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開幕式現場。 林斯乾 攝
中新網上杭3月30日電 (張金川 林斯乾 鄭嘉雯)30日正值農曆三月初三,福建上杭縣紀念畲族民族成份恢復30周年暨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在上杭客家緣廣場舉行,開幕式后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接連上演。來自兩岸的鄉親代表、民俗文化愛好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相聚畲鄉,共賞民族歌舞,品嘗民族美食,共同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和濃鬱獨特的畲鄉風情。
圖為畲族姑娘。 林斯乾 攝
農曆「三月三」是畲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臺灣少數民族的重要節日,又被稱為「烏飯節」和「對歌節」,自古有之,沿襲至今。
本次文化節圍繞「客家畲鄉紅」這一主題,分主會場、分會場兩個部分進行。主會場設在上杭城區客家緣廣場,通過少數民族篝火晚會、畲族文化匯演《鳳凰傳奇》及特色農副產品(畲藥)展銷、民族小吃展銷、民族鄉村30周年變化新貌圖片展、「大美畲鄉」油畫、水彩畫作品展等民族傳統文化表演、展銷,充分展現上杭畲鄉風情與畲家風採。
圖為畲族婦女向客人敬酒。 林斯乾 攝
在官莊畲族鄉、廬豐畲族鄉兩個分會場,文藝展演、畲家美食特產展銷、「畲鄉風情」攝影作品展、「香樟樹之戀」婚育新風山歌對唱等活動精彩紛呈。少數民族代表向嘉賓們獻上畲酒、烏米飯和哈帶,以表歡迎。嘉賓們一邊欣賞畲族經典歌舞與古老傳說,一邊品嘗烏米飯、艾葉粄等畲家特色美食,徜徉在濃鬱的民族風情之中,盡情感受傳統民俗文化。
作為一個古老的民族,畲族的居住、飲食、服飾、民歌、舞蹈、婚假等風情習俗,都具有鮮明特色。在文化節開幕式前夕,一位來自漳州漳浦的畲族姑娘穿著鮮豔的畲族服飾,特別是頭飾更吸眼球,很多參會嘉賓都爭相與她合影留念。她說,大家都叫她「藍公主」,「我是跟父親等6位藍氏宗親一同到上杭參加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的。」
圖為《畲族板凳舞》民俗表演。 黃旭 攝
去年開始著手推廣畲族文化的「藍公主」覺得畲族文化需要更多年輕人來傳承保護,擬計劃明年也在漳浦舉辦「三月三」活動,同時加強兩岸畲族文化交流。
來自臺灣何藍韓麥卓韋紀姓宗親總會的榮譽總會長藍德俊,今年已經72歲。他說,「這次帶了23位臺灣鄉親前來大陸參加民俗交流,其中上杭來了6位。我們在這裡找到了藍氏的源流。」
「兩岸一家親,畲漢一家親。」藍德俊認為,兩岸要多通過文化、宗親交流,增強民族認同感。
圖為《舞獅》表演。 林斯乾 攝
祖籍在福建漳浦的臺灣鄉親藍浩彥說,來到這裡,感到特別親切,鄉親們對我們很熱情,希望我們過去坐一坐,感覺像一家人。「雖然這裡不是自己的祖籍地,但來到這裡總要來藍氏家廟走一走,因為這裡是藍氏先祖開基的地方。」
上杭縣位於福建省西南部,是客家祖地、也是民族工作重點縣。全縣有2個民族鄉、40個民族行政村、205個民族自然村,有少數民族人口4.2萬人,其中畲族4.06萬人。
上杭縣人民政府縣長王波表示,相信兩岸各族同胞的每一次友好互動,都必將推動海峽兩岸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