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遍《hello,樹先生》,不得不驚嘆王寶強在影片中的優異表現,而這部電影的一些內涵,同樣引人深思,細細品味。
影片開頭交代了樹先生的生活和工作。樹先生是一個修車的,沒有自己的場子,是給他的三叔打工。開頭從他管小孩打架被小孩罵:你是老幾?表明,他自己在所在的村子沒有一點說話的分量,他管小孩打架也說明他渴望表現自己,渴望自己聲音被人聽到。
在簡短的交代了影片中反覆提及的他父親和他哥的事情之後,他修車時不慎被電焊中的火星子濺到眼睛進了醫院。他弟和老闆來看他,讓他感覺到了自己的存在。但轉眼他弟弟冷漠的話和老闆辭退了他之後,他的心情跌落在了冰點。
影片從他失去工作之後,算是正兒八經的開始了樹先生的精神崩塌的過程。在醫院有一個鏡頭,就是他拉著護士的手不放,看似很平淡的一個鏡頭,不僅為後來他追求自己的愛情埋下了伏筆,也表現出了他內心渴望支配別人的或者說反對壓迫的心理狀態。
樹先生也不是一無所有,他有一個為自己不願去城裡和弟弟住的母親,有一個和他一樣貧窮的好朋友小莊,小莊叫他喝酒,他表現的很隨意,他們是一個層次的人。緊接著影片又講到,他和村裡的長輩和有分量的人喝酒,在桌上被人無底線的調侃,正好撞到二豬車的小莊被欺負,他走到跟前為小莊說情,卻被二豬無視,再一次的感受到言輕莫勸情的道理。
然後樹遇到了小梅,電影裡的女主。為了追小梅,他再一次和弟弟借了錢還配了眼鏡,配眼鏡這個細節包含著他心裡的主要想法。
暫且不提。壓倒樹先生心裡防線的最後臨界點是在高朋的婚禮上,樹因為爭執,和二豬鬧了矛盾,他在人少的屋裡給二豬下跪,這一跪,他起不來了。把自己心底僅存的尊嚴,跪到了地上。之後他去發小陳藝馨的學校裡,這個工作和他之前配眼鏡是相同的心理活動。在學校裡。
他拿起畫筆在黑板上畫人,有一個細節,就是他擦掉了那個禁錮住小人的圓弧,他自己被現實生活中的所謂的面子等等禁錮,他想擦掉那些。在畫小人的過程中門突然被風吹開了,他看到了自己的鐵著臉的父親,這時候,他的精神已經有了問題。在之後的車上,他給小梅發了簡訊,可能那樣蹩腳的比喻已經是他的最高水準了。這個點,和前面的配眼鏡以及進學校打工,都表現出了他的對高層次精神的追求,對知識的理解為上層社會的生活。然而這時候他卻看到了發小的出軌。底層人的對愛情的追求和上流社會的享樂形成對比,這也讓樹,對發小失望。
樹回到了縣城,和張小梅約會。他要娶張小梅。這段時光,可能是樹這一生,最輝煌的了,他像個正常人。然而在婚禮前夜,因為弟弟沒有給他借到好的婚車而大打出手,他對上流社會的追求徹底破碎,他的心也破碎了。
他的精神徹底崩塌。他看到了他哥帶著一個好看的女人,他開始了自己臆想。在徹底沉淪之前,他說出了:救救我。樹像個木頭人一樣完成了婚禮,他的思想結了婚。從這裡開始,我們就已經分不清楚這是他的幻象還是現實了。他最後的反抗,是小梅強迫他時他的拒絕。
剩下的都是他的幻想了。
樹瘋了
這部電影裡包含了太多,越看越是這樣,甚至每句臺詞或者是每個動作,都可以大加文章辭藻。只是,我們這些看客,究竟活在現實裡還是幻想裡。勵志?負面?感情?精神?靈魂?我打不出一個標籤。
其實,從他給二豬下跪以後,說出活著沒意思的話開始,應該就是他的幻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