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臭臭的小貓
今日影片《hello樹先生》
今日書籍:傷痕文學
今天繼續「衰」氣電影。
近年來,大場面大製作在各大影院霸屏,人們看電影的目的已經變成了娛樂而不是思考。
所以《hello樹先生》在眾人的口中變成了小眾片,就像王寶強演的樹一樣,他成為絕望小鎮裡的小眾群體。
但這部片子又不像大多數小眾文藝片一樣,晦澀冷門,多次獲獎已經表明他在評委和觀眾心中的地位。
近十年中國高速發展,但我們依然是一個農業大國。
樹先生的生活環境我們並不陌生,被礦廠佔地被迫搬遷的農村,婆婆媽媽的瑣碎事情糾結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演繹的魔幻一些就變成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影片《hello樹先生》。
樹是東北農村的小村民,在修車廠給人修車,單身、遊手好閒、傻傻呼呼。
有一天,因為電焊燙傷了眼睛,老闆給了他一千塊錢便辭了他。
他徹底變成了無業游民。
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捧殺」成為村裡一起長大的哥們兒對他的揶揄。
他也清楚,雖然被尊稱為樹哥、樹總,但大家並不尊重他。
他唯一的好朋友小莊,刮花了二豬的車,樹哥過去解圍,卻一把被推到一邊。
母親讓他去給二豬說說,蓋廠子佔了自家的地怎麼辦,樹猶豫了很久,終於在高朋的婚禮上酒壯慫人膽,抗議了幾句。
二豬直接破口大罵,逼他下跪。
沒人看得起他,他的尊嚴被一次次撕碎,因為他是個傻子。
而這個傻子又是怎麼變成瘋子的呢?
這顆種子還要從小時候說起。
樹的大哥在86年嚴打期間,被判流氓罪抓進派出所。
不了解這段歷史的90後小粉絲可以自行百度,當時的嚴厲程度你根本無法想像。
保守的父親恨鐵不成鋼,將大哥綁在樹上打,失手勒死了大哥。
這件事給年少的樹留下了極大的影響,樹的內心在哥哥死的那一瞬間,也死了。
他漸漸變成一個呆呆傻傻,到處找尊嚴,到處碰壁的樹哥。
這裡想想真的有些諷刺,殺死自己的兒子不犯法,和女青年跳舞就被判刑。
父親和哥哥的幻影在他眼前不斷的出現,他的內心渴望大哥的歸來又渴望親手勒死早已死去的父親。
這裡你不要覺得,樹怎麼這麼殘忍。
俄狄浦斯情結除了戀母情結,還有一種弒父情節。
這種人類心理的「通病」,在樹的心裡更加強烈,他無法擺脫父親帶給自己的陰影,所以內心渴望通過想像勒死早起死去的父親從而釋放自我。
樹的痴傻在遇見聾啞女小梅時得到了暫時的緩解,兩人漸漸喜歡上對方,並且準備結婚。
樹的尊嚴在慢慢拾起。
樹哥還有個弟弟,在城裡打工,看不起自己的傻哥哥,覺得他是個累贅。
在樹結婚這天,約定好借來氣派的頭車,弟弟食言了。
兩人因此發生口角,扭打在一起。
目露兇光的父親,脖子上淤青的大哥,他們的幻影隨著雪地裡的打鬥在樹哥的腦海裡翻滾。
最後一塊遮羞布被弟弟撕下,樹徹底瘋了。
但世界魔幻就魔幻在,樹瘋前受冷落,瘋後便被封大神。
人還真是愛追逐「物以稀為貴」,樹成了村裡的大師,預測未來準確率極高。
二豬找他來算命,跪樹神不掛科,於是他毫不猶豫的跪下了。
村東頭廁所開張,村西頭新官上任,無一不找樹哥給算上一卦。
影片越往後,也越來越迷幻,樹哥在村裡威望越來越高,村裡越來越多的人遷往了太陽新城,一個個礦工在血紅的天空下奔向遠方。
遠處紅色的小車,拉著懷孕的小梅來到樹哥的身邊,樹說:
「咱搬到新房子去吧。」
聾啞的小梅點點頭:
「走吧,咱走。」
樹哥扭捏的笑容愣住了,他痴痴傻傻的看著,他明白了,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幻想。
但這幻想真的不能再真。
他望著村裡越來越空,繼續一頭扎進自己的幻想,似乎在嘲笑,又似乎在哭泣。
《hello樹先生》是一部時代感很強的電影,拆遷、流氓罪、農村、父權、留守……
此外,它還是一部對「社會人」來說,代入感很強的片子。
被好哥們兒稱為哥、總、老闆,那絕對不是真心的稱呼,或者他是為了託你辦事,或者,就像樹一樣,好聽的名頭只是一種揶揄。
在別人面前,我們P都不是。
社會中被人推搡,沒人在乎你裝傻充愣的勇氣,只在乎你對他的作用。
看看《hello樹先生》就知道,說它魔幻,只是你還不懂世界,這個社會是多麼現實,現實到每個村頭每條街角,都有一個傻二楞的樹先生。
說到時代性,中國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湧現出一大批極具時代特徵的文學作品,它們被稱為傷痕文學。這些文學作品的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識分子,受迫害官員及城鄉普通民眾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劇性的遭遇。
文革結束後,急需解放的思想像井噴般湧出,高質量作品應接不暇。
其質量之高可以說算是現代文學的巔峰,到目前為止中國再未出現傷痕文學時期那樣的高峰。
在這裡就不再過多解說作品,給大家推薦兩本比較經典的書。
《許茂和他的女兒》
許茂是四川偏僻山村葫蘆壩農民,曾經善良的性格在文革時期變得孤僻偏執,但隨著改革開放,他內心的善良被慢慢喚起。
這本書主要以秀雲的婚姻波折為主,透視出偏僻山村所發生的政治風暴,故事裡幾個女兒和相關人等的性格特徵非常鮮明。
《班主任》
劉心武不僅會品紅樓,他的文學作品也非常精彩。
作為傷痕文學代表作,《班主任》這部短篇是典型的批判四人幫餘毒作品。
團支書謝惠敏和班主任張老師,因為從派出所釋放的小流氓宋寶琦就學問題,發生了巨大的矛盾。
思想還一直殘餘「批鬥思想」的謝惠敏極力反對宋寶琦來班裡學習,鼓動學生們批鬥、罷課。
對於《牛氓》、《表》等外國書籍,謝惠敏認為這是資本主義毒草,並表現出極大的抗拒。
張老師能否耐心指導謝惠敏走出錯誤的認識?
而劉心武又是如何在這本書裡表現思想碰撞的矛盾呢?
喜歡的話不妨看看。
建議/影評/書評
請發郵箱ssproject@163.com