來賓在線交流,交流探索陳靖姑文化與海絲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晚上在福州市閩劇院舉辦閩劇《陳靖姑》專場演出。11月8日下午,將舉辦陳靖姑文化科儀交流會、倉山區陳靖姑文化歷史古蹟參訪行等活動內容,讓與會來賓近距離,多方面的感受倉山作為陳靖姑文化起源地的獨特地位受疫情影響,不少臺灣信眾無法回到順天聖母陳靖姑的出生地倉山參加本次文化節。為此,主辦方在活動現場用網絡為兩岸牽起了一道橋梁,活動全程面向海峽兩岸直播。
  • ...並蒂相連匯海上丨「匯海上∙2020——兩岸電競文化節」在楊浦...
    歷時4個月的文化節以電競為載體,交流為主線,活動內容涵蓋了兩岸電競邀請賽、兩岸電競主播賽、兩岸電競潮玩秀、兩岸電競音樂秀和兩岸電競培訓課程共建等五大板塊。領導參觀潮玩沙龍展區「匯海上·2020——兩岸電競文化節」參與者發表感言閉幕式上,來自兩岸的電競及潮玩設計、製作機構和個人設計師暢所欲言,並共同發起成立以促進兩岸電競及潮玩設計和創意人才交流
  • 福建詔安宗親赴臺參加海峽兩岸五顯大帝文化節
    福建詔安宗親赴臺參加海峽兩岸五顯大帝文化節 2014年07月29日 10:50:17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9日詔安消息
  • 【今日頭條】第三屆海峽漢服文化節6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啟幕
    由兩岸聯辦的第三屆海峽漢服文化節6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啟幕,臺灣知名人士王金平、宋楚瑜均送來親筆致慶題詞。王金平的題詞為「漢服天下」;宋楚瑜的題詞為「華夏衣冠,四海同欽」。  「傳統文化正向著兩岸年輕一代紮根,是當今必須努力推廣的重點。期待海峽漢服文化節越辦精彩。」鄭道聰說。  當天,作為本屆海峽漢服文化節系列活動的閩臺手工技藝展暨海峽漢服產業展及海峽兩岸「非遺」青年論壇在福州南后街展覽館舉行。
  • 安溪:兩岸「雲」上交流清水祖師文化
    [新聞頁-臺海網] 泉州網12月10日訊 日前,福建安溪清水巖祖庭和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50餘名代表,通過網絡視頻連線「雲」方式,就兩岸清水祖師文化展開交流研討。 這場雲交流活動分為安溪清水巖和臺灣臺中龍泉巖兩個會場。
  • 蘇寧家樂福舉辦首屆白酒文化節
    蘇寧家樂福舉辦首屆白酒文化節來源:聯商網2020-09-03 15:35對於酒的舌尖記憶,大多是從偷嘗大人碗中的一口「燒刀子」開始的。在家樂福加入蘇寧一周年億元補貼好省大典之際,即日起至10月8日,家樂福舉辦首屆白酒文化節,線上線下聯動,名品薈萃,全國覆蓋2500多個SKU,即日起至9月14日期間全場白酒滿500元立減50元(名白酒核心單品除外),邀請顧客共品佳釀,讀懂傳承千年的中國白酒文化。
  • 三明市生態茶產業推介會暨大田縣第十五屆中國高山茶文化節舉辦
    10月23日至25日,三明市生態茶產業推介會暨大田縣第十五屆中國高山茶文化節在福州市三坊七巷舉辦。此次活動由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指導, 三明市人民政府主辦, 三明市農業農村局、大田縣人民政府承辦。
  • 畲族烏飯:是美食,更是文化傳承
    「畲族歷來有『三月三,染烏飯』的習俗,烏飯對畲家人意義非凡。」閩東畲族烏飯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立強介紹說,每年農曆三月三,是畲民敬天地、祖宗的節日。這一天,畲族村民不出工,男女青年成群結隊外出春遊,採來野生植物烏稔葉,製作烏米飯,緬懷先祖,預祝豐收。
  • 第八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在福建平潭舉辦
    藝術節被列入國臺辦對臺重點交流項目。本屆藝術節共舉辦聲耀平潭·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第五屆海峽兩岸影視名家書畫展、海峽兩岸電視論壇、海峽兩岸電視藝術家公益演出等系列活動。活動吸引了海峽兩岸百餘名電視領域的專家、藝術家、從業者及上百名高校學子參與,進一步推動海峽兩岸電視藝術家交流、青年交往和學術探討,促進兩岸電視藝術的相互借鑑和共同發展,增進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意識和情感互通。
  • 第二屆陳靖姑文化節在莆田東莊舉行
    一千多年前,為百姓祈雨而獻身的莆田東莊籍女子陳靖姑,被兩岸人民尊稱為「婦幼保護神」——臨水娘娘。歷經千年傳承,陳靖姑文化已深深融入兩岸人民的血脈中。座落在莆田市秀嶼區嵩山寺的陳靖姑祖廟,至今仍保存著一尊陳靖姑木雕神像,背面鐫刻「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
  • 北京上杭企業商會舉辦成立五周年慶典暨上杭在京鄉親迎新春座談會
    2020年12月12日,北京上杭企業商會在北京閩西酒店舉辦了成立五周年慶典暨上杭在京鄉親迎新春座談會。中共上杭縣委副書記、縣政府副縣長黃挺拔,中共上杭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羅小洪,中共上杭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闕生華等領導,以及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鄉鎮代表出席活動。北京閩西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王金然、北京龍巖企業商會執行會長郭躬標、北京上杭智力支鄉協會會長邱海鷹以及商會顧問,在京龍巖市各縣(市、區)支鄉會、企業商會,在京會員代表及鄉親代表等出席會議。
  • 國臺辦:已批准設立七十九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發言人朱鳳蓮介紹說,2009年以來,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24個省區市批准設立了79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些基地的設立,體現了我們堅定不移貫徹對臺方針政策,積極擴大兩岸交流合作,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她表示,這些基地給兩岸同胞提供了更多交流合作、回顧歷史、品味文化、暢敘親情和共同發展的機會。疫情發生以來,這些基地也成為兩岸「雲交流」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